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山绿竹听清风(散文)

精品 【流年】一山绿竹听清风(散文)


作者:詹文格 童生,56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3发表时间:2017-03-18 16:22:33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八月的赣北热浪似火,我踩着一树蝉鸣,爬上了九岭竹山。天空蓝得发亮,大地一片金黄,几丝白云从山尖匆匆掠过,那儿就是我今天将要抵达的高度,望着那样的高度,让我顿生豪迈。
   石板小径像一根陈年的草绳,蜿蜒在山野林莽之间,竹篁幽幽,送给人夹道阴凉,竹篁之外,那一溪响水在潺潺而流。脚步响起,小径上偶尔会滑过一两只颜色与竹叶一样翠绿的青蛇,它吐着舌信,眼睛贼亮,我知道它的名字叫啥?竹叶青。这蛇奇毒无比,往往借助与竹叶一样的保护色来迷惑粗心者,让人防不胜防。有时候你一抬腿,它就在脚下;一伸手,就在手边,让人一惊一乍,毛骨悚然。
   去年冬天,与几位摄影发烧友为拍一个电视风光片,在竹山小住了半月有余,而且亲手设计了一个生态环保的奇异房子。不过说到奇异也有点夸张,只是在那梯形的斜坡上顺势搭建了一个窝棚,我们用木棒在窝棚中架起一张宽大的双人床,这床是用竹片、树枝、藤条编织而成的。树木的清香一直伴随着我们左右,枝叶与我们耳鬓厮磨,久困都市的现代人,一辈子也难得与植物如此亲近一回。躺在绿色的木床上,就像一架秋千,晃晃荡荡,舒服极了,这样子真像个行为艺术家。
   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大伙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回城心切了,不管是抱着什么目的,半个月漫长得如半个世纪,不闻声色犬马的市井,不见灯红酒绿的城市,没法使用手机,没法上网聊天,每个人的心都掏空了一样,如果是热恋期的小青年,那说不定早就被孤独逼疯了。回到城里我就后悔起来了,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把那张独一无二的秋千床拍下来呢?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决定再回一趟竹山。
   山很高,海拔1630米,从山脚一步步丈量而上,尽管竹送阴凉,但高温加上剧烈的攀爬,很快就让我汗如雨下,张口牛喘!晌午时分,我才艰难地爬到竹山的最高峰。放下背包,遥望山下田畴万顷,俯身劳作的农人如蚂蚁一样在忙碌。这一刻我发现自己离天近了,离地远了,脚下也飘浮起来了,人站于高山之巅,胸襟已完全不同。
   我沿小径朝前走,竹林后面有一幢废弃的老宅,去年在老宅中遇到一位做篾匠的老人,他从移民点返回山上,来这里制作一批小鱼篓。他告诉我们,鱼篓是订单生产,城里有个钓鱼协会,听说他的竹编手艺出众,于是向他定做100个小鱼篓,准备分发给会员。老人把粗大的毛竹锯断,然后剖开,再用篾刀熟练地分成细小的竹篾,丝丝缕缕的竹篾在眼前舞蹈。我上前拿起一个已编好的小鱼篓,造形别致,编织精巧,口圆角方,罗汉肚,那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品。见我们不停称赞,老人说,有啥好的,哎,现在没人稀罕这玩意儿啦!蔑匠在乡村都快绝传了,竹编的东西城里人也不怎么喜欢了,人家都喜欢塑料的、橡胶的东西。老匠人哀叹,是一个时代的哀叹,老者面临的不仅是仅仅是篾匠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与时代的重大命题,许多民间手艺眼看就找不到下辈人来承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催人战鼓,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安魂挽歌。
   前几年移民搬迁之后,竹山一下冷落起来了,听不到鸡鸣犬吠,看不到瓦舍炊烟,竹山四野只遗下孤零零的废弃老宅。我这次没能在老宅里见到那位老者,心中不免掠过一丝遗憾,那会过一面的老者,如今不知身居何方?是否还在为手艺的承传而黯然神伤。也许一辈子与老者无缘相见了,现在我只看到这些老宅的院墙爬满了苔藓,庭院杂草丛生,可见很久没有人来过了。两树柿子,一树大枣却仍然年年开花,岁岁结果,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子是知道它的主人已经离去?墙脚下密匝匝的鸡冠花还在如火般地绽放。再看老宅后的竹子竟然有点泛黄了,可能竹子也在思念它的主人吧!就像杜甫在《斫竹》诗中所云:“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当风停下来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竹林间各种鸟儿在飞扑跳跃,它们不知疲倦,思乡恋土,时时在竹林间舞蹈欢歌。鸟儿尽情歌唱,这是它们的天性所为,一个人如果能长期生活在鸟语浸润的山野,那么他的心灵一定是健康的快乐的,对于久闻喧嚣的都市人,这简直是一种造化。山谷碧清的溪潭,山顶婉转的鸟声,让我想到了“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的天然意境,那是一种多少恬静美妙的意境啊!
   咩!咩!突然山后传来几声羊儿的叫声,那叫声清脆而婉转,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声音。去年进山就听友人说,竹山上有山民遗落下来的羊群,羊群没有了主人的看管,解除缰绳的羁绊,自由奔跑于崇山峻岭之间,想不到风餐露宿的羊儿,它们也依然叫得这么欢快。时间一长,随着羊儿自然天性的回归,或许它们真的就成野羊了,面对凶猛的野兽不再害怕,对于适应了由鞭子来驱赶的羊儿,这是它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不得而知。
   二
   竹林是隐忍的,所以竹山不可能有如织的游人。久居城市,体力劳动是一件越来越稀缺的事情,剧烈登山,让我检测到了亚健康的身体。衣衫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着前胸后背,我干脆把它脱了下来,挂在不远处的竹枝上,由山风吹着像旗帜一样飘摇晃。我放下包,在老宅的阶沿上坐了下来,凉沁沁的大青石坐在屁股下面,一股阴凉感电流一样从屁股下面速递到我的体内,在燥热的盛夏,让我获取了少有的清凉。我一边喝着自带的矿泉水,一边看着屋檐下翻飞的鸟雀。此时恰好一阵仙风从竹林间荡出,疲惫似乎已在瞬间消弭,紧绷的神经松弛之后,想象也就跟着活跃起来了。于是很自然地想起了遥远的嵇康、阮籍、山涛等竹林七贤,他们的影子,好像就飘浮在这片竹林的背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远离尘嚣,谈论着高雅的话题,让世人时常揣测他们脱俗的风流韵致,嵇康和那曲《广陵散》成了竹林之上的千古绝唱。我很渴望能够在春天登上竹山,端坐竹林中,沐浴丝丝春雨,一定能清晰地听到春笋在地底拔节的声音。
   几年前和友人来此地消夏,晚上到后沟的流泉碧潭中冲澡,我们独创了一种放松方式。那就是不带一物,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除了跳跃的小鸟在竹枝上笑话我们裸体而行之外,再不用担心有谁会看见你的私密。只有在这僻地山野才敢无所顾忌地来一回裸奔,回归先人最原始的状态。在城市越来越逼仄狭小的生存空间里,在高科技手段无孔不入的今天,人的私密生活说不定某一天就会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人防不胜防。只有到这远离尘嚣的山野,才敢大胆地展开身体,让苍白的四肢,虚弱的肌肉,同享日月光华。晾晒阴冷的灵魂,洗刷隐形的污垢,无牵无挂地行走在野花开放,鸟语相伴的山径上,谁敢说这不是一种性情的放松,这种天真的快意一生也难寻一次。
   三
   此时,正午的阳光翩翩而来,我起身以手抚石,发现青石也被我的体温焐热了许多。一束束阳光从竹林后射来,暗淡的林子立刻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我发现竹子的目光在阳光里变得清明而透亮起来了。有文人把竹子拟人化地写作秀竹,细看竹子确实清秀,像站立于山野的村姑,竹身浑圆,竹枝舒展,冬春季节还会生出美味的嫩笋。行走在小径上,我想象一个人是怎样隐没于竹海之中的,地上有一些坑洼,这是春上山民挖笋时留下的痕迹,从高处往下看,果然那窝棚还立于斜坡之上。去冬来时正值草木萧瑟,山林裸露,被我们踩踏出来的之字形小路再找不到了踪迹,就像一道刀疤,已自然修复了,被我们损毁的肌体,已经被春天又一轮蓬勃生命覆盖了。在此之前,关于春天是怎么到来的,我从不敢妄想能简单地完成描摹,这么宏大的主题,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找到传神的笔墨,抵达不了万物的深处。但是这次竹山之行,我却意外找到了描摹春天的入口,形态万种,评点一句,那就是生命的拔节!当我钻过茅草杂树,站立在窝棚跟前时,我被竹子那拔节的力量所震憾了。四米见方的窝棚,枪刺一样齐刷刷地长出三棵粗大的竹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竟然有两棵是穿越我们那张厚重的木床,直刺天空。木床缠满树枝和藤条,对竹笋设置了重重障碍,笋尖顽强而又执着地寻找缝隙,实在找不到了,它便弯曲身子钻了出来,然后向着自己应有的高度成长。我手上拿着摄像机,可是迟迟没有进行拍摄,我仰望着这三个从茅屋里茁壮起来的生命,惊呆了!这一刻平淡已久的内心早被这种青葱的生命力量,被这种破土而出,奋不顾身的激情所震撼,所感染了。我想要是杜甫、苏轼、板桥再世,那真不知又会有多少佳篇问世!
   看着速生的竹子,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体验布满心头。在自然界中,人只能永远心怀感激和敬畏,其实花草树木更能理解过客的意义,只有用独特的生命形态来表现成长的美丽与芬芳,就是再纤弱的花草,也有钻出石缝寻找阳光的胆量和冲动,每一株植物都带着刚柔并济的力量。你看那“石压笋斜出,悬崖花倒生”的生命豪情。思绪平静之后,我端起手中已经饥饿的摄像机,对着竹林猛拍起来……
   直至眼睛发酸,双手发胀,这才恋恋走出竹林。起风了,风过之处,竹浪翻滚,竹的清香随风漫过心田,风停歇,回看无边的竹海,不留一丝一缕痕迹,那微低的竹尖,似乎露出了佛家一般的安详。
   走出山道,竹枝上又响起急骤的蝉鸣,在无边的竹山上,蝉声是一种情感的牵引,一种自然的挂念。看看时候不早,我该下山了。回望一眼莽莽的竹山,我开始顺着坡路而下,腿有些酸软,俗语曰:上岭气喘喘,下岭脚发软。蝉在鸣,鸟在叫,我依依不舍地回过头,从低处朝上仰望,再次看到阳光如细金碎银,从筛子似的竹缝中漏出,映成了金色的林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竹山是一座灵魂的憩园,如果我是只小鸟,我一定会在这儿筑个巢,安个家,默默地繁衍后代。
   世居此地的山民已经走了,但我相信他们的心还留在这儿,就像候鸟,还有窠巢,依旧回望。我想与竹山先来个约定,明年春天的时候,还会再来,我相信还能在这儿见到那位用竹篾编织的老者,因为我的乡贤黄庭坚在900多年前就写下了“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乡风故土,诗意栖居,如果允许我幻想一下,安家在此,粗茶淡饭,麻衣土布。望月、听风、观竹,我一定会给茅舍取个雅号——“绿竹居”。

共 39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这篇美文,终于明白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为什么喜欢大山了。因为山里幽静,又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还有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都让人感到大地母亲怀抱的亲切与温暖。站在山顶,极目远望,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一种豪迈油然而生。想必竹山更是另一种风情吧。竹子,象征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它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竹子的空心更是一种虚怀若谷。那么,竹山的美,是一般山峰所无法比拟的。你看竹林如海,微风习习,鸟儿在竹林里跳跃歌唱,鸡鸣狗犬,炊烟缭绕。可如今,由于山民搬迁,廖无人烟,庄稼无人照料,疯长,遗留的家禽在山上流浪,空寂的宅院布满青苔,一副人去楼空的惨景。竹山上只剩下风声,只能听到鸟鸣,山野空旷萧条,变成了一座空山。此篇散文,文美意丰,景物描写十分入心。美文,美景,情景交融,让人赏心悦目!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9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03-18 16:24:14
  欣赏美文,感受竹山的美景!
   感谢作者的分享,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7-03-18 19:23:57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读散文《一山绿竹听清风》随记
   1、读完詹先生这篇题为《一山绿竹听清风》的散文,我立马就想到宋代散文大家苏东坡先生的一首题为《于潜僧•绿筠轩》的诗。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一直以来,中国文人雅士对居住环境就有相当高雅的品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一种诗意的美化或人格化。,
   3、我国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之美誉。
   4、竹子的魅力除了自然的美化以外,文化学者更是把它拟人化为高雅清洁虚心有节的精神对象,正如我们许多人喜欢听音乐一样,是因为音乐能给我们想象的翅膀,看到竹子,我们心灵可能就会有超凡脱俗,清新高雅的愿望。
  
   5、詹文格先生在文中结尾说:“乡风故土,诗意栖居,如果允许我幻想一下,安家在此,粗茶淡饭,麻衣土布。望月、听风、观竹,我一定会给茅舍取个雅号——绿竹居”。若是我,也会!
   6、问好作者!佳作欣赏。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3-20 17:34:3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