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百味】一生淡泊,两袖清风(散文)

编辑推荐 【百味】一生淡泊,两袖清风(散文)


作者:七月荷 白丁,6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4发表时间:2017-03-21 12:32:26
摘要:清明,又在一个湿漉漉的季节来临,夹杂着无尽的哀伤和思念。公公是个老公安,一生为人耿直,两袖清风,克己奉公。


   一
   清明,又在一个湿漉漉的季节来临,夹杂着无尽的哀伤和思念。已故父母的身影交错着出现,但今年的清明又在我心上烙了一记痛印。那是今年春节公公的突然去世,让我深感内疚。
   公公是个老公安,年前刚过七十岁生日,他人寡言少语,勤劳善良。从我嫁进门,除了上班,几乎都是公公下厨。从他同事和街坊邻居嘴里都说他是实在人,心眼儿好。记得前街的王妈老提起公公在北京工作时,回家探亲带了台"飞人”缝纫机,当时她见了很羡慕,因为农村买不到,就顺口说句:要俺也能买个就好了。不想,公公回京后就寄了一台,当村里喇叭喊王伯的名字时,他们两口还不知道咋回事,等一切明白了感激得没法儿说。还有公公因为工作中被拒贿几次,被心直口快、爱说笑的婆婆说成傻子,现在,婆婆还提起孩子小时有人暗示让公公走后门,给婆婆安排到镇医院(结婚前婆婆是卫生员),公公根本没理会,后来婆婆埋怨他太实了,公公眼一瞪:以后别想那歪门邪道,咱靠自己双手脑袋吃饭就行了!好像后来几年出事了,查办了几个干部,公公依然照常上班。后来因为家属户口不好往北京迁办,公公就和别人调了职,回县公安局上班了,后来,在即将退休时发生了一次胸闷气短症状,检查了才知道得了冠心病,就又调到自己镇上的派出所,当了几年所长直到退休。用婆婆的话说,公公当了多半辈子官官,不管大吧小吧,风平浪静的,不像他同村供销社上班的,东请客,西送礼还把自己的孩子整个事儿干干。每当听到婆婆唠叨这些,公公又是一绷脸:我养他们上学,尽力帮他们。不管最后他们干啥,都是自己的选择。只有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靠老子养活,一辈子没出息!婆婆只好低声低咕一句:死脑筋!就走了。
   退休后,他们老两口住在我们新盖的家,因为我们一年回去不了几次,并且大伯哥两个儿子都大了(现在大侄子已结婚并有一女),住房太紧张,我们就让公婆过来了。平常都是公公做饭,不管煎炒蒸炸,他做的饭菜全家都喜欢。婆婆个子不高,但勤快干活麻利,都是把家里院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当我们回到家,我们的床上都是一尘不染、焕然一新。我们的新家周围住户少,大部分是树木田地,一到春天,特别是夏天,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还有树丛间和地头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儿,大清早就能听到墙外钻天杨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再吃着公婆在大门前二分地的地里摘的黄瓜、西红柿,真感觉到了世外桃源。我带孩子一般都在暑期时住上一段,公婆也总在假期前不断打电话让孩子回,我知道他们也想孩子。平常我们隔三差五地通个话,聊聊孩子,说说家里邻里,道道平常之类的,我和公婆没有红过脸,都说婆婆脾气不好,但她是个明白人,麦秸火,一点就着一会就灭,况且心挺善良的,有啥记仇的。有时心里也会不舒服,但想想平常她待咱也不错,就当亲娘呗,心情就好了。公公本来不爱说,我和他没有说过多少话,但他的勤劳、善良、耿直的性格是让我心生敬畏的!
   这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里也买了冰箱、空调、洗衣机,电动三轮车(冰箱、洗衣机是老公买的,公公给我们钱我们没要,后来我们走时,他们偷偷放到我们随身的包里,上车后才告诉我们)。总是这样,偶尔回老家,我留给他们三五百不等,他们也总塞给孩子一二百,他们来邯郸,来时买好多东西,老公爱吃肉,公公去县城买大名特产、五百居香肠、肘子。婆婆在老家集市上给孩子买衣服,虽然不是太好,但我很喜欢,毕竟是婆婆的心意,孩子也高兴得不行。每当我埋怨他们买东西时,公公总会说一句话:除了我吃药,剩下钱干啥?全家人都高高兴兴的,想买啥就买啥!看来公公想开了,我女儿小时,他犯了心脏病,医院让做心脏支架,他说什么也不做,他说,我活几年说几年,没准儿在手术台上下不来呢,也就是,这八九年一直没犯过,但西药、中药、保健药没断过。
   不过,这两年感觉公公明显老了,婆婆也说,他行动有些迟缓,呆滞,比如一块儿买东西,他一下反映不过来拿多少钱,并且不像以前利落。连炒菜也偶尔会忘放盐,我们不免为他的健康担心。在一家人的督促下,前年去市医院全面检查下,主要是高血压、心脏病,住了一段院他吵着要回家就回了,医生也说,这种病就这样了,除了吃药,平常注意别感冒就行了。后来,电视里、报纸上只要报道新特药他就买。他的三个孩子没准儿哪个给他钱,他从不要,有时让婆婆收下。在去年又想买电动汽车,大家考虑到其配置和电动三轮不一样就劝他别买,他也不吭,照样去汽车市场转悠,婆婆说:老换小、老换小,真老了!其实家里前几年买的电三轮也没少出力,公公时不常拉着婆婆去县城,逛集市,最近两年家里大伯哥不敢让他们走远,他们就开车去附近的地里落花生,也就是别人刨了花生拉走了,他们在地里翻土找落下的。早上吃了饭,凉快了去,快中午热了就回来。有时打电话他们在地里,婆婆说又落了多少多少,话里满是兴奋,我说注意身体和安全,她哈哈笑着:你爹也愿意活动活动,干干活浑身有劲儿!刚压了30斤油了,抽空儿让谁给你们,摞下电话心里又是高兴也有说不出的难过。现在公公想要电动汽车,大家很是纠结,最后商议,给公公买辆吧,陪他开。终于老公姊妹三人带公公去汽车市场,让他选自己称心的。车子开到家,是大侄子教他,可是终因年龄大了,他驾驶不了,后来也不说开车了。大家谁也没有埋怨他,用婆婆的话说:他一辈子没有向谁要求过什么,也许这真是老了!
   以前,我们在邯郸做生意,租房住,有时有暖气有时没有。都是春秋天公婆过来住几天,夏天家里比较凉快,空气好,冬天春节我们都是回老家过年。去年夏天我们买了房,虽然不太大,但足以住下三代人,我和老公商量今年过了秋让老两口在市里过冬,虽然冬天老家有空调,还有他们前两年在东屋里垒的土暖(因为北屋五间早已装修好,他们不在那里生火。夏天住北屋,冬天住东屋),但终究有些脏,还得两三天往土洞里放一些玉米芯或柴草,很费劲的。等大伯哥秋收后,我就打电话给婆婆说了我们的想法,她笑着连声说,不去不去,俺在家也挺好的,你们不用接济(担心),再说你爹哪儿也不愿去。我知道,公公是个不愿麻烦人的人,以前来,有时婆婆自己待两天就走,公公来也是婆婆好说歹说才来住几天。在我一再要求下,公婆才答应卖了养的兔子和鸽子再来。这个想法在之前和大伯哥、大姑姐都说了,他们都同意,说趁能动、走动走动也好,我们还商量今年打春早,春节暖和就带老两口去附近旅游两天(因为公公身体不好,不敢远去)。
  
   二
   公婆因为家里一些琐事,在我们这儿送了暖气才来。看到他们带着油啊肉啊的,还有一床被子,老公说,我说了你们啥也不用拿的。婆婆呵呵一笑,我还没醒,你爹就上镇买了那么多熟肉,说你好也吃肉,新买的新鲜,被子是驼绒被,是政府中秋慰问退休干部发的,你爹说让孩子盖吧,轻又暖和;油是俺俩落花生压的,好几十斤呢,多的拿不了,就拿30斤。公公在旁边弯着腰一件件收拾着,他的背呵,承载了太多!
   但是过了两天,老两口就说要走,吓我一跳,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了?婆婆说,你在电话里说人我们接孩子,来了也不让接,你说我们吃饱了就坐着成天看电视,要不就是闲逛,没有活干浑身不舒服,还不如回家呢。我笑着说,本来不是让你们接孩子,你看看这里在下学时人多车多的,太危险的。其实打电话让他们来时公公就不愿来,说,没事就别去,不方便的。老公谎称接孩子的。确实这里和农村不一样,孩子在村里下学不用管自己就回家了。我说,文化宫离这里不远,你们暖和了就出去晒晒太阳,孩子我接就行了,赶着做饭你们可以做个饭就行,冰箱里啥都有,你们看着做就行了,这里和我回老家一样的,再说俺爹做的饭大家都喜欢吃。后来,感觉他们好了些,有一天,我有点事出去了,回来看到阳台上晾晒了几件衣服,我急忙去厨房,看到老两口一个用手洗衣服,一个倒水,我急忙拉住婆婆的手:你干啥呢,才几件衣服,我抽空用洗衣机就行了,婆婆又呵呵笑了,俺老两口老是手脚不活动都生锈了,你爹愿意活动活动,公公只是在一边嘿嘿地笑。
   说实话,我一直对它们的身体比较担心的,特别是公公,就怕他有个头疼脑热的引起心脏病啥的。因为他整个人不善言语,特别是生病,他很少说过。以前,在老家也是,都是我们打电话才知道他们感冒了,吃了几天药,还有两次公公住院就没有说,后来才知道,打给老家大伯哥,他也是事后知道的(大伯哥家和我们家有段距离)。婆婆说,你爹说一点儿感冒死不了,竟让孩子们担心,耽误他们挣钱。所以,在这里,我告诉婆婆,你们在这里不用想干活,这样你们好好的,就是你们的福气,也是俺的福气,想去哪看看就去,想买啥买啥,只要咱一家老小没病没灾就行。来到后,我给过婆婆钱她不要,说,来时刚取的钱,给二小(我老公)他不要,俺来你们就多花钱了,不用花你们的钱。其实他们也没少花,那次南方人开地方特产交流会,老两口回来大包小包提了一堆。
   以前在老家老公和大姑姐一人买了个老人机给他们老俩,但是公公出去老是不带。在这里,我说不比在家,谁也不认识,自己出去必须带个,还是没有见公公自己出去遛弯带个,一般都是婆婆陪着他。就这样我们其乐融融的生活着,在公公生日时,老家的大伯哥和另一个城市工作的大姑姐一家家都来了,老公在饭店订了两桌,一大家开心地祝福公公七十大寿,侄子还说,等到爷爷八十大寿必须办的更隆重。谁知道,这竟是我们全家最后一次贺公公的寿辰!
  
   三
   那是大年初二,因为不是在老家不用串亲戚,除了公公在天明后遛弯外(这是他多年的习惯),我们都没有起太早。在公公回来时我刚刚醒,停了会我起了床,洗漱后,我坐上锅熬了小米粥。婆婆在躺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公公告诉我,冰箱里还有鸡腿呢,我想想正好有蘑菇,就整了蘑菇炖鸡腿。在做饭过程中,婆婆、老公和孩子们都陆续起床了,因为公婆那屋大些,我们把电视放在那屋,所以很少在客厅吃饭。婆婆和女儿洗漱完就帮我端碗拿筷,老公坐在我们屋里剪指甲,儿子在玩电脑,他们俩说一会再吃。当我们把一切整好后,公公还拉了拉桌子,离女儿近点儿。我和婆婆、女儿时不时地说着话,公公很少说话,也像往常一样不断往孩子碗里夹菜。
   我正低头吃饭,忽然女儿“哎呀”一声,我抬头一看,坐在公公左边的女儿前身和腿上都是饭,在一看公公身子向后闭着眼靠到沙发上,手里的碗掉在地上,我赶紧站起来,同时坐在公公右边的婆婆也站起来,立刻走过去用右手大拇指掐住公公的人中,左手扶着公公,嘴里喊着怎么了。我急忙喊隔壁的老公,他拖拉着鞋跑过来,把不知所措的女儿拉到一边,慌忙按抚胸口,扭头对我说:赶紧打120!正在茫然的我赶紧找手机,拨号码的手不停哆嗦。中心医院离我们很近,不一会儿,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到了,他们拿出仪器并做人工呼吸,过了一会儿,他们说,心脏和脉搏已经停止跳动,没有必要去医院了,老公急了,必须去医院尽最大能力抢救。同时,我也给家里的大伯哥和另一个城市的大姑姐打了电话,怕他们担心,只是说公公心脏病复发住院了(因为做我女儿一岁时公公犯过一次)。在去医院的路上,我问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说,是冠心病引起的急剧心梗。
   我和老公焦急地在抢救室外等着,医生也出来两次了,说让做好思想准备。附近的几个表哥也陆续赶到,婆婆把两个孩子安置好也来了,当听到第三次出来的医生说,已经尽力了,准备后事吧!我扶着的婆婆差点儿坐在地上,几个人驾着她坐在走廊的长凳上,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我赶紧给大伯哥和大姑姐打电话,不让他们过来,直接回老家,他们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电话那头嚎啕大哭。挂了电话,我们就安排医院的救护车带公公的尸体回去。
   在高速路上,看着车窗外疾驰而过的树木和车辆,泪又一次不由地流出来了,对于我已逝去的父母,公公的去世让我多了份深深的自责:如果不是我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过来过冬,也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一旁正在擦泪的婆婆看到我,说:你别心里不合身儿(难过),该他走就走吧。我说,要不是我让你们过来,也许不会这样的。婆婆说,你别这样想,他已经享你们的福了,中间那次回老家拿东西,他还是催着我回来的,你们的孝心尽到了,该他享多少天的福一定的,你别难受了。担架上,公公的脸上还是那样安详,脸色也没有多大变化,老公握握他的手说,还温温的。
   大约两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老家,街道里已是黑压压一片人。车门一打开,家里人泣不成声,两个侄子哭倒在地。大伯嫂已经把家里安排好,当问婆婆,公公下葬穿什么衣服时,婆婆拿出两套崭新的警服,抽噎着说,他一辈子喜欢这身衣裳,就穿一套这个吧!因为公公的去世太突然,家里的一些事都是街坊邻居吊唁后紧张地安排进行着,公公弟兄四个,只剩二大爷健在,因为身体不好也没有告诉他,堂哥堂嫂和堂姐都陆续赶到,日夜轮流陪伴我们守灵。在第二天亲戚朋友时,有两位老者印象最深,一个是集市上卖老鼠药的,比公公大三四岁,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才赶过来,他说公公每当在集市上路过时总问他身体如何,生意怎么样等等,边说边摇头叹息道:好人啊好人!还有一位是公公的老同事,也是身体不好,是他的孩子驾着过来的,蹒跚地走到公公遗体前,已是老泪纵横,他掀开公公的面纸,看了看,哆嗦着嘴唇说道:当年,俺家孩子多,也穷,老哥(公公)没少帮助俺,就这样走了。当时在场的人无不眼含热泪,泣声不断。
   第三天下葬的时候,满院半条街都是送行的人。事后,好几个邻居和亲戚都对婆婆说,很少见到这么大的场面了,那么多人跟着送到地里,是因为公公为人好,村里人就讲究这个。还说公公临终时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也是修来的福,上天让他安安静静地走了。说得婆婆心安了很多,我却又愧疚了:要不是我让他们去,公公也许不会走得怎么快……
   过了二七,因为孩子开学我必须得带孩子回邯郸了,我不敢直接对婆婆说让她跟我走的要求(其实,私下里我和老公已经商量好让婆婆和我们生活比较好。大姑姐远,大伯哥和嫂子都上班)。就在临走前夜和家里人都商量一下,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婆婆不愿去,我也不敢再强求。婆婆看出我的想法,说,你别心里一直隔意(在意)这个事,谁也知道俺在那儿没受屈,我啥时想去就坐上车去了,再说,老家街坊邻居都过来,我想多待一段。大伯哥和嫂子,还有大姑姐也附和着劝我,我心里轻松了一些。到了邯郸,看到空落落的公婆住的那间屋,我心里又难过了,走到厨房,看到正在切菜的老公,我眼泪又不争气地流出来了,说,但愿家里人都不埋怨我就好。老公劝我道:埋怨你啥?咱娘和姐姐哥哥都给我说了,这么多年来你待老两口不错,再说咱娘当时也在咱爹旁边,谁也不会说什么的。
   转眼今天是公公的七七忌日,从老家回来,我和老公隔三差五地给婆婆打电话,她心情还不错,有时她偶尔也联系我们,问问老公的生意和孩子的健康,以及我的工作情况。本来这篇文章想在清明前赶出来,由于琐事太多,手机不方便一直迟到现在。我目的一是祭奠下公公的魂灵,减少我的内疚和自责;二是告诉大家,世界上父母的恩情最深,生育了我们,我们才有家,我们固然去爱老公和孩子,但和爱父母不一样,对他们我们要全身心地去爱!因为世上只有一个父亲和母亲,唯一一个!公婆也不例外,他们虽然没有生养我们,但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伴侣,还有一个家,并且是他们陪着我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去孝敬。不要等“子欲孝而亲不在”而遗憾终生!

共 61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描述了一个老公安一生清廉,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待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对乡邻热情相助,对家人深沉严爱的故事。文中的儿媳理解公婆、孝顺公婆,是个孝顺儿媳,借着对公公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对故去长辈的思念之情。结尾用一句俗语“子欲孝而亲不在”提醒世人:百善孝为先。文章以直叙的方式展开全文,语句质朴无华,言辞朴实,叙述简单明了,值得深思、欣赏。【编辑:小白兔白又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3-21 12:36:36
  感谢赐稿百味。以后投稿前,应注意检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和错别字。问好,祝安。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回复1 楼        文友:七月荷        2017-03-23 10:37:16
  真诚感谢白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编辑们添麻烦了!我自当努力!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1 12:43:23
  欣赏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夹杂着无尽的哀伤和思念。已故父母的身影交错着出现,但今年的清明又在我心上烙了一记痛印。那是今年春节公公的突然去世,让我深感内疚。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七月荷        2017-03-23 10:38:17
  谢谢老师留墨赐言!
3 楼        文友:冰山雪雁        2017-03-22 09:59:13
  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奈何阴阳两相隔。逝者已逝,活者坚强,愿在天堂的人在天堂幸福安好。作者以文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警醒人们百善孝为先,不要等“子欲孝而亲不在”而遗憾终生。一篇很好的励志散文,问候作者,写作愉快!感谢赐稿百味,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3 楼        文友:七月荷        2017-03-23 10:40:00
  感谢雪雁老师鼓励!浅春问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