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相约春天”征文】春雨(散文)
清晨起床,推开窗户,窗外是清清亮亮的雨。第一场春雨下落着,落在树枝上,落在草丛中,落在花朵上,落在水泥地上,落在青石小径上。
“好一场春雨啊!”院子里传来一声欢呼,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的名字。
春雨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农民工朋友,也是一个未曾谋面的网友,我们相识在江山文学网,起初互相加了微信只打了一声招呼,就再没有交谈过。他对我是否一无了解我不得而知,而我对他的了解是从他的微信朋友圈来的。他时常会在朋友圈发几张照片并配以或多或少的文字,照片都是他干活的场面。
从这些照片和简短的文字中,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砸墙、上料、背沙子、扛水泥、拉运垃圾,他的工作不停地变化着,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每天晚上十点以后发到朋友圈的照片,一张斑驳的小矮桌上放着一碗稀饭、三个馒头、一碟凉菜、一本翻开的书,一个带着注有拼音汉字的本子,字不是很好看,却一天天在增多。这张照片配的文字也在变化着,或哈哈,吃饭看书,心没二用;或有书有白馍馍,足矣;或今天又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每次看到这些照片,心中便涌着一阵阵的激动和感动。也正是这些照片,让我有了每天关注他朋友圈的冲动。从这些照片和文字中,我品味着一个农民工的艰辛和清贫,品味着一个农民工的乐观和坚强,品味着一个农民工坚定执着的文学梦,我觉得他比我富有,我经常需要闭门造车,而他,只要写自己就全是文章。
带着一份好奇心,我读了他在江山文学网的文章,他的文章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有的文章读着亲切自然,有的文章读着心酸动容。他的文章里有着童年的快乐、读书的渴望、生存的沧桑、求索的艰辛、灵魂的焦虑,总之各种滋味都有,时髦的词汇叫“五味杂陈”。这些滋味中,有着生活的重压给他太多的喘吁,有着从困苦生活中跳出的如火光一样的生活激情。从这些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文字的悟性,如果能多读些书提升文字的驾驭力,他的文学之路应该会越走越宽的。
有一天晚上打开微信,那张吃饭的照片上少了书,照片上配的文字是:今天收工迟了,去图书馆借书,门关了,晚上没书看,专心吃饭。
我和春雨的交流就是从这天开始的,我问他为什么不买书看,他沉默了一会儿回复说书太贵了。至此以后,我们便交谈了几次。从这些简短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庄,有着不富有但很快乐的童年,有父母的疼爱,他喜欢学习,成绩优异,他也喜好文学,他的作文每次老师都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给予了他无限的写作能力。他和所有读书的孩子一样做着走出大山的梦,然而,在他初中还没上完时却被命运冷酷的手流放到学校之外,父亲在一次意外中摔成了重伤,在医院看了半年多,最终没能站起来,家里少了主力劳力,而且债台高筑,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孱弱的肩上。他为此辍学了,怀着几多遗憾、几多留恋、几多无可奈何。
他从课堂走进了田间地头,手中没有了书本,多了锄头镰刀,汗水滴落在黄土地里,溅起一丛丛绿油油的禾苗,但贫瘠的土里刨的收入不够给父亲买药,家里生活举步维艰,连一包洗衣粉都买不起,就四下借钱维持着生活,欣慰的是亲戚邻里没有人来逼债,日子总算能向前熬着。一年后,他父亲去世了,为了还清债,十七岁的他跟着乡民去山外的建筑队干活,从此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临行前,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多元钱装进他的兜里,抬着泪眼,叮嘱着“干不动就回来”。建筑队的活很累,干不动也要咬着牙干下去,只要能挣到钱。一个月后开工钱,拿到手的工资算下来平均一天只挣六块钱,这样下去何时能还完借的债?无意中听到工友说煤窑挣钱多,他就离开了建筑队去了煤窑。能在那个艰苦环境下坚持下来,是工友们之间争相看的《平凡世界》给了他力量。
他曾亲眼目睹了一次矿难,灾难中的那惨状吓得他几天都不敢合眼,他想过离开,却没有离开,他希望再增加点收入,最后自己也受了伤,不得不回家养伤,伤好后,他又出去打工,搬石膏板,送蜂窝煤,去装卸队、砖厂当小工,漫长的打工生涯让他直不起腰来,但他并没有叹息,流血流汗,他都毫不在乎,唯一让他流泪的是经常辛辛苦苦干一年工钱却常被拖欠,那种痛是难以诉说的痛,有愤怒,有无奈,有屈辱,为此他打过人,也差点丧命于棍棒下。
再难,再苦,生活还得继续。擦干眼泪,捧一掬水洗去嘴角的血迹,带着累累伤痕,他又开始了一个农民工寒怆艰辛、沐雨栉风的另一段艰辛历程,欠薪仍然时不时地像横空飞来的石头,毫不留情地向他砸来。打工之路,坎坷难走,但他还得走下去,而且一直硬着头皮在艰难走着,像一头拉着磨的老黄牛。
毛爷爷建了基,邓爷爷砌了墙,国家的财富在积累,人民的富裕也在堆积。他在打工路中驮着家从窑洞走进三间瓦房后,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生活也就有了希望和奔头,他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梦,那是他幼时的一个梦,也是他打工时的一个梦,他觉得路遥有作家的天赋,但没有他的非凡的经历,路遥能体验煤矿工一成不变的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但他体验不了煤矿工埋在灵魂深处的痛楚和无奈,他甚至觉得如果他是路遥或者路遥是他,那《平凡的世界》将会更加不平凡,他能写出血,能写出泪,能写出愤怒,也能写出黑色煤炭中迸发出的火花,那是一个可怕的火花,能让整个世界震惊。他这样想着,连自己都逗笑了,但他决定的事情,他坚决要做的,他不想沦落成一头沉默的牛,他相信他的非凡的经历是自己不可或缺的财富,他要把这笔财富变成文字炫给每一个人看,他拿了儿子没写完的作业本开始了他的梦想。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了几年,他的大儿子已经到县城上了初中,他便决定固定在县城打工,他觉得钱不必很多,能照顾家人、能看看书、能写写文字就好。他发在QQ空间的那些文字经常有人点赞,甚至有好友鼓励他坚持不懈写下去,还给他留了一个网址让他投稿,就这样,他走进了江山文学网。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告诉我,他初次走进江山文学网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我回复他,刘姥姥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生活情趣,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本能。
他说在江山呆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里容纳百川也不拒细流,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感染着他,他便驻足下来,从此,他的夜晚没有了空虚和寂寞,晚上回到租住房后看看书写写文,每次在江山发表一篇文章,看到编辑老师的鼓励,他除了兴奋外,更多了份自信。他说遇到江山文学网,感觉人生有了一个新起点,儿时的梦想在这里得以实现,再苦再累觉得生活都是那么的甜美,他时刻准备着写一部长篇小说,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为线索。他还说要努力工作,把两个孩子供成大学生,他也许不能完成梦想,孩子们将是他梦想的延续。
我被他对文字的热爱深深感动着,我建议他多读些黄土地文学系列的书,他说他还是借书看,钱还是舍不得多花。我说给他寄些书,他婉然谢绝了,说图书室书很多的可以免费看。我也没再坚持,在心底为他默默祝福着,如果挫折和磨难是成功的前奏,我希望苦尽甘来能早日在他身上得到实现。
一天,他问我:“如果碰到陌生人有困难,你会不会帮?”我毫不犹豫答道:“一定会的!”我这样回答是我的真心话,我认为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而真正的善良是不择事不择人的。
我问他:“怎么突然问这个?”他告诉我:“晚上收工回去的路上,碰上一个怀抱着孩子的妇女挡住我的摩的,说她的钱包被偷了,恳求我送她去长途汽车站。到了汽车站,未班车已经停发了,我就把身上仅有的二百多元给了那个妇女,让去汽车站招待所住一晚上,明天再搭车回去。”
一本书都舍不得买的人,却对一个陌生人慷慨地掏出二百多元钱。这就是他的纯朴和善良!
我从他的微信里知道了他打工的县城和手机号码,想给他买些书寄过去,却一直因这样那样的事由没有付储于行动,直到前天去图书大厦查找工作论文所需的资料,才买了几本书给他寄了过去,今天第三天了,该送到了。
……
“书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们未曾谋面,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道,你却用天使之心送我生命之花。你说过给我买书,我想你可能只是鼓励,没想到你买了这么多。”信息是他发来的。
我没有回复一个字,发过去一个微笑的表情,他发来了一个语音,问我的名字,说要铭记,我用手指敲出:“等你有了自己的著作也送我一本。”
他发了个鞠躬的动漫,又发了个努力的动漫,我没再说什么。我在Q群发完社团征文信息后回到微信朋友圈浏览时,他的朋友圈出现了几本书的照片,上面配了一段文字:这是江山寒星老师寄给我的书,我不知道她的姓名,更不知道她在什么单位工作,她却赠送我这么多名著,我将努力前行,不忘初心!有江山这个平台,有江山的文友,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看完这段文字,我沉思良久,我甚感欣慰,我的举手之劳为他点亮了一片春天。授人玫瑰,心留余香,给人阳光,温暖自己。人生何处不相逢,网络亦有真情在,网友之间其实就是两台收发报机,进入相同的频率,同谱共振,就能有彼此间的真挚的信息交流。我送出微不足道的心意的同时,也收到了他发出的执着追求文学梦想的心波,被那颗火热的心深深感染着,更加坚定了我的文学创作的选择,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文学路上,一直前行!
窗外的细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经历了一个寒冬的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将又迎来生机勃发、万紫千红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