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西湖小镇”的故事(小说)
在科尔沁大草原的一角,松花江的沿岸,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城,这座小城随着改革开放,小城日渐发展壮大起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很多民宅被拆迁。也就是说,很多居民住上了楼房,搬进了羡慕已久的新居,改变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我要写的西湖小镇,其实并不是行政区域,是这座小城的一个新区。“西湖小镇”刚刚建立,陆续的有一些回迁户和商品楼住户,搬到这个小区来。“西湖小镇”也和别的楼区一样,虽然没有完全建成,设施还不够完善,但物业和保安管理,还是很到位的。
我家就是这次回迁的居民,被安排到“西湖小镇”5号楼,5号楼大部分是拆迁住户,还是原来的老邻居。
这里是这个小城的最西端"西下哇子"的高岗处。
这里的地势是这个小城的制高点,那个“西下哇子”是一出低洼地。
三十年前,就规划为小城的西湖,也是在三十年前,就启动了“引松”工程,计划引来松花江水灌注成一个小湖。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松花江水,至今还没有引来。
有心计的开发商,相中了这块有着美好前景的宝地,在这里建起了小区,并命名为“西湖小镇”
我们这个“西湖小镇”就坐落在没有水的“西湖”边上。
我们时常站在西湖小镇的大门口,望着那块写着“西湖小镇”的门匾,期盼着,感叹着,松花江水,咋还不来呢?再不来,西湖小镇快要变成“西胡”小镇了。
那个“胡”就是胡说八道的“胡”
西湖小镇的人们,虽然入住的时间不长,可西湖小镇每天都发生着各式各样的故事。见证了居民居住环境和家庭财产分割所带来的心里冲击。
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从农村来到小城讨生活的居民,也有曾经在农村混得比较好的村官,也有一小部分的小城“坐地户”。
这里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形形色色,给这个小区增添了许多生活的气息。这里每天在上演着喜怒哀乐的故事。
比如:后到一起的老人,因为拆迁财产归属,那么一大把年纪,正在闹分居离婚;
钉子户老赖,见好就收,得了好处,志得意满,一副脑瓜子够用的姿态。钉子户老赖和附近小卖店女店主,因500元借款,除夕夜上门讨要的纠纷(女店主说钉子户老赖,因装修借她500元钱)至今未还;还有别的钉子户,还像钉子一样扎在那里,对抗了一整个冬天,还在谈判中。
打麻将的包工光头老刘,年关将至,欠老家同乡伙伴的工程款不给,在麻将桌上发狠说:“等着,回老家送灯时,找几个人,干他们!”结果,回老家后,却被人家给弄死了,魂断老家。
保安老吴,打死了在楼区躲冷过夜的一只流浪狗.....愤愤的说:“他妈的,它还想住楼?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慢慢的就会在我的《西湖小镇的故事》中浮出水面。
我写的这些故事,都是有据可查,并不是胡编乱造。我想用真实的语言记录西湖小镇人们的真实生活,做为我对西湖小镇,第一批入住的居民永久的回忆。
一、老王这一家人
初春正午阳光,暖暖的阳光,照射在西湖小镇的楼宇上,在五层不算高的房间里,我听到了楼下有几个熟悉的声音,他们似乎讨论的很热烈,我好奇的打开窗子,俯下身往楼下看。
我看见总参加体验馆的男人老王,手里拿着扳子,螺丝刀子之类的东西,旁边站着老王的儿子和他媳妇。
老王的儿子有点外病,修炼几年,为了能给别人看病,神经有些疯掉了。
有一次犯病,发了疯似的大冬天,在外面用手指猛烈的捶打树木,手指受了伤出了很多血。当时好心人,让老杨和他的媳妇,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处理,他们两口子说,这是外病,看不好的,等静下来,我儿子自己就能给自己看病。结果,手指发炎,冻疮烂掉四根手指。
老王每天都专注地去体验馆体验,今天拿过来个赠送的裤衩,明天拿回来个赠送的磁杯,说磁杯有磁场每天走到哪里都拿着那个杯子喝水,向人们讲述着体验馆的好处,兜售推销体验馆里养生产品,还向人们推荐体验馆里保健药品,每每道来滔滔不绝,嘴都冒沫子。
她的妻子自从上了楼以后,趾高气扬,背着个小手,口若悬河,东家长西家短的,在男人堆里调侃。
当着她的面,我很尊敬的叫她“胖大嫂”。
站在她身旁的还有老光棍老吴,还有住平房时,总往我家墙根倒脏水的讨厌男人,李老三。
他们正在热烈的讨论,住在九楼老于头后说的老伴。
李老三扯着嗓子高声说道:“后到一起的,就是不行,你看老于头,后说的老伴,整天的打麻将,饭也不做。输了钱心情不好,睡觉都不让老于头碰。要是不让碰,就是没钱打麻将了,老于头,就赶紧给钱。”
说着说着,老王又把话题转到老光棍吴身上。
老王说:“我看咱们小区老刘太太挺好,你们俩搓和撮合呗”。
老吴头说:“这么大年龄了,我要那玩意,一个人更好。”
老王说:“有个老伴多好呀,一个人冷冷冰冰的,抱着一个女人睡觉,多暖和呀!”
站在旁边的胖大嫂,嘿嘿的笑......
我看了一会,觉得他们的谈话,有些不找边际。
我就趴着窗子,向他们高喊:“你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他们都不做声了,表情有些尴尬,悻悻然然地,各自回家。
也许他们的谈话被我听到,心里会惴惴不安。
我很少与他们交往,不愿意和他们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聊,也不愿意接受体验馆的推荐,更不愿接受被胖嫂儿子的忽悠。
曾经老王说:“你媳妇的类风湿,要是吃体验馆的药早好了,何必上大医院花了那么多钱。”
我默不作声,不以为然。
我坚持的原则,有病去医院,不相信那些旁门左道。
老王,就这样的一家人,儿媳妇离婚了,留下个孙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日子过得稀里糊涂,装修楼什么家具都没买,却买了体验馆卖给他家的上万元床垫子,这是他们家唯一值钱的像样家具。
我关上窗子,回到房间,正午的阳光,依旧的暖暖的,可楼上屋子里却是清冷的,难怪人们都会在小区的门口晒太阳呢。春天来了,但愿老王一家人,日子会慢慢的好起来。要想好起来,就不要沉迷于封建迷信和体验馆骗人的把戏,图小便宜吃大亏,也不要东家长,西家短的“扯老婆舌”要相信科学,勤劳致富,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道。
要想听西湖小镇的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