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 南阳行之反思篇(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 南阳行之反思篇(散文)


作者:这一生 秀才,232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3发表时间:2017-03-23 12:01:36
摘要:总有收获

韩军老师给高二学生所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谓是别开生面的一节课。
   首先为他那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和深情朗诵所折服,这种折服贯穿于整个听课过程的始终。这位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授课理念是:通过“语言”奠定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上得到充分地发挥和淋漓尽致地体现。他绘声绘色地讲解惟妙惟肖地模拟,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会场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韩老师从词语理解角度入手,条分缕析地讲解这首豪放派的典型词作。对于“风流”一词该如何理解,老师首先抛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发学生思辨行为,再进行谈话式教学。整个课堂轻松愉悦,学生积极发言,老师提问环环相扣,学生回答妙语连珠,听这堂课真是一种享受。学生通过思辨活动,不但准确理解词意而且在理解词意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在对话中彰显鲜明的个性。
   韩老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从“郎”字入手分析,过程类似。通过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的质疑,步步引导学生联系古今、联系时空、联系背景,逐步去领会和学习这首诗词。在那独具特色的朗诵贯穿在授课始终的同时,诗词的特质被韩老师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授课方式,把朗诵放于第一位,是很值得学习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最近董卿的《朗读者》节目引爆屏幕也是强有力的佐证。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疯狂诵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背诵又是内化语文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诵读形成的语感积淀下来。所以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不管走到哪里,“听说读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诵读涵盖了“听说读”,想一想现在学生这些基本的都还做不到,如何做到写?所以更多时候不是去强调基本技法,而是应该强调基本做法。所以反思自己,有时候的确眼高手低,总是凭自己想象去做事,而忽略了实际情况。一直以来的困惑此时此刻豁然开朗,眼前为之一亮。我欣喜之余收回思绪接着听课。
   韩老师所认为的“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这种理念也是贯穿在他的授课过程中的:从朗诵角度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从词语理解角度联系写作背景把握主旨;从时空角度把握作者词风。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一般呈现在学生和数千名听课老师面前。而那一个个方块字就演化成立体的流动的画面一般,是那么生动优美。
   在无穷的回味中这一节示范课结束了。十点以后是肖培东老师的课,很遗憾的是我要赶火车,这节课只听了一个开头。
   纵观所听四位老师的课都是建立在“大语文”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和思想使我对“语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北大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陈平原说过: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很重要。不由地想到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对法语的理解和情感。那么每一个人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应该对语文教学有深刻的认识,为语文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也许把语文放在“祖国”、“母语”的角度会对语文有更深刻的认识。
   是的,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和平时代,不必担心温饱和战争。那么,如何找到幸福感应该是全人类思考的问题。也许和平年代更需要的是自我学习自我进取。任谁都无法阻挡滚滚的历史车轮前进,谁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顺应历史潮流,遵循发展规律,就会幸福。人到中年,种种压力自然而来,在各种压力中能找寻到一个真实的自我是多么不容易,而能找到一个“苟日新,日日新”的自我又是更不容易了!所以生活中诸多问题困难挫折就都是小问题了,因为谁都无法阻挡前进的步伐。
   你看,中原大地青葱一片,娇黄的油菜花在春风之中摇曳生辉。眼前是一片盎然生机,没有理由消沉和停滞,那么就走下去吧!

共 16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堂名师示范课,作者在观摩中不仅吸收到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而且还学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诸多问题的处理方法,再次认识到朗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听说读”是“写”的基础。读者也更加清楚了“听说读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让读者更加明晰语文在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文中也强调了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从朗诵角度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从词语理解角度联系写作背景把握主旨;从时空角度把握作者词风。篇末作者进一步陈述了在这次观摩学习中自己的反思,紧扣文章题目,“苟日新,日日新”,将中心思想升华。推荐阅读,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3-23 12:02:25
  问好作者!遥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清雅若诗        2017-03-23 12:17:46
  一生老师的所有心思都在教育问题上,对于很多观点,清雅都觉得很是新颖别致。一生老师就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又能站在教育大背景下反思问题,观点明确,许多都切实可行。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把自己的感悟融入教学中去,一生老师真的好厉害的,清雅相当佩服。祝老师安好!
诗一样飘逸曼妙,画一般清新隽永。
回复2 楼        文友:这一生        2017-03-27 17:09:00
  一直在学习,不懂的还有很多。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