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拜年(散文)
雄鸡唱晓,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来得早,在外的游子一定要在年三十赶回家吃团年饭的,每家每户都在年前把熏得黑乎乎的腊肉洗净,在火坑里用炉锅熬得满屋喷香,还没过年空气里就已溢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年夜饭前每家每户是必放鞭炮的,以此来敬拜菩萨、祷告祖人,保佑家里新一年风调雨顺,放完鞭炮后,一家大小团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吃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几个兄弟便围坐在妈妈的身旁,一边吃着可口的糖果和糕点,一边聆听妈妈讲关于年的有趣故事,守岁到天亮。
正月初一大早,我们要给父母磕头拜年,母亲会发给我们每人10元的压岁钱,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初二一家子就会换上崭新的衣服到邻居家拜年,屋里屋外一派喜庆的气氛。到了初三,按照父母的吩咐,我和老弟就去汉寿姑姑家拜年,从常德乘轮船到新星嘴,轮船行进在“轧轧”的引擎声里,船头犁开层层碧波,河风掀起层层的浪花,我偻着身子窥觑着舱外,沿河两岸的树木洇湿在雾朦的模糊里向后移动着,太阳红得像猪血似的吊在半空,雾蒙蒙的毫无光泽。那时,我刚十岁出头,河风猛劲旋转着,刀割似的往面颊上直扑,寒气钻透周身,脚趾头冻得似狗啃,红肿着的两手瑟缩地插在裤兜里,小我两岁的老弟冷得眦裂着小嘴,哭兮兮的样子,我安慰着他:“忍着点,一会就到岸了。”他的表情才稍微平静了些。
半个小时后,穿到了岸,我们快步下船,徒步了近十余里的歪歪扭扭的乡道,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姑姑家,姑姑盛情款待了我倆,晚饭时姑姑特地弄了一大桌子好菜,多是香喷喷的腊菜。我特别喜欢吃腊牛肉了,香喷软绵,很有嚼头。腊食的做法是将腌鱼、肉、鸡、鸭家禽等腌好后挂在火坑里,慢慢地薰得腊乎乎的,这样薰制出来的肉类,从年头吃到年尾都不会失味。晚饭后不多久就吃油炸果,嘴里都胀得流出来,眼皮却直打架,迷迷糊糊地就歪上了床。由于路途的疲劳,晚上老弟睡得很沉,有时听得他吸溜着鼻子在说梦话,在迷糊中听得空寞的远野飘来几声狗吠,就在这声音里,我也不觉地滑入了梦乡……
次日,太阳红着脸站在雾茫茫的枝头,离我姑家门前不远有一个很大的湖泊叫清浪湖,沿着湖的这头到另一头近十华里,就是沧港公社的集市,两老表和黑嘴狗引着我们带着铁铲类农具去清浪湖,狗撒着欢在前面开路,不时回过头来撩起后腿撒泡尿。冬季的枯水时期,湖心只一层浅得仅能淹到小腿肚的水面,大地蒸发着雾茫茫的水气,在一片葱绿的原野里草籽花开得艳红珠鲜,黄花菜在田埂上顽强地表现出晃眼的金黄;云雀追逐着欢唱,狗撒欢追咬着贴在田间滑翔的燕子。放牛的老人、小孩把牛绳挽在牛角上,随它自由地啃着田埂嫩绿的青草,他们就散在干涸的湖泊边沿寻挖野藕,那是收获后没人管理自然生发的藕根子。若大一个湖泊荒芜在那儿,一群群水鸟在湖面呷呷叫着,此起彼落地欢飞着,还夹有常见的麻灰色野鸭。循着鸟飞过的地方寻过去,就见在清澈的水底映出白玉似的鸟蛋,挨得近的就用棍子扒,离得远的给狗丢个眼色,它就会下水轻轻地衔了上来,有时狗会忘乎所以地撒欢,也有咬破的,这时,它自知做拐了事儿,便会夹着尾巴战兢兢地望着我,眼里尽是愧疚。“夹着尾巴做人”的比喻很真实地反映在它身上。
日头把原野打扮得鲜艳靓丽,一股股的微风在阳光下串游,播撒出淡淡沁心的清香。我们没耐心去挖苦涩嚼得满口生渣的藕根,敝着怀吹着大话,翘起鸡鸡对着湖水看谁尿得远。只见面如土色的老人和娃儿脱掉棉衣,污渍的双手握着铁器,趿着一双露出脚趾头的破鞋,露着褴褛见肉的内衣,匍匐在泥土里不知疲倦地循着根迹抠挖粗藕根,抠得指头都出血,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难耐的饥饿。
公社所在地是农村人历史传承的生活品交易场所,只见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贴着耀眼的喜庆对联,爱扎堆热闹的老人们,尽管生活过得不宽松,但仍然把过年看得很隆重,穿着新罩衣来逛集,相互道着恭贺,相邀到公家的茶馆里磕着瓜子儿打着哈哈,一直混到散场。姑娘们的麻花辨在银铃似的声音里飘逸着,引来小伙们窃窃私语,换来她们一个扭怩的媚眼……
我们专往人多热闹的地方钻,我馋着那清蒸熟藕,正与一褴褛老头交易时,就见几个戴红箍袖章的市场管理员撵得提篮背袋的小贩磕磕绊绊地四散逃避,老头见了匆忙往人堆里溜,我赶着把钱塞给他。他贩卖着自家勒着肚皮从口里硬怄出来的零食,无非就是茶叶蛋、南瓜子儿、焦蚕豆、藕片……换几个零钱也许是为了交小孩的学费,或者买日常必需的生活用品,他们的生活确实不易。
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现在的清浪湖绿波荡漾,湖水里喂养着鲜鱼和珍珠蚌,十里荷香鱼跃水面,综合治养使湖区农村真正富起来了。那条曾经走过的土路已是光滑的水泥路了,沿途中巴小车成了一路的风景,一座新型的商贸集镇迎纳着四方客商,茶社里永远漾溢着欢声笑语……
沅水没有轮船了,河道在开采砂石中已受损,现在去姑家坐一个多钟头的车就到了屋门前。
我怀念逝去的快乐的童年,忘不了那沅水清波绿浪里“轧轧”的轮机声,那清浪湖里“呷呷”叫着的野鸭水鸟,忘不了回家时那条可爱的黑嘴狗……
注:本文作者于2017年1月1日在岳麓红枫文学网以袁锐的笔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