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 耿弇拜将(戏曲)
剧情概况:东汉初,辅佐萧王刘秀登上帝位的大将军耿弇,少年有志,21岁时,奉父奏书面见萧王刘秀,因怀有雄才大略,深得萧王刘秀赏识,封为长史,几经大战,平定46郡,屠灭300余城池,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被刘秀封为建威大将军。本剧主要表现耿弇舍生忘死扶佐萧王登上帝位的故事。
主要人物:
刘秀,萧王,后为光武帝
耿弇,被萧王封为长史,后为建威大将军
耿况,上谷郡太守,耿弇之父
王宪,萧王的使臣
王英,王宪之子
冯异、邓禹、王霸,皆为汉室将军
刘秀珍,耿弇之妻
张步,叛逆反贼
张蓝,张步之弟
第一场斥使夺印
【时间:更始元年
【地点:上谷郡太守府
【人物:耿况,45岁,上谷郡太守
耿弇,21岁,耿况之子
王宪,50余岁,招抚使臣
王英,26岁,王宪之子。
【幕启:太守府衙门大堂,耿况心事重重,仰头望天。
耿况(唱)大雁南飞奔志向,
秋叶落地返故乡。
仰天长叹我耿况,
何日有幸投萧王?
不见招抚心迷茫,
秋意心意一般凉。
每天倚门翘首望,
只盼佳音响耳旁。
【耿弇上
耿弇:禀报父亲!
耿况:何事?
耿弇:父亲!
(唱)萧王招抚遣使来,
卫士列队把路开。
已经来到府门外,
要父带印去迎接。
耿况:什么?萧王遣使来招抚我们?
耿弇:正是,使臣王宪,已在府门外等候迎接。
耿况:我日盼夜想,终于盼来了萧王招抚的这一天,咱们快去迎接使臣。
耿弇:那位使臣大人,要父亲带上太守官印,他要验看。
耿况:那就带上官印,看就让他看吧。
(唱)盼招抚盼来了使臣王宪,
见使臣就如见萧王一般,
心坦然带官印随他去验,
也免得那王宪顾后瞻前。
耿弇:父亲!(接唱)
验官印这举动让人伤感
无辜的遭嫌疑情理不端。
倘若还这其中另有谋算,
失大印就好比猛虎失山。
耿况:(不悦)哼,年令不大,心眼不小,休得多言,取印信上来!
耿弇:是!(端印上来)
耿况:有请使臣!
【王宪手持使臣符节,带领王英,率兵卒上。
王宪:领了萧王之命,手持使臣符节,招抚上谷郡太守耿况。
王英:父亲大人,既是招抚耿况,为啥还要验看官印呀?
王宪:常言道:官凭印,虎凭山,丢了官印也就等于丢了官!
王英:官印还这么重要的?
王宪:所以嘛,咱们就是要想办法先把他这官印弄到手再说!
王英:耿况要是不给呢?
王宪:我自有计较,到时候你只要看我的眼色行事就是了。
王英:孩儿明白了,(近前一步高喊)使臣大人到——
府衙:使臣大人到!
耿况:恭迎使臣大人!
王宪:(傲横地)免礼!
耿况:使臣大人一路辛苦,鞍马劳顿,风尘仆仆,快快请坐!
王宪:萧王派我为使臣,今来上谷郡,招抚耿太守,拥护萧王,共扶汉室。
耿况:耿况望眼欲穿,盼萧王招抚,终于盼来了使臣大人。
王宪:这是萧王颁给本使臣的符节,请耿太守验看,以防本使臣有冒名顶替之嫌。
耿况:萧王派遣使臣,耿况深信不疑,不看了,不看了!
王宪:你不看本使臣所持符节,本使臣却要看你的太守官印。
耿况:任凭使臣大人验看印信!
王宪:如今天下争纷,强梁割据,良莠不辩,萧王为谨慎起见,叮嘱我一定要验看太守官印,以辩真伪,这也是例行公事,还望太守莫要见怪!
耿况:我已将印信带来,请使臣过目验看。(交印)
王宪:(施加压力)本使臣持萧王符节,招抚郡县,考核官吏,晋升有才能的,贬退没能力的,今到上谷郡,还望耿太守通力配合!
耿况:(恭敬地)一定,一定!
王宪;(接过印,翻来覆去察看。)
耿况:使臣大人,太守官印可曾有假?
王宪:耿大人,本使臣有些眼拙,一时难以辨别真伪,想将此印信带回,待验看清楚后再奉还,你看如何?
耿况:(沉吟片刻)这、这、这恐怕……
王宪:怎么?不放心?
耿况:(脚一跺)放心,放心!任凭使臣验看,辨别真伪,以解疑惑!
王宪:如此甚好,本使臣就将印信带回去了。(王英接印。)
王英:(窃笑)官印到手,我当太守!
【王英正要接印,耿弇一步上前,挡在面前,拦住王英。)
耿弇:慢着!太守官印,岂能轻易带出郡府。大人要验,只可在此验看。
王宪:耿大人,你儿阻挡使臣,不看也罢,待我回去向萧王交差,就说耿况不愿招抚。(假意欲走,)
耿况:使臣留步,我愿招抚,我愿招抚。只怪我教子无方,让使臣为难了!
耿弇:父亲……
耿况:大胆逆子,竟敢如此无礼,慢待使臣,坏我招抚大事,还不退下!
耿弇:父亲!
(唱)老父亲盼招抚心情迫切,
未提防会有人暗怀鬼胎。
你让他将真印带出府外,
他换成假官印给你送来。
那时节岂容你张口辩解,
青与红皂与白由他决裁。
验印信这举动不合常态,
无辜的遭羞辱让人伤怀。
耿况:年少无知,大惊小怪!休得多嘴,赶快退下!
耿弇:父亲,父亲!(上前拉住父亲手臂)
【耿况扬手打耿弇一个巴掌。
【暂短的静场。
耿弇:父亲——
耿况:退下!(转身来到王宪面前,陪着笑脸)犬子年轻气盛,言语冲撞,使臣大人千万莫要计较!
王宪:(威胁地)哼!本使臣临行之时,萧王有过吩咐,凡接受招抚者,率兵归顺者,皆可恢复原有的爵禄官位;凡不肯归顺者,抗拒不从者,皆详细记录在案,日后大军一到,定斩不饶!
耿况:耿况乃世代忠良,早想接受萧王招抚,以报效国家,万望使臣见到萧王之后,多多美言!
王宪:好说,好说,那这印信,本使臣就带回去了……
耿况:使臣大人请便!
王宪:如此甚好,本使臣告辞了。(抱印欲下)
耿弇:使臣大人留步!
王宪:你还有何说?
【耿况拉住耿弇,不让儿子上前;耿弇不顾父亲阻拦,挣脱上前。
耿弇:(按剑上前,挡在王宪面前)使臣大人,留下印信再走!
王宪:大胆!我身为萧王使臣,你仗剑拦路,是在威胁我吗?
耿弇:耿弇不敢威胁使臣,只是感到使臣大人用计不周,令人费解。
王宪:你对本使臣有怀疑吗?(将符节一抖)告诉你,我是受萧王亲封的招抚使臣,有符节在此!
耿弇:你身为使臣,奉王命,持符节,为萧王招抚郡县。可你一到上谷郡,先要看印信是真是假,又提出无理要求,要将印信带回,这样疑神疑鬼,辱没郡县,冷落人心,先毁信任,实在让人费解!你这样做,岂不让天下仁人志士感到寒心?
王宪:哎呀,这个……这个……
耿弇:你这样做,让萧王以后将怎样对其他郡国发号施令?
王宪:哎呀,这个……这个……
耿弇:你这样做,是萧王的旨意,还是你擅自而为?
王宪:哎呀,这个……这个……
耿弇:这个那个什么?!
(唱)使臣大人仗使命,
傲慢无理太不恭,
太守热切将你等,
热心等来一团冰,
验看印信别有用,
毁我信誉辱没人,
忠臣良将不信任,
带走印信何居心?
我今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于其身。
王宪:(吃惊地)你想怎么样?
耿弇:(按剑步步进逼,王宪步步后退)留下印信再走!
王英:反了,反了!你敢阻拦使臣,不想活了?
【王英将官印抱在怀中,耿弇夺印,王英扬手欲打耿弇,被耿弇一把抓住手腕,使劲握住一拧,王英疼得“哎吆、哎吆”大叫。
耿况:大胆耿弇,还不后退!
耿弇:(抓住王英手腕不放,王英疼得呲牙咧嘴)父亲,使臣大人怀疑我们印信有假,我更怀疑他这位使臣假传圣旨,我想与他一同去面见萧王,澄清是非,验看官印这件事,是萧王的本意,还是使臣大人别有用心擅自而为?
王宪:(怕计谋被揭穿,立即软了下来)使不得,使不得,你就别去见萧王了,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耿弇:(放开王英手腕)使臣招抚郡国,任重如山,岂能开得如此玩笑?(上前一把夺过大印)如此说来,既是开玩笑,这大印就不用带了?
王宪:不带了,不带了,你也不必去面见萧王了。我回到长安,立即上奏萧王,说上谷郡太守耿况愿意接受招抚,听任萧王调遣。
耿况:多谢使臣大人!
王宪:本使臣告辞!(转身,向王英)还愣着干什么,走!
王英:(揉手腕)官印没有弄到手,倒是把手腕给弄肿了。
王宪:耿弇这个小娃娃,气煞老夫了!
【同下。
耿弇:父亲,我看这位使臣行为不端,其言不可相信,不如父亲修一封奏书,我带书信飞奔长安,见到萧王,当面呈上,以防不测!
耿况:今日要不是我儿竭力阻拦,为父险些铸成大错。我也看出这位使臣大人心术不正,待我修奏书一封,你带奏书速去长安面见萧王。
耿弇:孩儿领命!
(切光,幕落)
第二场萧王招贤
【时间:紧接前场
【地点:长安
【人物:刘秀邓禹耿弇王宪王英冯异王霸
【幕启:刘秀率冯异、邓禹、王霸等人上。
刘秀:(唱)锦绣河山呈惨景,
烽火狼烟闻血腥。
张步造反势凶猛,
席卷大地风云涌。
大汉千钧悬一命,
危如累卵揪人心。
刘秀纵有回天勇,
篱笆还需桩来撑。
安邦治乱正用人,
求贤若渴觅英雄。
眉头心头堆愁云,
有谁宽慰刘秀心?
哀涛愁浪搅心境,
大旱之际望霓云。
祭告苍天显神灵,
赐我良才慰我心。
(念)萧王刘秀,紧锁眉头。招贤纳士,梦寐以求。
(白)众位将军听了!
众将军:萧王有何吩咐?
刘秀:本王夜里作了一梦,梦见眼前尽是荒山,乱石遍布,寸草不生。本王正伤感之时,忽来一阵香风,香气袭人,香风过后,就见满山一片葱茏,绿树覆盖了荒山,鲜花遮蔽了乱石。满目景色,甚为优美,不知此梦该作何解?
邓禹:此梦乃是大吉大好征兆!
刘秀:何以见得?
邓禹:荒山乱石比喻兵荒马乱,绿树鲜花比喻英才良将,近日之内,必会得到辅佐萧王治世的英才良将。
刘秀:但愿如此!本王也曾叮嘱过各位将军,要你们物色举荐安邦治乱之良才,辅佐本王,你们可曾费心留意?不知有何动静?
冯异:回禀萧王,这忠臣良将嘛,依我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刘秀:哦,在哪儿?
冯异:常听王宪王大人说起,他的儿子王英,英武魁伟,德才兼备,射箭百步穿杨,展臂力举千斤,武功很是了得!
刘秀:果真如此?
王霸:我也听过王大人这样说过。
邓禹:我等都听过王大人如此说过。
刘秀:知子莫如父!既是王宪亲口所言,其子必有奇才!
冯异:禀萧王,王宪之子王英,豹头环眼,虎背熊腰,英武雄壮,威风凌凌,确是魁伟雄壮。
王霸:恭喜萧王,王宪之子王英,兴许是你梦中覆盖荒山的绿树,遮蔽乱石的鲜花吧?
刘秀:刘秀梦寐以求,朝朝暮暮都想着得到英才良将,却原来身边就藏龙卧虎,大有人才!哈哈哈!
【军士上。
军士:报——王宪王大人从上谷郡回来了!
刘秀:有请!
【王宪手持抚节上。
王宪:(念)上谷之行白跑腿,耿弇碰我一鼻灰。好事多磨不气馁,处心积虑等机会。
【进见
王宪:参见萧王!
刘秀:免礼!上谷郡太守耿况,可愿接受招抚?
王宪:回禀萧王,上谷郡太守耿况,一听到为臣说出“招抚”二字,立时面露难色,口中支支吾吾的,经过为臣我循循善诱耐心开导,费了好大口舌,总算说服了耿况,他才勉强答应接受招抚。
刘秀:哦,耿况原是忠勇之将,如今竟是如此,真出乎本王所料啊!
王宪:彼一时,此一时,如今世事多变,江山不稳,人心叵测啊!
刘秀:哦,也是,也是!王大人这趟上谷之行,鞍马劳顿,辛苦了!
王宪:应该,应该!
刘秀:王大人,本王听到群臣夸赞你的儿子王英,长相英俊,武艺高强。
王宪:萧王赞赏犬子,为臣受宠若惊,为臣代犬子王英谢过萧王!
刘秀:王大人呐!
(唱)众将领夸你儿王英优秀,选贤才论英雄定拔头筹!
王宪:(夹白)谢萧王夸奖,谢萧王夸奖!
刘秀:(接唱)
从南方到北方都有贼寇,
刘秀我身处在多事之秋。
张步贼率叛军势如猛兽,
他发兵来攻打我怎应酬?
拒张步抗贼兵须有强手,
我刘秀招英才梦寐以求。
平反贼治乱世荡平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