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红楼梦】更有情痴抱恨长(赏析)

编辑推荐 【江南红楼梦】更有情痴抱恨长(赏析) ——《红楼梦》主题思想浅识


作者:王栋 童生,64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1发表时间:2017-03-26 22:58:41

记不清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文里对《红楼梦》的注释了,大体是这样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贾家的兴衰为主要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这就是《红楼梦》的主题和思想了,也是《红楼梦》最初给我的认知。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很长时间左右着我对它的解读。当然,每个人处的位置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五花八门,最有名的详见鲁迅先生的那段话。
   “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撰是书哉?”
   我想最权威的说法还是第一现场:甲戍本“凡例”给出的答案——“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以悅人之耳目哉?……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
   “凡例”的作者是脂砚斋还是曹公本人,还是另有其人,学界也是各执一词。我赞同马瑞芳教授的观点:凡例是曹公所写。曹公在世时,就和脂砚斋“联袂”创作《红楼梦》_——曹公写书,脂砚斋负责评批。曹公的创作动机,只能是他本人最清楚,脂砚斋和曹公的关系再亲密,也不能完全洞悉原创者的意图——我们从脂砚斋的诸多对文本的揣测误解,错解的评语中就可以知道,评批有时是隔靴搔痒——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曹公本人。凡例开明宗义,红楼梦主旨就是为闺阁女儿立传,大旨谈情。
   在纲领式的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里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心中疑问。警幻仙姑回答宝玉的问题:“省上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面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看到的判词图画,是为天机,所以他一头雾水。后来,宝玉闻到的香是“群芳髓”,吃的茶是“千古一窟”(隐“哭”字,甲戍本评),喝的酒是“万艳同杯”(隐“悲”字,甲戍本评),听到的歌曲是“《红楼梦》曲”。无不是围绕女儿女子做文章;无不是围绕“情”字展开情节。警幻仙姑的劝诫引领宝玉做深层次的人生思考,不可坠落迷津以免深负她“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里衷情之言”。“以情悟道”,脂砚斋有评:“四字是作者一生得力处,人能悟此,庶不为情所迷”。《红楼梦》以“情”字立本,据脂评说,末回有“警幻情榜”,这和开篇首位照应了。若用一个字概括《红楼梦》的内容,我首选“情”字,另外用“梦”(或者“幻”字)字归结它的思想。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假托无才补天的一块石头寄身神瑛侍者投胎贾府,托生成贾宝玉,游历人间,经受爱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世态炎凉的故事。这些玄幻神话,只是曹公“开新面,立新场”,演绎小说的手法。石头对空空道人的解释,实际就是作者的思想:“(前人作品)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_——这段话复述了“凡例”的主要内容。另外,《红楼梦》还有《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等书名,书名不一,但主旨基本不变,那就是“大旨谈情”。
   《红楼梦》是写男主人公贾宝玉及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众多女儿们的情爱以及在家族家庭巨变中的遭际,来表述深层次的人生思考,我想这可能是曹公想要表达的最终意图。社会中人,离不开政治,在《红楼梦》中,家族家庭的命运跟政治上的争斗息息相关,个人的命运又与家族家庭的兴衰密不可分。家庭败亡了,个人命运随之改变。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古如此。是家庭的变故败落,才有了众女儿们的凄惨命运。这是互为因果的。家道中落,个人命运的改变只是属于个体,封建社会还在延口残喘。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衰败了,可是整个封建社会还在运转。我认为,语文课文里的注释是不全面的,有欠缺的。说“封建社会走向衰败”,这只是表象,深层次的表述是哲学意义的——爱情的天平上灵与肉孰轻孰重?个人的人生价值何去何从?个性化的思想在哪里安放?命运的出口在哪里?……这些问题,是超脱政治的,只是放在特殊大背景下考量,才显得格外沉重。
   至于说是曹公“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我的理解这是曹公的“狡猾”之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在说,我编的故事不是真人真事,你们读者可别当真,也别对号入座。假作真时真亦假,实际上,就是真人真事。(脂砚斋评语中有诸如“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嫡真实事,非妄拟也。”“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等暗示)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我赞成《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或者政治黑幕小说的说法,更不能说我认同索引考据那些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毕竟这是小说,不是报告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铁律。《红楼梦》是天纵其才的曹公写的小说,是他的创造。贾宝玉有曹公的影子,但绝不是曹公本人;贾府有曹家的历史痕迹,但不完全等同于曹家。就如秦可卿卧室里的摆设,只是譬喻;就如大观园,它是不存在于世界上的,它只架设在曹公的心中,是他梦想中的空中楼阁,世外桃源。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对石头的劝诫,甲戌本有一评语:四句乃一部之总纲。我认为这是定评,也是开启《红楼梦》这座精美殿堂的一把钥匙。我们的贾宝玉在温柔富贵乡中,在爱恨情仇中苦苦挣扎,上下求索,追问着生命的意义,在现实的迷津里失路,最后“悬崖撒手”,真个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了。
   一个个美丽的生命红消香断,一段段悲欢离合催人泪下。一部《红楼梦》留下了一个残缺的梦境让我辈为之魂牵梦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评语。可见,《红楼梦》没有写完,既使加上佚失的若干页,也不能说是完成),这成为万千读者心头永远的遗恨,唉!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戍本畸笏叟评语。畸笏叟,蔡义江教授认为是曹公的父亲曹頫。“余二人”是曹頫夫妇。)这沉痛殷切之语,又何尝不是你我的愿望呢?

共 26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脂砚斋作为曹公的密友,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奈何信息匮乏的年代,对脂砚斋的记录寥寥无几。甚至一顿还在揣测脂砚斋的性别,这让我们迷惑不已。作者以第五回之纲领去纵观全书,点明了红楼梦的思想便是“情”“幻”二字。其实但凡存在的东西自然有它本身的映射,任何一部作品不可能跟作者的经历无关。红楼梦本身就加入了曹公自己的因素,不可能凭空去想象这么多的东西。不然,在细节上也说不过去。感谢作者支持江南红楼梦征稿,期待更多佳作。【编辑:何太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太痴        2017-03-26 22:59:51
  红楼梦既在讲情,也在道痴。如果情不痴迷,也不可能想要去解脱。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1 楼        文友:王栋        2017-03-27 02:28:32
  何老师看问题就是透彻。拙文的看法很不成熟,不当之处,还希望老师斧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