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华文】坚守希望(传记)

编辑推荐 【华文】坚守希望(传记) ————丁万寿事迹介绍


作者:春风拂柳丝 秀才,100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0发表时间:2017-03-28 22:13:01
摘要:丁万寿是我大舅的儿子,我们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孩子,他的优秀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今天读来更是敬佩万分。

【华文】坚守希望(传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丁万寿,今年56岁,来自祝沟镇沙埠小学。多年来,我仅仅是按照党的要求,按照教师的使命,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而党和组织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让我受之有愧。29年的教育生涯中,如果说我还算有一点点成绩的话,我首先要感谢各级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对我们沙埠小学的关怀,感谢那些关注、支持我们沙埠小学的社会各界,感谢那些跟我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师们,还要感谢我的亲朋好友和我的家人!(鞠躬)谢谢你们!
  
   我的老家祝沟镇水磨涧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也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打响过著名的水磨涧战役。我的父亲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军人、老党员,也是一名老支部书记。在我小的时候,他就经常给我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嘱咐我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上学以后,我时刻不忘父亲的嘱托,在学习上刻苦努力,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但是,因为山区教学质量整体落后,即便我这个优秀生,在恢复高考后,连考三次,都是落榜。这对我实在是打击太大了。这时,亲友们纷纷劝我:“既然考不上大学,就去当兵考军校吧,或者做个买卖吧,不管咋样你得走出这个山区啊,要不然受穷一辈子。”当时的家乡的确非常落后。直到80年代中期,我们村还没拉上电,晚上点的还是小油灯,出门连一条象样的道路都没有,吃水也要走好几里山路去挑水。只要是有点本事的年轻人,都想方设法往外走,没有人会留恋这个封闭的穷山沟。
  
   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我开始反思,我为什么考不上大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山区教育落后,师资力量太薄弱了。就拿我们水磨涧村来说,全村100多名学生,却只有三个老师,而且都是半路出家,也都五十多岁了。没有好老师,就教不出好学生,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就不可能根本改变。
  
   面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就想,难道大山就这样一直穷下去?难道山里的孩子就注定了考不上大学?一想到这些,我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作为一个大山后生,我觉得我不能回避这个现实,也不能逃避这个压力。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做点事情。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干脆不要去追我的大学梦了,也不要去当兵考军校或者做什么生意,我,就留在山区,做一名老师吧。虽然自己的大学梦破灭了,军人梦破灭了,老板梦破灭了,但我可以帮助大山的孩子实现梦想,让他们走出大山,给家乡带来变化,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吗!
  
   听说我要当老师,很多人都很惊讶。一个高中毕业生,窝在山沟里当代课老师,一年辛辛苦苦,就挣那么几十斤粮食,他们都很难理解。亲戚朋友劝我:“在穷山沟里当老师,你这辈子就‘瞎’了。”同学们也笑话我:“凭你的聪明劲,干点什么不行,去当‘臭老九’,你傻吗?”我去小学报到的那天,就连当初教过我的老师,也叹口气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你当老师干什么?你看看我,干了半辈子穷教师,干出点什么来?”但是我父亲非常支持我,他说,“只要好好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过,你可一定要好好干,把人家孩子教好了,别耽误了人家的前程。”父亲的话,坚定了我的信念,也给我提出了要求。于是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当个好老师。
  
   但是,很多事情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学校艰苦的办学条件。去报到时,我发现学校和我十多年前在这里上学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破了:低矮黑暗的石头房子,窗户还是棱子窗,泥土地面坑洼不平,土坯垒砌的讲台摇摇欲坠,挂在泥墙上的水泥黑板脱落了半边,课桌凳也是缺胳膊少腿。面对眼前的这一切,我没有退却,和老师们一起动手,和泥,脱墼,整修讲台,维修桌凳。冬天,没有煤生炉子,我就在教室的一侧垒了个小土炕,从山上打来刺槐根、松树枝,生火为学生取暖。学校没有操场,我就跟村里争取,把附近的一块耕地要过来,作为操场。没有篮球架,我就用村里给的刺槐树做篮球架子,把自家屋后长了十几年的老柳树砍了做篮球板,用钢筋拧了个简易的篮圈,就这样忙忙碌碌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然而,最令我头疼的,不是条件的艰苦,而是生源的不稳定。当时,正是农村大包干的初期,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学。有许多学生,头一天还在课堂,第二天就不来了。去家里一看,有的在家看孩子,有的帮大人干活,有的放牛放羊。我去找家长,家长埋怨地说:“上了有什么用?能考上大学吗?你倒是念书了,考了好几年不也是没考上?考不上学还念什么,种地也不用文化,放羊也不用文化,俺能认得自己的名字、认得钱就行了!”可是我说:“正因为我没考上大学,所以我才要回来教学,让他们考上学!再说,种地也要科学,干什么没有文化都不行!地里活耽误了不要紧,那是一时的事,耽误孩子上学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光认得钱,没有文化,挣不到钱能行吗?”一次不行,我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家长倔,我更倔!我就是想,即使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也要把孩子叫回来!我的诚心打动了家长,最终,孩子们都回到了学校。
  
   刚开始教学,学校领导就安排我教一个2、3年级复式班的数学课(复式班,就是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在一个班级上课)。一上课,我才发现,课堂上,我常常词不达意,也就是心里有说不出来,学生听不懂,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语言不连贯,在时间的安排上也常常顾此失彼,课堂乱哄哄的,看到这种情形,自己身上冒出了冷汗,觉得自己眼高手低了,原来教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光有知识、有热情是不行的,还需要方法。于是,我首先向老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交谈怎样管理学生,怎样组织教学,听他们的课,翻阅他们的备课笔记,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努力做到详细又详细,就连哪个问题要让哪个学生回答都准备好了。现在还在我们沙埠小学任教的刘春光老师,是当时全学区教学成绩最好的老师,我常常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他那里请教,刘老师毫不保留的教我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还把一些珍贵的资料送给我,让我参考。经过努力学习,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三年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攀升,1984年我教的第一个毕业班的成绩,在全乡每次统考总平均分都是第一名。16名学生,有9名考入当时的乡重点中学,这是在我们水磨涧这个小山村从来都没有的事。看到了变化,家长们都高兴地说:“丁万寿还真行,咱村这下可有希望了!”我成功了,我为自己向家长、向父亲、也向我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1991年3月,驻地小学领导安排我到南黄同学区负责,筹划在沙埠联中旧址上建立沙埠学区小学。一个年轻的民办教师,领导能把一所学校交给你,特别是创建新校,我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更沉重了。尽管去学校之前领导给我打了预防针,但报到的那天,眼前的一切还是让我有点懵:废弃两年的校园长满了荒草,30多间校舍破烂不堪,全校找不出一块完整的玻璃,房顶上的瓦片被掏麻雀的孩子掀得七零八落,有很多地方露着天,地面到处是老鼠洞,教学设施、教具更是一无所有。给人的感觉那就是千疮百孔。我觉得,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当时我就想,没有困难,还让你来干什么,谁干不了。我鼓励自己,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改造校舍,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而摆在我面前的账本上只有9分钱。在当时那种“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年代里,集资办学是唯一的办法。于是,我天天没白没黑地往办学村庄跑。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筹集到了12000块钱。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资金,我带领全校25名老师自己动手打井、拉电、拆旧房、铺地面、油漆门窗、粉刷墙壁、平整操场,天天吃住在学校,没有伙房我们就在院子里垒起锅灶,没有床铺我们就铺上塑料纸在地上搭铺,我整天蓬头垢面,累得又黑又瘦,有一次驻地小学的程木林校长到我们学校来看望我,我们正在拆旧房,尘土飞扬中,校长竟然认不出我了,面目全非了。程校长拉着我的手说:“万寿,辛苦了,瘦了很多,不过,你变了,学校也变了。”在我和老师们的艰苦努力下,不到两个月,我们就提前将南黄同小学搬迁到了沙埠小学。
  
   在沙埠小学这20年的办学过程中,我始终不忘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因陋就简。学校的校舍建设,只要是自筹资金的项目,全都采用包清工的形式,并且把工时费一压再压,一些包工头都不愿意给我干活,埋怨我,拿着学校的钱比自己的钱还要紧。我和后勤老师跑里跑外自己购料,学校的大门、篮球架、纱窗等设施,也都是自己买料,请人加工的。粉刷室外墙壁,要是用别人干,每平方米要十多块钱,而我们自己干只要三、四块钱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省钱,二是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在学校组织的大型劳动中,我总是身先士卒,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设计员,又是施工员。有了我的带头,老师们也都积极踊跃,没有一个有怨言的。我们沙埠小学是一个团结、和谐、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为了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像城里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多年来,无论什么场合,比如家长会,同学聚会,上级领导座谈会等等……只要有机会,我都积极呼吁,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20年来,共筹集资金70多万元,使学校的占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3倍,校舍数量增加了3倍,新建起了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多个专用教室,生均图书达到33册,教师办公达到了每人一台微机,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学校先后被评为“平度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标准化学校”。今年,我们学校又作为本年度全市唯一一所村级小学创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1994年,我考上了平度师范。就在我离校上学的3个月里,驻地小学的领导还是让我继续掌管学校。1995年,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我商量妻子把家搬到学校。开始她怎么也不同意,因为,年迈的父母住在村里,照顾不方便了,种地也不方便了,来回要十七八里路;原来养的猪牛羊也都不能养了,经济收入一下子减少了很多,而当时我们民师班的学生每月只有42元的生活补助。妻子埋怨说,“你图个啥,你一分钱工资都不挣,咱再把家里都扔了,整天守在学校里,不过日子了?”我劝妻子说:“我已经转正了,虽然现在还不挣钱,以后挣的就多了,学校没有人看守,我一天也不放心,你去了,可以帮帮我。”最终,妻子还是没有拗得过我,和我一起住进了学校。
  
   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克服。农忙的时候,我凌晨三四点钟就下地劳动,当别人下地时,我已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除了平时起早贪黑以外,我尽量把私活安排在星期天、节假日,实在忙不过来,就找亲戚朋友帮忙,或者雇人干。因为没时间打理,1996年,我不得不把3亩果园低价转让出去,现在看,光果园一项,每年就要损失2、3万。一些不好耕作的责任田,干脆栽上了速生杨。
  
   住校以后,我就把更多的时间靠在学校里,更多的精力扑在工作上。夏天,厕所里需要喷药灭蛆灭蝇,我谁也不找,回家换套旧衣服,背着喷雾器就干。冬天来临,我挨个教室检查,有变形漏风的门窗,马上动手修理好。学校自来水管冻裂了,我就自己抡着大锤、铁锨,砸开水泥地面,挖开冻结的泥土,让别的老师打下手,因为那活太脏。2008年,我们新建的教室前铺设水泥地面,傍晚,工人们只压了一遍地面就走了,按照要求,是要在晚上12点左右重新压一遍地面的。为了保证质量,我自己拿着泥板,整整干了半夜,270平米地面抹完了,天也亮了,我的腰也疼得直不起来了。
  
   就这样,多少年来,学校的脏活累活,只要我自己能干的从来不找别人。这虽然很累,可是我无怨无悔。因为学校就是我的家,我不干谁干?我是校长,更是党员。党员,就是要平时言行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关头能“豁出来”。
  
   如果说,19岁时选择教师行业,是源于一种青年人的激情和冲动。那么,这29年来的坚守,更多的是作为党员的信念和责任在支撑着我。这29年来的坚守,也经历过几次大的考验。
  
   1983年,在县运输公司当保卫科长的叔叔,知道我每月的收入只有45块钱,并且工作还不稳定时,就几次三番地劝我甚至逼我:“你趁早不要干老师了,我给你找个地方学学开车,到我们公司来干,或者以后自己买个客车干个体吧,你不趁着年轻学门技术,就这样干下去,等以后有了家,能养家糊口?”只干了两年教师的我,因为当时还没成家,对于以后可能面临的经济压力等现实问题,也就没想那么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两年多了,和他们已经有了感情,他们也都把我当成了知心的朋友,看到自己的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孩子们一天天进步,很有成就感,就觉得教育是我的最爱,孩子们是我的最爱,于是,我拒绝了叔叔,依然坚守着三尺讲台。

共 61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执着的信念,可以让一个人走得很久,也走得很远。作者在文中回顾了29年来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的经历,线索分明,条理清楚。文中,作者叙述了29年坚守的种种,既让我们认识了近三十年来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乡村教育办学质量的迅猛提升,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心中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热爱加上执着,让作者的坚守收获了荣耀,也让乡村莘莘学子收获了希望。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好文,向老师致敬!感谢赐稿华文![编辑 雅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妮        2017-03-28 22:21:43
  此文是春风老师为丁万寿老师代笔的事迹报告。文中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倾注了作者的满腔真情,拜读之后很是让人崇敬!以致于让我一度以为春风老师在写自己。编按有不当之处,望老师见谅,海涵!问候老师!祝春安!
回复1 楼        文友:春风拂柳丝        2017-04-01 08:59:44
  没关系的,发表这篇稿子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充满了顾虑,但是只要是正能量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大力弘扬,虽然我不如丁万寿老师做的好,但是我可以从他的事迹中,吸取营养,升华提高自己。所以你的误解都在情理之中。感谢你的编辑留言,祝你越来越年轻。
2 楼        文友:胥婉城        2017-03-30 08:19:54
  杨老师的文采斐然,勤劳踏实,是教师队伍里的才子
婉若倾城。
回复2 楼        文友:春风拂柳丝        2017-03-30 14:08:46
  胥站长过奖了,我不过是教师队伍里的普通一员,还请多多指教。
3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7-04-12 14:28:43
  文好,编按精彩!祝福!
岁月静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