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古韵诗词浅谈——致初学者

编辑推荐 古韵诗词浅谈——致初学者


作者:叠岭长风 布衣,45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2发表时间:2017-04-01 14:51:03

前言
   在诗词qq群,看到一些文友所的发诗文,细品下,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不揣冒昧,就种种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行家请忽略,这主要是和初学者讨论的一些入门话题。
  
   一、韵
   从现代汉语来讲,汉语拼音中,韵母相同的字,便是同韵字(和古韵相较稍有差异)。现代歌词和顺口溜用韵比较宽,因为那是供演唱的东西,要求不是太严格,可用近韵(大概相似)、邻韵(声韵接近),甚至平仄韵通用、或者随意转韵等等。
   而古韵诗词,是不是要转韵、用平声韵或仄声韵等等,那都是有规定的。并且,韵的区分很细致。个人观点上来讲,象上平声、下平声,一东、二冬那样的细致区分,显然有些过于,也不利于现代语言的古韵发挥,只要我们掌握了平声韵和仄声韵,以现代汉语拼音的韵母为标准,就可以了。
   平声,大多数来说,就是汉语拼音声调中的阴平阳平(即一声、二声),仄声,就是汉语拼音声调中的上声和去声(即三声、四声)。例如烟、颜、燕、眼,这四个声韵相同的字,烟、颜二字就是平声,燕、眼二字就是仄声;在古韵中,这是两个韵,而不是一个韵。我们写格律诗(或填词)的时候,就不能把这四个字当作一个韵来用。
   其次是古韵中把韵母的最后一个是i的(ai、ei、ui),例如才、回、来等,归为同韵,无和迂,也是同韵。这些,我们可以借鉴。由于汉语的发音,各个地方有所差距,象en、ing、in、un这些韵母,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去积累。eng和ong有时也不易区分,不过在古韵中,风和东乃是同韵。个人看法是,云、魂、春等前面带u的,可归一韵,文、程、真等前面带e的可归一韵,新、亲、经等前面带i的可归一韵。如非必要时,我的看法是尽量避开用这些不易划分的韵脚。
   最后讲一讲入声字。古韵中分平、上、去、入四声,多数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拼音中都是二声,如拂、石、物、逸、着、尺等等,这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我们赏析古诗词中去积累。例如逸和遗,现代汉语中是同音字,但在古韵中,遗是平,逸是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除了从古律句中去积累,就只有死背入声韵表了(详见谢桃坊《诗律教程》),在创作时再去查表,这影响灵感的捕捉,因此笔者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二、诗的格式定位和通变
  
   1,诗的定式
   从有了格律诗之后,诗的格式便形成了一种标准的框架,那就是格式。这种格式,指定了律与拗的区别(通变都是以这为依据的)。大体上来讲,首句可以用韵也可以不用韵,但七律(八句式),首句必须用韵。不论是四句的绝句式,还是八句的律式,皆由四种句型演变而成。先看律体的五言平起平韵式:
   平平平仄仄,(起)
   仄仄仄平平;(对)
   仄仄平平仄,(粘)
   平平仄仄平。(对)
   平平平仄仄,(粘)
   仄仄仄平平;(对)
   仄仄平平仄,(粘)
   平平仄仄平。(对)
   (首句用韵,则为平平仄仄平。)
   再看律体五言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起)
   平平仄仄平;(对)
   平平平仄仄,(粘)
   仄仄仄平平。(对)
   仄仄平平仄,(粘)
   平平仄仄平;(对)
   平平平仄仄,(粘)
   仄仄仄平平。(对)
   (首句用韵刚是仄仄仄平平。)
   从上面体式来看,无论如何变换,都是由“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四个律句变幻组成的。通常来讲,粘句不可用韵,并且其末尾必用仄声(如逢仄韵则粘句末尾必用平声,但律体中只能用平韵,绝句体则例外)。
  
   关于粘和对:
   这里的粘和对,不是指字义上的粘贴或对仗,而是指字音(平仄)上的。粘,是指与上句的字调相同,对是指与上句的字调相反。从意义上来讲,相同或相反是指整个律句句型。如仄仄仄平平与仄仄平平仄,只是用韵和不用韵的区别,它们的句型是相同的,称为粘;又如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虽然末尾皆平,但它们但句型却是相反的,只不过由于都用了韵,称为对。如果在粘句上造成对的现象,称为失粘;在对句上造成粘的现象称为失对。
   七言,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于前面增加了两个字,如平平平仄仄,加两仄在前,便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依旧是由四个句型变换组成,那就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粘对的规则与五言相同,唯一的一个规定是,七律这八句,首句必须用韵,而且七律只能用平声韵;以平起平韵为正格,仄起平韵为偏格。其次,八句律体(无论五律七律),第三四两句,第五六两句,必须是要求字义、词义相对仗的联语,三四两句称为頜联,五六两句谓之颈联,起首两句与末尾两句则不限定。例如七律正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頜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声递用规则:在连续用仄声字的时候,为了使声调铿锵,要避开连续用同调的字。比如仄仄仄平平,不可连用上调、去、入调,否则将产生僵硬麻木的感觉。比如:我总使樱枪,得失物堪悲,动静问风云等等,致少,也要换一个调叉开,但最好是能完全变开,如我惯使金枪,得与失堪悲,束展问风云等等。
  
   2,关于绝句
   有人把绝句这两个字,理解为旷绝古今的句子,这是不对的。据董文焕《声调四声图谱》的释义,绝句,又叫截句,它是一种诗的体式。为什么叫截句呢?因为它是从律体诗中截取演变的,或截上面四句(谓之截头),或截下面四句(谓之截尾),或截中间四句(谓之截腰)。因此,可以前两句对仗,可以后两句对仗,可以前后两组都对仗也可以全都不用对仗。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甚至有了用仄声韵的模式。统而言之,以四个律句结合粘对之法所组成的五言或七言诗,统称为绝句。
   当然自古也有失粘失对的绝品佳作(如“渭城朝雨浥轻尘”等),也收录于绝句之中。但是从写作的目的出发,主题和意境最重要,只是要求我们在不伤主题和意境的情况下,尽量合律才好。这虽然说格律严谨不见得是好诗,但也不能否定格律的重要性。
  
   3,声律的变通
   古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思是在标准的体式中,五言的一三两字、七言的一三五三个字,可以通融。五言的二四两字,七言的二四六三字则必须定位,当仄不可用平,当平不可用仄,否则就拗(又叫失替)。
   这一句笼统的说法,使一些初学者误解了它的本义。本来意思是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这些不论一三五字的位置上,当仄可以用平,而当平声的时候,要在不陷入孤平的情况下,才可以用仄声字。所谓孤平,不是指一句中仅一个平声为孤平,而是指格式中在平声字位置的地方,仅有一个平声字单独存在。如平仄仄平仄仄平,就是犯孤平。这种句式,有拗救法,那就是把第五字换成平声,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此外,象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是允许的,即使第一字不变,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声字位置也是双宿双飞,不算孤平。
  
   三、词律
   我们学词律,不一定非要去背颂每一个词谱,而是要去熟记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词律本源于诗的律句,只要我们弄清楚了每一句词的结构和要求,就等于我们已通晓了本词的词律。一般来讲,词中的二言三言四言,其分明处在末尾一字,五言七言多律句,六言与七言基本相同,八言以上则要看它的节奏。当然,某些词律的某些地方,还要求对仗,如“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另外,有些词的格式,还归定在哪里转韵,转平声韵或仄声韵;象“西江月”,仅仅要求转调(字调)而不是转韵(所谓转调,即韵不变,只变平仄)等等,弄清楚了以上那些关健,这个词律我们也就基本上掌握了。
   下一篇,将陆续讨论诗词的语言、衍接,以及技法赋、比、兴的灵活运用。限于文话程度,我讲的只是个人实践中的体会和方法,可能多有谬误之处,请行家不吝指正。如喜欢本文,请继续关注叠岭长风《遗潇诗词杂谈》。
  
   2017年4月1日,临晨
  
  
  
  
  
  

共 32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位作者你好,感谢你让刚入门的诗友们一个学习的机会,言简意赅,作者从韵字到诗的格式定位和通变,关于绝句、 声律的变通、词律、等几个方面都作了简要的概述,使大家都能从中受益,感谢赐稿。请大家共赏!(编辑:秋日枫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17-04-01 14:52:16
  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叠岭长风        2017-04-01 17:40:05
  本篇仓促码字,个别论调差误、误码字、错别字太多。打算提交后再慢慢校改,可是刚刚提交上去,就被发表了//冷汗//冷汗!
岭上清风舞叶稀,分明已过少年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