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长沙过贾谊故居又见《过秦论》而发

编辑推荐 长沙过贾谊故居又见《过秦论》而发


作者:柳逸尘 布衣,13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4发表时间:2017-04-02 20:55:11

昔年初读贾太傅《过秦论》只觉鞭辟入里,正所谓:灭六国者,非秦也,六国仁义不施而攻守异也,致六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此固一家之言,今者不才小子布衣仰贾太傅策论,亦有狂妄之见一二。贾太傅开篇,秦自孝公始,筚路蓝缕,任商君,立法治,奖耕战,修攻守之具,是为秦立国之基石。诚然,若非商君之治,秦惠文、武、昭襄三代君王绝无可能在短短百年之内将秦建成傲视周天子,山东六国闻秦丧胆之战国第一大国。
   后太傅又言,斯战国之世,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楚有春申君黄歇,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此四君子好节义,养食门客,当为六国文治之重器。窃以为大缪!依吾之见,战国四君子徒有虚名,文治武功皆昏昏无用之辈。齐之孟尝君,门客三千,同食共寝,更有宵小如鸡鸣狗盗之流,岂有大才乎?既有大才,何须虚张声势,张扬门客,动辄百十义士随行其左右,贪生怕死耳!秦昭襄王继位之初,仰父兄鹏志,尝潜人入齐,以高位待田文,既为名公子,田氏宗族子嗣,何以如此轻易便可事敌国而反母国,可谓之不忠不孝。后秦宣太后,慧眼识人,乃使田文畏而返齐,既返,又心怀怨恨,以合纵之计谋秦,宣太后固然不见田文,然则昭襄王诚然踌躇满志,重金高位以待君,此之伐秦,亦可谓不义。世人皆谓齐之孟尝君陶公高义,吾观其言行不过不忠不孝不义之末等臣工也。再说赵国平原君赵胜,好声名,少治世之能。昔日秦赵决战于长平,因不喜老将廉颇朝中之声望,屡屡主战,且丝毫不见于战事,将强赵四十万之主力军托付于未建寸功之小儿赵括,始有纸上谈兵,白起一战人屠赵国举国男儿之人间惨事!如此之平原君赵胜何以可谓之良臣耶?误国误民甚矣!再有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乘齐灭中山国之间隙,合纵赵韩秦直取临淄,屠戮齐缗王于郊野,亦可谓君子乎?白起伐赵之前,伐交于魏楚以镇其锋以防其趁秦国力空虚之际再次合纵谋秦,致秦腹背受敌,此二君子亦有阴使刺客行刺之史载,亦可谓君子之高义乎?是故战国四君子何其人吾之见异于贾太傅也。
   其二,贾太傅以为,六国之败,乃败于不守合纵之盟约,以使秦有可乘之机。吾之见,又缪矣。假使可乘之机不虚,然则此为生死成败之关键耶?天下大势,合于势而动,不合于势而变。且天下诸侯暗中嫌隙久矣,版图之情势危急缓重明矣。山东六国之盟实则举六国之合力灭一国而乘人危难豪夺取利之盟。既为强盗之约,岂有期望强盗重约守信之理!况且,国之大事,死生存亡之道,岂一纸盟约便不会互相猜忌?故吾之见六国之散沙盟约,非六国之不察,实乃身家性命不可托于旁人手也。如此,轻重缓急之势,秦之策可谓高明矣,每每东出涵谷,必暗使六国各生近火,不能聚合兵力阻秦东出,及至六国醒悟,已然无可奈何虎狼之秦东出涵谷,直至灭六国,一统天下,岂非水到渠成耶?此即范雎之谓远交近攻策也。
   徜徉贾太傅故居久矣,闻道太傅其人亦甚为仰慕,其有关大汉政治、军事、经济之见亦于国有大利也。此番行吟,一者睹大人状,一者消解不见于仕之失落。然则杜牧曾谓太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闻之,心中倍感安慰,人生际遇难测,不必悲叹于一时,吾辈中人当以贾谊太傅为样,练就几番治国策,易于帝王家。

共 12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徜徉于贾太傅故居引发的感想,对其《过秦论》中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性的论述,提出了作者的见解。一,贾太傅认为六国灭亡,是有君子不用造成的。文章对贾太傅称赞的四君子逐一反驳,通过他们的事迹展示指出,这四人并没有挽救六国命运的德和才。秦国的强大实际上从商鞅入秦国后开始的。第二,贾太傅认为六国之败,是不守合纵盟约造成的,文章也做了合情合理的分析。这篇文章的解读,是有说服力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4-02 23:05:31
  文章针对《过秦论》中的观点,重点对两个观点进行了辩驳,这种读书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读别人的文章,不只是了解,更多的是思辨,这篇文章体现了这种读书方法。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