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笔)

精品 【星月】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笔) ——我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87发表时间:2017-04-07 15:55:27

回看完《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之后,整个人似乎还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世界里没有还魂,索性紧赶着又回看了第二季。
   和回看第一季一样,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看,一边在面前的本子上快速地做着笔记,每看完一期都写一点随想,不知不觉中,十期就又看完了,而收获,不是三言两语可说得清的。
   【一】诗词,是另一种完满
   春寒料峭。回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一期时,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生才叫完满?
   对于八岁的冯子一来说,他的生活并不是完满的。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北京上班,小小的他留在上海上学,由姥姥姥爷从黑龙江过来照顾。他常常至少一年见不到爸爸妈妈。而敏感、早熟如他,他在电话里从不敢跟妈妈说他想她,因为他怕妈妈哭。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刘泽宇来说,他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他当年高考落榜,不得已在工地上当抹灰工,一干就干了整整七年。
   对于《诗刊》编辑彭敏来说,他的人生似乎也不是完满的,用他的话说,他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对于独臂国画老师张超凡来说,她的人生就更不是完满的。她一出生,她的左臂就是缺失的,这身体的残缺给她带来多少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伤害!
   ……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人生又是完满的,至少可以说,他们的人生正走在通往完满的阳光大道上。因为,他们都钟爱诗词!
   冯子一从诗词里收获了人要有感恩之心;刘泽宇因为诗词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由一名抹灰工人变成了小学语文老师,每周二在学校的操场上还能为全校师生讲解诗词,那是属于他小刘老师一个人的“诗词大会”;彭敏呢,虽然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自己依然能在诗词的广阔天地徜徉,学习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词,并且工作、出书、参赛、玩乐器、享受生活样样都不误。
   还有张超凡。说老实话,张超凡登上台的那一刹那,心里不由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美的姑娘啊!可惜,上天为什么那么不公平,让她生而为身体残缺的人?可是听了人家姑娘回忆的她妈妈说的一番话后,又深为惭愧。超凡小的时候问妈妈,上天让她先天失去左臂,是不是她不配拥有左臂?张妈妈回答女儿:“孩子,上天让你先天失去左臂并不是你不配拥有左臂,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热爱诗词,便是使超凡拥有更好人生的途径之一,遨游在诗词的海洋里,超凡不断受到诗人词人们的影响,不断受到美的熏陶,她的心亦渐趋向真善美,她的人生因而也渐趋向真善美!
   那么,请问诗词是什么?诗词不是没有温度和血脉的死物,它们是无数真性情的诗人词人,即便处在坎坷、磨难、绝望之中,也还是用敏慧的眼和滚烫的赤子之心发掘出生活的美,于千百年之前给我们后世中人留下的无价瑰宝,是我们补全心灵、净化心灵、润泽心灵、丰盈心灵的有效武器,它使得我们的人生更饱满,更有内涵,更有质感和温度。
   就像董卿、康老师和蒙老师所说的那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残缺的,不过是有的人的残缺是看得见的,有的人的残缺是看不见的。有形的、身体的残缺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形的、心灵的残缺!
   学习诗词,传承文化,是我们修补残缺,走向完满人生的一条幽深、曲折,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芬芳小径!
   【二】世间第一药
   回看第二期。有兴奋,因为最喜欢的诗词侠女陈更又回来了,而且当上了擂主;更有感慨,因为攻擂者孙东辉和他带来的故事。
   孙东辉甫一出场,即引用了刘禹锡的两句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主持人董卿一听诗,想当然地以为孙东辉是上一季的老选手。我却在心里疑惑,上一季我全部回看了,没见过有这样一个人啊?难道是上一季在百人团选手里并不突出?
   孙东辉本人及时的解释才帮我们解开这个谜:他本人在过去两年里经过了三次脑部手术,所幸的是,他脑子里储存的诗词都还在,他的人目前也痊愈了。他引用刘禹锡的诗句,是想表明他没有被疾病击垮,他又回到诗词中来了,又重新捡起了自己的所爱。同时,他也是要给儿子做个好榜样,无论是在诗词学习上,还是在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上。
   孙东辉面容清瘦,还带着大病初愈的印迹。作为曾经的医生,我很清楚几次脑部手术意味着什么。他说了一句话,在他与病魔斗争的两年里,他有两种药,一种是医学上的药,一种是精神、意志力方面的药,而后者,对他来说,就是诗词!他这句话一出,我瞬间感慨万千,相信听到的很多人也是一样。我看到,摄像机扫过的地方,有不少人的眼睛亮了,红了……
   谁能想到,中国古典诗词,居然成了我们今人的“药”!
   不过细思量,又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其实,古代诗人词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情绪的及时宣泄,情感的及时表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高兴也好,伤心也好,送别也好,思亲也好,明志也好,传爱也好,各种情绪都以诗词为载体宣于身体之外,这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词于诗人词人本身就像是中药,有的解表,有的清热,有的平肝,有的祛湿,有的行气,有的止血,有的化瘀,有的安神,有的泻下,有的补虚……什么样的病症对应用什么样的药,什么样的情绪对应作什么样的诗词。
   比如说李煜,还是南唐国君的时候,他的词多写风花雪月、宫廷生活,风格绮丽柔靡,即使词里偶尔流露出忧伤、哀愁,也多少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不过是一种“闲愁”。而当他成了亡国之君后,他的词摒弃了过去的浮华绮丽,转而哀婉凄凉,在追忆和慨叹中,亡国之痛切肤,及至深入骨髓。磨难使他的眼界和胸怀打开,词作上了一个境界,人生跟着上了一个境界,作为君主他是失败者,但作为词人,他又是当之无愧的“千古词帝”。同样的一个人,人生截然不同分成了两段,前一阶段诗词是他的爱好,是一剂甘甜的补药;后一阶段,诗词是他的命他的气他的血,是一剂苦涩的泻药,病入膏肓,权当慰藉罢了。
   中国古典诗词,记录的就是古代诗人词人们的生活,反映的就是他们各自的“私情”和时代的风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历了几千年时光的淘洗,中国古典诗词流传下来呈现给我们今人的部分,都是浓缩的最精华的部分。当你身在异乡时,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助你表达思乡之情;当你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激励你给你勇气和力量;当你与爱人不能长相厮守时,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类宽慰你温暖你,给予你坚持的恒心和明媚的曙光……古典诗词的世界,就如浩瀚的海洋,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不妨时不时地去翻一翻,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无形中变了样,增了色,你的精神世界无形中变得丰盈、醇厚、阔远。
   中国古典诗词,实在是世间第一药。最起码,它可以成其为你灵魂的补药!
   【三】梦想的星星之火
   回看第三期。四位攻擂者叶飞、张淼淼、朱捷、王子龙都是九道题全部答对,张淼淼与上期擂主陈更之间的对决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一期我要说的是另一个人,百人团里的一位老者,一个极不起眼的小人物。
   老人叫王海军,来自内蒙的一位农民,后来跟着子女住到了石家庄,为了补贴家用,摆了个修理自行车的小摊。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与诗词完全不搭界的农民、小贩,却上了中央台《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虽说中央台在选择百人团的选手时煞费苦心,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但也不是说是个人都能上的,对吧?上来的人,总得与诗词有点关系,对吧?
   说老实话,王海军老人的确让人“惊艳”了一把。他用明显的方音介绍说,虽然他是个农民,只读了三年书,但学习诗词并创作诗词是他多年的一个梦想,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一千多首诗词。为了提高诗词写作水平,他在小摊上摆了一块黑板,把自己写的诗词写到黑板上,让前来的人们讨论、指点,谁要是给他改一个字,他就请人家喝一瓶啤酒。
   一个只读过三年书的“泥腿子”,却痴迷于貌似是文人雅士们才玩也才玩得转的诗词,还想出了如此的苦办法、好办法,这是怎样的一种痴迷?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虽然,王海军老人当场为诗词大会作的诗更倾向于打油诗,但是,谁又有权利和资格来嘲笑、讽刺他呢?正如董卿所说,王海军老人的梦想就像是荒漠中的一点新绿,长久的培育和坚守,一点新绿终也成就了一片森林。
   常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海军老人与诗词之间的故事,不仅仅让我们看到诗词并不只是阳春白雪,它对下里巴人也是一样敞开门扉的,在诗词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庙堂市井之别;还让我们看到梦想并不在大小,并不在强弱,也没有高尚和卑微之说,而在你对梦想的恒久坚持和不懈追求,在你为了实现梦想投入多少,牺牲多少!有梦想,就有希望在前方招手;有梦想,就有动力在驱使你不断前行;有梦想,就能享受到实现梦想过程中的乐趣;有梦想,就有可能享受到梦想实现后无限扩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梦想的星星之火,终也可以形成燎原之势!如若都能像王海军老人那样,中国古诗词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绝不是问题。窥一斑见一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光大也绝不是问题。
   当然,这都说大了,说远了,单说我们自己我们个体,有一个梦想,先不说远大与否,只要有一个梦想,我们前行就有了方向,不至于偏离甚至背道而驰;也就有了动力和支撑,不至于懒惰、疲软无力。
   所以说,哪怕我们处在荒漠,点下一棵梦想的种子,也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四】诗词的借鉴与化用
   回看第四期。开场主持人董卿以“英雄”为话题,两位点评嘉宾王老师和康老师也是以“英雄”为题寄语一众选手,16岁的才女武亦姝与守擂者陈更以诗词为无形的刀剑,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激烈拼杀,更是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却由嘉宾康老师的“好话说三遍”再一次想到诗词(文章)的借鉴与化用这个话题。
   还是在上一期,13岁的“大魔王”叶飞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自我解释“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唐寅的《一剪梅》,蒙老师则给予他纠正,这句诗最先出自李重元的《忆王孙》。
   与之类似的,我们既读过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又读过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个人也挺好玩的,在政治上两人政见完全不同,互相之间是敌对的,在朝堂之上,他们为了各自的政见那是典型的“针尖对麦芒”。及至1084年苏轼从被贬的黄州移去汝州之际,两人才在别人的撮合之下冰释前嫌成为诤友。可令人遗憾的是,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消逝最快,王安石在之后的1086年就去世了,两人惺惺相惜不过才两年。但我们看他们的《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这两首诗,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山,都带有哲理性,而且分别是从肯定和否定的角度,最有名的两句又是那么的相似。王安石写于1050年,苏轼写于1084年,要真追究,苏轼倒像是借鉴和化用了王安石的诗,至少意境上是。
   而提到借鉴和化用诗词,毛主席当之无愧是高手中的高手,这一点从第二季题目增加了毛主席诗词这一部分以来,点评嘉宾康老师和蒙老师曾多次讲到。毛主席在诗人中极喜欢“三李”,尤其是李贺,词人中又极喜欢辛弃疾,用蒙老师的话说是“诗取李贺绮丽,词取辛词悲壮”。比如说:他写的《七律·解放军占领南京》,有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而这是借鉴化用了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之“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他写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有“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而李贺在《致酒行》里有写“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再看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千剑”的句子,他在《念奴娇·昆仑》中则借鉴化用成了“安得倚天抽宝剑”;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中写“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他则在《菩萨蛮·大柏地》中写“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其构思和意境,如出一辙……其他,毛主席借鉴化用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曹操等诗词名家的作品,甚至包括民谣、俗语等。
   所谓“天下文章本一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毛主席正是通读万卷诗书,才能海纳百川,融会贯通,从中汲取营养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推陈出新,写下那么多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诗词。
   所以说,借鉴和化用是允许的,甚至是值得推荐、学习和实践的,那不是单纯的、可耻的抄袭和拼凑,里面有提取、吸收和再创作甚至升华的过程,是真正变别人的东西为自己东西的一种辛苦劳作。

共 1357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近几年,诗词类栏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好感,受此影响,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对诗词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作者看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分十一个话题进行了评论。在诗词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魅力,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作者便以《诗词,是另一种完满》为题写出了在第一期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更重要的是透过参赛选手对诗词的痴迷,写出了诗词的魅力。接着,作者一期期回放那些令人心动的精彩瞬间,可以说表现不同,但精彩一样。作者并藉此进行了精准的评论,不管是对参赛选手,还是对诗词本身,甚至诗词在选手生活中的位置,包括通过这档节目作者感悟到的情怀,力量与人生。总之,作者不止是在写节目、选手更是写有诗词相伴的人生才是最美。一篇非常精彩的诗词赏析,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4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4-07 19:30:29
  问好素馨,感谢投稿支持星月。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4-07 19:32:05
  这样的文字不好写啊,得有发现,还得有文笔,更得有诗情。能够写的如此精彩,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
3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4-07 19:33:02
  关键是透过对节目的评论,写出的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这是最难的。
4 楼        文友:墨丹书画        2017-04-21 10:48:24
  墨痕清畅自如,美文纯朴真挚。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让美好的心灵在这里生根发芽!让纯朴的诗文在这里雅俗共赏!祝福江山!问候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