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路,中国路(随笔)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每听到这着令人兴奋的歌曲,我就不由得想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天!
听外公跟我说,那是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壮态。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的现代化。”
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多少年来,人们向这个目标奔跑、前进,为小康社会奋斗、拼搏……
家乡的农民们也在向小康路上努力着。他们是我乡下的邻居:两位年过八甸的老人,按那里的话,我称为祖祖;一对勤劳、敦厚的夫妻,我称为姑姑、姑父;还有一个满腔热血、准备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我叫他表叔;这五个人便组成了这大家子。
记得那时家中困难,我家都吃不上几顿肉,更别说他们了。表叔又准备步入大学,这家中生活更加因难。别说小康,温饱也是个问题。但或许是大家都明白那句话:
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一家子都竭尽所能,供表叔读大学;也许这样,小康才有可能实现。姑姑姑父俩起早贪黑,两位老人也帮忙着操劳家里的事,可就是忙不过来。这为了什么?为了小康,为了表叔能读上大学,找好工作,让家人不再操心,不再辛劳。
这样的艰辛日子,持续了很久,再艰苦时,一家子也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有小康梦。他们一家的努力,让这些成为了旧事。现在,表哥读了大学,两位老人享起了清福;一家都住进了新房,其乐融融,幸福感不言而喻。
为小康,他们拼搏!为幸福,他们奋斗!中国有无数情况不一样的家庭,他们同样为此努力着!他们完成小康了吗?答案是:是的!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步入小康,便说明越来越多中国人安居乐业,中国也渐渐走向繁荣。而当全面建立了小康社会,那中国现代化已全面完成,中国已走向强盛!
作者: 周志遥
指导教师:曾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