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后山,那片坟茔(散文)

精品 【杨柳】后山,那片坟茔(散文)


作者:吴宇 童生,95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0发表时间:2017-04-09 22:26:18
摘要:老家北面有座后山,山上散落着几座坟茔。前些年,后山名声鹊起,地皮吃紧。

老家北面有座后山,山上散落着几座坟茔。前些年,后山名声鹊起,地皮吃紧。
   密密匝匝的坟茔簇拥一起,若赶集的人流;也一个比一个奢华、别致:现代楼宇式样、楼阁亭榭风格,更有虎虎生威的炮楼雄姿;马赛克、琉璃瓦浮金烁银,熠熠生辉,如同一座现代气息里流淌着江南古韵,又弥漫着历时不远的“战争”硝烟的浓缩型老镇。
   清明时日,埋葬在后山先人的后裔们云集于此,祭祀拜祖;鞭炮声声,烟火点点,热闹异常。
   三萝卜肩扛草纸,手拎鞭炮,兴冲冲走来。看到我,忙过来打招呼。寒暄一阵,转身坟地,手一划说:“他狼(娘)的,滴(这)块地真发旺……”“你沾了人家灵气,”我说。他嘿嘿笑起来,老辣的神情和胜利者的得意溢满脸膛。三萝卜跟我老邻居,说话瓮声瓮气,口齿不清,邻居们常拿他逗乐。前几年他家祖坟也徙至后山,插在两座老坟之间,跟那两家主人还大吵一番。三萝卜理直气壮,当仁不让。建坟不是建房,不存在前后三尺地,也无需行政许可。人家拿他没辙。他得过脑炎,惹急他,说不定会刨了他们家祖坟。
   老家人讲究风水,子嗣兴旺,家道盛衰与祖坟风水相关。九十年代初,国军军需官遗骸从台海那边迁回老家,葬在后山;又听说,晚清举人侯老先生后裔当了大学教授。一时间,风生水起,后山成了风水宝地,异地老坟纷纷迁址挪位,三萝卜捷足先登。
   三座坟“山”字形簇拥着,中间那座坟威武峻拔,鹤立鸡群。三萝卜跪在那座坟前,烧纸燃鞭,作揖磕头,虔诚之至。程序做完,头一仰,笑眯眯道:“风水改变后事(世)呀!”“你家祖坟很别致——”我说,“像炮楼……”“也像粮仓……”三萝卜抢着道:“青龙压白虎,镇邪,聚运。”
   军需官遗骸安葬后,他的后裔们也随之腾达,穿金戴银,出手阔绰,嗓音都高了八度。说是黄金美钞烧的。更让人艳羡的,侯老举人后裔每次回家,都受到当地官员酒肉款待;读中学的后生们更是奉若祖宗,呼前拥后。为官能改变家运,知识可扭转人生。三萝卜硬将祖坟塞在这两家坟地中间。说来也巧,祖坟迁来第二年,他孙女就考上了公务员,次年孙子考上大学,世代不出人的倒霉家景一扫而光。三萝卜匠心打造,让祖坟冒了青烟。那圆柱状坟茔,展示着丰满殷实,更亮出霸气,坟顶上就少了架机枪的凹槽和扛枪站岗的哨位了。
   看着墓碑上那些名字,一张张熟悉面孔和家乡传说,不由得浮现眼前……欣慰的是,先人们终于拥到一块,朝夕为伴,和睦相处了。
   我记事起,老家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三萝卜家始终在斗争最前沿,斗争对象正是他家祖坟两侧的先人。
   “四清”运动时,三萝卜的爷爷“大萝卜”已经去世,其父“二萝卜”勇立潮头。上级有话,生产队不搞“四清”,二萝卜说,队里没有“四不清”干部,也有“四不清”社员。贫农代表的话是有分量的,上级也就睁眼闭眼了。事有凑巧,那天侯教授父亲饥渴难耐,在地里刨了一根山芋,正吃着,被二萝卜发现,说他多吃多占,挖了社会主义墙角。侯家原本就是地主成分。一经鼓动,成了“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分子。于是,群情激昂,同仇敌忾,“四不清”帽子便扣到他头上。多吃多占就得退赔。许多“四不清”干部退得倾家荡产,侯教授父亲仅退了十袋山芋钱,但批斗次数远远超过十袋山芋分量。
   “四清”结束,“文革”开始。
   文革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大型运动,“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是“大运动”里的“小运动”。大小运动都轰轰烈烈,硝烟弥漫。可是,地主富农财产早被分割,农村贫富均等,看不见“阶级”,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却持续不断。历史有污点的家庭,惶惶不可终日。
   土地改革时,三萝卜爷爷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家乡人称敢斗敢拼,无所顾忌的,为“大萝卜”。三萝卜的爷爷当之无愧。侯教授的爷爷说他不是地主,家产是上代人积累。侯家财产被依法褫夺后,仍然是“地主”成分。地主就是专政对象。“大萝卜”常带人上门纠缠。侯教授爷爷说,“我剜你心,割你肉了?老不放过我。”这是一个阶级吞没另一个阶级的殊死斗争;不斗,就没了生活动力和乐趣,斗,倒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力量和无穷乐趣。
   可惜他俩寿短,“自然灾害”时都走了。侯家坟葬在后山乱石岗,大萝卜葬在远离后山的老坟地。
   先人们活在人间是邻居,躺到这儿也是邻居。历代阴魂聚拢于此,后山成了一个跨越时代的恩恩怨怨的小社会。
   大萝卜死后,“萝卜”外号如同血脉相承,“二萝卜”称号自然顺延到“大萝卜”儿子——“三萝卜”爹头上。“清理阶级队伍”时,村里原始的“地富反坏”基本绝迹,都进了后山,可二萝卜不甘心。树死根没烂,村里还有一家地主、一个国军后代。而这场运动就有“揪出漏网的国民党‘残渣余孽’”内容。村里的“残渣余孽”唯有军需官后代。人们斗红了眼,只要上级有“斗”的精神,病魔缠身也立马抖擞。当年,大萝卜斗来了可畏的“大萝卜”称号;二萝卜“斗”上了生产队“贫农代表”,专管“地富反坏右”(后代)。
   剥削阶级早被推翻,再这么斗,不仅斗破了乡亲、亲情,而且斗坏了民俗乡风。“穷则思斗,”二萝卜捶着桌子说,“不斗就改变不了贫穷落后。”好景不长。“阶级队伍”未清理结束,二萝卜被坍塌的土墙砸死了。
   那天放学,三萝卜家门前围着好几个人,两只公鸡在斗架,我凑前看热闹。三萝卜家芦花鸡老鹅般肥壮,鹰一样的翅膀凶猛地扑打着,锋尖的长喙和那双长着簪子的利爪直取向黑花鸡脑袋,黑花鸡不甘示弱,腾起弱小的身子就迎战……三萝卜跺脚拍手,连声叫好。不两个回合,黑花鸡头破血流,鸡冠倒伏,仓皇逃窜。三萝卜扯着嗓门嚷着:“宜将乘(剩)勇追穷寇啊……”这时,芦花鸡再也“乘勇”不了,瘫软一边,斗志全无——它一只眼被啄瞎。三萝卜斗志未息,浑身是劲。
   “清理阶级队伍”结束,“一打三反”来了。血气方刚的“三萝卜”,翅膀硬朗了……
   先辈们生前水火不容,无休止地斗着,现在终于心平气和了。
   成也鬼败亦鬼。假如让他们再活一次,继续以邻为壑,水火相克,还是握手言欢,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斗,是为了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改善生存环境;人跟人斗,无疑是夺得更大利益。
   斗,人性使然;不斗,就分不出高低贵贱,光宗耀祖的鲜亮人生就难以实现。
   后山上埋葬着家乡历代祖先,他们的后裔,有人辉煌,有人黯淡,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风水”一说,在后山就能找到答案。
   长眠于此的祖先们的“斗志”,因生命终结而消停,他们的后裔仍在暗自较量——冥币,一家比一家烧的多;鞭炮一家比一家炸的响;坟茔一个比一个奢华、别致。
   人活着为什么总爱相互斗?能斗多少年?带来多少利益?我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跟自己斗那才有味。我这半辈子也在斗——跟惰性斗,甚至跟瞌睡斗——意志不强,心中确立的目标就难实现。跟自己斗,越斗越长进,其乐无穷。
   哎,人啊,活着总离不开“斗”……
  
   2015·4·作

共 2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看完文章忽然想到一副不相干的对联:“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池中莲花握红拳打谁。”这自然之物中人眼中也似乎是怒目相向的,是因为人心境如此,还是那些在人物眼中本不相干的事总会莫名其妙地相干起来。风景本是优美的,心境也应该优美一点,可为什么会那样横眉怒目呢?许是因为喜欢“斗”吧,不斗不足以显示我之存在,我之优越。[编辑:风残云]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41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残云        2017-04-10 07:14:07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7-04-13 17:50:18
   祝贺作者作品加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