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墨拓语说(随笔)
一、墨拓箴言
1、人生,其实就是拯救自己的过程,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去爱生活,爱我们的民族与国家。胸怀宽广了,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比我们更痛苦,更悲哀的人,比比皆是。只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足以战胜身体的疼痛。心情的愉悦是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每天阅去读经典的文字,每天去书写并不怎样,自己却觉得快乐的人生,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这比上体验馆被人洗脑,去购买高价的养生药物,要强得多。写作也在治病,在医治心灵的顽疾。思想病解决了,其它的病,就会迎刃而解。
2、汉语言学,是一门艺术,说话的艺术,写作的艺术,演讲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歌唱的艺术。汉语言博大精深,想要读懂它,读透它,读精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语在世界都是一门难的学科,恰恰我们中国人精通,汉语言成绩最不好的中国人,在世界来说都是这门学科的高材生。它确实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需要语言天才来驾驭。
最著名的语言天才鲁迅先生,很值得我们敬重。我们还要锻炼说话,把话说得精准一些,即使是毒品,也要包装成“糖衣炮弹”响不响并不重要。哈哈!我又胡说八道了。
其实,我就属于不会说话的那一类人,我不想好好说话,好好说话也许会陷入虚假的陷阱,真话有时是不好听的,却是最友善的。
3、欣赏文友秋伊的诗歌,其中,很欣赏“把文字种在湖底,让一尾鱼吐出诗意的浪花”这句。
还有那句:“我要和时光好好谈谈,不再惧怕黑夜和未来”诗歌中的语言,谈谈,不仅仅要谈谈,还要好好的谈谈。鱼吐出浪花,而且是诗意的浪花。真美的句子,一如我们心中想望的美好。诗是美的,生活却是艰辛的,我们只是在崎岖的路上。
二、“西湖”趣事
1、老王,在楼下溜达,见人很热情,先是寒暄,慢慢的谈话进入正题。
你想去听课吗?
听什么课?
我告诉你。
于是就把和我说的那一番话说给你听。虽然我不信,但有的人信,于是,以他为老大的几个体验馆的学生,欣欣然的每天上午9点,一同离开小区,去听课。回来时,手里不是拿着几个鸡蛋,就拿着几个瓷杯之类的小赠品。见人就炫耀体验馆的免费体检,意外赠品的好处。下午,他们这几个组成人员,像地下党一样分头行动发展下线,以此壮大组织结构。体验馆按业绩提供活动经费,略有盈余,当然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利益的驱使,越发的见得卖力。
我在5楼窗台边写字,听到老王在外面说话,我又好奇的打开窗子向下看。这一看,不得了,看到了老王的隐私。他正在楼角处撒尿,他这一泼尿,让我想起老王对我说的话。
有一天他和我说:“卫生间,马桶最废水,要赶上尿频,尿急,连续的上厕所,得费多少水。上楼后,水不是免费的,用水卡买,是要花银两的”
我回答说:“你真会算计,这要是不发财,怪了。”再者说了国家也提倡,节约用水,有节约用水的想法是好事”我在电脑前坐了一会,又想起了,老王的一些举动,这些举动让我纳闷。他家住在2楼。我时常在一楼与二楼之间拐角处,看见他在窗子跟前吸烟,有时胖嫂,也陪在那里。我在没走到他们跟前的时候,烟味早已进入我的呼吸道。这从他嘴中吐出,又从我嘴中吸入的烟,是有毒的。这两个不文明的行为,不是遵守公共场秩序,禁止吸烟,他是怕熏黑自己家的墙壁。难怪一吃完饭,全家人出动,去楼下小卖店麻将馆看热闹,在人家他们的原则是,使劲的吸烟,让他一次吸个够,然后回到家里,在无烟的卧室里,躺在从体验馆里,买回来的上万元能治百病的床垫子上,安然入睡,睡得那个香呀。却把公共道德和人的品质,压在枕头下面出不来......外面的楼房拐角处,成了他家天然的“厕所”有点思考能你的人都知道他的目的,是为了马桶省水,省钱......省是他家的法宝。
来自小区的声音:这个小区,不咋地,回迁户多,人员素质低,啥人都有,买楼也不能在这里买。严重的影响了小区售楼处的买卖业绩。
2、在屋子里睡了一觉,觉得冷,在外面晒了一会太阳,又觉得热。总以为给点阳光,就会灿烂,事实是有了阳光却心绪烦乱。
下楼遇见的都是留守老人,身体状况好一点的在小区里面游逛,找个没有风的犄角旮旯,晒晒太阳。有的老太太,还带着折叠的小凳子“随地而安”在这个群体里,我算得上是年轻的一代,也同样的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这样的一个行列,
老了吗?有人说我,你应该属于青壮年时期,新的世界人的分类,20到60岁属于青年,60到80岁中年,90岁到100岁老年,将来老人活到100岁以上不算事。听了这话信心满满,我说我腿有点疼,那些老人说我缺钙了。没的说,补。
既然我还是青年人,就不应该与老年人为伍,应该去做自己不负于青春使命的工作去。于是,上午去了一家小区物业,去找工作。小区物业经理说:“把你号码留下吧,如若需要,通知你”照他的说做了。回到家里,等着吧。
吴老三,那个在我《西湖小镇故事》里,第一个登场,没给笔墨的人。就是在我的文字里潜伏在“往我家房后,总倒脏水讨厌男人”出场了。今天他也遇到了我曾经的烦恼。他从药店里出来,呲牙咧嘴,一瘸一拐的坐在药店的台阶上,我正好在他面前站着。我问他,你的腿怎么了?他说:“这倒霉,刚干几天活,腿被碰了一下,这个疼。”我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包子的药。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还不算闹心呢?闹心的是,有人在他家楼上往下倒吃剩下的方便面,风一吹,弄得我家窗子都是。擦都擦不下去,这个恶心。真他妈缺德”我笑了笑说:“是他妈的够缺德的了,邻居住着,不应该这样不讲究。我家后院就经常的有人泼脏水,这次住楼可下摆脱了”他默不作声了。待了一会,回到家里和妻子叙说,妻子说,这回他也知道泼脏水是如何令人讨厌了吧?我高声说道:“和我闹对立,绝没有好下场,老天爷会报应的。瘸了吧,拐了吧,自虐了吧.....”
3、早饭没吃,将近中午的时候,食不果腹,肚子叽里咕噜,吵着嚷着饿。本来想,坚持妻子回来,再做饭,没办法,做点简单的吧。打开冰箱,仔细观瞧,还有几个糖三角,上边还有几个芥菜疙瘩,我把芥菜疙瘩,切成碎块,做成吃面条卤子,熥好糖三角,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早午饭”小睡了一会。醒来,见妻未归,心急,打电话未接,情况不明。闲来无事下楼,脚步不自觉的迈进了麻将馆。老穆太太还在打麻将,我又坐到她身边,正赶上但九饼,三张牌一起翻过来,很费劲,自己嘟囔说,完了,手没劲了,我看了她,刚打完吊瓶的脸,有些苍白面容有些憔悴,健康似乎有些问题。看了一会,我默然的走出麻将馆,径直的去小区,健身活,伸伸胳膊,压压腿。回来的时候,遇见老王和胖嫂,两口子,骑着自行车,一前一后,进了小镇的大门。到我跟前,两口子同时下车,问我,想不想去听课。我说,什么课程。他们说,体验馆讲课。我回答,不。他们说,怎么还不呢,占用不了你多长时间,就几十分钟。我说,就一分钟,对我而言,也是在浪费,我的生命。他们说,你不知道,讲的非常的好。人家老师说了,一个人平均能活36000天,去掉你现在的年龄,你还能活多长时间,要过好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即使你家当万贯,死了一分钱,你也带不走,最主要的是健康。这年头,不比谁有钱,比的是看谁活得更长久。我说,我不想听他们说,听体验馆老师说,我们都没法活了。他们说了,要想活,就得睡他们的床垫子,要想治病,得吃他们的保健品。他们两口子,不管我如何的辩解,就是想劝我参加体验馆。还说,那个老师,原来病的都不行了,肚子上的手术刀口,有一尺长,都掀开肚皮给我们看了。在鬼门关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现在你看人家的精神状态,想明白了,也看明白了,人生的快乐就是及时享乐。那位老师,就是开导我们,怎样活得更好的生活,听那老师讲课,胜读十年书。
老王说的情绪有些激动,嘴都冒沫子。当我说不的时候,胖嫂偷偷的用嘴撇我,我看见后不再言语。这个时候,一个骑摩托车送米面的男人,说是找一个开出租车的家,从他的形体描述看,我断定是我家对门的司机老张。我说,我带你去他家。就这样摆脱了胖嫂和老王的纠缠......
4、这,小包和老穆太太,还将如何的写下去呢。
昨晚,在晚练的空挡去麻将馆看热闹。老穆太太,疲倦的坐在那里,吸着烟,眼圈从她那掉了牙缝隙里冒出来,她实在在太累了,上午,下午,晚上,全天二十四圈的麻将打着,一般的年轻人都受不了。但看见她每一次胡牌时,将别人的钱揣小心翼翼地揣进自己腰包时,那不屑的胜利的欣喜的眼神,环顾四周,眼里有狡计的光。那表情仿佛在说,这几个小人好对付。老穆太太在我的感觉中,她来到这个世界仿佛就是为麻将而来的,麻将的运势总是关爱她,她说这把飘,就飘,她说直对,就直对。有心计的老钟,有老穆太太在场不玩。老钟脑子很灵活,专找麻技不好的人玩。老穆太太不然,不服者,来者不拒。怎么也改变不了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时候少的事实。她生活的来源,大部分是在这烟雾缭绕的麻将馆里获得。按她自己的理论,即娱乐又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小包,没了身影。此时,也许开着半截车,装满一车从农村收来的破烂,正往家赶呢。我依然的一直看到索然无味的时候,漠然的走开,骑上摩托,扬长而去,消失在梧桐路和传声街的红绿灯拐角处.......
早饭,还没做,饭还没有吃,妻子还没有回来,肚子饿了,胃很想她.....没有她不知道如何活,两个人即使不说话,家也是完整的,上帝造人,缺一半,真的不行。
5、“西湖小镇”的麻将馆里,打麻将的人少了许多。由原来的三桌,变为了一桌,看热闹的人,也很少,寥寥无几。打麻将的人倒觉得清静,然而,麻将馆老板却不这样认为。人多才好呢,越热闹越好,越热闹打噶凑趣的人多,说不上,想不到,念不到的凑上一局麻将呢。
老穆太太,一如既往的坚守麻坛,来者不拒,只要三缺一,自告奋勇。即使病了正在打吊瓶,也要把吊瓶挂在麻将桌子上面。一面打麻将,一面泛着眼皮向上看,自己给自己看护着吊瓶的水。麻友也不时的看着吊瓶,帮她老人家照看着。
关于老穆太太她家的状态,我了解的不多。在平房住的时候,我时常的在小卖店看见她打麻将,因为她年龄最大,麻将打得稳,心态好,不骄不躁,处事不惊,不管输赢,淡定自若,保持着一种愿赌服输的心态。
我总想麻将场就像是商场和战场,不相信眼泪,没有同情心,都奔着赢来的。老太太麻将打得不错,能看出软硬张,该打不该打的心里有数,耳不聋,眼不花。我记得再一次,养生讲座中,我听说经常用脑,不容易得脑血栓,但愿老穆太太,打麻将能给她带来健康的福音。一次我们坐在一起和老穆太太唠嗑,我说,只要你开心,就玩,人生对我们来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老太太说我说的有道理。她说将来她死了,一定要把麻将带到坟墓里去,到那边也得玩,即使不玩也与麻将相依为伴,一生没啥爱好,也没啥追求,社会是国家的,我一个老太太也帮不上忙,只要身体健康,不给儿女和社会添麻烦,就心满意足了。我说,我很支持你,她向我笑了一笑,笑得很开心。
天气变暖了,“小镇”的人们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楼房是住上了,生活费有还要再续,有的人家不去劳作,住楼房是有危机感的,不像在平房那样生活容易对付。
收破烂的小包,还干着老本行,只是买了一台二手半截车,也鸟枪换炮了,有房,也有车了,只是他的车,并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着车往乡下跑,去收破烂。听人说,用车往乡下跑收破烂,并不是那么挣钱,价格低,收破烂的人多,去掉耗油,还赶不上走街串户吆呼着收破烂的人,挣得多。现在收破烂的人,不叫收破烂,改换成废品收购的了。原来的叫法有些不文雅,新型人类换做一种尽量高雅的叫法。好在,人们都以劳动者光荣自居,怎样叫法,也离不开劳动,欣欣然的,也不觉得卑微。
他家就住在我们楼上,白天,一整天看不见他们两口子。只是有一天,我起来的早,去晨练,看见他们两口子,穿着劳动服,戴着口罩,头上还蒙着围巾,手里还提着个箩筐,从楼上下来。突然一个艺术形象,在我脑海里出现,这好像是《地道战》里的那个偷地雷的人物,鬼鬼祟祟,神神兮兮的样子。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总是灰头土脸的,一副精疲力尽的样子。似乎女人为了支持男人收大破烂的事业,也加入了其中,我没有好意思去探其究竟。
写了这么多文字,一口一个收破烂的,收破烂的叫着,说的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邻居住着,多少要用文词来描述,才不失体面。可我怎么也改变不了,小包,就是收破烂的事实,别人也这么说,他也并不以为意。在他的理念里,只要挣钱,不偷不摸,用自己的双手挣钱,不磕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