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问

编辑推荐


作者:老游湖 进士,632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0发表时间:2017-04-12 13:33:26


   一
   老李家赤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老李父母存身之日,终以讨饭为生,却也难以果腹。父母每每路经田畴,看到自家以往三亩薄田,终是挠心挠肝,眼泪赛雨流。
   其实,老李家以往,并未如此穷困潦倒,倒还有几亩薄田,一栋两间平瓦房,不然,老李父亲怎么能娶下老李母亲?皆因五年前,老李祖父得一重症,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却还是难以抢回老李祖父性命一条,终落得人财两空两茫茫。老李祖母忧愤交加,转年也步老李祖父后尘了。祖父祖母自去乐享清福去了,却遗留下老李父母在人间受苦受难熬日月。
   亏得解放,亏得土改,老李父母才捡回条已半死性命。老李父母自是分得浮财浮产,才得以有存活世间的资本。那已典当出去的三亩薄田,两间平房,终是物归原主,又回到老李父母手中。
   这一失一得,自是两重天了!
   看着那失而复得的田地,房产,老李父母已是泣不成声。
   此时,老李才两岁。
   这也算是老李的福分大。倘再晚些时日,老李能否存活人间,都两说。
   老李尚小,自是喜欢哭闹。
   也是事有凑巧,老李家隔壁,正是李氏宗祠。
   宗祠周围二十米,本是不许建筑房产,一是突出宗祠的尊威。二是倘有人家不小心走水了,殃及宗产。但老李祖父存世时节,因有地产,说话自有人听。老李祖父说要紧邻宗祠建房,族长二话未说,答应了。
   老李家祖屋才得以紧挨宗祠。
   也是世事无常,倘老李家不经了这一变故,老李家纵使不划得地主,富农也是妥妥的。而这一出一进,却已是天壤之别。老李家终是不受那日后的埋汰气。这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所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到了后来,有人受那无枉之灾,均大呼老李家祖人的英明。
   宗祠一般都设有私塾,李氏宗祠也不例外,时日虽已改天换地,传承却一刻也没间断,私塾仍是照常上课。
   老李每每啼哭不止时,只要听见那朗朗诵读声,老李竟停止啼哭,瞪大双眼,眼角自是挂有几颗晶莹泪珠,作聆听状。两只小耳朵,还一扇一扇。
   老李父母见了,自称稀奇,却也不当一回事儿,只要不影响自家做事就行。
   老李长至三岁,自是可以蹒跚走路。别个小伢追鸡撵鸭,看猫狗打架,观猪牛嬉戏。老李却走至学堂墙根下,专心听解。每有学生诵读,老李也双手背后,摇头晃脑,小嘴上下翻飞。那模样,喜煞人也。
   老李父母见了,自是放下心来。出外做事去了。也不担心被人抱走。亦或是冷着饿着。乡里小伢,没那么娇贵娇气。乡里人信奉这一点: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便整天拴在裤腰带上,要跑,照样拦不住。
   老李也听话,哪儿也不去,就站在墙跟下,从早到晚。天晴如此。天色如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因为老李家与宗祠墙挨墙,形成条天然通道,自能遮风挡雨。学生回家,老李回家;学生上学,老李上学。
   先生初始也没在意,出来进去,看见个小伢,自没留心,倒也认得,还以为老李一时贪玩哩,时间久了,先生也开始留意他。
   这天,先生出外归来,见老李又站在墙跟下,先生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招招手,和蔼叫道:“小忠林,过来过来。”
   老李见了,一步一摇地走过来,来到先生面前,老李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叫声,先生。话声未断,一泡尿屙了出来,淋了先生满头满脸,老李有些不好意思了。
   先生得了此恩惠,不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先生起身,抖去头上的尿液,笑言:“松下问童子。”
   老李听了,即刻答道:“言师采药去。”说着,那小鸡鸡还在一抖一抖,完成最后任务哩。
   先生一楞,紧追一句:“问师何时归?”
   老李紧答:“云深不知处。”
   先生又蹲下身子,盯着老李,好半天。先生才问:“哪个教的?”
   老李看眼先生,答:“先生。”
   先生更奇了。又问:“何时教你?”
   老李答:“先生每天教学生,我每天都来听,不是先生教的?”
   先生一时感慨万千,登堂弟子愚笨,这偷听子弟却这般聪慧,先生不觉喜上眉梢,问:“还会么家?”
   老李略微想了一下,背负双手,摇头晃脑,背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背下,竟有上十首。
   先生听了,自是欣喜。先生一把抱起老李,走进学堂,安放在讲台上。
   老李见了,连声大叫:“先生,先生。”
   先生问:“么啦?”
   老李答:“孔夫子见了,会不高兴的。”
   先生爱怜地抱起老李,放在地上,指着个空位,说:“以后,就坐这。”
   老李懂事地嗯了声。却又即忙捂住肚子,跑出去了,洒下一路响屁。
   惹得先生大笑。
   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
   老李一时竟被称为小神童。
   有知晓老李家历史的人听了,淡然一笑,说:“李家也该出个顶子了。都瞎几代人了。”
   二
   老李回去后,自是将这一切告诉了父母。母亲喜得,一把抱过老李,在老李的脸上,亲了一口。痒得老李咯咯直笑。母亲连说“我儿出息了。我儿出息了。”
   老李挣脱开来,站在堂屋当中,背负双手,小大人来回走上几圈。最后,站在堂屋当中,伸出胳膊,紧握小拳头,奶声奶气地说:“我也要做个孔夫子!”
   这时,竟从屋外传来声大喝:“好!”
   只见先生从门外走进来了。
   先生此时已放学,顺道也跟老李父母说道说道。先生担心老李父母从中作梗,浪费了一棵好苗子。刚走近门口,就听到老李那句豪言壮语。先生一时大喜,脱口喊出这声好来。
   老李父母见了,自是慌忙站起,连声打着招呼。
   老李也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先生。”
   先生走过去,一把抱起老李,看了眼老李父母,笑着说出了来意。
   老李父母听了,自是满心欢喜。老李父亲搓着手,吞吞吐吐地说:“先生,你郎看,这,这……”面上显出了难色。
   老李母亲也是一脸的愧色。
   先生见了,淡然一笑,说:“我倒不是为了赚你那几口嚼谷才叫小忠林去读书。我是觉得这伢是个苗子,该早扶一把了。”
   老李父母听了,却还是一脸的难为情。
   先生又是一笑,说:“你们也不要想多了,我们两家是邻居,就当我来帮你带伢儿,学生们有时也把你家鸡鸭猪狗撵的满天飞,我也作个补偿。”
   老李父母感激得两眼泪流,二人对视一眼,走过来,就要行跪拜之礼。
   先生即刻制止了。
   老李机灵地从先生身上溜下,站在先生面前,咚咚就是几个响头。
   先生见了,也不阻拦,欣然受下了。
   老李父母这才长舒口气,心中这才觉得舒坦多了。
   先生笑笑,抬脚往屋外走去,走到门口,站住,转身看着老李,笑着说:“明天早点上学,迟了,可要打屁屁的。”说着,扬起手,做出个打的动作。
   老李赶紧夹起双腿,双手直搓小屁屁,脸上显出一脸的痛苦,仿佛先生刚才的那几下,都结结实实打在老李的小屁屁上了。
   老李的这一动作,惹得三人纵声大笑。
   先生哈哈笑着走出去了。
   老李父母也笑哈哈地送出了先生。
   老李吃完夜饭,早早地睡去了。
   老李母亲却一夜未合眼。
   第二天一早,老李起床,老李母亲打了个哈欠,眨动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替老李一一穿戴上。望着老李一蹦一跳走出屋去,老李母亲开心地笑了。一身的疲乏,也随着这声笑烟消云散了。老李母亲收拾一下,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了。
   一个小老虎,从此,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多少年后,有人喊老李“小老虎”。
   老李听了,学着以往的腔调,奶声奶气地应答了。
   二人遂大笑。
   再看彼此的头上,都已雪霜染华发了。
   此为后话。
   老李从此就穿着这身虎衣上学了。
   一天,老李走到先生面前,却不说话,双眼只盯着先生面前的笔墨纸砚,眼里竟显出深深的渴望和一脸的希冀。
   先生此时正在看书,先生见老李站在面前,笑着问:“么啦?”
   老李讷讷地答:“我想,”又一指身后的同学们,“象他们。”
   先生笑笑,也没在意,以为小伢心性,一时兴起。先生抽出几张纸,递过笔,帖子,打发了老李。
   老李一一拿着,摆在自家桌面上,瞧了几眼字帖,站着,一笔一划,描起来了。那神情,蛮专注。
   先生看累了,抬起头,瞅见老李,先是一愣,又笑笑,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陡然瞥见老李写的字,先生一时竟愣住了,先生下来,走近一看,竟大吃一惊,先生不禁围着,老李转起圈圈来了。心里不住地念叨:“这个伢,这个伢,这个伢……”
   只见老李写出的那字,起笔,顿笔,间架,甚有功底。这哪象才提笔写字的伢,写出来的字呀!?
   先生望着老李,一时竟无言了。
   先生信仰唯物论,世事万物,都能用科学解释的通,却唯独老李,先生搜索了脑子里的所有,先生只能用“神”这个词来形容了。先生刚想转身,眼前却一亮,一个词,又闪入先生的脑里:早慧。对,早慧。只有用“早慧”,才能解释的通。想到这,先生又瞅了眼仍在专注写作的老李,转身回座位,任由老李去涂鸦。
   老李在先生这里,一学就是六七年。
   这六七年下来,老李已都齐先生肩膀了,已是个十岁的半大小伙子了,老李的脸上已脱去稚气,较之以往,也稳重多了。
   这一日,先生叫来老李。先生说:“你该去读初中了。”
   老李一愣,默默地看着先生,问:“你郎不要我啦?”
   先生笑着抚了抚老李的头,答:“傻伢,你永远都是先生的学生。”
   老李疑惑地问:“哪?”
   先生笑着答:“这里终究只是一方池塘,你该去大海畅游去了。”
   从此,老李去沙湖中学读初中去了。
   69年,老李初中眼看就要毕业了,老李内心的憧憬就更火热了,老李要考高中了,高中一完,那北大,清华,还不向老李招手?
   此时的老李,已褪去青涩,变得意气风发。人也长高了,都有一米七0了。穿着,打扮,活脱脱一个中学生模样了。
   正当老李全身心备考时,上级来指示了。说他们这届已毕业了,可就近去搞串联去了。
   老李听了,懵了,也摸头不知脑了,不知道底下的路,该么走了,老李又不愿意去参加这会那会,老李卷起铺盖回家去了。
   老李回家,自是不能闲着,还要去队里干活挣工分,帮忙养家。家里,又添了个弟弟,弟弟已上学念书了。
   每到夜静更深,老李站在宗祠前。
   此时的宗祠,已人去屋空,学生,早去大队学校去了,可先生已不知所踪,仿佛人间蒸发了样。
   老李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心里在一遍遍呼喊:“先生啦,这路在哪里呀?”
   又有谁来回答老李,这路在哪里呢?
   三
   老李回家种田,已有些年头。
   这之中,老李心路历程的转换,一个“酸”字,又么能了结?但又细想,也只能说是“酸”了。
   现在的老李,活脱脱一家农人打扮,尤其膝盖头,屁股上,那两方补丁,似眼睛,似……只能说,老李是两结合的典范。
   如此景况,岂不只有“酸”,才能概说一切?
   这之间,老李也已没得么出彩的地方,值得记说了。
   日子过的也蛮平淡。挣工分,养家口,育幼弟。有时收工,老李累得连走回家去的劲都没得了,老李却还是咬牙扛着挪回家去了。回家之后,老李软沓沓瘫散在床上,饭都懒得吃,更别说去洗了,迷迷糊糊睡过去了。第二天,依然去做那总也做不完的重复事情。
   这之间,也有人来找过老李,这自然就是大队学校校长。神童就在眼面前,又岂能只让其只放光在广阔天地?还要其去培养革命接班人啦!老李也去了,也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号。语文算术都来,体育唱歌也上老李是个全科老师。
   而小学老师,要求的就是全科。
   可惜,并未落实到实处,都只教单科,亦如大学教授。
   老李授课,也很受学生喜爱。
   可惜,老李只教了一个月,老李就回家去,安心炼红心去了。
   校长再三追寻缘由,老李只说:“家道寒薄,养不得闲人。”
   实则老李是因风气不对,回家避世去了。
   老李教书之时,正是面向正紧之机。学生,已难静心课读了。
   一天,老李站在空无一人的教室,发呆。
   学生,又去支农去了。
   老李本来也要去,只因老李还有其它班级的课,留下来了。
   这时,校长来了。
   老李扭头看了眼校长,担忧地问:“光阴?”
   校长答:“形势。”
   老李转头看着校长,足足五分钟,老李才说:“你也是读书人。”
   校长也扭头看了老李五分钟。足足。校长抬手抹了把脸,脸上已没了严肃,有的只是忧色。校长答:“末路。”
   就是这次谈话,坚定老李辞职的信念,自家没得那铮铮铁骨去做那应劫贤臣,自家还不能学了那避世高人,去做那隐世良臣?
   老李回家,自是一如往昔样做事。但心境,较之以往,平坦多了,大隐隐于世,也只有如此了。
   老李回家,有一点起了变化,就是开始关心起弟弟的学业来了。

共 862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在命运面前,有时候我们是如此无奈。老李,本来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小时候就堪称“神童”才华横溢,聪明好学。只因家境贫寒,念不起书,只能偷偷在私塾外偷听,幸而遇见命中贵人——先生。先生发现了老李身上的闪光点。似乎给老李带来了希望。奈何到了初中,遇到“下乡”,于是学业搁浅了,老李也从未放弃过。仍然不改好学之本性。老李年幼的弟弟也格外好学,看着他,老李仿佛看到年幼时的自己,于是全心辅导弟弟学习,两兄弟好不容易盼到了恢复高考,一起参加。一起高中,但那时的老李,已是霜雪染华发,年华已不再。让读者不禁感叹,命运啊命运!你何其不公平!看着老李撕碎大学录取通知书,撕碎的,还有读者沉重的心。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林小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4-12 13:35:14
  老李德命运真让人感慨唏嘘,好文,推荐阅读。PS:部分地方,小白已做处理。
回复1 楼        文友:老游湖        2017-04-12 19:41:38
  谢谢。问好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