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江海交汇处的鱼米之乡(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江海交汇处的鱼米之乡(散文)


作者:雅妮 布衣,17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6发表时间:2017-04-16 05:10:07
摘要:几位文友小聚,喝茶聊天。机缘巧合,想不到在座的韩鹏初老先生竟与槐园主人颇有渊源。韩老说起了解放前为避战乱,住在廉州城的亲戚们一般都会跑去更楼躲上一段日子。照理避战避乱应是往北跑山上才安全,跑去更楼,两面江一面海,三面环水,连退路都没有。但每一次都能更楼都安然度过,个中原由韩老直言至今仍不得其解。韩老的一番陈说,给更楼添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

【丁香】江海交汇处的鱼米之乡(散文) “一江春水向南流,通江达海连丝路。”南流江发源于北流市大容山。弯弯绕绕二百多里,一路南流,吸纳众多支流后,汇集在合浦,分流注入大海。
   在汉语言文化中,浦,指的是水边或入海的地方。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的地方。南流江在合浦出海处形成网状河系,冲积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南流江三角洲。南流江三角洲也是广西最大的三角洲。
   三角洲沿海汊道甚多,素有"稻蛋基地之称"的鱼米之乡党江,被江与海合围成三个隔江相望的岛,岛的南面,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沿岛修筑了海堤,有百曲围、更螺围、南域围。围堤内,地势平坦,河渠交错,良田万亩,俗称田框。田框内水源充足,土壤肥力也足,适合种水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江还是"万亩高产水稻基地"。
   更螺围内散落着好几座更楼,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姨母家所在的村子就叫更楼村。那些更楼大多已破败崩塌,甚至连废墟都没留下,仅存一座得相对完好的。更楼是槐园主人王崇周所建。据说解放前更螺围内上万亩良田都是槐园主人的。盖更楼主要是用来看护这万亩良田及用作粮仓,储存粮食。
   姨母家什么都不多,唯有稻米最不缺。上中学的时候,每个周末我都会来姨母家拿米去学校交伙食。仅存的一座更楼就伫立在去姨母家必经的路旁。那座更楼在我印象里更像一座城堡。青砖砌就的墙体,有两三层楼高,须抬头仰望方可见顶。石灰勾缝历经上百年的风雨侵蚀,在那略显灰黑的青砖墙的衬托下,犹显清晰如新,凭添几许恢宏威严。每次我都是匆匆路过,也不知道更楼里还剩下些什么。只是偶尔抬头,会从某个塌了一块的缺口看到有几棵芭蕉树露出来,还有些青藤灌木胡乱地爬墙而长。猜想园子里应该是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了吧。留存的几面高墙上,还可以看到几排大大小小的口子,错落有致。大的应该是瞭望口,小的应该是射击口,跟其他地方看到的碉楼差不多。
   几位文友小聚,喝茶聊天。机缘巧合,想不到在座的韩鹏初老先生竟与槐园主人颇有渊源。韩老说起了解放前为避战乱,住在廉州城的亲戚们一般都会跑去更楼躲上一段日子。照理避战避乱应是往北跑山上才安全,跑去更楼,两面江一面海,三面环水,连退路都没有。但每一次都能更楼都安然度过,个中原由韩老直言至今仍不得其解。韩老的一番陈说,给更楼添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
   围堤外,江海相连,风光绮丽。沿着海堤骑行,先看到的是江景。江岸边长着陆地上常见的低矮的灌木草丛,偶尔会有一两丛纤纤柔柔的竹子。竹尾向江水婀娜地弯着,竹梢上挑着几朵牵牛花,风姿绰约。水洼里到处都长有关草,市场上出售的凉席中有一种草席就是用关草编织的,叫关草席。与海相连的河道,一样的潮涨潮落。潮水退去,江里的水位下降,岸边关草丛里就会爬出很多小蟹子,忙碌着觅食,这是“关蟹”。关蟹形体较小,蟹盖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肉也不多。把关蟹的几只孔脚去掉,和芋芒一起煲,就是大多老北海都喜爱的特色菜"关蟹芋芒煲"。
   河沟里还出产一种狗虾,体形比普通的虾子小,壳厚肉甜,味鲜回甘。狗虾对生长环境要求高,生长在无污染的咸淡水域和浅海处。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靠公路,早上天没亮,经常看到一路明明灭灭,星星点点的灯光,连成一条光的链。当地的同学解释说,那是赶早市卖狗虾的。打着手电提着马灯赶圩,也是不多见。狗虾是夜里捉上来的,刚上岸就提出来卖,还活蹦乱跳的。街上的人图新鲜,买回去做早饭,时间刚刚好。卖虾的趁早卖完了,回去也不耽搁出工下田干活。
   一大片的红树林与江水相依的地方,就是南流江的入海口。这一带的红树长得不高,却繁茂如林。奔腾的南流江给出海口带来了大量的沙子,形成了江口沙滩。那沙滩经过江水和海水的淘洗,在阳光下闪着黄金般的光泽,当地人称"金滩"。倒也与几十里外海湾那边的银滩相对应。离金滩不到二里地,有一个几亩大的沙洲。有热爱户外运动的驴友们曾经去沙洲露营,还给沙洲起了个好听的名儿,叫"忘忧岛”。站在金滩远眺北海,幢幢叠叠的高楼大厦依稀可辨,宛若海市蜃楼。
   那些金色的沙子一路堆积到红树林下,可以直走进树林深处,让人感觉这里的红树林很容易亲近。红树下,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虾鱼蟹贝,成群的海鸭在海里悠哉悠哉地觅食嬉戏。养鸭人提着桶,不紧不慢地捡着散落在红树林里的海鸭蛋。鸥鹭翔集的红树林外面,是广阔的滩涂。滩涂早已变成大大小小的蚝场、文蛤场。
   如今,围堤内的水稻田大多已开辟成鱼塘和虾螗。星罗棋布的水塘,营造出一种十足的水乡味。水塘边上,是一幢接一幢的崭新的楼房。欧式的铁栅栏围墙,火焰般热烈的三角梅,透着洋气和富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犹存,稻花何处寻。面对宽阔的南流江出海口,遥想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帆船,从此处出海时浩浩荡荡的情景,应该是很壮观的吧。千年前,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应该还是海吧。千年的时光,沧海变桑田,南流江堆积出脚下这片美丽富饶的三角洲,馈赠给了逐水而居的子民。如今,对幸福生活的简单追求,人们轻率地将水稻田变成了咸水塘。将来的某一天,如果也有那么一个人,循着我来时的路走到这江海交汇的地方,他又会发些什么样的感慨呢?
  

共 21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介绍了三角洲沿海地区,素有"稻蛋基地之称"的鱼米之乡党江的地貌已经丰饶的土地盛产。文章用质朴的语言,描述出三角洲一带的风土人情。这里被江与海合围成三个隔江相望的岛,岛的南面,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沿岛修筑了海堤,有百曲围、更螺围、南域围。围堤内,地势平坦,河渠交错,良田万亩,俗称田框。田框内水源充足,土壤肥力也足,适合种水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江还是"万亩高产水稻基地"。那些金色的沙子一路堆积到红树林下,可以直走进树林深处,让人感觉这里的红树林很容易亲近。红树下,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虾鱼蟹贝,成群的海鸭在海里悠哉悠哉地觅食嬉戏。养鸭人提着桶,不紧不慢地捡着散落在红树林里的海鸭蛋。文章写意质朴,对于家乡的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娓娓道来,读来倍感亲切,一篇佳作,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4-16 05:14:59
  一篇描写江海相连,风光绮丽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盛况景色。这里土地丰饶,不仅景色美丽,唯有稻米是当地最佳!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雅妮        2017-04-16 08:54:05
  感谢娇娇社长的辛苦编按精心点评及热情的鼓励!社长的专业和敬业,堪为楷模!感谢社长!敬茶!遥寄问候与祝福!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4-16 05:15:40
  感谢赐稿丁香,期待更多精彩!问好雅妮!祝周末愉快!
娇娇
3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4-16 05:17:09
  娇娇社长起的好早,要注意身体,丁香有我们大家一起呵护。
4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4-16 05:18:44
  一篇鱼米之乡的胜景,此地风光秀丽,稻谷飘香,是人们居住旅游的好地方。好文,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雅妮        2017-04-16 08:56:30
  感谢老师关注阅读,留评鼓励!祝好!
5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4-16 05:27:39
  此处是个好地方,唯有稻米最不缺。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不仅大饱口福,还欣赏了江南水乡妖娆的景观,为佳作点赞。
闻杰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4-16 05:28:56
  看得我好想品尝文中的水产品,和晶莹剔透的稻米喷香。哈哈
闻杰
回复6 楼        文友:雅妮        2017-04-16 08:58:11
  感谢老师鼓励!欢迎到北海来作客!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16 10:00:28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细细品读:岛的南面,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沿岛修筑了海堤,有百曲围、更螺围、南域围。围堤内,地势平坦,河渠交错,良田万亩,俗称田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8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04-16 13:57:07
  感谢老师投稿支持丁香社团!问好老师!期待老师的文笔再次展现在丁香!!!
峥嵘岁月
9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04-16 15:08:44
  很朴实的文章,江南鱼米之乡,以一种厚重的精彩,展现给读者,谢谢分享美文,期待精彩!
木斯塘
10 楼        文友:樱雪        2017-04-16 18:26:21
  这些年虽说游览胜地不少,可对于江南水乡如此富饶之地还真没有游览一二。通过作者文中对江南水乡的详细描述,形象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理念。文字朴实而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拜读佳作,祝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