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镇之以朴(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镇之以朴(赏析)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5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1发表时间:2017-04-20 23:48:31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镇之以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详解: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白话:大道永恒不变的是从没因私欲或主观而妄作为、而乱作为、而不作为,道只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所以能够无所不为。
   阐述:“道常无为”,大道从来没有依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来作为,只是顺其自然。道对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主,常无欲。是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万物自生自长,自成自灭,自化自育,自然而然的生生不息,永久的这么繁衍下去。没人教怎么生息,自会生息,没人教如何生存,自会生存。他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活着,和天地浑然一体,恬淡而虚漠,该吃吃,该喝喝,该生就生,率乎其性,尽乎其命,也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知“道”。他们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其所是,为其所为,成其所成罢了。这就是道之“无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白话:侯王如果能够遵循大道之“无为”,天地万物将能够不受干扰地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衍、消亡、重生,能够自觉效法天地与侯王之为,并受天地之德,侯王之德的感化,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自我教化。
   阐述:化,一说为变化也,一说为教化也。化在此处,两者意思都有。“自化”,第一种是自己因变而化。变化变化,先有变而后有化,应变而化。打个比方,太阳升起了,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变。向日葵见太阳运转,就跟着转圈,这个叫化,随机应变为化。人也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自化。“自化”的第二种是自己因教而化。谁教呀,天地行不言之教,侯王行不言之教,万物自我感化,自我教化,从而效法天地之道,侯王之德,民不令而自均。
   侯王若能笃守这样的道理,万物都能够自行地法天道、尊王命而完成自我教化,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他们。可实际情况是,侯王总想去教导、总想去命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尚贤,使民争功名利禄;贵难得之货,使民为盗;见可欲,使民心乱。
   在道德经里,老子一直强调“守”,可见,对人尤其是侯王喜欢穷折腾这个事,是深恶痛绝,是欲除之而后快。爱“化人”,不尚“自化”,是许多人和宗教的通病。甚至巫婆、神汉也装神弄鬼,要去化别人,他们自己都活的乱七八糟的,还想着告诉别人怎么生活。上当受骗的人呢,也心甘情愿的被他们进行精神控制,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这些骗人的,还有被骗的,按照道德经里面的思想,都是失道灭天之人。骗人的无德,上当的无善。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白话:天地万物在各自的变化、教化、感化、演化过程中,各种与大道之“无为”相左相悖的欲念、行为也会随之出现,思想与行为逐渐偏离大道,我将用大道“朴”来镇守,使之明心见性,回复本真。
   阐述:欲,欲望、欲念,各种想法。作,说文注,起也。物自其化,化而生性,性起而作。“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但也不是说从此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饱暖而思淫逸,人心就开始不安分了,心魔就会蠢蠢欲动。为贪所困,出贪魔;为名所困,出妒魔;为情所困,出情魔;为色所困,出淫魔;为怨仇恨所困,出恶魔。怎么办?我将用“无名之朴”来镇守其本真、本心。朴是什么?无名之朴是什么?老子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无名之朴就是大德。意思是:守之以道,镇之以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镇守源头,如果远了,及时让其回头,发现偏了,及时给予矫正,使其知错而改,最终“明心见性”,看清自己的本真,重新回归到正轨。“镇”不是镇压,不是暴力行动,而是用无名之朴来镇住心魔,守住本心,使其明心见性。
   4、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白话:以其本真之“朴”来镇守,来引导,使之返朴归真,这样欲念不起,背道之事也就不会再犯了。心静则万念灭,一切复归宁静,天下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秩序井然,一切也正常了。
   阐述:“夫亦将不欲”,也就不会触犯规矩,犯戒了,达到了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人若无欲就能静,万念皆放下,心无杂念,心就如明镜,若有一丝杂念,心就不平了。“不欲以静”,不被欲念所牵制、干扰,心就能真正清静下来。心无欲无念之时,则比明镜还明,就可明辨是非,洞悉万物,明达四方。“不欲”而“静”,“心镜”很透明,说不定大放光明,真可以洞见三世。哈哈,扯远了。
   定,说文注,安也,从宀从正。天下有正方能定。到底什么才是正呢。人,通常都认为自己是正,万物皆为不正,自己是对,别人皆为错。而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唯一正的,只有天地之常道,而不是人的任何言论之教。理解了这一点,这就是知常。而天下之人,以妄为常太久了,也活在荒诞里太久了,往往以倒置为常,以邪为正。知常不妄,是以不欲。守常不离,是以合天。合天入道,虚极而静。静而笃之,不失其所。天下万物,奉天地而生,依天地而作,不受人为之智巧伪诈教行的蒙蔽而妄作妄为,便能自成其成,不失其所,而守其正,天下得其正,是以天下将自定。
  
   综述:上一章,老子列举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等四种情况,它们无一不是用“道”与“不道”的微妙关系,因循而用,轻松就起到奇效。“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不过老子指出,这些都是小技巧、小智慧,算不上“明”,更不是“大明”,只不过是守柔弱之道,胜于守刚强之道而已。注意,“柔弱胜刚强”不能简单理解为: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这样诠释就狭隘了,是有这层意思,但远不止如此。为强调守柔弱之道,最后老子又作了引申:“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这不再是“微明”,而是“大明”了。柔,就是复归于婴儿。刚,就是知其雄而不守其雌。弱,就是复归于无极。强,就是知其白不守其黑。何谓“明”?第十六章“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思是,这种能够生生不息且是内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就是“常”。明白了、掌握了这个规律就是“明”。不知常,逆势而为,妄作则凶。复守其雌,复守其黑,方能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名之朴。有名者,必有其制,有制者,必灭其天,灭天者,必丧其性。即朴散则为器。
   本章是道经部分的最后一章,不仅承接了上章,也是对整个道经部分的总结。王道之治,其难就难在,人天然地会倾力于妄为而甚于守常。人和草木禽兽不一样,草木,只要给他们阳光雨露,它们就可以安然的生长繁茂;禽兽,只要给他们天空和大地,它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找吃的找喝的,天地不会让草木禽兽饿着,既然生它们出来,就会提供一个可以衣养它们的生态环境;草木禽兽也不会吃撑了没事干就把天性灭了。而人则不然,人有了阳光雨露天空大地衣食住行还不满足,他们吃饱了撑的就喜欢折腾自己,而自残其天自害其性。怎么办呢?老子说:守之以道,镇之以德。有了道与德,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为帮助大家理解本章,讲讲两个重要历史人物——司马谈与郭象,听听他们对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文景之治”的亲历者,太史令,他在《论六家要指》中指出:“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从“其实易行,其辞难知”一句来看,司马谈的总结应该是着眼于历史实践的,而非理论思辨层面。就历史实践而言,道家无为的要义,首先在于不先入为主,不预设某个固定的治理模式,也就是不搞教条、本本那一套;其次在于以因循为用,因应万物之情,遵循万物之势,法与度的运用,以应时和物理为准,所以机动灵活,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其三,追求天人合一。显然,这样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放任主观意志去胡作为,说白了,就是古代版的“摸着石头过河”,即不主观、不经验,不拍脑袋,即“无为”,又要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放心大胆地让“万物并作”,一旦出现偏差,则镇之以无名之朴,从而实现天人合一,即“无不为”。
   郭象,西晋哲学家,魏晋“清谈”的亲历者。当时“清谈”的话题,源于“三玄”——《周易》和《老子》、《庄子》,话题当然包括“无为”。郭象认为,世人对“无为”的理解,存在令人担忧的偏失,他利用注解《庄子》的机会,向沉湎于清谈的名士们示警:“无为之言,不可不察也。夫用天下者,亦有用之为耳。然自得此为,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也。今之为天下用者,亦自得耳,但居下者亲事,故虽舜、禹为臣,犹称有为。故对上下则君静而臣动,比古今则尧、舜无为而汤、武有事。然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则古今上下无为,谁有为也?”郭象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符合本来真性的动作行为。就符合本来真性的意义而言,古代的圣君贤相如尧舜汤武等,各做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全都是“无为”的。这样的“无为”之中,就包含着治理天下的种种实事,只不过剔除了自私用智的人谋诡计而已。
   “文景之治”是以道家的无为而治而实现的。文帝、景帝之无为,是用了道之精髓,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放任主观意志去胡作为,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上不妄为,民众自为,故能无为而无不为。而魏晋尚“清谈”,真不为,空谈误国,导致“永嘉之乱”,直至西晋灭亡。王衍被石勒推墙塡杀时,说,“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主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所以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阉割其原意,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老子,还大言不惭地说是老子的思想。要本着对历史、对他人、对自己负责,本着向经典致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解读和诠释。仅谈“无为”之道,是不完整的。守“无为”之道,只是守了“源头”,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还要“流长”,必须“镇之以无名之朴”,才能源远流长。没有流长的源,是没有意义的源,而没有源的流长,也是流不长的流长。根深才能叶茂,而没有叶茂,根再深也将枯萎,根深叶茂是一体的。“无为”如果不能“无不为”,“无为”只是替上位者的懒惰开出了通行证;没有“无为”的“无不为”,“无不为”只是替流氓无产者的散漫撑出了自由的旗帜。

共 41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阉割其原意,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老子,还大言不惭地说是老子的思想。要本着对历史、对他人、对自己负责,本着向经典致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解读和诠释。仅谈“无为”之道,是不完整的。守“无为”之道,只是守了“源头”,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还要“流长”,必须“镇之以无名之朴”,才能源远流长。没有流长的源,是没有意义的源,而没有源的流长,也是流不长的流长。根深才能叶茂,而没有叶茂,根再深也将枯萎,根深叶茂是一体的。“无为”如果不能“无不为”,“无为”只是替上位者的懒惰开出了通行证;没有“无为”的“无不为”,“无不为”只是替流氓无产者的散漫撑出了自由的旗帜。谢谢耕牛的解读!辛苦了!强烈推荐阅读。【编辑 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道法呼吸        2017-04-21 07:45:41
  “重视大的祸害,好像随时会附上身一样”。这是你的“贵大患若身”的理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宠和辱加身,都和受惊是一样的心情。高贵之位加身,和大病加身是一样的。
  
   注:贵大患若身。若“贵大患,若身”断句,则译为“重视大患象重视身体一样”——文理虽通,义理不顺。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见过视大患为儿戏之人么?脑残弱智者都不会对大患无动于衷的常理,还需要老子喋喋不休?
   此“若”,由若的“择菜”之择,引申为“及”、“加”之意。老子在“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视肉身为无,哪里谈得上什么重视肉身呢?
回复1 楼        文友:玉峡耕牛        2017-04-23 16:31:48
  您说得很对,谢谢您。“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与辱是一对概念,贵与大患是一对概念。且前后呼应,宠则贵,辱则大患。惊与身,都作动词。惊,指受到惊吓、感到惊讶、吃了一惊;身,指上身、附身、着身、加身。若,好像、仿佛。意思是受宠,则意味着即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惊喜也;失宠则辱,意味着眼前的荣华富贵将丧失殆尽,甚至墙倒众人推,保不定身陷囹圄,惊吓也。大富大贵呀,大祸大患呀,好像如影随形,交替上身,令人难以自己。再次谢谢您!不过,您如能在本章后面提,更好些,便于大家共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