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慢时光·邱籽读诗(赏析) ——之临近森林
这个下午,读俄罗斯诗人艾基的《临近森林》。
在我阅读之时,总有风从绿色的树梢上吹过来,晃动窗户上的玻璃。瑟瑟的声音,自由,随意,没有任何韵律。这让我想起诗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般来说,韵律总是束缚思想,与自由相悖的。
这样的观点,让诗人与绝大多数诗人区别开来,而成为独异的另一个。
我喜欢没有韵律的自由,因为这样的诗歌,更像诗歌,没有刻意和雕琢,更接近自然之风的絮语。
而
我终于接近无人到过的那里
只有一种旧感觉的
白银——当自由的温暖在额与肩上
哦
这明亮的
田野─似闪向天空的光芒
“而”字来得突兀,没有任何的预兆和铺垫。并且,在第一行中茕茕孑立,留下大片神秘的空白。我听到我的声音,在空白处迟疑地回旋了一下,才与“我”这个词语连接上。
我发现,这“迟疑地回旋”与后面的“终于”一词正好构成了呼应,说出了抵达无人之地的路途的漫长与不易。
在无人之地,诗人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明亮的田野。
在俄罗斯文学中,田野一直是一种神性的存在,它的悠远空旷,以及无边无际,与天空和上帝,构成神圣而永恒的关联。
田野是诗人们的情结,也是他们吟唱不止的主题。在他们的心目中,田野是起源、生殖,劳作、归宿、栖住、永恒、神秘、包容、安顿,和意义。
而此刻,诗人突出的是田野的明亮。这种明亮,不是代表丰收的黄金色的,也不是与冷寂连在一起的苍白色的,而是旧感觉的白银的颜色。
我喜欢这种颜色。白得一点也不冷,白得明亮而干净,甚至接近于圣洁,但并不突兀到刺眼。在我的感觉记忆里,这种旧感觉的白银色,与秋日白桦树的颜色十分相似。
难道此刻诗人临近的是,生长着大片白桦林的旷野吗?
诗人,没有点明。
但我从诗歌中,看到了这些旧白银的光芒,正从田野里发射出来,向着天空闪耀。田野与天空的光,闪烁在一起了——这是怎样一种澄澈?
是
一如羞怯火花的寂寞灵魂
拥抱四周
闪烁了,自由之白色在附近
而纯洁完成——简单地:被纯洁自己
田野
敞开
总是像
天空前的田野
发它的光——为自己 r>出现在这一节诗歌之首的,又是一个独立词语:是。后面,同样是一大片神秘的空白。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空白,如同我喜欢上了田野的空旷、辽远,和丰富的沉默。
诗人说过,人要学会倾听沉默,沉默是最丰富的言说。
在亮光里,我看到了诗人寂寞的灵魂。它也开始羞怯地闪耀了,如同火花,拥抱四周,也被四周拥抱。
田野。天空。树林。自己。
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白色,都是干净的光,没有阴影,没有约束,没有边界。这一切,也都是敞开的,彼此进入,彼此接纳,没有阻隔,也没有障碍。但同时,它们也是自足的,最终为自己而在,自己完成自己的纯洁。
我感觉,诗歌中出现了一个圣殿。这圣殿,在天上,在田野,在树林,也在诗人自己的身体里。它并不置于云端,高到不了企及;也不位于天际的雾霭里,远到不能接近。
它在灵魂的周围,也在灵魂的里面。
那
另一个呢?光芒毕竟穿越了它
为——爱
像某一天使——到处——爱我的放纵
同时创造
纯洁之地:
——有过多少风?少许幽暗地离开和活着的风
比安宁的上帝更安宁!
在那里
沉默中
天蓝
这一节,独立在行首(也是行尾)的,是一个渴望及物的叫“那”的词语。像一个人,在高处眺望和寻找。我知道,它要找的是“另外一个”。另外一个,到底是什么?是我的另外一个灵魂吗?还是一个守望者?
艾基的诗歌中,总是充满了无法看清的神秘。就像明亮树林中的暗影,变幻着,明灭着,诱惑着人探究的目光。探究或许没有结果,但其过程充满了迷惑的美,更增加诗歌的魅力。不知道另一个是谁,在哪里,但可以肯定,它的纯粹同样被光芒穿透。
这另外一个,有时像天使,一边爱,一边创造。而爱,让放纵的诗人,更加自由地享受自己的放纵;而创造,让纯洁之地,更加纯洁。
有时,这另外一个,会在“幽暗地离开和活着的风”里,静静沉默着。接受圣洁和神秘力量的抚慰,而进入安宁至极的境界,甚至成为安宁的本身。
“在那里 /沉默中/天蓝。”
诗歌至此,进入到无限——词语消失的无限,高远的无限,蓝到澄澈的无限。
读完全诗,我感觉自己也在无韵律的风中飞升起来,而房屋随之敞开,天空迎接过来。我成为了“另外一个”,比安宁的上帝更安宁的那一个……
我听见我在天蓝的地方说,谢谢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