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凤英(微电影剧本)
一
吴浪声坐在学生宿舍里看着信。
画外音:孩子,有件事爸妈瞒了你二十多年一直没说,本来在你考上大学那年,我和你妈商量了好几晚上,想和你说实情,可又怕影响你的学业,就决定不说了。前些天收到了你的来信,你们的毕业分配都决定好了。你先不回家,去你女同学家玩。孩子,看来你和你的女同学恋爱了,你真的长大了。爸爸妈妈商量好了,写信把这件事从头告诉你:那是一九六二年夏天的时候…………
二
吴国江下了自行车,推着车子拐进胡同。胡同两边都是尖顶瓦房,有的房门边用砖垒的花池子,里面种着各种花;有的在窗下垒着煤池子;有几家养着鸡在窗下垒着鸡窝,母鸡在鸡窝门前,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墙根处有太阳的地方挖了个土坑,趴在坑里晒太阳,不住地还用翅膀一个劲地翻土。有的房前有高大的梧桐树,胡同中间一家房边,有一颗粗大的老槐树,枝叶茂密。树下离这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张大妈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在地上挖土玩的孩子,和一位姑娘说着话。
三
吴国江推着自行车走过来,他朝着大妈喊:“张大妈!”
张大妈转脸一看:“吆,今天回来得早?”
吴国江说:“今天厂里造的船下坞了,我也算忙过去了。这些天叫你跟着受累了。”
张大妈:“这说哪里话,我也得看外孙子,正好帮你看着玉玉。”
吴国江看着张大妈说:“玉玉呢?我领她回家给她做饭吃。”
张大妈:“那不,这几天都是她凤英阿姨有时间就过来帮我看着。”吴国江这才注意到凤英。凤英弯弯的眉毛下,一双黑黑的大眼睛,还有点微微的调稍;乌黑的头发疏着好看的刘海,扎着两条大辫子。她正抱着玉玉。
吴国江说:“玉玉,快谢谢阿姨!咱回家做饭吃去。”
凤英:“玉玉,找你爸回家吧,明天阿姨还来看你。”说着,就要把她放下。玉玉小手把着凤英不撒手。凤英趴在她的耳朵上,不知说了几句什么,玉玉高兴的撒开了小手。凤英说:“玉玉,这是咱们两人的秘密,谁也不告诉,要是说了,明天我就不来看你了。”
玉玉看着她答应着,从她身上下来。吴国江把她抱到车子上,爷俩回家了。
四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凤英问张大妈:“大娘,他上班那么忙,他对象咋不帮他看孩子呀?”
张大妈抽着烟袋:“嗨!他还没结婚呐,哪来的对象!”
凤英不解的问:“那,他这孩子……?”
张大妈在鞋底上磕磕烟袋:“别提了!他这人挺聪明、挺好,就这件事办的发傻。”
凤英问:“咋回事呀?”
张大妈说:“大前年秋天,他们厂也是赶造船任务,白天黑夜的加班。那阵子他忙了将近两个来月,有时候都几天不回家。那天忙完了,回来就抱回这个孩子来,说是在厂门口捡的。他一个大男人,还是个青年,他哪会弄孩子?都是我帮着他弄了很长时间。当时他正处了个对象,起初那女的心思他弄来家养些日子,看谁家要孩子,找个合适的主,过些日子就送给人家了。没想到,他不但没送人,还在厂里和领导说好了,给开了证明,落上户,给他当闺女了。你说他傻不傻?为这个孩子,人家那个女的当时就和他散了!后来说谁,谁也不跟他。你想,人家谁一个大闺女家,还没过门,就当后妈?一晃三年过去了,他都二十八、九岁了,他也不害愁!”
凤英问:“他家还有别人吗?”
张大妈:“听说他跟他姐姐长大的,爹娘早没了。”
五
“凤英!凤英!”
顺着叫声,张大妈转脸一看:“喓,这不是前胡同她杨婶吗?”
杨婶说:“张大嫂,我来找凤英回去吃饭。”
凤英起身和张大妈说:“大娘,我回去了。”说着就来到杨婶眼前要和她一块回去,杨婶说:“凤英,你先回去吃饭,我和你张大妈说会话,赶忙就回去。”凤英走了。
张大妈看着凤英走去的背影,说:“这个嫚真好,这些天常来帮我看孩子,和我说话。问她是哪来的?她说是前面胡同的,老杨家是她二姨家,她姓沈。她说了一顿,我也没弄明白是谁家。你不过来找她,我还真不知道是你家。”
杨婶说:“这是俺大姐的闺女,俺姐夫姓沈。”
张大妈:“嗯,听这嫚的口音,家离这里挺远吧?”
杨婶:“可远啦!在吉林,离长白山不远。”
张大妈:“你在那么老远还有亲戚?从来没听说过。”
杨婶:“俺大姐解放前去了吉林,她对象在那里矿上上班。”
张大妈:“挺好呀,你看人家这闺女长得多俊。”
杨婶:“唉,别提了!长得俊,命不好。我和俺大姐,从她去了东北,有二十五、六年没见了,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写封信,她给俺家寄点东西;我也给她寄些东西。头些年她来信说,俺姐夫病了,没多长时间就死了。前几年她来信说,姐夫死了,家里日子紧巴。人家又给她说了个矿上的对象。凤英上面的哥哥结婚了,姐姐也出嫁了,就剩她在家。可她和她后爹俩人合不来,三天两头地闹别扭,她妈净在中间为难。说让她来俺家住些时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在这里给她说个婆家。”
张大妈指着小板凳说:“她杨婶,你坐下说。”
杨婶坐下,接着说:“上个月俺大姐来信说凤英要来,可也没说她哪天来,我心想快写信问问俺大姐,凤英哪天来,好去火车站接她。那天正想叫俺大儿子下了早班,给他大姨写信问问凤英什么时候来,傍黑天,她就来了。一进门吓了我一跳!猛地一看,她长得和俺大姐年轻时一模一样。她进门叫了声二姨,我从来没见过俺大姐家的孩子。不过我说,就看你这长相我就知道你是凤英,因为你长得和你妈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坐下,我们说了一些再早的事,说起了这些年俺大姐的事,俺娘俩就哭了。俺老杨说,孩子来了是好事,看你们哭的,快去给孩子做饭吃吧!”
张大妈抽着烟说:“可不是,多年不见,不容易啊!”
杨婶说:“你说俺大姐也是,凤英在这里没有户口,说市里的吧,人家谁干?说农村的吧,农村的日子多苦?那不还是受罪。我这些日子正为这事发愁!”
张大妈问:“她杨婶,这个嫚多大了?”
杨婶:“二十二了。”
张大妈:“她杨婶,眼前就有一个挺合适的。”
杨婶问:“谁家的?”
张大妈:“就刚才凤英给他看孩子那个,小吴。”
杨婶:“他是离婚的?还有个孩子,不行!”
张大妈:“你先听我说,他在造船厂,是宣传科的干事;能写绘画,还会拉胡琴。人心眼也好。”
杨婶说:“那也不行,那多委屈凤英啊!一个大闺女,还没过门就当后娘。”
这时,张大妈的闺女站在她家门前喊:“妈!我都把饭做好了,你来家吃饭吧!”
张大妈说:“你先把孩子抱回家吃饭,我和你杨婶说会话。”闺女过来和杨婶打了招呼,抱起孩子往家走来,后面,张大妈和杨婶继续说着。
六
吴国江敞开门进了屋,地上有几个老鼠一看进来人了,眨眼就藏起来了。他把车子支在屋里墙根处,把玉玉抱在床上,从桌子上拿过一个装鞋的空纸壳盒子,里面有几本小人书和用纸叠的小船,放在玉玉眼前,说:“你先看小人书玩着,爸爸去做饭,一会吃了饭,我给你讲小人书。”
玉玉说:“爸爸,讲大船的故事。”
七
胡同里。杨婶说:“嗷,是这样呀,那凤英没户口,他能愿意吗?”
张大妈:“这头我去说,我了解小吴,估计他能愿意。你先回去问问凤英看看,她有没有这个意思,要是有,你晚上再过来给我个话,我去找他说心里更有底。”
八
杨婶回家进屋,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凤英说:“二姨,咋才回来?”说着,起身去大锅台前,敞开锅给二姨拿来饭。
二姨夫说:“俺都快吃完饭了。”
大表妹问:“妈,说什么啦?这么长时间。”
杨婶坐到饭桌前,端起饭碗:“说凤英了。”一听这个,大家都没说话等着听。
杨婶朝着凤英说:“凤英,刚才我在前面胡同和你张大妈说起你的事,你大妈说,小吴那个人不错。”看着凤英的表情,二姨明白,她不知道说的是谁。就赶紧说,“就是你给他看孩子那个。在造船厂上班,大国营;还是科室的,将来说不定还有机会把你的户口办来。你张大妈让我回来问问你,有没有那个意思?”
凤英说:“我妈在信上不是说了吗,我的事,要是有合适的二姨给做主。”
二姨说:“好,一会吃了饭,我就去你张大妈家,给她回个话。”说着,杨婶一看,小儿子青岭、三嫚桂香、四嫚青燕早吃完饭了,也不离开饭桌,瞪着眼睛等着听。杨婶朝着他们:“你们几个赶紧上里屋写作业去,小孩家听这些干什么!”还没吃完饭的二嫚,爱华说:“你们几个去吧!一会我给拾掇饭桌。”几个孩子不情愿的离开桌子,去里屋学习去了。
坐在二姨夫身边的大表哥问:“妈,你刚才说,凤英给他看孩子?”
杨婶:“嗯。”
二姨夫拿下嘴上的眼袋,说:“不行不行!他有孩子了,这不是胡闹台吗!”
杨婶放下饭碗,笑着说:“你们别急,先听我说……”
九
晚上要睡觉了,玉玉说:“我要找妈妈。”
吴国江在玉玉的边上,半侧着身依着床头,正哄着她睡觉。一听孩子这样说,他赶紧说:“不是早你说了吗,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得很长时间才能回来。”
玉玉说:“妈妈抱我了。”
吴国江:“瞎说!睡吧。明天去厂托儿所阿姨抱你。”
玉玉说:“不!我要妈妈抱我!”
吴国江无奈的:“这孩子,不听话!哪个妈妈抱你了?”
玉玉说:“奶奶家的。”
吴国江看着玉玉问:“你是说,帮张奶奶看你那个阿姨?”
玉玉看着吴国江:“是。”
吴国江赶紧说:“玉玉,那是阿姨,不能叫妈妈!听着啦。你要是不听,阿姨就不看你了。”
十
玉玉睡了,吴国江坐在桌前看一些宣传科的材料。这时有人敲门,吴国江起身去敞开门,张大妈喜气洋洋地进来了。
十一
已是深秋了。吴国江住的房子,窗上换了好看的粉色窗帘,玻璃上贴着喜字;门上的玻璃也抽了粉色的门帘,玻璃上也贴了喜字。屋里墙上小镜框里,镶着吴国江和凤英的半身黑白合影。
他们三口正围着桌子吃早饭。吴国江说:“以前我天天上班,锁着门,屋里老鼠多,你看把饭橱门都让老鼠啃坏了。等过几天,我从厂里弄个猫来家养着,家里有猫,老鼠自然就吓跑了。”
凤英一边给玉玉用筷子捣菜,一边说:“不用了,孩子还小,别让猫挠着她。以后有我在家,只要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老鼠自己就没有了。”
吴国江吃完了饭,放下碗筷子,站起来,说:“凤英,我去上班了。”说着从墙上的衣挂上拿下中山服穿上。拿过手提包,挂到车把上,就往外推车子。
凤英赶紧说:“快,玉玉和爸爸说再见!”玉玉伸出小手:“爸爸再见!”
吴国江推着车子敞开门,回头和玉玉挥挥手:“好孩子,再见!”说完,出了门上班去了。
玉玉也吃好了饭,坐在桌了边看着凤英。凤英吃着饭,又给玉玉把暖壶里的开水和小茶缸里的水兑了兑,放到她眼前,说:“喝点水。”
玉玉端着小茶缸喝了几口,看着凤英问:“妈妈,你以前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凤英吃着饭问她:“谁说的?”
玉玉:“俺爸爸说的。”
凤英:“嗯,妈妈是以前去了很远的地方,这不是想你就回来了吗。”
玉玉问:“你去哪里了?”
凤英:“长白山。”
玉玉:“妈妈,长白山什么样?”
凤英:“好了,玉玉,等我吃完了饭,咱去找张奶奶。”
十二
凤英敞开门,玉玉抱着小板凳先出来了,她回身看着跟着出来的凤英:“妈妈抱。”
凤英关上门,扣上门鼻子挂上锁,说:“妈妈锁上门的。你看张奶奶在树下,你先走着过去。”
张大妈在树下,看着孩子,朝着这边喊:“凤英!你们小心!前面路过老邱家门前鸡窝,小心他家的大公鸡,别让它咬着你和孩子!”
凤英锁好了门,几步赶上玉玉,把她抱起来。这时,也快走到了老邱家的鸡窝跟前。往前走着凤英歪头一看,火红色的大公鸡,正抻着脖子,歪着头,愣愣的看着她。
张大妈在这边急的大声喊:“凤英!你们小心!”
凤英抱着玉玉都走过来了,鸡愣是没动地方。凤英过来放下小板凳,说:“大娘,没事。”
张大妈:“我一直替你们捏一把汗!你不知道,这大公鸡,不管谁把他家门前过,它瞅着你也不动。等你刚过去,它跟上就咬你的脚后跟,扑扇着两个翅膀跟着咬。特别不是咱们这个胡同的人,它是一个都不放过!咱们胡同的大人、孩子也叫它咬了好几个。你没看这胡同的人过他家门口,老远的就看着它,躲避着走。”
凤英抱着玉玉坐下,说:“我看它挺老实的。”
张大妈看了一眼那边的大公鸡,瞅着凤英:“你说也是,这大公鸡欺负人,看你长得俊,它都看傻啦!”说着,她朝着老邱家那边,“你看看,到现在还在那里傻愣愣地往这里看你。”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凤英的身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变的是那份美丽、善良和勤劳。
人生原本艰难,但只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一双勤劳的双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富有积极意义的剧本,发掘了人性中美好的因子,催人奋发向上,积极创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