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施”李再见(记叙文)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走廊那儿一片宁静,没有一丁点儿声音。这时,一个微胖的人走进教室,那就是李“西施”再次给我们上课了。
“西施”李悠然走进来,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加上胖嘟嘟的脸蛋,显得十分可爱!仔细一看,跟她儿子还有几分相似呢!
“西施”李给我们上作文课,指着大屏幕,让我们欣赏他们班的杰作、看见熊媛媛写着费雨婷的外貌,使我不禁赞叹起来,想着:果然名师手下出高徒啊!想必李老师费了不少功夫与心思吧!在心里油然而生出了一份对李老师的敬意。
我们见李老师慈祥,温柔的一面,便又议论起来。“同学们,1!2!3!坐端正。”我们听话地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李老师说话是铿锵有力,语速超快,就如离弦一般。还记得那次上《金钱的魔力》时,李老师嘴里叶出的字,瞬间闪过我的脑海。左耳听,右耳出,根本不知李老师在说些什么,只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上唇和下唇,像拖拉机一样翻来翻去。
李老师有时优雅大方,有时搞笑十足,这也是我喜欢李老师的原因了。我认为李老师那小小的身材却装着大智慧。
赤水二小五(2)班:罗艳
指导教师:曾利和
【编者按】首先必须要说清楚,学生私下里给李老师取的这个外号,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作文并没有围绕“西施”的特点来描写,只是淡淡地描写了几句:“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加上胖嘟嘟的脸蛋,显得十分可爱!”“西施”是这个样子吗?西施因居村西,故称西施,一作先施,小字夷光。貌若天仙,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为古今美人第一,西施一词,遂为美女之代称。唐代诗人李白在《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所以说,我们在描述一个人或形容某个人时,要抓住其重要特点,不说神似,起码要形似。但是,本文语言还算流畅,而且描述生动,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