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为诗歌上访

编辑推荐 为诗歌上访


作者:王晓玲 布衣,11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4发表时间:2017-04-22 17:01:12


   北方的某个小村,杏树红了,梨树白了,柳树绿了。夕照里,山坡上,杨世志拿着羊鞭不紧不慢地把二三十只羊往一起聚,该回家了。
   炊烟四起。杨世志和羊群走到村街,接连遇到几个闲适的村人,他们和杨世志搭讪,搭讪的内容无非是,小志,回家吃现成饭吗?小志,又写诗了吗?有的问话,杨世志装没听见,瞅着地面。一两个对他心情的,才回答,小傻在家把饭做好了。或是,写了。
   杨世志30多岁了,单身,枯干,木讷,常年穿着吊腿黑裤子,肥大的蓝上衣。他瓜子脸,大眼睛,瞳仁黑黑的,好像生着湿湿的雾气。他的嘴唇总是抿着,赌气似的。杨世志的父母几年前相继病逝,他和弟弟小傻守着三间土房一群羊相依为命。杨世志的父母老实巴交,一心一意供他读书。大学没考上,杨世志从此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父亲给他买了几只羊,叫他放,他就放,放得也挺好。这不,他已经放了10多年的羊了。弟弟小傻,天生弱智,但会做饭,扫院子,剪羊毛。以前,父母种地,做工,杨世志放羊,小傻料理家务,一家人与世无争,过得也蛮幸福。自从二老离世,哥俩的日子显出凄凉的光景。
   村人知道杨世志写诗的事情,源于那次他追着小傻打。小傻一边嚎一边跑,杨世志一边嚷一边追。滑稽的是,哥俩都是拱着双肩,缩着头,忽闪着胳膊,弯腰蹿着高跑。杨世志追上小傻,照着小傻的屁股狠打,一边打,一边说,叫你烧,叫你烧。旁人赶紧拉架,问清楚了原由。那天傍晚,杨世志赶羊回到家,进屋一看,小傻不但没做饭,还正在嘀嘀咕咕地烧本子。杨世志一看,那不都是自己的诗集吗。杨世志抢下零落的几片纸,怒声问小傻,为什么烧本子?小傻委屈地说,哥哥跟它们好,不跟自己玩。杨世志心软了一下,可是看到自己几年的心血被小傻变成一堆灰黑的灰,不禁又气了,照着小傻后背就是一巴掌,还说,打死你。杨世志气归气,却没想再打第二下。谁知小傻对着哥哥用食指刮脸蛋,意思是哥哥羞。杨世志问,咋羞了?小傻做了一个动作。杨世志顿时脸红脖子粗,真的是羞死了。杨世志明白了,小傻半夜看见了他自慰。杨世志恼羞成怒,这才追着打小傻。但这个羞事,哥俩心照不宣,没对外人透露半点。
   杨世志写诗,是从父亲给他买羊那天开始的。当他看到父亲赶回几只羊叫他放的时候,杨世志的脑子轰隆一下,心碎了。他悲伤,绝望,挣扎。他不想人生就这样完蛋了,可是,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出去打工?摆摊?想想都畏惧,杨世志最不善于和外界打交道。他想来想去,放羊还是适合他的。但内心的失落和孤独,一会儿排山倒海一般压过来,一会儿又死了一般空寂。当晚,杨世志写了第一首诗:
   我想找到一条小径
   羊儿
   我甩出一次鞭子
   胸膛便窒息一次
   我是你们
   同病相怜
   我抱着一只羊哭泣
   明天
   你死于非命,我也无路可逃
   如果找到一条小径奔跑
   该有多好
   我背着你
   遇见稻草人,我们向他问好
   麦子黄了
   鸟儿的啁啾是一场黄昏的晚宴
   我们继续赶路
   想遇见用布袋捡拾星光的人
   杨世志写诗,出于抚慰心灵,也有武装自己的意念。某一时刻,进而产生用诗歌叩开成功之门的想法。他吃苦,奋斗,磨炼自己。当然,这些外人看不出来,是暗自的。他读书,废寝忘食地读,不仅仅限于诗歌,还一本一本阅读世界名著。他的零用钱几乎都用来买书了。
   外人知道杨世志写诗以后,对他是有些另眼相看,村人说他有内秀,一两个后来联系上的同学说他有追求。杨世志买了二手手机和二手电脑。
   一天上午,杨世志接到住在市里的魏同学的电话,意思是,中午,同学做东,请人吃饭,邀请到了当地一位著名诗人。同学叫杨世志拿着诗稿赶过去,见一见名诗人,以求指导一二,向刊物推荐推荐。杨世志很崇拜这位名诗人,喜欢他的诗歌,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才答应去。小傻病了,好几天不爱吃东西,这天忽然想吃炒红蘑,炒地瓜皮。地瓜皮是菌类,雨后,树林子里自然生出的。杨世志放羊的时候,捡到红蘑,地瓜皮,晾晒后,卖钱。很贵的,自家舍不得吃。这不,留着过年吃的两小包红蘑和地瓜皮,到了年三十,还是没舍得吃。杨世志各自抓出一把想给小傻吵着吃,可是,他接到同学的电话后,把抓出的红蘑和地瓜皮又装进包里,打算送给名诗人和同学,作为见面礼。杨世志抚慰一下小傻,出门了。
   杨世志坐客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到了市里。他把土特产交给了同学,说明了心意。魏同学说,给他的那份他不要了,全送给名诗人好了。
   亲朋贵友落座,魏同学一一介绍。别人都是有工作单位的,其中一名女士还是企业家,资产几千万,听同学说,是开采铁矿石发家的,小学都没读完。杨世志土气,拘谨,甚至还有一股膻味。别人有说有笑,杨世志尴尬地陪着笑几声,或者干脆不吱声。魏同学几次向名诗人提起杨世志的诗歌写作,名诗人总是看了杨世志一眼,嗯了一声,就和别人说笑了。杨世志不是滋味。开席的时候,当魏同学向名诗人介绍杨世志的时候,杨世志立刻站起来,伸出手在半空等了几秒,名诗人半欠着屁股,刚把手伸出一半,他的手机响了,名诗人离座出去接电话。杨世志缩回手,等着名诗人接完电话回来再和他握手,谁知,名诗人回座后,连看都没看杨世志一眼,就和那个女企业家找话了。他和女企业家谈诗歌,谈文学,谈使命。女企业家咿咿呀呀应付着。人到中年的女企业家胖胖的,穿着超短裙。吃着吃着饭,她无意识地拿起牙签仰面剔牙,两条腿分开得很大。名诗人凑上女企业家的耳朵说,我除了给你写诗歌,再给你写一篇报告文学,赞颂你的创业精神。
   杨世志悄悄到吧台把饭费结了,不到300元钱。
   曲终人散,大家出酒店,握手话别。名诗人拎着土特产,靠近女企业家,一再说,要为人家写诗,写报告文学。
   杨世志和同学告别后,往回返。
   他到家后,不敢看小傻的眼睛。小傻的眼睛凄楚,留恋,无助。他为小傻炒了鸡蛋,熬了粥,小傻没有吃。几天后,小傻死了。
   杨世志一下一下撞着墙。
   兄弟
   你走了
   黄昏更深了
   深如一眼井,枯了
   牧人和羊儿再也喝不到水
   你走了
   一个小坟搂着一个孩子
   太阳照着它
   我怎么也打不开门窗
   兄弟
   起风了
   杏花谢了
   我回家等你
   屋里的摆设和外面的景物没有区别
   我点上蜡烛
   似乎看见了你
   那是什么地方
   我不问了
   你在时间之外
   我归附日子之上
   某个雨后,春天依旧,我已去向不明
   杨世志写完诗,伏案睡着了,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杨世志放羊,写诗。他参与了几个论坛,把诗歌发到网上。几年下来,没什么反响。他的诗帖,没几个人关注,有的时候,是零回帖。对此,开始,他还有些沮丧,后来,他也习惯了。他想,诗歌是他的脊骨,别人是否关注,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写诗,发帖,寂静,冷傲,自自然然。
   事有意外。一段时间,一个网名为楼兰姑娘的诗友,点评了他很多诗歌,称赞、敬佩之情,表露无遗。杨世志小小惊喜了一番。很快,他冷静下来,心想,网络的事,没根的云彩罢了。可是,楼兰姑娘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她公开宣称,杨世志的诗歌是她在网上读到的最好的诗歌,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大白话分行,不是故弄玄虚,有的只是人生的轻叹和对生命和命运的困惑和思考。杨世志感到楼兰姑娘的跟帖点评很有眼力,很有思想,于是,接受了和她QQ以及电话交流。楼兰姑娘也是北方人,和杨世志隔省相望,自己开个小店,是个文青,平时也写点小诗。通过QQ,楼兰姑娘发给杨世志她的照片,小巧玲珑的身材,马尾巴辫,小眼睛,两只眼睛相距有点远,但很明亮。凹塌的小鼻子,大嘴,嘴唇有点厚,牙齿白白的。给人的感觉是,朴素,大方,耐看。杨世志仔仔细细实事求是地把他的情况都告诉了楼兰姑娘,也给她发了照片,没想到楼兰姑娘毫不介意,还夸杨世志长得特别酷,好喜欢。她千叮咛万嘱咐,叫杨世志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循序精进,有一天,一定会功成名就。杨世志得到楼兰姑娘的关注和鼓励,整个人精神焕发。慢慢地,两个人谈情说爱了。杨世志写给楼兰姑娘的情诗不下几十首,其中有一首是:
  
   把远方握在手心
  
   楼兰姑娘
   你是我跪出来的
   还是你一直站着等我
   只因我们都在人间
   原以为独自远行
   也正因为行走,我才有机会
   握住你的手
   这种风光,我感激涕零
   你是我吃饭的碗,喝水的杯,睡觉的床
   现在,我统统舍不得用
   爱是做了什么,不是过多的解释
   面对你的红唇,我惊慌失措
   万一你的语言是风
   我就一生铸造城墙
   如果哪天你的情变得坚硬
   我就在石头里度过余生
   你不是我的
   可是,我永远永远是你的
   我丢掉了理想和信仰
   梦里,只剩你下米我烧柴
   楼兰姑娘一连几天读着这首诗,一直哭,一直哭。她对杨世志说,我好心疼,好爱你。你来看我吧。
   杨世志答应了。他赶忙擀了一张大大的厚厚的羊毛毡,带上,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楼兰姑娘所在地。
   相见,双方都没有失望。他们在楼兰姑娘的小店里缠绵了好几天。有了爱,诗歌也无足轻重了,杨世志沉迷其中,不想走。他不明白,没有了诗歌,楼兰姑娘还爱他什么。楼兰姑娘催促他回去吧,好好写诗,她对他是真心的。
   车站,杨世志恋恋不舍,眼里的雾气更深了,嘴唇抿得更紧了。他握住楼兰姑娘的手,一个劲地用大拇指肚碾她的手心。楼兰姑娘把湿润的性感的嘴唇送上去,他没好意思吻,但笑了,笑得山川流韵。
   列车启动了。他望着窗子……没有太阳,但天气极好,像一个美丽的影子。
   杨世志回到家,放羊,写诗,和楼兰姑娘聊天。但楼兰姑娘不爱聊天,总是对他说,你写诗吧,我爱读你的诗。
   一晃两年过去了,其间杨世志又去看了楼兰姑娘三次,每次,对于杨世志来说,都特别难忘,特别欢愉。只是杨世志的诗歌,依然没有引起社会反响。
   时间如流水,多少个日子又过去了。
   楼兰姑娘对杨世志的热情不如从前,杨世志问,她就说,很忙的,不要误会。
   杨世志和楼兰姑娘说,他想和她结婚,谁到谁那都行。至于诗歌,慢慢来。楼兰姑娘说,一旦结婚,必定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叫他耐住寂寞,总有成功的那一天。杨世志说,成功不那么重要,顺其自然更好。他要求去看她,她说,很忙的,没时间陪他。杨世志问,你还爱我吗?楼兰姑娘说,爱。
   杨世志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他把羊群卖了,揣着几万元钱去找楼兰姑娘。他下了火车,才给楼兰姑娘电话,说他已经到了。楼兰姑娘来接站,一脸落落寡欢。他问,病了?她说,没。楼兰姑娘对杨世志说,小店兑出去了,他只能住旅社了。于是,楼兰姑娘在前,杨世志跟着,在火车站附近找便宜一点的旅社。走了两圈,选定一个小旅社。楼兰姑娘和老板说,住一晚。老板说,50元。楼兰姑娘拿给老板50元钱。杨世志心里嘀咕,怎么才定一晚?后来又想,她准是没有多余的钱。住过一晚,自己再多续订几天也不迟。这样想着,杨世志宽心了。到了内室,他关上屋门,放下提包,忍不住就亲楼兰姑娘,楼兰姑娘不冷不热地说,急什么,去洗洗。于是,杨世志到走廊的公用水池打了一盆水回来,洗了洗。楼兰姑娘躺在床上,杨世志给她脱衣服。杨世志看她没一点热情,心想,还是不做了吧。可是,他忍不住内心的焦渴,手指并没有停下。楼兰姑娘死鱼一样,杨世志好歹做完了。两个人没有话。以往都是楼兰姑娘不停地说,杨世志听着,笑着。杨世志抖落一个布包,拿出卖羊的几万元钱递给楼兰姑娘,说,给你。我把羊卖了。楼兰姑娘一听,急了,说,你把羊卖了,你回去干什么?杨世志没吱声。其实他想留在姑娘身边。楼兰姑娘说,我不要,你装起来吧。你住一晚就走吧,我陪你去买明天的火车票。杨世志百般不情愿,但他看出人家不挽留,也没强求。到了售票窗口,楼兰姑娘问售票员明天到辽宁的火车都有几点的?售票员说,7点的,10点的,15点的。杨世志说,买7点的票。他想,既然不留,不如早走。楼兰姑娘说,买7点的票,我早上不能送你。杨世志心里闪现一丝火化,高兴地说,那我买几点的票,你能送我?楼兰姑娘好像没听见,她干脆迅速地对售票员说,买一张7点到辽宁的火车票。他俩出了售票大厅,楼兰姑娘说,我回去了。杨世志吃了一惊,他本以为楼兰姑娘会再陪陪他。杨世志没吱声。两个人站一会儿,杨世志拿出一些钱给楼兰,说,你瘦了,自己买点东西。楼兰姑娘说啥也不要。只是喃喃地说,你回家好好写诗。杨世志的脸色忽然通红,他说,我会证明给你看。说完,走了。听见姑娘嘤嘤的哭泣声,他没回头。
   长夜无眠,杨世志孤零零地躺在小旅社的木床上,惆怅,失望,愤怒,更有一股强大的沉闷压在这些情绪上面。他要死了一样。不能死。他努力扒拉,在废墟里把自己扒拉出来。他一次次地深呼吸。他终于想好了。
   杨世志回到家,竟然一一到访当地作协,文联,杂志社,把他的诗稿给人家看,要求给予重视,给予发表。爱情能让一个懦夫变成勇士,这话一点不假。没人好好搭理他。他怒了,穿上羊皮大衣,揣上诗稿,到北京上访。
   好不容易和接访人员面对面了。
   接访人员:什么事?
   杨世志:我上访。
   知道。你上访,为的什么事?
   我为我的诗歌上访。
   啊?你的诗歌怎么了?
   我的诗歌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也发表不了。
   啊。
   接访人员阅读几首他的诗歌,感觉还是不错的。于是,批复道:杨世志的新诗很有内涵,请当地文联给予重视。帮助发表,协助出诗集。
   杨世志回来了,找到文联,作协,编辑,拿出“圣旨”。人家看后,忍住笑,好言好语,请他吃顿饭,安抚他走人。
   杨世志病了。和小傻一样的病,浑身没劲,吃不下饭。他感到火烧,疼痛,具体哪里疼,说不清楚,反正一动,就疼。疼的好像不是自己,是别人。潜意识里,他离几步远看着自己的驱壳,蠕动,疼痛。他说,我终于摆脱了你,臭皮囊。他蹚过几条大河,翻越几座大山,逃过几场大火,遇见了一个芦苇漫天的地方,没有阳光,但听得见鸟鸣,一辆牛车里装载着山梁似的东西,嘎吱嘎吱,愈行愈远,驶向芦花深处。但杨世志总能看见牛车的影子。
  
   棺椁
  
   费了这么大的劲
   只为一口棺椁吗
   我的棺椁是一座高山
   深陷太平洋
   埋葬,埋葬
   埋葬之日,就是我的伟业成就之时
   好累好累
   我想休息了
   再见,水面的一个气泡是我的从前
  

共 57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诗人”的悲哀。诗来自于生活,可不能凌驾于生活。否则,生活与诗都将流于同一归途:沦陷。杨世志便是如此。纵有诗入魂魄的欲望,离开了生活这片热土,辜负了生活散绽的姹紫嫣红,所谓的诗,也必定只是空中楼阁。人生不仅只有诗,更有细水长流的日子,人情冷暖的世俗。小说以一个“诗人”的兴起与衰落,深刻地讽刺了时下一些人急功近利而又浮泛的心态;同时,也客观地阐述了文艺创作之路的艰辛与无奈。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4-22 17:02:52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1 楼        文友:王晓玲        2017-04-24 14:26:31
  您辛苦了,为我写了那么多字。
   祝福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