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小说征文】当家

编辑推荐 【小说征文】当家


作者:老游湖 进士,632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9发表时间:2017-04-22 18:01:54

杨乾开口要喊“姆妈”了,杨乾的姆妈早死了。
   杨母生下杨乾,连衣包都还未出来,就死去了。后来,杨乾听人讲,说杨母是得产后风死的。
   也是那时医疗条件有限所导致的了。
   那一时节,乡人生伢,哪去医院?生伢跟鸡子生个鸡蛋,没得么两样。就在家里,请个接生婆就行了。至于出现意外,也就只能去意外了。能活下来,是命大。活不下来,也就是命尽了。
   对此,乡人自有超脱的说法。叫生有爷娘,死有地方。先注死。后注生。各人有各人的个死法。也怨不得哪个了。
   倘要落到现时,也就出现不了这些小灾小厄了。
   杨乾长大,自是杨父,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至于饥寒冷暖,也就自不必去说了。单看杨乾那瘦削的脸庞,和身上穿的有如万国旗似的衣服,就可见一般了。
   杨乾长到七岁,穿衣吃饭,都能自己搞了,杨父也实在打熬不住了。
   毕竟杨父时年才刚刚三十挂零。
   后,经人说合,杨父又娶下一房妻室。也是一家才单居的新寡妇。寡妇倒也还有几分姿色。也无拖累。寡妇还小杨父三岁。寡妇进得家门,杨父自是撇下杨乾,专心败倒在寡妇的石榴裙下去了。
   杨乾,自是成了一方无人看管的游神了。
   说是游神,实则有些冤枉杨乾了。杨乾家里家外,正忙的不可开交呢。烧火了灶,洗衣喂猪喂鸡,哪一方没有留下杨乾那瘦削的身影?这也正应了那句“穷人的伢儿早当家”的古话了。
   等杨父回过味来,去亲近杨乾时,家里,早已多出一个小生命来了。
   这自然就是杨乾同父异母的小弟弟了。
   弟弟取名杨坤。
   这也自然寓意着“天地乾坤,任我掌控”了。
   想来,杨父也无这高才学。杨父本来连个“一”字都不认得,又哪来么才学之说呢?但,杨氏族中,自有能人俊杰了。古人云,只有孤丁,没有寡族。族里,自是一方天地。自是天地,自有天地孕育出来的天材地宝了。
   时年,杨乾也已八岁了。而观杨乾的作为,自是一方当家理事的小大人了。
   杨父见了,自是心酸。倘杨乾亲母尚在人间,杨乾又哪能来受这番磨考?杨父一步上前,抱起杨乾,亲个没完。眼里,自有泪光闪烁。
   杨乾见了,懂事地抬起小手,替杨父擦去眼角的泪水。耸耸鼻子,大叫,糊了。糊了。使劲挣脱杨父,跑去灶口退火去了。
   杨父见了,自是两眼泪双流了。杨父慌忙跑去,踩熄柴禾上的火苗,免得走水了,就不是好玩了。
   杨父的身后,就是影堂。里面堆满了柴禾。离灶口,也就米把多远的距离。中间虽有砖墙阻隔,一时半会儿,估计也烧不着。可那世间事,又哪说的清,道得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小心谨慎些好些。
   杨乾见了,自是投去一抹感激的笑。脸上,已成小花猫了。鼻涕都流到双唇上了。
   杨乾见火撤了,这才长舒口气。糊味也无刚才浓了。估计锅底的饭是糊了。可那也不能丢弃,杨乾要用盆子装起,留倒煮锅巴粥吃哩。农家人,哪容这多粮食糟踏?纵使掉下一粒米饭,都要弯腰捡起,丢到嘴里,吃进肚里,心才安稳!不然,那天上的雷,就要劈下来了。外人得知这一情节了,也不会同情。只会恨恨地说一句,该!
   杨乾又瞟了杨父的脚下,急忙起身,舀来一瓢水,洒在还在冒烟,闪光的柴禾上。完了,杨乾也不放回水瓢,捏在手上,默默地看着杨父。
   杨父见了,自是一笑,拿起扫帚,扫干净了,才轻声说,你该上学了。
   杨乾听了,自是欣喜。睡梦中,都做几回了。杨乾每回出外割猪草,看到别个小伢,三五成群,一蹦一跳,嘻嘻哈哈,去上学,杨乾自是眼馋。有时,杨乾还不知不觉,跟着,走出多远,都能看到学堂的屋瓦了,杨乾才猛然省悟。才停止了脚步。才没命地转身往家跑。跑到离家才一箭多远了,杨乾又停下了。杨乾擦去眼泪,看了眼篓中的镰刀,杨乾返身走去了田野。
   杨乾的双眼,却始终看着学堂的方向。
   今天的猪草,还没割呢。
   现在听到杨父说能去上学,杨乾岂有不欣喜的道理?杨乾一把搂住杨父的腰,仰着头,连声问,真真真?
   杨父笑着答,还跟你说假话?
   杨乾放开杨父,在厨房转起圈来,口中不住地汪嚷,噢噢噢……杨乾噢了会儿,又走到杨父面前,担心地问,家里?
   杨父笑着答,都安排好了。你姆妈还跟你做了新书包哩。
   杨乾这才放下心来。转身提起潲水,喂猪去了。
   其实,寡妇也并非那心狠之人。寡妇也蛮良善。寡妇每次看到杨乾做这做那,寡妇也上前阻止。也抢过来自己去做。可杨乾总也不听。笑笑,又去做别的去了。寡妇无奈,又去吹枕头风。杨父自是一笑,讨好地说,随他。说完,整个身子泥鳅样滑了上去。寡妇以后也不再阻止了。
   第二天,杨乾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手上,却还少不了那装猪草的篓子。
   杨乾放学,自要割回一篓子的猪草。
   杨乾上的学堂,不叫学堂。叫耕读班。说白了,就是官家办的扫盲班了。专一解决类似杨乾这般年纪的农家子弟。所需费用,自由官家承担。
   杨乾上学三年,就没去了。
   杨乾都已十多岁了。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再去和些小屁伢们混一起,杨乾都觉脸红了。
   杨父见了,自是欢喜。但又不忍杨乾就此在家种田。杨父后来跟武汉兄弟们联系,把杨乾远差武汉,学手艺去了。
   杨乾这一去,自有一番天地,等待着杨乾。

共 2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况杨乾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他的懂事和勤勉赢得了继母和父亲的疼爱,走进了学堂,学得了手艺。外面的世界,自有一番天地等着他,相信他的聪慧会为自己打拼出一个美好的生活。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很好的小说,推荐阅读!【编辑:雪里红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里红梅        2017-04-22 18:03:22
  欣赏朋友的小说,喜欢文里的杨乾。谢谢投稿系统栏目!祝创作丰收!
我把心语诉诸于文字,留下我在这个世界的足迹。
回复1 楼        文友:老游湖        2017-04-23 12:54:28
  谢谢,问好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