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煮酒论诗词 五噫歌与四愁诗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煮酒论诗词 五噫歌与四愁诗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1发表时间:2017-04-24 09:46:21

一《五噫歌》
   第一次读沈德潜编的《古诗源》时,是很震惊于梁鸿的《五噫歌》的:
   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感觉非常奇特!习惯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格式,感觉这诗每句都只是说了一半。当然了,每句的后面都有一声叹惜的“噫”,从形式上,也不能说它就是半句。仔细地玩味后,觉得尽管看上去是半句,可人家该表达的都表达了,确实应该是很不错的诗。欣赏之余,由于喜欢就自己给它改变了一下,变成了这样的形式:
   陟彼北芒兮,顾览帝京。
   顾览帝京兮,宫室崔嵬。
   宫室崔嵬兮,民之劬劳。
   民之劬劳兮,辽辽未央。
   尽管没有了五个“噫”,不能称为五噫歌,表达的也没有原作那么含蓄,耐人寻味。可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小创意,挺高兴了一阵。
   诗中的“北芒”是指洛阳北侧的崤山支脉,东西有190多公里,海拔250米左右,其最高峰为翠云峰。在东汉时,北芒山到底如何,不是太清楚,但在唐朝已经是文人比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了。像张籍就有诗说:“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现在,“邙山晚眺”,据说是“洛阳八景”。“劬(qú)”,过分劳苦,勤劳。
   这首诗在郭茂倩《乐府诗集》里有一条注释,说是:“《三辅决录》曰:‘梁鸿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这句里的肃宗,是那个以草书而闻名的东汉章帝刘炟(da)的庙号。刘炟是光武帝刘秀的孙子,在公元75年继位,而在公元88年去世。而根据《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记载,在王莽代汉时,梁鸿已经出生。王莽是公元8年建立新朝,23年新朝灭亡。他父亲在王莽时是北地的一个城门校尉,去世后,梁鸿年纪小,只能用一张破席子包起来埋了。说明东汉王朝建立时(公元25年),梁鸿应该快二十了。据《后汉书》的记载,说他从太学出来后,在上林苑放猪。不知道为什么放了一把火,结果把邻居家也烧了。他和邻居商量赔偿,结果所有的猪都赔了还不够(说明这些猪是他家的),就替那家做佣人。那个邻居家的族人觉得梁鸿不是平常人,都劝说邻居。邻居想把猪还给他,他没有要,独自回到了自己家乡。这样,他那著名的“举案齐眉”的故事终于出现了。他的行为引起了当时一些家族的兴趣,想和他结亲,他拒绝了。而一个三十岁仍没能出嫁的大力士丑女出现了,她的梦中情人居然是梁鸿。梁鸿知道后娶了她,给她取名叫孟光。后来,他们夫妻到了吴地,在富人皋伯通家当佣人。而在每次吃饭时,皋伯通发现“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样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就诞生了;而孟光的这个行为,也让皋伯通觉得这一定不是一个平常人,立刻就把他们升格为客人。梁鸿后来就死在了皋伯通家。
   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梁鸿到吴地之前写的。当然不一定是章帝时,因为那时的文章传播不像是现在,这边刚写成,一点发送,那边就可以看到。应该是先是在民间传播,而后传到了官员们那里,这才能传到皇帝耳朵。皇帝找他,是不是他到吴地的原因呢?不是太清楚。可读这首诗时,你能感觉到五次深深地叹息:
   登上了那个北芒山啊,噫!
   看到了帝国的京都,噫!
   京都的宫殿真高大啊,噫!
   是百姓繁重的劳作,噫!
   没有尽头的繁重劳作,噫!
   这首诗由于独特吧,后世有不少人模仿,其中文天祥也模仿了一首,题目叫《又六噫》:
   飚风起兮海水飞,噫。
   文武尽兮火德微,噫。
   鹰鸇相击兮靡所施,噫。
   鸿秸欲举兮将安归,噫。
   櫂歌中流兮任所之,噫。
   狈抱春秋兮莫我知,噫。
   这个就仅仅是形式像了,要不要后面的噫,它都已经很完整。
  
   二 《四愁诗》
  
   第一次知道张衡的《四愁诗》,是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里面的注释。鲁迅先生的打油诗读起来很搞笑,居然送爱人猫头鹰什么的,所以就认为张衡的诗也应该是很搞笑的,就想找到看一下。可当时的资料实在有限,这一找,至少是四五年过去了,后来才在《古诗源》里看到。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张衡被我们熟知,不是他的诗,而是他的地震仪和浑天仪,还有应该是他对于圆周率的计算了。其实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说过:“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其中的“张”就是张衡;还说“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当然,刘勰这么说,主要是由于张衡的《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等赋。
   据孙文青在《张衡年谱》里的研究,这诗作于公元137年(汉顺帝永和二年)。汉顺帝刘保在十一岁时(公元126年),在宦官的拥立下成为了皇帝,据说他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所以他在位期间,所有的权利几乎都在宦官手里。这样,朝政在他在位的时期就越来越不堪。所以《文选》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说:“时天下渐弊,张衡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后面的注释中又说:“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到底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还是让诗本身来说话吧。
   诗中:“太山”即“泰山”。“梁父”,泰山下的小山。“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在这里,为了和后面的“襟”、“裳”、“巾”相配,有些人理解成衣襟。“金错刀”,原为王莽摄政时铸造的一种刀型钱,以黄金错镂其文,就被称为金错刀。这里的“金错刀(就仅仅是钱财)”和后面对应的“琴琅玕(带有文化含义的装饰物,琅玕是一种似玉的美石)”、“貂襜褕(穿在身上的衣服,襜褕:直襟的单衣)”、“锦绣段(穿在脚上的,段同缎,指鞋的后跟)”,这些东西越来越和作者亲近。同样的,“英”应为“瑛”,是一种似玉的美石;“琼”、“瑶”,均为美玉。但和后面的“双玉盘”、“明月珠”、“青玉案”等联系起来,那“英琼瑶”似乎也应该是一个词。而这些东西都是作者回赠给“美人”的,而这些回赠的东西当然也就越来越贵重。也就是说表明作者和“美人”的情感也在逐步加深。可由于泰山前有个小小的“梁父”、桂林前有条深深的“湘江”、汉阳(天水的古称)前有条长长的“陇阪”、雁门前有纷纷的“大雪”,所以我想要回赠的东西却不能送过去,只能让自己独自悲伤了。
   东南西北四面的路都由于目标前面有一些不能越过的障碍而不通,所以说感觉报君无路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而要说是情诗,那这些小障碍都不能克服,怎么好意思说爱人家呢?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四愁诗》后评论此诗时说:“心烦纡郁、低徊情深,风骚之变格也”。大概觉得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在后面加了句评语说:“《五噫》、《四愁》,如何拟得?后人拟者,画西施之貌耳。”文天祥拟《五噫》确实有些东施样,而鲁迅先生应该是借《四愁》的格式在讽刺,所以当不在此列吧?
  

共 29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噫歌》,作者写了初见这首诗时带给自己的惊奇,它那句尾的五个“噫”,像一个谜底引人去探究,我想当年肃宗皇帝想见这首诗的作者于梁鸿大概也是对这个“噫”感兴趣,这五个“噫”如一道丰碑一样扎眼才让这首诗歌别出心裁。我很赞同本文作者对“噫”的解释,是加强语气以及对后句的领引,同时它也是五个不同语气的感叹,表达当时情感,这五个“噫”的确很耐人寻味。作者对于梁鸿身世介绍中对“举案齐眉”这个成语的来历大为惊讶!好文章就是弘扬文化传授知识,对作者做文章的态度十分欣赏。张衡的《四愁》诗,作者用自己的语言笼统地解释了四首诗的背景以及意义。作者对于自己初见诗歌有探本究源的心里,查经据典,让后来的读者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4-24 09:51:25
  我真希望能一直跟在你的后面拾遗,这“《五噫》、《四愁》,我也是初见呢,现在印象深刻。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4-24 10:50:13
  谢谢,我尽量努力。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4-24 09:57:25
  我觉得《五噫》歌有点像现在的标题党,他是从形式上引人入胜,最终让这首诗脱颖而出,不然也没什么嘛。我还从你的文章中对“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大感失望,原来以为举案齐眉是夫妻两个人头挨着头脸对着脸趴在桌子上研究什么东西呢,或者看文章或者画画,多美好的画面啊,结果是老婆根本不敢看自己丈夫的脸,低眉顺目的尊重至极,这还能是好夫妻吗?哎——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4-24 10:51:31
  哈哈,有时候真相可能不太好看,但也没办法,只能揭开看看了。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4-24 09:59:56
  “金错刀”,我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寻思过,这样的钱怎么能藏得住呢?、、、、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4-24 10:52:48
  我初开始也以为是一把刀,后来看古钱币,才知道是刀形的钱币。不过,现在这玩意非常贵,要是有一个,那就赚了。一笑。
4 楼        文友:水之梦        2017-04-24 10:53:52
  举案齐眉又是这样的一段故事,真正让人不可思议,长知识了。谢谢作者。问好顺安。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回复4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4-24 14:27:29
  哈哈,初开始都以为是相敬如宾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