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红楼】名著也遗憾(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红楼】名著也遗憾(随笔)


作者:王双贵 秀才,2807.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7发表时间:2017-04-24 22:08:59
摘要:江南红楼

【江南红楼】名著也遗憾(随笔) 红楼梦自被胡适先生探研“非一人之作”之后便火了寝读儒者,我读红楼,那还是在读小学儿四年级的时候。那时还不知道胡适、俞平伯等先生探研公布的结果。只是读了石印六版本的贵本“红楼”,觉得爱不释手,那时小煤油灯一点就是一宿。经常是彻也难觅。尽管那时还不知道胡先生探研的名著“红楼”不是一人所著。但却读之末了,越来越不如前面所说的有味道。于是便查资料,觅经典,原来是两位作者,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士。
   后来叨扰的版本多了,琢磨其中味道时心里就想,倘若是“红楼”的后四十回也由雪芹先生来写,结局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结果呢?这样的事情想的多了,自己便就有了一种想法:倘若是曹先生来写这后四十回,结局肯定不会是“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而下坡的坏结果,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大凡每个作者都有自心向上的愿望。而那贾家彻底在封建社会的一种败落绝不是雪芹先生那样年代的作者想看到的愿望。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觉得这和曹雪芹本人的经历,有着息息相关连的纽带。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的优越生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沧桑的生活使他经历了叠峦起伏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众相各居和世态炎凉,因此产生对封建社会有了更加清醒深刻的感觉和认识。他蔑视权贵,他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困潦倒,但是,在哪“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贫困当中。仍然以坚韧不拔的艰辛和毅力,专心致志的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终于在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折而产生出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使其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病而无钱医治而导致而眼枯泪干绝于人世。
   就是这样的一个巨著伟人,因为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蔑视权贵的他还会对统治阶级抱有一丝一毫的幻想吗?我想:除了憎恨、看透世态炎凉的曹先生是决不会抱有任何同、温、情、感的奢望和依恋的。
   再者,“红楼”反映的是作者的深刻思想,“红楼”是曹先生一生的心血,“修著十载,增删五次”,难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样的产物,这样的呕心沥血会是为了歌颂皇家的恩泽吗,显然不是,他是为了深刻的揭露封建社会的阴暗狡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径斥鞭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的”,曹先生的原意我猜测是想通过贾府封建大家族的衰落,来批判封建制度,封建的统治阶级腐朽统治,这不正也是他自己本人的亲生经历吗,不通过这样‘毁灭性’跌幅的结局,又能如何强烈地表达出他的内心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对权贵官僚的蔑视嘲讽吗?若果没有这样的心态,他又怎么能写出那样讽刺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的结局呢?!
   至于后四十回高鹗的续写,恐怕还是封建统治阶级为“自圆其说”的心态吧。其实高鹗亦不过是表达了统治阶级观点的工具罢了,他们不能让天下人对当时的社会失去信心,为维护其统治,不可让皇恩扫地,皇上永远是对的,即便封建大家族做了错事,那也是皇恩浩荡,换句话说,大家会沐浴在皇恩之下的。
   但是,这终归是历史的一种遗憾,“红楼”的遗憾,我们的遗憾。曹雪芹完整版的“红楼”,我们是不会看到的了。但是,现在的完整红楼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分割。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我们应不容忽视。我想,这应该也是“红楼”巨著的魅力所在,她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想像自己心中的红楼,这不也是一种阅读者的乐趣所在吗?
  

共 1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红楼梦作者,众说纷纭,争议颇多。胡适先生考证判断曹雪芹即是贾宝玉的人物原型,并由此断定他是《红楼梦》的作者。然近些年陆续发现的很多史料证实,雍正元年(1723)曹雪芹约八岁时,曹家就因需节衣缩食弥补康熙年间的亏空而陷入困境,1727年曹雪芹约十二岁的时候,曹頫因亏空和骚扰驿站等罪被罢官入狱,1728年,曹雪芹十三岁时曹家被抄并随家人移居北京,他没有机会和可能像贾宝玉那样过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明载,曹雪芹祖父曹寅的长女嫁皇家为妃以及康熙南巡(脂砚斋称:借省亲实写南巡,作者曾经),曹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闹到不堪的田地”的繁华,曹雪芹尚未出生无法“曾经”,都是上一辈人的事。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也载: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的“叔辈某人”,“元、迎、探、惜者,皆诸姑辈也”。史料证实胡适先生当初的判断错误,曹雪芹作为作者的证据自相矛盾,其著作权由此遭到众多研究者的质疑,认为原作者“石头”另有其人,曹雪芹只是改写者和“传书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用词和描写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全书所有的生僻字都出现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个也没有;全书描写亭台楼阁265次,绝大部分都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共有五处。芹溪共著作十年,写完《红楼梦》前八十回不幸逝世,然四十回高鹗所著。感谢作者带来的佳稿,愿创稿愉快【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17-04-24 22:11:22
  拜读老师的佳稿,期待后稿
回复1 楼        文友:王双贵        2017-04-25 18:21:36
  谢谢,尽力吧。
2 楼        文友:墨丹书画        2017-04-24 23:20:10
  文笔素雅真切!意境明朗畅然。佳作欣赏!问候各位老师!
让美好的心灵在这里生根发芽!让纯朴的诗文在这里雅俗共赏!祝福江山!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王双贵        2017-04-25 18:24:10
  谢谢对拙文的欣赏和评价,谢谢。
3 楼        文友:孤独客        2017-04-26 07:04:55
  红楼一梦总归空。红楼梦的终结就在于空。一切归空,终梦幻一场,不必当真。带点消极,但更多的是超然。以自然的眼泪看待一切:得失荣辱与兴亡。
   姓高的续确实很大程度上为的避讳,或者说有迎合统治当局的意思,甚至就是高层的授意。某些方面说其狗尾续貂也不为过,但就其续写的文学价值来说也是不可估量的,不能一棒打死。
回复3 楼        文友:王双贵        2017-04-26 15:54:59
  感谢评价和指教,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