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云】肩上只能负载一只鸟的重量(组诗)
◆鸟鸣叫醒的春天
它显得格外平静。春天醒来
错落时间与残冬无异,花瓣契入泥土的陌生
足迹沾满锈色,与你沉陷远方表情
如出一辙
沉默着,紫花开在头顶
你浑然不知,时间由此变得凝重,在水岸
梵音响过耳畔
像一袭流水,绕过足下磐石
把前世梦境冲开缝隙,使坐在诗里的人
留出方寸之地
喑哑声线穿过一座山的背面
鸟鸣站上黎明前夜
陪你摇曳的目光走过三月,与四月
可你还是错过五月花期
让春天远去,及一朵云,飘过瓦蓝的上空
◆肩上只能负载一只鸟的重量
撕开三月日历,春天的堤岸
成片花朵被风吹开,及一扇朝天窗口
阳光,试图进入你视线
隐藏的暗角,正被一束光翻出昨夜的旧伤
由柳条将它们赶去大海
再由一只渔船运抵荒芜的孤岛
是否能开出黑色的花,我不会过问
只顾你轻盈地顺着云阶
救出扑棱棱而飞不过沧海的鸟
它落在肩上使大地保持平衡
却背对春天的目光
成因一世倦影,填充你月落的空白
◆等你,梦里已花开
总有些理由让一场梦停下来,或继续
前方是空旷的田野
一些稻麻竹苇醒来时,注视周围
飞来的鸟群
它只不过是春天虚设的物种,其中一只
会熟悉地落在枝头,窃窃私语
有些花开之后,是脆弱的
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远蹠形单的背影
可以同诸神白日飞升
你会慢慢忘记脚下尘世升起炊烟里
滤过体内的杂念
而时间,终会走出梦的边缘
那时那景那人,包括你眼神不断还原的初衷
这一刻,因等待,前方更加明澈
◆远眺,与时光对语
心念随目光远涉千里,虚空深广
无法探知宇宙边缘的长度,谁主世间沉浮呢
星光,明月,以及流动的云
晃曜成眼中咒符。只有你能破译
隐秘事物坐上桥头,花香
已托起三月,奔赴一场春天的盛会
你像一棵树影
头顶花絮遮蔽烈日,安静地与时光对语
让一只鸟误入林间说出
不为人知的历程,及因果真相
从此不为天上而伤情
只静守厚重土地,与低处奢华,俯瞰水中的
虚实日月,心境湛然如初
你这样想的时候
一朵花,正吐出了隐忍的疤痕
(2017年4月20看图写诗)
《鸟鸣叫醒的春天》顺着平静的心体悟其中的奥妙,“它显得格外平静”就像春天一样醒来,最美丽的时候,错落时间和残冬,把花瓣契入泥土,沉陷的芬芳,不消不减,与远方的表情如出一辙。重点是相似之处,有所取必有所得,取自春天的暖和,得自内心的平静。这不是纯粹的被动接受,没有过多装饰。所以,选择沉默的时候,诗歌才得以把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体呈现出来。譬如“时间凝重,梵音响耳,足下磐石”的亘古,可以时常盘旋在心中,这是精神的一部分,磨练了前世,因而“使坐在诗里的人,留出方寸之地”这是诗句中给予的有行迹象,随时可以联想到一片荒野变为绿洲的奇迹。而诗人内心写到这里,搁浅了慈悲,鸟鸣的喑哑,刺透山的背面,黎明之言,更像是寻常之音,把错过的五月花期,悉数远去,因为诗人要把内心里春天的美,加上一朵云,宁静和谐,晶莹剔透,飘过天空,既是无私,又是真爱,付诸给所有蓝天下的平凡人或物。回归首句,“它显得格外平静”反复拿捏,领悟其意境,诗句中揣摩的结果和时间对照成光,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并获得宁静的愉悦。
《肩上只能负载一只鸟的重量》读到此题目,“一只鸟”确实是真的。与其说诗人承载了一只鸟的重量,不如说成鸟儿负载了诗人所有的期许。从“撕开三月的日历”这一举止,时间消逝,被风吹落,还有朝天窗。这是诗歌起初的解释,而后阳光是最好的解药,也是最深的疼痛。可以给人温暖,也可以映射疼痛。相比之下,柳条无情,渔船独抵,大海和孤岛的神秘感并未失去诗人的向往。反映出真实的同时,也绝对会产生疑惑“是否可以开出黑色的花”,但诗人不会过问。因为懂得,所以沉默。像一句诗一样沉默,静静地在渺小中由内而外的扩大。因为相信,所以祈祷。像一朵云一样祈祷,熠熠地在黑暗中刚柔相济的发光。直到鸟落在肩上和大地保持平衡,诗人所遭受的目光,不止春天,一世倦影,月落空白。而这种“空白”和日历的残损是相吻合的,它不哭,也不说。却牢牢地站在了诗人肩上,从未逃离。这种暗示性的写法,不知觉地浸透于诗句中,具有特殊性的意义,将诗歌的意象情感达到一个顶峰。
《等你,梦里已花开》等,是一种漫长,是一种信仰。在心间充斥的理由,也是等待的理由。譬如“空旷的田野”“稻麻竹苇”的场景,它们会选择等待“飞来的鸟群”,等待春天的讯息。但恍然于诗人的表达,“它只不过是春天虚设的物种”,在诗句的逻辑中,这句诗道明了现实的等待,总是会产生一定的陌生。归于花开,也会有一定的距离。刻意的背影,和想象中的诸神,会慢慢升起尘世炊烟,消失杂念。所以忠于时间,走出梦的边缘,初衷不改的心,会细密和准确的给出一个答案。侧面也写出了诗人在结合表面实际中,抓住诗句分析,或则加深,或则淡化,就像等待一样,长短不一。但坚信的,前方更加明澈。配合于具体的时间,赋予明晰的方向,起承转合,重视梦里花开,分外亲切。
《远眺,与时光对语》远涉千里,奋不顾身的心念,虚怀若谷。谁主世间沉浮?诗人给出系列象征性的事物,“星光,明月,流动的云”都是眼中咒符。但“只有你能破译”,限制性的语句,把幻想和浪漫所激发的复杂,瞬间给出明亮的解释。符合逻辑中的想象,也把诗境中的连贯性,深入内核。紧接着诗人把隐秘的事物,让花香托起三月。描述了一个盛会场景,有树,有花,都在和时光对语。而鸟儿是误入的,正是这个突然,把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再一次渲染到诗人内心所表达的真相,那就是春天。在论述过后,不为天上伤情,从诗的生命中,情感的波澜中,尤其是细微深处的夺目,让平凡之光,垂落诗意。出于静谧的格调,所以“你这样想的时候,一朵花,吐出了隐忍的疤痕”吐出了疼痛,也就自信地绽放如初。同时,这代表着放下了,也就拥有了。很有哲理的一句,对比之中,却超出了本身的价值。这种触动人心的笔法,一方面是诗人内心对于客观的体贴,一方面也烘托出万物的美好。从而,彰显视野和心境的豁达,正如题目所言“远眺,与时光对语”,才能把持一个风度。
四篇诗歌,紧扣主题,鸟,既是叫醒春天的物。也是诗人所负载的重量。也是梦里花开的角色。更是诗人远眺,与时光对语的依托。作为主体,诗歌中犹如梦境的晤谈,具有现代意义的方法,阐述了思想上的追求。从多角度为诗丰盈,这就是诗人给客观的事物所描绘的生命,永无止境。而发自内心的解读,在完成诗歌的精神表达,也介入个人情感,并和诗人的经验之谈,可以让自己“视界”互补。感谢如云社长写出如此美的诗歌,一次次解读,一次次抓心,一次次领悟。博文相信,诗歌不是虚无的,不是浮夸的,不是赤裸的。因为最好的语言,最真的情感,就是它所呈现的所有意义。而走进如云社长的诗歌中,无形中已架起心灵桥梁,感谢如云社长,问好,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嗯,多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