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天地事】武都高山戏(征文·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武都高山戏(征文·随笔)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8发表时间:2017-04-28 16:31:39
摘要:武都高山戏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地方小戏,其发源地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大山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高寒阴湿,信息闭塞,是高山戏流行地区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这里是典型的农耕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这里的乡亲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常态。正是这种单调而又艰难的生存环境,孕育和催生了高山戏,并使其传承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风貌,成了盛开在大山深处的一朵艺术奇葩,成了人们研究戏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2008年,陇南武都高山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山戏是一种融祭祀、社火和舞台表演于一体的民间文化艺术,流行于武都区的鱼龙镇、隆兴乡、安化镇、金厂乡一带,俗称“唱秧歌”“吆嗬嗨”“演故事”,起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1956年,武都地区五一剧团根据“演故事”的形式和曲调编排的《咸阳讨账》,参加甘肃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一炮打响,当时人们称其为“武都曲子戏”。1959年,武都曲子戏《两朵红花》《尕女婿》参加了甘肃省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又大获成功。专家们觉得称其为“武都曲子戏”不够确切,于是根据其发源地位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的地理特征,便将其命名为“武都高山戏”。1965年,经武都地委、行署研究决定,组建了“高山戏实验演出小组”,具体负责高山戏的研究与传承工作,这一年实验小组收获颇丰,他们深入鱼龙等乡镇收集整理了一本《武都高山戏曲调集》,并排演了高山戏《接过王杰的枪》和《补锅》。1966年,武都高山戏《挡车》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戏曲调演。1972年,武都高山戏《一把麦穗》和《迎水桥》参加了甘肃省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戏曲调演。1974年武都高山戏《挡车》和《丰收哨》参加了甘肃省戏曲调演。1975年武都高山戏《开锁记》代表甘肃省进京演出,新华社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播发报道时称其为“高山戏”。从此,高山戏被载入《辞海·艺术分册》《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成为全国260个地方剧剧种之一。高山戏和陇剧双花并蒂,各领一时之秀,成了甘肃省戏曲艺术之树上两朵娇艳夺目的姊妹花。
   武都高山戏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地方小戏,其发源地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大山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高寒阴湿,信息闭塞,是高山戏流行地区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这里是典型的农耕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这里的乡亲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常态。正是这种单调而又艰难的生存环境孕育和催生了高山戏,并使其传承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风貌,成了盛开在大山深处的一朵艺术奇葩,成了人们研究戏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演唱高山戏的初衷是为了祭祀神灵,但在娱神的过程中,乡民们同时也享受到了自娱的快乐。高山戏演出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这段时间里一切农事活动都停止了,乡亲们不仅可以不干农活,还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好饭食,穿平时穿不上的好衣服;除了祭拜神灵,祭祀祖先,还可以走亲访友,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所以,过年就成了演练高山戏的黄金时段,过年就成了乡亲们一年中最为期盼的一件事情。演唱高山戏是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民们唯一能够集体欢聚、放飞心情的娱乐形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最能调动起大家的艺术创造力。这种把娱神和自娱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表演艺术活动,是高山戏能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高山戏肇始于娱神,传承和发展于自娱,所有女角至今仍沿袭着男扮女装的传统习俗,唱词没有脚本,一辈辈口口相传,且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其唱腔或欢快激昂,或哀婉忧伤,悠扬婉转,韵味无穷,极富情感表达的张力。
   高山戏的开演时间一般在正月十二左右的傍晚时分,俗称“出灯”,具体日子由“灯头”请本村的阴阳先生事先掐算而定。“出灯”时的“过关”神秘而又庄严,所谓“过关”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少跪在路上,让舞狮和“把式”在头上跳过去,以驱除病魔和晦气,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康体健、吉祥平安。平日里那些身有疾患的人参加“过关”时最为积极;“过关”一结束,接着就是“蔓庄”。排成一队的演员们在“灯头”的带领下围绕村庄走一圈,即叫作“蔓庄”__这有点像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划圈保护唐僧的样子,有“划地为城,永保平安”之意,其作用犹如将村庄用藤蔓缠绕起来一样,外面的妖魔鬼怪便进不来了。
   “上庙”就是元宵节这天上午,演员们排着队,在“灯头”的带领下去庙里娱神,首先是集体跪拜、上香、焚纸,然后由头把式、二把式、三把式和头旦、二旦、三旦在鼓乐声中跳“凤凰三点头”,舞毕,再次跪拜、上香。“上庙”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走印”。“走印”就是演员们在“灯头”的引领下,在打麦场或平坦的田地里和着鼓乐唱着、舞着走出一个“佛法僧宝”九叠篆字的印章来,寓镇村驱邪、祈福平安之意。
   “过关”“蔓庄”“上庙”“走印”时的表演充满了神性,因为乡亲们认为这时的舞狮和“把式”们都有神灵附身,表演虽然热烈欢快,但表演者和观看者却都一个个神情肃穆,庄重虔诚,连小孩子此时都会不吵不闹。
   表演队伍从村里往庙里行进的过程是最热闹的时候,表演者排成长长的一队,在“灯头”的率领下在大路中间边走边唱、边走边跳,表演队伍的两边和后面是无数看热闹的男女老少,表演者一般为四五十人,而跟着围观的人往往有几百至上千人。
   走在表演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人叫“灯头”,相当于交响乐团的总指挥,其技艺源于家传,不能给外人传授。“灯头”手里举着一盏长柄的长方形纸糊灯笼,灯笼的前面写着“风调雨顺”四个字,后面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字,表达着乡民们纯朴善良的美好愿望。
   高山戏的演唱过程中有一个村与村之间互访演出的环节,这个环节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方面通过互访演出扩大了村民们的交往范围,增进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通过互访演出,在高山戏的发展繁荣上,又起到了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互访活动既使高山戏忠实地保存了原始风貌,又使其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当然,互访演出时,是没有“过关”“蔓庄”“上庙”“走印”这几道程序的。高山戏的内容有着十分积极的教化作用。通过历朝历代的“戏模子”传承下来的剧本多达一二百种,而敬畏神灵、崇拜英雄、忠孝节义、诚实守信、勤劳善良、赞美爱情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从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乡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感染和教育,这个过程对于一辈子困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对于乡风民俗的形成和家风族风的养成起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高山戏在文脉传承和乡民教化中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也是高山戏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
   还有一件让人高兴不已的事情是,陇南武都区、鱼龙镇上和村上都已在考虑修建村级高山戏博物馆的事情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对于传承发展武都高山戏将起到留存标本的作用。
  

共 2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高山戏,作为一种知名地方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传承,保存着其特有的原始风貌,进而成为戏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本作品以细腻的笔触、精准的描写,将高山戏的历史沿革、演出流程、主题坚守及民众的精神膜拜刻画得精美绝伦。作者将个人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对民风民俗的关注恭敬地注于笔端,表达出对优秀文化承继的一片赤诚之心。力荐佳作!感谢赐稿!敬茶!【编辑:张福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4-28 16:40:18
  本品是高雅文学的上品,颇有稀世宝贝的分量,值得精神文明园地好好珍藏。敬礼!问安!期待更多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2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4-28 16:50:29
  地方戏,是原住乡民的精神之钙,传承着一辈辈乡亲父老的深情。我们保护这些文化,传播这些文化,便是祖传下来的使命。谢谢老师!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29 09:51:12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流行于武都区的鱼龙镇、隆兴乡、安化镇、金厂乡一带,俗称“唱秧歌”“吆嗬嗨”“演故事”,起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