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安阳路8号(剧本)
上集
一
技术科长黄道波问:“哎,郭师傅,你知道安阳路8号吗?”
正在里边,靠着窗边的案板上打样板的郭师傅,抬头看着科长说:“不知道。”他接着问:“安阳路8号怎么啦?有来联系业务的?”
“不是。”
“新来的客户。”
“不是。”
“那是?”
黄科长坐在他的办公桌里,刚要开口,门一响,孙桂霞进来了,她刚要开口,黄道波就问:“你知道安阳路8号吗?”
“什么安阳路8号,不知道。道波,我们裁剪上,今天裁哪批活,都打了上班铃了,你还不过去给安排?一会老板来了该不让啦,又得训我们!”
“好,行行!我一会就去安排。”
孙桂霞回身到门口,敞开门刚要往外走,刘玉琴进来了,和孙桂霞打过招呼,她就问:“道波,厂长让我来问问,我们二车间,是和一车间一样,帮着韩国人干那批活,还是先干咱厂自己接的活?”
黄道波没回答她的问话,反问她:“小刘,你知道安阳路8号吗?”
“什么安阳路8号,没听说,怎么啦?”
在另一边靠着墙边的案板上,打样板的刘师傅,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说:“怎么了道波?我今天早上一来,你也是先问这一句,就和电影上特务对暗号是的。”
孙桂霞说:“真不正常,逮谁问谁这一句。”她过来伸手试了试黄道波的额头,接着说:“没病吧你,不是说胡话吧?”
“去去去,瞎说!走吧,先去你们裁剪上。”说完黄道波就起身往外走,走在前面的孙桂霞和刘玉琴,在门外小声地笑着说:“老黄今天怎么啦?不是叫老黄附着了?”
刘玉琴说“咱们车间后面,就是今年刚修好的那条小路,以前光前面修好了,这面没修好,很多草树,常跑老黄。”
孙玉霞说:“嗯,以前坑坑洼洼的,听说对面的地皮也卖出去了,要开厂子,光把地方圈好了还一直没来人。”
刘玉琴说:“老黄今天怎么啦?上来一阵就神神叨叨的。”
孙桂霞用胳膊肘一戳刘玉琴:“小点声音,别叫他听着。”说着,两人瞅一眼门口,一伸舌头笑着走了。
二
她俩人刚走,于丽萍从样品室出来,过来推门进了技术科,她直接来到郭师傅跟前,刚要开口,正要往外走的黄道波转头问她:“哎,于姐,你知道安阳路8好吗?”
“什么安阳路8号?我不知道。”黄道波无奈地推门出去了。于姐朝着郭师傅:“今天上午做你的样板,你的样板打好了吗?”
“一会就好,你先回去,我马上就给你送过去。”
三
郭师傅拿着做好的样板进了样衣室,里面几个样衣师都在电机上忙着做各种样衣。郭师傅来到办公桌前朝着于丽萍说:“样板全好啦。”
于丽萍一边在工作笔记上写着一边说:“放这里吧,我一会把今天的活都安排好了,就上裁剪。”
郭师傅说:“怎么还用你去,不是有你的徒弟,小王、小张吗?”
于丽萍:“她们没来。”
郭师傅:“这些年轻的孩子,这能学好技术?说不来就不来。”
于丽萍:“不是不来。”
郭师傅:“是有事呀?”
第一排机器上的小吴停住电机说:“不是,郭师傅。”
郭师傅看着小吴:“那是…………?”
于丽萍:“老板今天不让她们出来。”
郭师傅:“怎么啦?她们犯什么错了,还不让出来?”
于丽萍放小了声音:“上边来检查,她们两个都不够十六。”
郭师傅:“是童工呀!”
于丽萍:“小点声音!老板让她们在宿舍里藏一上午。”
四
于丽萍拿着样板来到裁剪车间,到了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孙桂霞大笑着叫喊着。她推开门,就见马厂长抱着孙桂霞往办工桌上直压。她站在门边,无奈的敲敲门:“怎么啦,孙桂霞?”
孙桂霞朝着马文杰:“来人啦,快撒手!”
马文杰抱着孙桂霞的手这才放开,因为他刚才用力的抱着孙桂霞,孙桂霞也用力的挣扎,他们都累的满脸通红。孙桂霞挣开马文杰的手说:“你真有劲,把人家都勒痛了,你要死呀!”
马文杰整了整眼镜,问于丽萍:“于姐,做样衣?”
于丽萍‘嗯’了一声,马文杰走了。于丽萍把样板给孙桂霞说:“这是郭师傅的样板,马上做。”
孙桂霞:“好,我一会就裁好了,你过会来拿吧。”
于丽萍说:“小孙,你是个大嫚嫚,还没结婚,他占你便宜不说,要是叫别人看见了对你也不好。”
孙桂霞看着于丽萍:“我知道于姐,隔着衣服,他能占什么便宜?”
于丽萍:“他媳妇是你们村里的,你就不怕传你村里去?”
孙桂霞:“于姐,你也知道呀。”
于丽萍无奈的:“你呀!”说完转身走出了门。
孙桂霞朝着门口小声说:“老女人,真是变态!闹个玩该你什么事?”
五
孙桂霞刚嘟囔完,郭师傅进来了:“小孙。”
孙桂霞:“郭师傅,你有事?”
郭师傅把手中的样板放在孙桂霞桌子上说:“这个样板是去年冬天生产过的,这次又来订五十件,等着要。你安排裁好了,先做。”
孙桂霞:“怎么不叫小王、小张来送?”
郭师傅:“她们今天有事。”
孙桂霞笑着看着郭师傅:“今天不到十六岁的都有事。”
郭师傅:“你怎么知道的?”
孙桂霞:“我们这里也有两个,今天老板也没让来上班,躲在宿舍里。”
郭师傅:“老板也真是的,招些童工来,上面检查不怕出事?”
孙桂霞:“咱厂里都招不起人来,拖欠工资条件差,童工也偷着要。”
郭师傅:“现在不是挺好吗,上个月盖了澡堂,说还要给改善伙食。”
孙桂霞:“那是做给韩国人看的,为了接下韩国人那批大活来,人家讲的条件,必须让工人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障生产。那澡堂子说好了一个礼拜开一次,实际一个月就开一次,还限时间。你没看工人都是在晚上不加班时,出去找澡堂子洗澡。”
郭师傅:“唉,真不容易呀!”
孙桂霞:“哎,对啦,于姐刚才送来你刚打的样板,那条皮裤挺好看,等于姐做好了,你拿来我穿穿试试,看看哪里不合适,你偷着给我再打个样板,我拿回家去做。”
郭师傅答应着往外走,孙桂霞在他身后笑着说:“别忘啦!光让你们小吴试穿。”
六
黄道波在二车间办公室里说:“老马,你怎么才回来?”
马文杰:“我去上了趟茅房。”
黄道波:“掉茅房里啦?那么长时间!我给二车间安排好啦,帮韩国人干那批活。”正说着,就听门外有人喊叫,他们赶紧敞开门。门外,韩国人领着干活的技术人员李昌浩,抱着刘玉琴,大笑着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刘,你的,我的,老婆。”
刘玉琴一边打他的肩膀,一边喊道:“该死,快放开我!”见马文杰他们出来了,韩国人这才放开手,整了整眼镜说:“老板叫我找刘,帮我们干活。”
黄道波问刘玉琴:“你不是去车间里安排活了吗,怎么在这里?”
刘玉琴:“我安排好了刚回来,也不知他从哪里过来,一下子就把我抱住了。”
黄道波:“这个老色鬼!”
韩国人不明白的问:“黄,你说什么?”
刘玉琴:“他说你老婆美!”
韩国人笑了:“嗯,我老婆美!你也美!”
几个人都大笑了。
七
中午,食堂里一张张大圆桌上,坐满了男女青年,说着笑着吃着饭。科长黄道波,厂长马文杰和郭师傅、刘师傅、于丽萍,司机徐师傅围在一张大圆桌上吃饭。
黄科长朝着郭师傅说:“郭师傅,今天下了班我和老马回家,这星期你就别回家了,车间里要是有什么事你给盯着点,明天一早俺两人就回来。”
“嗯。”郭师傅吃着饭点了一下头。
八
宿舍里,郭师傅正在那里吹口琴,门一响,于丽萍进来了。她坐在床边听了一会说:“你口琴吹的真好听。”
郭师傅停下口琴,嗯了一声。
于丽萍说:“今晚不加班,你和我出去走走。”
郭师傅说:“咱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叫人家看着不好。”
于丽萍说:“才多大?你刚四十,我还不到四十,正是好时候。”
郭师傅说:“不去。你和你们屋小吴她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不想和她们,就想和你,我今天心情不好。”
“你怎么啦?你是咱们这里样衣做的最出色的,咱们老板、科长都说,让她们几个年轻的样衣好好向你学。”
“走,快,和我一起走走去。”说着于丽萍站起来催道。
“不去。”
于丽萍说:“好,你不去不是,以后你的样板就让她们几个做。”
郭师傅急的赶紧说:“别别别!老板又不懂样板,让她们做出来衣服不好,老板还以为是我样板打得不好。”
于丽萍笑了:“那你去不去?”
郭师傅起身和她一起出了宿舍门。
九
快走到厂大门口了,天虽然还没太黑,厂门口的灯已经亮了,门卫室里也亮着灯,大铁门锁上了,边上的小铁门开着,年轻的工人,男男女女出出进进,有买回东西来的,有出去洗澡的,也有出去玩的。
走到厂门口,门卫蒋师傅站在窗前喊:“郭师傅!你们出去?”
“嗯,去买点东西。”说着,郭师傅和于丽萍走出了厂门,走不多远,路过前面几家临时房,这里是几家饭店和超市,就近的几家工厂的一些职工,在这里出出进进买东西。走过这里,郭师傅和余丽平顺着小斜坡上了马路边的人行道。
十
这是一条新修的大马路,又宽又长。对面是一个很大的村子,有将近一里长,靠着马路边的住户都开起了门市,有超市百货,洗浴,旅馆,有卡拉ok,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饭店、还有烤羊肉串。老远一看,那里是一片灯红酒绿,强烈的音乐节奏震得马路直响,就像山动地摇般的冲过了马路这边。一些年轻的职工过马路奔那边去了。
十一
郭师傅和于丽萍顺着这边宽大的人行道慢慢地走着,郭师傅问:“哎,小于,你今天怎么啦?谁气你了?”
于丽萍说:“家里来信了,过几天让我回去趟。”
郭师傅说:“你老公想你了。”
于丽萍说:“别提这个,提这个我就来气!”
郭师傅问:“怎么啦?”
于丽萍说:“闺女要上高中了,叫我回去趟。”
郭师傅说:“那就回去看看吧。”
于丽萍很心烦的说:“我不愿回去看见他。”
郭师傅问:“谁?”
于丽萍说:“孩子她爹。”
郭师傅说:“你看,你长得这么漂亮,你老公肯定也很帅气。”
于丽萍说:“别提了,比你们样板室的刘师傅还难看。”
郭师傅说:“看你说的,有那么不像样吗?再说,你当年跟了人家。现在孩子都也大了,你就嫌人家难看啦?”
于丽萍说:“不是为这个。”
说着话,他们走过了和皮衣厂紧挨着的印刷厂大门,拐上了另一条马路,顺着印刷厂的侧面往前走了一段,过了印刷厂外墙,又过了一个小路口,走了不多远,前面是一条大河,顺着河边的小桥走过去,路边上垂杨柳下有几家小饭店,他们来到紧头上一家,在门外摆了几张桌子中,找了一张空桌坐下了。郭师傅说:“今天我请客,喝点啤酒,吃点菜,等你心情好了,咱们就回去。”
十二
酒菜上来了,他们喝着酒,吃着菜,郭师傅点上支烟说:“你老公怎么啦?你心情不好就是为他?”
于丽萍没回话,伸手拿过郭师傅放在桌子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上,抽着。郭师傅没想到,诧异的看着她:“你会抽烟?”
于丽萍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抽一支。”
郭师傅有点急的说:“到底怎么啦?你说说吧!”
于丽萍端起酒来,几口就喝了一碗,然后,她说:“俺家在靠潍坊的一个镇上,当年因为我长得好看,很多人都追我,孩子她爸是追我的人当中长得最差的,家里的条件也一般。但他很会说,会来事,后来我就跟了他,有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公公婆婆都对我很好,我在镇里一家皮衣厂上班。他也挺能干,起先卖馒头,后来开起了饭店,不知什么时候他和镇里当官的拉上了关系,说是发展乡镇企业,让他包了镇里原来的一家大饭店。装潢好了开业后,这饭店招来的服务员全是年轻好看的女的。来这里吃饭包间的都是一些当官的,有的是被人家请,有的是请人家;被选下来的,心情不好,领着女人在这里大吃大喝大发牢骚。提升的也领着女人连吃带喝,成半宿的唱卡拉ok,整天是乌烟瘴气。我下了班回家说看不惯,他就说,你别管,我给你把钱挣回来就行了,他们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后来,他也常不回来。后来知道,他和一个女服务员早就那样了,很多人早就知道了这事。我说他,他不承认。开始还说好听的,后来不搭理我。俺婆婆说他骂他,他也不听。我气得要和他离婚,他还不离,说两边都要。俺娘家弟弟说,姐,你离了吧,别受这份洋罪啦!孩子,咱家给你养着。同学、邻居也说,当年说他就是个嘴子会说,挺不是个东西的!你就跟了他,真是鲜花插在牛粪里!现在好,他吃着锅里的,还看着碗里的。为了孩子,为了俺婆婆,我就跑出来打工了。临出来时,俺婆婆说,你放心,孩子从小是跟我长大的,跟着我一点也吃不着屈。就是以后你们离了,咱娘们也是一家,我们宁愿不要他!”
不过,作者这样的构思和安排,的确别出心裁、别有匠心,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