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赏白鹃梅记

编辑推荐 赏白鹃梅记


作者:云朵儿GAO 秀才,215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2发表时间:2017-05-02 16:19:27

赏白鹃梅记 每年进入三月和四月,爬山我哪里都不去了。每到周末就是去秦岭沣峪里面的土地梁上等待花开。看着白鹃梅从米粒大小的花蕾,到大珠小珠缀满,再到四月第三周的花开满山。历时近两个月,我也就来了八次。我把这个过程称为:探花、观花、赏花。
   上周去时已半开了,蕾多花少,含苞待放,是观花的时日了。那一天,山顶的土地梁上都是观花人,爬山户外队就有十一个。还有慕名远来,从榆林来的大队爬山人马。由此可见,沣峪土地梁上的白鹃梅是多么的有名气,都美名远扬到陕北了。这一天的山顶之上,约三公里长的山梁上如同集市一样,人来人往,热闹欢腾,在花树间欢呼雀跃。
   我喜欢这样的土地梁。这样的热闹景象,印证了它的漂亮名不虚传。也表明了这座山梁是四月间秦岭山脉中最美的山之一,是爬山的最好地方。同样也肯定了我的欣赏眼光,八年爬山中来了这里上百次,次次不虚此行,次次都是光彩出行,更是一段光辉历程。
   那么,到了这一周白鹃梅就怒放了,是赏花的最佳日子,我早已心驰神往了。今天是个大晴天,是近几年到山上赏白鹃梅难得的好天气。往年到了这一周,就会连续下大雨,将一梁花海浇得粘皱在一起,如水中捞出来晾干的宣纸一样,实在令人大失所望。让每一年都期盼,如约而来的爬山赏花人,在梁上走着叹息着:可惜啊,今年又看不到漂亮的白鹃梅了。
   这一周不但没有下雨,而且全是天空晴朗的日子。这样的好天气如号角一样,将四面八方的爬山人集结于此。在净业寺山门前停车时,又看到与上周相同的景象,车多人多爬山队伍多,还有老人小孩多,真是如节日一样热闹呀!这就是爬山人的特征,我们比养蜂人还勤快,赶花期,追美景。春(热)看花,冬(冷)看雪,不错过山中一个风景。总是多情地认为,如果我们不去欣赏,花儿将开得多么寂寞无味。如果我们不去分享,山中美轮美奂的雾淞雪景又多么地索然无趣。
   从这里开始赏花人分成了两部分,不能爬山的游人继续坐车前行至山顶,爬山的我们则是从净业寺山门开始上山。众多的爬山人身姿矫健,抬级而上,场面很是壮观。我第一次在寺院外的小广场上,竟然忘了仰望对面山上那尊“自然佛”了,走到院子里才想起来,便抬头像是礼节性的笑看了一眼。也是第一次对大殿前的那位守殿师傅装作“视而不见”。由此可见,我急于到土地梁上赏白鹃梅的心有多么迫切。
   离开净业寺院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山。一路急行到了卧佛寺,又一路急行快到了土地梁。站在通往土地梁的山顶上,远远的望见山上、梁上铺天盖地的绿上泛起雪白,人头不见攒动,笑声喧哗却传了过来。山上那雪一样的白,像冲锋号一样,召唤我们快步向梁上奔去。
   冲出最后的森林,来到了海拔约1500米的山梁上,视野中约三公里长的山梁上,白鹃梅盛开成了花廊、花棚、花山、花海。纯一色的白鹃梅花儿从山顶开到山梁,再从山梁开到山谷,又从山谷开上对面山坡,再越上山岗,开满了坡,又漫了沟。站在梁上,远远望去,蓝天下那洁白的花儿,如盛开的大朵漫天星一样,繁星浩淼,喜气洋洋。
   近看花儿多得目不暇接,有些眼花缭乱,漫山遍野的花枝招展,花瓣顶着花蕾成串向上,如鹃鸟般跃上枝头,向着天空,兴高采烈的展示着“白鹃梅”名字的由来;洁白如绢的花瓣穿成的花穗,轻舞慢摇,优雅的表明“白绢梅”是别名,恰如其分;高山之上,一树独秀,连片密实的开成花山花海,如此霸气,白鹃梅的学名叫“龙柏”就名至实归了。
   白鹃梅花儿溢香满梁,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心花怒放!惹得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每张面孔都是笑脸,高兴得大家时儿冲上山顶花山,时儿拥抱面前开得密密实实,花瓣如玉似绢的花儿,或嗅、或亲吻时都是醉了的样子,笑得嘴都合不拢。
   “醉”,是因为满山怒放的白鹃梅,是大自然在秦岭的土地梁上摆出的饕餮盛宴,爱山爱花的我们如约赴宴而来,在香气弥漫的花海中饱了眼福,醉了心头。千杯万盏不嫌多,如醉如痴的赏花廊、钻花棚,穿过花海向花山。我们赏着、品着、欢呼着、笑着、狂欢着,醉了也不休。看不完,赏不尽。这场视觉大餐实在太丰盛了,白鹃梅的热情好客,大气豪放得有些铺张,把一年一度的喜宴办得隆重热烈,主人和客人都觉得如此饕餮才尽兴满足,不枉彼此!
   听那孩童的稚嫩声:爷爷快看,快看,没有山了,树上全是花,好香啊!
   听那老人的声音:我的神啊,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山,全是一样的花,比人工种植的大花园还美啊!难怪唐王李世民在旁边的皇峪寺村建翠微夏宫呢,原来皇上在院子里就把这边的花山一览无余了。
   “太美了,四月中旬的秦岭山脉,只有相对浅山的这里最漂亮。我年年来看,前年和去年盛开时被大雨淋得残败了。盼了一年,又看到最漂亮的白鹃梅、最漂亮的土地梁!真是太有福了,明年还要来哟!”这个声音高亢宏亮,这是爬山人发自内心的狂喜赞叹,这是我们的声音!
   明年再来哟!

共 1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一个钟情于爬山的人,所以游记每每凸显爬山人的特征,如作者所言:我们比养蜂人还勤快,赶花期,追美景。春(热)看花,冬(冷)看雪,不错过山中一个风景。总是多情地认为,如果我们不去欣赏,花儿将开得多么寂寞无味。如果我们不去分享,山中美轮美奂的雾淞雪景又多么地索然无趣。我觉得发现美好,分享美好,不仅仅是一种天性之爱好,亦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在作者眼中,山和花都是有生命的,如白鹃梅的热情好客,令人沉醉。这反映了人的心境,令我想起来王阳明的名言:汝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祝福!【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5-02 16:21:12
  生命亦当如此花一般,热烈绽放!灿烂旖旎!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7-05-02 18:11:26
  在徐老师的案语中看到“王阳明的名言:汝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这是我第一看到此佳句。点透本文想要表达的一切,实在令我激动,共鸣。
   徐老师文学水平与境界令我仰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