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母亲的恐惧

编辑推荐 母亲的恐惧 ——读秦时月老师的《母亲的恐惧》


作者:子在川上曰 进士,628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3发表时间:2017-05-03 14:26:10

母亲的恐惧
   我分明感觉到母亲的恐惧
   上月东头的桂花婶走了,八十一
   这月,西头的幼安叔也走了,七十九
   至于那和老家一河之隔的杨家岭,李家院
   走的人也就更多了,隔三差五,前走后续
   母亲的声音有些低沉,还有些不安
   我无语。再过两年,母亲就八十
   母亲说她很喜欢这个数字
   其实,母亲喜欢的数字比这更大
  
   应该说,秦时月老师的诗歌我读得比较多,他的诗平实,都是一些来自于生活的碎片。经过他的提炼和加工后,就像是乡下的大叶子茶,尽管粗糙,但是却能品出生活中的各种本真的风味来。
   他的这首诗,依然是截取自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母亲给他打电话,告诉了他,说村里的桂花婶和佑安叔都去世了。还有其他村子里的和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一个个相继走了。这让母亲感到孤独,害怕,不安。诗人写道:
   “再过两年,母亲就八十
   母亲说她很喜欢这个数字
   其实,母亲喜欢的数字比这更大”
   母亲向儿子透露心愿:要是能够再多活两年,能够活到八十岁,就心满意足了。其实,诗人也知道,母亲希望活得更长寿一点。
   读到这里,心中就不由得满是悲怆。我们都有一个勤劳、慈爱的母亲。我的母亲今年也七十岁了,年轻的时候,为了养活我们一家子,一个女人,干的活儿比很多男人都要多得多。在几十年的持续操劳中,头发渐渐白了,皱纹渐渐爬满了脸颊,各种病痛开始缠身。手上,脸上渐渐生出了越来越多的老年斑。她不止一次跟我叹息道:老了,每天吃饭前都要吃上一大把药,要不,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病痛就会让她坐卧不安。尽管我们这些儿子为了生计,一直在外面流浪,打工,很少能够回家陪陪他们。可是,她不想老,也不想死去,她还想看着我们这三个儿子和四个孙子孙女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只是生老病死都是不可抗拒的宿命。尽管不愿意老去,她还是在老家请人做好了棺材,请人缝制好了寿衣,在忐忑中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只是,我每一次接她的电话,在她的絮絮叨叨中,都感觉到了她的孤独、害怕和不安。是呀,如果母亲未老,如果母亲永远也不会离我们而去,多好哇。
   我曾经在一篇文字中写道:诗歌是对生活的剥离。我们的诗歌都应该是剥离自生活中的最真实的碎片,最真实的疼痛,最真实的情感。只有真实,我们才能通过生活来感受诗歌,并通过诗歌来还原生活。只有真实的诗歌,才是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歌,才是最好最美丽的诗歌。譬如秦时月老师的这首诗歌,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完美的女人最后的归宿和不可抗拒的宿命,文字真实得让我们颤栗,纠结和疼痛。无疑,这就是属于我们普通大众的诗歌,就是我们眼中最好最美丽的诗歌。
   最后,挑一点瑕疵吧。由于秦时月老师为了加强文字的感染力,整首诗都在不动声色,冷静地叙述着。所以,在第七行开头的那句“我无语。”应该去掉。去掉之后,留下来的空间会更大。呵呵,班门弄斧,恕罪恕罪。

共 1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歌,是灵魂领悟生活的高度,写与读在高度中一拍即合便是共鸣。就像文中,作者与秦明月老师的诗歌《母亲的恐惧》就有了共鸣,结合现实生活,对生活的领悟与诗歌的精神主旨不谋而合,这就是情感与精神上与原作的共融。文字结语提出诗歌中需要修饰改进的部份,令人眼前一亮,读来教人受益,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5-03 15:49:41
  母亲的恐惧是深刻而现实的,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中,触及人心!
   读此文,深有体会,欣赏,祝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