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艰深正是浅陋,繁博正是寒俭

编辑推荐 艰深正是浅陋,繁博正是寒俭


作者:三子四以 童生,71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4发表时间:2017-05-04 06:52:50

艰深正是浅陋,繁博正是寒俭。
   生活中人们常见艺术二字,艺术是什么?摘抄一段释之:艺是指工艺,术是方法、途径。在古代,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称之为艺术。现代学者认为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现在社会上的人喜欢将诸多社会意识形态冠以艺术二字,似乎有这二字,境界立刻得以提升,档次立马得以提高。愚以为不是任何技巧、任何意识形态均非要戴上艺术的帽子。你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领导艺术”,敝人以为领导何需大谈艺术,为官者,实实在在做事,一心一意为民,大抵不会差吧。至于一些做领导的方式方法,称之为技术足矣。
   现在有些文学和影视作品,可谓“艺术”之极,正如其作者坦言“不在乎别人懂不懂。”对此,余不敢苟同。举凡艺术作品,总是给人欣赏的,哪怕是“藏之名山”,也终究为世人所挖掘赏识。既然想让人欣赏,就应力求使人能看懂,若看不懂,岂不是让人看了白看!我们不是要求作者为了迎合大众而降格以求,也并非苛求所有看的人都能看懂,只是希冀作者多做些深入浅出的努力,别老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否则便有故作高深和卖弄以期高人一等之嫌。
   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晚清的刘熙载在其《艺概》中有“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于天籁”,“乍见道理之人,言多理障;乍见故典之人,言多事障。故艰深正是浅陋,繁博正是寒俭”之说,套用一句俗话就是“是真佛只谈家常。”真正肚里有货的,从不会喋喋不休,亦不会装腔作势;他们把学问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地展现出来,只是娓娓道来的家常话、白话也会让人觉得颇有意蕴,回味不已。真正的好文章,正如刘熙载所说:“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
   不妨举一例,近读散文大家黄裳翁的《小街》,文中有这样的段落:“好像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这样清秀、漂亮的小白菜和春笋。小白菜被剥掉了重重的外衣,只剩下细长雪白的躯体,并排五棵缚在一起,有如泥水匠用的排笔,在笔端蘸满了碧绿的漆水;竹笋也完全被解除了笋衣,缚成团团的一束,恰似笔店里的羊毫。”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华丽的词藻,然而读罢,心里已升腾出美好。饱学则朴,真得一点不假。
   一览而明的百尺清潭,似浅实深。混浊的半尺之坑,疑深实浅。要做到深入浅出,是极需功底和功夫的。真正的艺术不讲艺术,最高的技巧乃是无技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共 10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佳作,不禁想起李太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章的开始引用了看似平常、但含义深刻的两句诗,阐述艺术表达上的技巧。接着作者通过对艺术的解释,阐述了当今社会上动辄冠以艺术两字的浅薄,指出有些所谓的艺术家运用一些冷僻的字句、形式,以显示自己的高深水平,这实际上是一种急躁、浅薄;接着作者举出晚清时刘熙载的关于艺术创作的理论、近代散文家黄裳翁的一段散文,阐述了真正的艺术不讲艺术,最高的技巧乃是无技巧。最后总结全文。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04 06:54:00
  读罢佳作,不禁想起李太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艺术不讲艺术,最高的技巧乃是无技巧。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王博        2017-05-04 22:25:03
  真正的艺术不讲艺术,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这是经过长期磨炼得来的体会与经验。返朴归真是最高最后的艺术技巧。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