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聆听一曲凄婉的歌谣

精品 聆听一曲凄婉的歌谣 ——小说《呼兰河传》赏析


作者:紫气东方 探花,139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89发表时间:2017-05-04 09:04:34

聆听一曲凄婉的歌谣 读过的书中,很少有描写东北风土人情的文字,唯有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聊天式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的意境,真实地展现了黑龙江呼兰这座小县城的人情地貌。《呼兰河传》的写作手法很独特。小说描写了很多人物,却没有主角;写了很多故事,又没有主线。阅读小说,感觉作者写的很轻松,也很随意。写了小团圆媳妇,写了有二伯,写了冯歪嘴子;也写了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零零碎碎地描写了一座北方小城的原始与古朴,百姓的愚昧与落后。小说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在当时条件下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以及艰苦的生存环境。
  
   一
   萧红在小说中以灵活自如的文字,描述了她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
   童年时候的萧红,每天与祖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白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后花园里种着花,也种着各种蔬菜。作者童年时候在后花园里与祖父一起玩耍,一起种菜种花,生活充满了乐趣,留下了许多快乐而美好的记忆。“等我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她多次写到与祖父在花园里嬉戏玩耍的场景。“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我把他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祖父或许闻到了花香,他说“今年春天的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后来祖父进屋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等祖父把帽子拿下来,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自己的调皮,祖父是从不生气的,在作者的记忆中,家里的亲人只有祖父是疼爱自己,娇惯自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亲人之间也是如此。作者在小说中,重笔描写了与祖父之间的深厚感情,却很少提及祖母、父亲和母亲。唯有几处提到的,不是疼爱,不是关心,而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记事很早,在我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指,所以我很不喜欢她。”
   奶奶死的时候,自己要找爷爷玩,满屋子里喊爷爷。“正在这喊之间,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
   因为自己读诗时,总是喊得声音很大,夜里也是这样喊。“母亲就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描写了奶奶和父亲母亲对自己的严厉、冷漠和缺乏亲人间的关心、关爱与呵护,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亲人们没有给她太多的温暖,没有留给她太多的亲情,只有爷爷陪着她玩,教她学念诗。
   萧红童年的不幸是无奈的,长大后的萧红,用逃婚抗拒着传统的婚姻,她的爱情婚姻看似浪漫,实则也很坎坷。和萧军情变以后,她选择了端木蕻良,并带着身孕在汉口举行了婚礼。后离开武汉去了重庆,又去了香港。此时,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写下了这部回忆式的小说。作品真实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穷人的悲苦、底层的愚昧、民众的呐喊,描写了东北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民俗风貌。小说中虽然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却又处处都是故事。
   萧红的一生经历了逃婚、情变、战乱、失子、多病,她的人生走过了多灾多难的31岁短暂时光,在孤独与寂寞中魂归香港浅水湾边。
  
   二
   读《呼兰河传》,最让人痛心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
   小团圆媳妇来到胡家,在街坊中成了一大新闻,街坊都去看热闹。看过之后,说出一堆的毛病。“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
   小团圆媳妇有这么多毛病,婆婆理所当然地要调教她。于是,小团圆媳妇开始走向了她的厄运人生。“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很厉害……”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似乎打媳妇打得很有理,打得理直气壮,如果不打,在众人眼里就是婆婆不作为,媳妇就不会懂规矩,“她来到我家,我从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她一个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有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人在气头上哪还管得了这个那个,因此,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在婆婆们的眼里,似乎打得越狠越有面子,越能体现出婆婆的威严和地位。
   小团圆媳妇成了婆婆的出气筒。“婆婆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
   小团圆媳妇原本是一个脸膛黑黑,爱说爱笑的孩子,来到胡家一段时间后,终于被婆婆折磨出了病。胡家婆婆请来道士,请来大仙,以画符、跳大神、烧替身来驱鬼治病。跳过多次大神,吃过很多偏方,后来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洗。“很快地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缸里去。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熟的热水。”“小团圆媳妇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还没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小团圆媳妇的死,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是很自然也是符合常理的。婆婆调教媳妇是天经地义的事,婆婆打儿媳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打坏了花钱给她治病,花钱请仙跳神,婆婆的一切做法似乎都没有错,因为婆婆以及众街坊都没有恶意,都是为了小团圆媳妇好,她们的本意是善良的,只是这种传统的管教方式太愚昧。
   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
   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远不止这种女性的愚昧和无知,《呼河兰传》呈现的是整个小城的愚昧,这是作者对国民的一种思考,对人性的一种剖析。
   小说还描写了有二伯的贫穷和虚荣,穷得无处安身,没有饭吃,却还喜欢听别人对他的尊称。“一听人家叫二掌柜的,他就笑逐颜开。叫他有二爷叫他有二东家,叫他有二伯也都是一样地笑逐颜开。”萧红笔下的有二伯是善良的,可爱的,也是可怜的。
   描写了磨房里磨馆冯歪嘴子,竟然也自由恋爱与同院的王大姑娘住在了一起,并且有了一个孩子。在当时的年代,一个女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是很难承受得了街坊闲言碎语的。然而,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没有被舆论压倒,他爱老婆、爱孩子,小日子过得也很安生。然而,王大姑娘在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就死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子算完了。扔下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冯歪嘴子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绝望,而是很坚强地面对生活,每天“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高兴得不得了,展现出冯歪嘴子的乐观精神和做人责任感。
  
   三
   当年的呼兰小城是单调而简朴的。“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作者描写了东二道街上的火磨、学堂,特别描写了街上的一个大泥坑。“大泥坑像被赋予生命似的,它是活的。水涨了,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过些日子又小了,大家对它起着无限的关切。”讲述了时常有马车陷进去,也有人掉下去,淹死只鸡淹死只鸭淹死头猪都不是稀奇的事。
   跟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东二道街,看到的都是发生在街巷里的一些平凡小事。比如,卖豆芽的王寡妇的独子掉河里淹死了;染房里两个学徒为了争一个妇人,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按进染缸淹死了;豆腐房里两个伙计打仗,竟把拉磨的小驴的腿打断了……当然,也少不了卖麻花、卖凉粉、卖豆腐的。民以食为天,什么地方都少不了这些行当。
   “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跳大神在当地是很盛行的,是驱除鬼魂缠身、妖魔作乱的一种仪式。“过了十天半月的,又是跳神的鼓,当当地响。于是,人们又都着了慌,爬墙的爬墙,登门的登门,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可见,当地人非常相信这种方式,常用跳大神来治疗各种疑难病症。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对于小城来说,是最热闹的场面了。“一到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大街小巷,哪怕终年不出门的人,也要随着人群奔到河沿去。”放河灯的场面是很壮观的,岸上的观众也是欢呼跳跃的。“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野台子戏是在河岸沙滩上搭起台子唱大戏,一唱就是三天。夏天大旱时候唱戏求雨;秋天丰收唱戏感谢天地。
   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多是女子拜娘娘庙,向娘娘讨子讨孙。之后逛庙会,买一些孩子的玩具等。
   “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他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小时候的作者当然不会思考这些道理,是走出呼兰河,开阔了视野,才看清了小城的许多愚昧无知却又古老而传统的做法。
  
   四
   《呼兰河传》是一部生活气息浓厚的小说,无论是描写街景,还是讲述故事,或是故事中的人物,都体现出作者丰厚的生活积淀。小说中的故事贴近时代,人物贴近生活,情节安排巧妙,语言轻松质朴,读起来易于融入其中。比如描写东二道街的大泥坑,描写后花园的黄瓜和玫瑰,描写祖父的草帽等,都是不加任何修饰的直白,却让人感觉到这情景就在眼前一样,有着很强的现场感和亲切感。如同早些年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亲近。
   作者在场景和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中,既有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有散文的文学特性,体现了小说的美感和文学性。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写道:“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翻开小说,随处可见作者对东二道街,对后花园的风景描写。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大榆树也是落着叶子,当我和祖父偶尔在树下坐坐,树叶竟落在我的脸上来了。树叶飞满了后花园。”在作者笔下,花园就是她的全世界,花园中的植物,动物简直是应有尽有。“蜜蜂则嗡嗡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小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落到上面一动不动了。”这样的描写,好似把我们带到了现场,小蜜蜂就飞在眼前,落在盛开的花朵上,贪婪而忘情地采集着花粉。既有现场感,更富有诗意。
   作者无论是写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有着丰富的想像力,把每一处景、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动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这缸磉为什么不扔掉,大概就是专养潮虫。”“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他们都配了对,结了婚……”
   作者写人生动活泼,写动物都有灵性,写物件也赋予了生命,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童趣。
   除了这些之外,也用对人生的感叹,来表达当时的心境。“他们的父母生他们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他们吃饱穿暖,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却一辈子都没有!”“一个扎彩铺,扎出的房子、厨子、骡子、大白马、车子活灵活现。大至喷钱兽、聚宝盆、大金山、大银山,小至花盆、茶壶、茶杯鸡鸭鹅犬样样不缺。看着穷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死了好。”看似一句平平常常的描述,但细嚼起来,却饱含着人世间的辛酸苦涩,浸在其中。写出了穷人唏嘘世道不济,没有愤怒的控诉,字里行间却在鞭挞着当时社会,勾略出了穷人凄凉麻痹了的生活状态。

共 65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在艺术表现上,《呼兰河传》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却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但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可以各自独立。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感觉到阅读《呼兰河传》,就像在聆听一首凄美的歌谣,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小城的深深怀念。小说反映一个时代人的麻木。人们对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打是麻木的,对小团圆媳妇的死也是麻木的,对王大姑娘的死同样也是麻木的。鲁迅曾描写过中国人的看客心里,说中国人就爱热闹,越出乱,才越好看。小说也反映了小城人的一种围观和热闹心理。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戏,人们都要去看热闹。胡家买来了团圆媳妇,也都前呼后拥地去看热闹。甚至谁家遭遇了不幸,也认为有热闹可看,有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让读者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去想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年代,灰色的小城,灰色的街道和灰色的群体。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显得那么萧条。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摆脱不掉那些封建而顽固的旧思想和老办法。评析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04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04 09:37:20
  赏析得非常独到细腻的赏析佳作,欣赏了,问候东方老师,祝编创双丰收。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04 17:05:47
  恭喜东方老师再次摘精,祝编创愉快,佳作连连。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04 17:37:53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5-04 18:18:33
  拜读老师精彩美文,品读学习了。问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5-04 22:00:57
  文章的赏析角度很清晰,赏读具体,让没有读过《呼兰河传》的读者了解了小说,让喜欢写书评的作者从该文中获得了启迪。祝贺精品。
语文教师
6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5-05 19:05:18
  萧红的作品,曾是我内心的渴望,可惜从没有接触到。今读兄长文章,再次燃起阅读愿望,这就是此文的魅力,欣赏,祝福,学习!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7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5-06 19:57:51
  来取经学习,问候了,祝福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8 楼        文友:清闲若水        2017-05-08 06:02:08
  极佳书评,佩服。语言如呼兰河传,质朴细腻,评得贴切入心,白读不腻。特别是最后一句,呼兰河距我家乡不远,但萧红却离我们很远了,既表达了书评目的,对萧红深切怀念和敬佩,也表达了希望萧红再世的心情。紫气东来,为时不远!
   希望看到现代小说的评论。盼望着。
9 楼        文友:清闲若水        2017-05-09 20:28:55
  百读不厌,岂能白读,哈。致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