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语】过年(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语】过年(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8947.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1发表时间:2017-05-04 22:04:23
摘要:过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过年凝结着五湖四海的华人对生命的追求和情感的寄托,也传承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如今的春节,虽然觉得没了年味,没有了过去的味道,但对于常年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过年无疑是团圆的大喜日子,过年也是促进情感交流的中转站。

【丁香花语】过年(散文)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那是因为在过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噼里啪啦放鞭炮,更重要的是可以吃到平常日子里根本吃不到的美味佳肴。可以想象的出,那种盼年的虔诚,那种迫切的希望,现如今,每每想起总会激情满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无常,起落未知。一年,转瞬间即去。快过年了,回首往昔岁月,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现如今,不知不觉间,我已悄悄过了而立之年,这些年走南闯北,去过国内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市,生活的磨砺和人生的阅历也丰富了许多,懂得了人世间的世事无常,看淡了职场里的勾心斗角,领悟了人生百态。或许,有了这一切才使得漫漫人生路更加的丰富多彩。
   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心中永远的牵挂,家是每个游子心灵的寄托。是啊,不管是谁,不管是干大事的,还是干小事的,甚至是无所事事毫无收获的,都得回家过年。年底了,那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显得分外的亲切。
   小时候,按照家乡的习俗,从腊月八号“腊八”那天便进入了新年。那时候,腊八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熬腊八粥,这是为了庆贺一年的收获和过去一年里的辛勤劳动以及期盼来年的大丰收。腊八粥通常由糯米、红糖以及红枣、桂圆、核桃仁、花生、葡萄干、豆子等多种干果精心熬制而成,吃起来非常的香甜可口。在过去的农村,由于经济拮据和资源匮乏的缘故,往往准备不了那么多的干果,则找来自家地里新收获的几种豆子和粮食,经过大火小火精心熬制一番。过去那些年,家里人也多,往往要煮上一大锅才能够一家人吃,有时候煮多了的话,就分给邻里乡亲品尝。等到了饭点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厨房顶,一缕缕炊烟徐徐升起,漫步在广袤天际中,整个村庄顿时被一层又一层的雾气所笼罩,远远望去,那薄薄的雾气下的村庄和巷道里的树木房屋石头,若隐若现的,宛若一副精心绘制的乡村腊八图,漂亮极了。
   不一会儿,各家厨房里熬好的腊八粥的香味便透过房屋墙壁,穿过茫茫天际飘到田野里依然忙碌着的乡亲们面前,人们敏锐的鼻子瞬间捕捉到这清新入肺的香味,浑身上下的疲惫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精气神在那一刹那顿时充足饱满了许多,手里的锄头铁锹顿时挥舞了起来,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转瞬间便开垦完毕。忙完了农活的乡亲们陆续回到了家中,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来到了村中央巷道的照碑前,边喝粥,边闲谝,七嘴八舌,你一句,他两句,开始讨论发生在十里八村的大小事以及国内外的新鲜事。对于除了下雨天以外,天天忙碌在这块黄土地的乡亲们来说,短暂的春节是他们每年里唯一的假日。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放下所有的活计,扔下心中的烦恼,抛开背后的负担,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腊八一过,乡亲们便忙碌着扫舍以及置办年货、蒸新馍。
   扫舍的传统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一优良传统,扫舍意味着将过去不好的统统除去,开启新的征程。那时,扫舍的时候,往往是全家老少总动员。
   清晨早早起来,如果发现天气晴朗日头灿烂的话,一家人便早早吃过早饭,首先将厨房卧室正屋里的各种物品全部搬到院子里的太阳坡下,再将被褥晾晒在户外提前安置好的空地上。至于其他像大木柜、洋灰柜、大水瓮这些不易挪动的大件,则用废弃报纸或者不用的蛇皮袋直接包裹起来,以防止灰尘渗入其中。
   扫舍的时候,先扫去房顶的灰尘和房屋死角的尘土,一时间,整个屋子瞬间被灰尘布满,扫把摩擦房屋墙壁的沙沙声,人们被灰尘呛到的咳嗽声时时传来。待打扫完毕后,等待片刻扫去落下的灰尘,再进行第二次打扫,直到将房屋的各个角落打扫彻底为止。里屋扫舍的同时,外面也没有停下忙碌。将晾晒了小半天的床单被褥纷纷拆洗一番,晾干后重新缝好。每逢扫舍时大洗的时候,通常会请来街坊邻居来帮忙一起拆洗缝被子,而且是坐在门前空地上铺着竹席的太阳坡里,一边忙碌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说着笑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天真烂漫的孩童来说,当大人们去街上置办年货的时候,他们为了吃到甜蜜的糖果、可口的点心肯定也会跟上,当然大人们也乐意带着孩子们。一年到头,他们始终忙碌着地里的活计,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在这些宝贵空闲的日子里,是大人们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最佳时期。
   年关将至,平日里门可罗雀的街道,在这些天,却是热闹非凡,前来赶集的商贩们,都直接排到了街头的路旁,不时可以看到维持市场秩序的工作人员不定时巡视市场情况。大人紧紧地拉着小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挤来挤去的,漫步于集市的各个角落。在这一个个的角落里,采集到一批又一批的年货,手里的篮子越来越沉,口袋里的钱包越来越瘪,直到买到最后一件商品,手里的钱花得没剩下多少,年货也置办齐全,大人们手里提着沉甸甸的年货,脸上布满了笑容,微笑着和前来赶集的乡好问候一番。孩子们手里拿着大人新买的新衣裳、新鞋子,高兴地一直叫嚷着自己过年有新衣服穿有新鞋穿。
   那时候,蒸馍的时候,孩子们也非常的听话。即使平日里,时常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小孩,在那一天也会帮着大人烧火提水,这是因为,每当蒸馍的时候,往往会蒸肉包子。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一整年里也吃不上几次包子,因而包子无疑是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更何况是肉包子。
   蒸馍的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必须的,因而日子也要选好。在过去的那些年里,天气预报也往往不是非常的准确,有时候,前一天晚上预报第二天会是晴空万里的好日子,然而,做了一夜的美梦之后,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却发现哪里有所谓的艳阳高照,只见头顶一片又一片的乌云将村庄笼罩得严严实实。没有了好日子,自然无法泛馍,蒸出来的馒头包子,口味肯定要差许多。
   对于这一境况,在后来不久便被彻底解决。即使遇到没有太阳的日子,聪明的劳动人民也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每当蒸馍时遇到不好的日子,便将家里的土炕烧热,或者将房间里的火炉点旺,一时间房间里暖烘烘的,将做好的一笼笼的馒头直接端进房间里,半盏茶的工夫,一个个馒头便泛开了,原来低垂着脑袋的馒头立刻变得精神抖擞般站立得笔直。
   那时,蒸馍的时候要蒸包子、油角角(去舅家姨家时带)、建娃(去姑家去女儿家带)、馄饨(新婚第一年带)以及自家过年吃和招待客人的馒头。因而,一大清早,当孩子们依然沉睡在美梦中的时候,大人们便已早早起来,简单吃些,便开始了蒸馍。第一茬蒸的往往都是包子,这也是一年里最为丰盛的早饭。
   由于一次性蒸的馍较多,因而往往会请来乡里乡亲街坊邻居一同帮忙,那一天家里倒也热闹,厨房里欢声笑语不停歇,鼓风机嗡嗡嗡的响声经久不绝,前院太阳坡下泛好了一笼又一笼的馒头,小孩蹲在门口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前方香喷喷的馒头,以防止树上的鸟儿或者村里的猫儿狗儿过来偷食。待一锅馒头全部泛好上锅以后,便用大火烧锅,烧火是蒸馍时的一大要领,合理掌握好火候,既节约了煤炭资源,又不影响馒头的口感,因而烧火的时候,往往都是大人直接去烧火的。有的人家如果蒸的是新婚用的花馍,或者祭祀用的鱼馍,如果觉得自己烧火的把握不是非常足的话,则必须请来村里最专业的把手来烧火。
   一锅馍正在锅里蒸的空档,大人们依然忙着做下一轮要蒸的馍,一团团面陆续在心灵手巧的人们手里被雕琢为一个个形色各异白花花的年馍,案板上各色各样做好的馍依次呈队排列着,像一队队昂首挺胸等待首长检阅的士兵一般。待宽大的案板被做好的馍快要布满的时候,大人们也停止了忙碌,煎好吃包子的辣子油。门外看馍的小孩早已提前将堂屋的桌子擦洗干净,靠着墙根焦急地等待期盼已久的肉包子,大家短暂休息之后,锅里的馒头包子也已蒸熟。
   待锅盖被揭开的一刹那,一股股浓郁的香味便扑鼻而来,一瞬间整个厨房里雾蒙蒙的一片。大人们将一笼又一笼的馒头包子端至堂屋打扫干净的空地上,并将所有的馒头趁热翻动下,为了防止馒头凉了之后黏在蒸笼里,其次选出蒸的最好的几个包子馒头,供奉至提前擦洗干净的桌子上,向列祖列宗祈求,福荫子孙后代,也保佑来年有个好的年景。
   忙完了这些,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停止了手里的活,专心致志地吃起了美味可口的包子。手捧一个热腾腾的包子,小心将包子撕开一个小口,然后给包子用小勺子灌些提前煎好的辣椒油,轻轻一捏一松,辣椒油便渗入其内,趁热咬上一大口,心中只觉得,太美了,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这美味的包子那该多好啊!
   吃完了香喷喷的肉包子,喝些茶水,继续忙着蒸馍,待房间热炕上瓷盆里的面团全部蒸完的时候,太阳已悄悄落山了,夜悄悄来临,村庄再次恢复了平静,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却依然在厨房里紧张忙碌着,先将蒸好的馒头包子放入瓷盆中,然后利用蒸完馍依然冒着热气的黄汤水将所有的蒸笼全部清洗干净。跟随大人忙碌了一天的小孩已早早进入梦乡,屋外树上的鸟儿此刻正饿得咕咕直叫,它们心里一直谩骂着看了一天馍的小主人……
   屋顶的青砖泥瓦,屋外光秃秃的洋槐树,田野里嫩绿的麦苗,果园里花蕾饱满的果树,被深夜的一场大雪遮盖住,除夕便也到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们忙着打扫庭院,摘菜烹饪,杀鸡做鱼,待一番忙活之后,屋前屋外顿时焕然一新。再将新买的“对联”、“门神”、“福到”纷纷贴在前门二门,并将祭祀祖宗的贡品献至祖宗神位前,准备好香纸钱,来到公坟里,焚香烧纸恭请祖宗回家过年,村庄的照碑前男女老少汇集一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夜渐渐深了,远方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寂静的夜空不时被窜天而起的礼炮声打破,惊得村里的狗儿一阵狂叫,后院的羊耳朵早早被主人用棉花堵住,防止羊儿受惊乱窜导致胎儿早产或者流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声声的鞭炮礼花响过,一阵春风拂过,新年也悄悄到了。新年的第一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任何事物都是崭新的。早起放炮的孩童早已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服,流窜在村庄的各个角落,等待着那家放完鞭炮,捡拾那些没有燃尽的爆竹。这一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都穿得喜气洋洋,就连村外的麦苗果树也喜洋洋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新外衣。
   早饭过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给本家的长辈拜年,每逢遇到乡亲都会亲切的道上一句,“今年挣了,今年全挣了……”。这句当地的俗语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说法,还得从那天吃的早饭说起。
   在过去艰苦的那些年月里,冬日里的早饭大多是黏黏的玉米粥。如果新年的第一天也喝玉米粥的话,预示着新的一年从第一天开始就是粘的,这与人们心中的期望不符。因而初一的早饭往往是饺子,而且那顿饺子包的时候,故意捏得不太紧,这样煮的时候饺子往往会煮得开口,本地人称为,“挣了”,如果是一锅全部挣了,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财运福运滚滚来,如果一大半挣了那也是不错的,当然也绝对没有一个也没挣的,除非自个缺心眼。
   初五以前是拜年的日子,初五到初十是回礼的日子,后面的五天是孩子们打灯笼的日子。春节的十几天怎么过,有很多讲究在里头。过去的春节,之所以有意思,那是有说头在里面,显得有意思。而今,那些说头早已没了影子,只剩下吃吃喝喝这些,自然觉得没了意思。即使没了意思,走亲访友依然是春节里的一堂必修课。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若是不常拜访走动,时间长了自然显得生分了许多,亲戚也不像亲戚,朋友更不像朋友,亲情淡了,友情淡了,偶尔间见了也觉得别扭。
   过年时,不论老少,无论贫富,大家纷纷放下心中的负担停下手里的忙碌,走亲串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节日里的热闹气氛洋溢在各家各户。大街小巷也处处充满新春的喜庆,这期间,花灯满城,游客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到新春元宵十五才毕。
   社火是家乡春节里最有特色的民俗表演,那时候的社火往往是正月十五那天下午举行。到了耍社火的日子,乡亲们纷纷早早吃过早饭,来到街上,尽管来的早,然而街道里已经被远道而来的商贩们以及看社火的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街道中央休息片刻,找到一块空地等待社火开始。
   家乡的社火,通常由高跷、芯子、血故事这三大部分组成。社火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以及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形成故事组成,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流传已久的古老民间艺术,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正因为这一民间艺术有着悠远的历史和其独特的魅力,经年之后,社火在当地依然广受欢迎。
   社火表演是一场哑巴戏,演员的动作表演非常的关键。表演时,也配套旌旗、仪仗、锣鼓等,规模浩大,场面热闹壮观。社火为了在表演中让人能一目了然,因此脸谱往往必须要表达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像包青天,必须有黝黑的面庞,额头上贴个月,这象征他铁面无私、公正廉洁与日月同辉。耍社火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高跷,目的是为了开路,其次是芯子,最后为血故事。

共 70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过年,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每到腊月,年关将至,所有国人都是忙忙碌碌,准备着过年所需。在外的游子也是掐着指头等待假期到来,忙碌一年回家和父母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作者把过年这个国人的传统节日,用精彩的文笔细致的描写一番。过年家里全部都要细致清扫,收拾妥当干干净净等待着家人团聚。清扫屋子的经过描写到位,大人们置办年货,孩童乐颠颠的跟在后面的场景让人回味。蒸馒头,做年饭看得让人垂涎,孩童们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捡那些没有燃尽的鞭炮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童年时代,闹社火踩高跷的喜庆气氛,作者把过年红火热闹的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正月十五的灯会,糊天灯点天灯的场景让人向往。一篇语言精彩,描写细致的好文,看后让人回味无穷。好文精彩,推荐赏读!【丁香编辑:峥嵘岁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05-04 22:06:49
  一篇描写细致,语言精彩的好文,只是我的能力有限,编按如有不当,还望作者老师总编见谅!
峥嵘岁月
回复1 楼        文友:樱雪        2018-01-18 08:01:05
  春节,每年都有;过年了,还能不能团聚,已成为摆在现今的问题。儿时的感觉,早已渐行渐远。感谢老师鼓励,感谢相逢,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05-04 22:08:13
  感谢老师投稿支持丁香花语征文活动!老师精彩的文笔让人赞叹不已!还望老师精彩继续!
峥嵘岁月
回复2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4:24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3 楼        文友:忆荒        2017-05-04 22:45:23
  语言精彩,场景如在眼前,令人向往!欣赏推荐!美文共赏!期待更多精彩!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回复3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4:32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4 楼        文友:忆荒        2017-05-04 22:45:56
  祝创作愉快!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回复4 楼        文友:樱雪        2018-01-18 08:01:13
  春节,每年都有;过年了,还能不能团聚,已成为摆在现今的问题。儿时的感觉,早已渐行渐远。感谢老师鼓励,感谢相逢,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5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5 04:44:50
  樱雪家乡的年味好美,好热闹呢,那么多习俗,东北都是没见过的。好有那么多好吃的,好想吃呢。嘻嘻!特别是社火的,铁面无私,公正廉洁,好有包青天的风度。年已经远去,读了这篇文章,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热闹的新年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串门,道喜,年味就是一幅中国的清明上河图,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好吃的,好玩的,真所谓是应有尽有。谢谢樱雪分享你家乡的年味,一篇佳作!
娇娇
回复5 楼        文友:樱雪        2018-01-18 08:01:18
  春节,每年都有;过年了,还能不能团聚,已成为摆在现今的问题。儿时的感觉,早已渐行渐远。感谢老师鼓励,感谢相逢,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6 楼        文友:娇娇        2017-05-05 04:47:41
  吃腊八粥,蒸馍馍,放鞭炮,真真的热闹红火的中国年。好喜欢这篇文章表现出的意境,很喜庆,很热闹,很民俗,年味,是吉祥的庆典,是家人团聚,相互鼓励和祝贺的最美的中国画。
娇娇
回复6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4:55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7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5-05 04:58:29
  这篇年味描写的鲜活有趣,看地我直流口水,哈哈。南方的年味习俗很独特,像一首诗,又像一首古老的童谣,透着灵气和喜庆。每一个习俗的背后,都是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今天的一切热闹场面,就好像看到古人挥汗如雨的过年庆祝场景。一篇情感于文化的盛宴,祝贺好文,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7 楼        文友:樱雪        2018-01-18 08:01:24
  春节,每年都有;过年了,还能不能团聚,已成为摆在现今的问题。儿时的感觉,早已渐行渐远。感谢老师鼓励,感谢相逢,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8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5-05 04:59:21
  文章字里行间透着喜庆,透着一种温暖,给读者带来别样的年味和惊喜。
回复8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5:02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5-05 05:10:27
  一篇年味十足的佳作,文中的过年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看不够,笑不够,年味,是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感谢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这些好的习俗,在欢庆佳节的同时,慢慢品味年的热闹与高贵。
天使的左翼
回复9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5:22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10 楼        文友:老学士        2017-05-05 05:41:58
  这篇年味文章,写的好喜庆,正好晨练回来,还没吃早点,读你的文字,这肚子咕噜咕噜地只响,哈哈,口水咽下去好几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习俗很棒,生活很和谐,将年味写活了,一篇好文。
老学士
回复10 楼        文友:樱雪        2017-05-05 09:35:31
  感谢老师鼓励,共同进步!!!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