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抗战老兵李家怡(散文)
在祁东的抗战老兵群体中,有一位河南籍的李家怡老人。
李家怡原名王正桥,1925年9月27日生于河南洛阳市临汝县温泉镇坑庄村,父亲王仁德。1941年正月初五,王正桥被抓丁入伍,并编入胡宗南部的山西陆军第一军高炮独立营。同年2日,任第一连连长萧耀武(1919—2006,湖南祁东步云桥镇拔茅冲人,后任营长)的勤务兵。
在1941年至1944年兰州空中保卫战中,高炮独立营枕戈待旦,在空中严密布防。一旦日机来轰炸,就众炮齐发,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火力网。这次战役,独立营共击落日军飞机47架。当然,也有不少实弹虚发。一次日机来犯,萧连长一声令下:“开炮!”王正桥开炮击落日本轰炸机一架,活捉一名日军女飞行员。
1944年4月,由于日本飞机在兰州上空狂轰滥炸,高炮独立营一连损兵折将,共有52人为国捐躯,王正桥幸免于难。
我方积极抗日,极大地激发了山西、甘肃人民支援抗战前线的热情。1945年5月,山西、甘肃人民踊跃向抗日前线捐钱捐物,献粮献马。王正桥跟随萧耀武不分昼夜,牵马徒步驮运战备物资。5个多月来,官兵们几乎个个脚板都打了血泡。8月,萧耀武晋升为营长,王正桥由勤务兵变警卫员。9月日本投降。
1947年陪萧营长回家娶亲。从攸陂到拔茅冲来回有80里,且都是青石板路。娶亲队伍由12乘彩轿和前后的双唢呐手组成,浩浩荡荡,途经步云桥、乔木堂。
1949年5月初五,因国军溃败,王正桥从四川汉中乘船后坐车,再徒步随营长回到了拔茅冲。当时全家生活共有9人(营长父母2人,营长妻、子3人,营长妹妹1人,长工肖伟1人,老婢季秋1人,警卫员王正桥1人)。
王正桥在萧家闲得慌,要求跟从油塘经过的邵东双凤人去黄龙冈砍柴。营长父亲说:“要你砍什么柴,你看我家灶屋楼上垒的墙的都是柴夫送来的块子柴。”于是,他特意安排长工肖伟陪王正桥去看金龙岩和邵东谷陂洞(古奇洞)。那天,他们在李贡安家吃中饭。
1949年冬,萧耀武之妹萧素英嫁给攸陂陈伯承。因其嫁后三天要回门,王正桥去送回门帖子,陈伯承还给了他一块银洋(银花边)。
1951年土改工作队进村。他们首先斗争萧耀武的父亲萧智生。萧父由4个民兵押送去坐牢,途经官家嘴,因天黑便歇了伙铺落宿。萧父惧怕受折磨,用澡帕拴住花窗勒紧脖子,半坐在伙铺窗子下自尽了。次日,民兵传回消息,王正桥随萧耀武赶去现场。王正桥解开长帕,收了尸。尸体没搬进过家门,就葬入毛春台屋后。
1951年土改工作中期,枪毙萧宇清之后,在新屋后面老祖山斗争萧耀武。王正桥记得在台上有穿灰衣、系腰带的工作阢同志问:“萧耀武,你犯血债没有?”萧答:“我当国军军官指挥打仗(包括抗日)怎么不犯血债呢?”工作队同志立即宣布:“今天血债要用血来还,你有何意见和想法?”萧耀武答:“事到如今,只是由你们安排。”正拿下萧耀武准备行刑之时,突然,有个人骑马急驰送来一封信。工作队见信后,那人宣布:“带走!”工作队的人宣布:“散会!”为了火速分享斗争萧耀武的胜利果实(他的家产及田土),工作队要求萧耀武全家在二日内扫地出门。
就在萧全家人离家的第二天,有个路经拔茅冲的步云桥人问王正桥招郎去不去。这时的他身处异乡,举目无亲,无处栖身,如此之外,已无选择余地。王正桥非常感谢拔茅冲人民不仅没有为难于他,反而呵护有加。萧铁山,那位有情有义的拔茅冲人,不愁辛苦,徒步送王正桥去步云桥三湾李家李丙妹(1932—1984)家做了上门女婿。从此,王正桥成了李家怡。
1958年5月,萧耀武劳改释放。当时,公路只通到官家嘴,萧耀武便从白地市徒步回家。那天已经是下午5点钟,李家怡在步云桥桥当头与衣着简朴、非常狼狈的萧耀武偶遇。萧说:“我今天已经刑满释放,我是在工厂劳动改造,还是在农村。这要听政府的安排了。”李家怡热情地邀他去家里做客。萧耀武面呈羞愧之色,满脸通红,连忙推却,歉意地说:“正桥,你是为了我才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我无论如何不能再连累你……”萧耀武喉咙哽咽、嘴唇颤抖,再说不出话来,眼泪夺眶而出,李家怡送了他很远。萧耀武对李家怡说:“你回去吧。今天快黑了,我回家不成了,就住步云桥李志刚伙铺。你放心吧。”此后,因历史的原因,两人再也没有相见。
李家怡1951年分得了田地,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路走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顺利,生育了三男二女,家庭幸福。他非常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2015年为他颁发了有编号的“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感谢中共祁东县委书记杜登峰为他颁送了耄龄寿匾;感谢步云桥镇党委、政府领导为专程他专程祝寿和给他真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