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小说征文】教师楼的故事

编辑推荐 【小说征文】教师楼的故事


作者:邢聪明 进士,1134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77发表时间:2017-05-05 17:19:05

教师楼以前没这么乱。第一批入住的黄老师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厌憎,双眼冒着寒光盯着自行车棚里的那张麻将桌,那“哗啦哗啦”的洗牌声就像毒蛇的信子一样,正沿着她的发梢往后脖颈子里钻。
   绝不能再让他们这样了!二十年前,政府为了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在高中对面盖了这两幢楼,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教师们。入住那年,黄老师刚刚结婚,她还记得那时候的邻居素质:小区内没有乱扔垃圾的,没有丢自行车的,住多少年都听不到一句脏话。现在可好,随着教师的退休以及搬迁,再加上校区房翻着跟头往上涨,教师楼的住户早已经是五花八门。
   那段时间,黄老师被车棚里的麻将桌折磨得发疯,因为儿子俊杰正面临高考,而麻将桌正对着自家三楼的窗户,从早到晚的噪声害得儿子不敢开窗户。失和事小、高考事大!黄老师沟通了几回没有效果,那就不再客气了,打电话给物业,麻将桌不能摆在车棚里,于是便撤了。
   可是黄老师的烦恼没有结束,她楼下的赵阿姨嗜牌成瘾,饭可一日不吃,牌不可一日不打。外面不让摆了,干脆在自己家摆,以前外面就支一桌,现在进屋了,升级为两桌了。于是噪声便扩大了一倍,气得黄老师在家里骂个不停,别人没心没肺也就算了,赵阿姨的儿子也要高考,她怎么这么不长心?
   赵阿姨不在乎儿子的成绩,因为儿子陶奇到了高中之后就没及过格,长期占据学年倒第一的“宝座”,几次模拟都交了白卷,干脆也不想这条路了,爱念不念。打牌的时候便也没了顾忌,时不时地还吆喝着“小王八蛋,自己买套煎饼果子吃”,或者“小王八蛋,替老娘打两把,我上厕所。”
   赵阿姨娘俩破罐破摔,黄老师摔不起,俊杰的成绩可是本市数得着的,如果为这些市井之人误了前程,那可太不划算了。惹不起躲得起,高考还有三个月,干脆出去租了一间高层,环境清幽,让儿子安心冲刺。
   工夫不负苦心人,十二年寒窗苦读,俊杰冲刺成功,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南方某名牌大学录取。黄老师重新搬回教师楼,她买了两挂万头鞭炮,在楼下放得乌烟瘴气,把牌桌的噪声彻底压制住了。
   俊杰金榜题名,摆完学子宴,就踏上了金光大道。陶奇在家白吃白喝几年,终于还是出去打零工了。俊杰不时传来好消息,得了奖学金,被副校长的女儿相中,两个人一起攻读博士,又一起出国深造,所有的费用都是女方出的。陶奇不断传来坏消息,当保安的时候把客人打了,蹬三轮的时候把货弄坏了,相看了无数个女朋友,人家都嫌他不长进。
   日子就在黄老师的报喜声中,以及赵阿姨的咒骂声中,一天天度过。黄老师的头发白了,下楼报喜的时候都得一步一挪;赵阿姨添了新病,骂“小王八蛋”的时候总不忘盯着身边的“救心丸”。老人老了,孩子也成年了,黄老师高举着儿子快递回来的婚妙照,兴奋地向邻居们展示着,在澳洲拍的,一套下来十几万呢!
   那一次,在大家的啧啧称赞中,赵阿姨回家捂着胸口骂着,人比人,气死人!小王八蛋,这回要再黄了,你就打光棍吧!陶奇人到中年,终于成家了,找了个二婚的女子,两口子承包了几个小区的煤气罐,对付着过日子。
   教师楼里的人都知道,每月十五号是黄老师固定上银行的日子,每月俊杰都会寄来一笔钱。黄老师每次都感慨,我用不着,非要给,一给就这么多。得了,给他们攒着吧!赵阿姨每次都在旁边羡慕良久,再安慰自己也该知足了――小王八蛋好长时间没要钱了。
   冬月的一天,小区连降暴雪,黄老师出门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竟然骨折了。俊杰急速汇来一笔钱,还在电话里郑重地说,雇最好的保姆。
   那段时间,赵阿姨的心脏病也犯了,麻将也打不成了,卧床不起。好在陶奇冬天的活少,两口子有时间来照顾。赵阿姨每天在家养病,只听到三楼时有吵闹声,叫陶奇上去看看,原来保姆嫌黄老师太过挑剔,两个人正在那吵架呢。
   后来黄老师又连换了几个保姆,都是不如意,有一次保姆丢下她走了,害得她一整天没吃上饭。亏得老邻旧居想着,赵阿姨也经常打发陶奇两口子上去看看,这样挨了两个来月,黄老师勉强能下地行走了。
   春节前,黄老师拄着拐下了楼,打了车直奔银行,俊杰的两张汇款单快到期了,必须得取了。等她回来时,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她挣扎着挪进小区,拄着拐看着自家不算高的楼层,感觉这几步台阶永无尽头。正在楼洞歇气的时候,陶奇背着赵阿姨从医院体检回来。赵阿姨显然气色不错,看到黄老师的窘态,忙叫儿子把自己放下,高喊一声,“小王八蛋,先把你黄阿姨背上去,再来背我。”
   陶奇应了一声,轻轻地把黄老师放到了背上,往上迈步的时候,黄老师感激地看了一眼赵阿姨,“大姐,孩子都这么大了,别总叫“小王八蛋”了。”
   赵阿姨大笑,“叫惯了,谁让他打小就没出息,哪像你家的大博士,这回又邮来了多少?”
   黄老师张了张嘴,想说出那串让人羡慕的数字,却不知道为什么,喉咙竟然堵住了,两行浊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共 19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都把孩子的教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是高分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的德孝教育。故事通过讲述教师楼里两个孑然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出两个不同的孩子。一个高学历,出国留学深造,进出高贵,收入不菲;一个平凡庸碌,小康收入,平平淡淡。有钱的用钱尽孝心;平凡的用陪伴尽孝心。两种人生,两种态度。通过对比、反衬出亲情和幸福的含义。文章以点带面,洞彻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编辑:雅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润        2017-05-05 17:22:15
  故事看完了,可是故事背后的故事却引人深思。当父母的望子成龙无可厚非,可是在母亲重病在身,却用钱来代替孝心,只能说是家庭教育的悲哀,社会教育的悲哀!
雅润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5-05 17:23:05
  一篇很现实的故事,深有感触。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雅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