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希及之(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希及之(赏析)


作者:玉峡耕牛 秀才,135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3发表时间:2017-05-11 11:45:49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希及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详解:
   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白话:天下之至柔,象马儿一样无拘无束地驰骋纵横在至坚之物内。
   阐述:这里的“至柔”、“至坚”不是指具体的至柔之物和至坚之物。“至柔”,只是相对“坚”而言。如“以卵击石”,其言“卵”太柔也,“卵”之柔,是相对“石”而言;“至坚”,也是相对“柔”而言。如铁石心肠,“铁石”相对“心肠”来说,是“至坚”者;但又有削铁如泥,“铁石”之坚,相对“刀”而言又是柔。哪怕是“泥”,它真的柔吗?水来土掩,相对于水,它又是至坚。所以,绝对的“至柔”、“至坚”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定要说有,“至柔”者,只能是“无”也,没有什么会比无更柔了;“至坚”者,也只能是“有”了,没有什么比有还更坚了。比如想阻挡通过,包括阻挡水、空气等任何细柔之物,只有“有”能办到。因为通过了,说明存在“无”,它就不是“有”了。此就是所谓“无则通,有则不通”也。故“至柔”、“至坚”只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本章紧接着的第二句“无有入无间”,就已经作出了解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禀道而生,顺其自然,各异其形,各异其质。道却隐于万物之中,潜于万物之外,“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大道无形无象,来时无踪,去时无影,无物不藏,无物不隐,纵横驰骋于万物之内,可谓至柔者也。而万物有形有质,相对道之无形无象,可谓是至坚者也。道至柔,却无处不在,出乎无伦,入乎无间,弥纶天地,遍满虚空;道至柔,却无所不入,穿金透石,融会贯通,浑然无间。而大道此举,非有意而为,实乃无心之举也。故其能象马儿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驰骋纵横在至坚之物内。
   2、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白话:无形无象者可以自由地毫无阻碍地进入至坚之物。我就是凭此知道“无为”的好处和妙用。
   阐述:“无有”,对应着并解释前面的“至柔”,“无间”对应着并解释前面的“至坚”。“无有”,就是没有“有”。意思是无形无质,无色无象。无“有”才能“至柔”,“至柔”就是“无有”。天地万物,有形有质,可感可触,均属于“有”。“无间”,间者,罅隙也,无间者,没有丝毫空隙,紧密而至坚者也。无“间”才能“至坚”,“至坚”就是“无间”。“无有入无间”,无形无象者,可以随心所欲进入毫无间隙之处。假使其一旦有形有象,则无法进入。譬如石中有火,而火一旦现形,它已经不在石内了;珠内生光,光一闪,它已经离珠了;物体带静电,当我们感触到电,说明电已经出来了。等等,都是“无有入无间”之事例。人心亦有此理:万里之远,一念可到;千古之事,一思便知。虽金石,精神可透,虽隐微,机智可通。天地虽大,我心之理,未尝不大;万物无尽,我心之理,未尝有尽;何事不可入,何理不可贯!此亦“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就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这个道理而明白了“无为”的益处,之妙用。
   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白话:用行为来示范、来教育、来说服,比光练嘴巴子强上百倍。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件实事而产生的教育效果;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不主观、无私心、顺其自然而作为,比起自以为是,矫揉造作,擅自妄为,其收获,其带来的好处,不可同日而语。天下万法,没有赶得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没有能与之比肩的。
   阐述:此三句,是进一步阐述“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重点在教,重心在教,如何教,老子主张“不言之教”的教法。“不言”,不是闭口不言,而是不要尽说空话、大话、废话,要见之于行动。老子前面讲过“希言,自然”,“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言之教,意思是不要总是口头上说这说那,自己不去做,而指望别人做,要办实事,不尚空谈,要落实到行动上去,行动、身体力行才是最好的示范和教育,自己怎么做,别人自会跟着来的。行不言之教,乃天地之道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月落而日升,日落而月升,不曾懈怠。行云布雨,不曾误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以不言之教,妙万物而不遗,入万物而无间。不见其生长之功,不见其变化之能,而万物却各逐其生成之理,均得其造化之妙。此乃无为之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乃是至精至微,至极至柔之妙理。天下万法万式,皆从此出,未有过于此者也。故曰:天下希及之。
  
   综述:上一章,老子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万物生成之理,来阐明为何“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之缘由,提出“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最后强调“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以此表明心迹:写《道德经》并非想离经叛道,搞标新立异,亦为遵循古人之教导,且还将“强梁者不得其死”定为宗旨。
   其实,在上一章包括前面,对于“王公自称孤、寡、不谷”的解释,还是有些随大流的。现将真实想法搁于此,仅供大家参考:
   先说“孤”。孤,本意是指失去瓜苗的子瓜,其四处滚动,无苗可附、无根可固。引申为幼年丧父,孤儿也。王公为何称“孤”?是因为最早的王位取得,是禅让,后来才是世袭。禅让制,王位是大能大德者居之。世袭制,则为父亡子袭。换句话说,父健在,子就不可能称王,只有父亡,自己成“孤”时,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才能合理合法称王。为表达自己对先父之敬爱,同时也表示自己王位之合法性,于是,不再顾及年岁,而自称“孤”。
   下面说“寡”。称“孤”,怎么又改称“寡”呢?追根溯源,还是因禅让制时期古人讲究的“以德配天”。远古时期,在禅让之前,要对继承者的德行,进行反复考查,获得公认后才会传位给他。然后是世袭,父传子,子承袭父,直到了商汤灭夏桀,汤自立为王,打破了世袭,到了西伯姬昌灭商纣,姬昌又自立为王,再次打破世袭制。无论是商汤,还是周文王,此时不可能再称“孤”了。称了也没用,因为王位是从别人那儿抢来的。怎么办?效法古人呗。再次举起“以德配天”这面大旗,王位,有德者居之,这样一来就合理合法了。所以改称“寡人”。寡是什么意思呢?寡,《说文》少也,从宀颁。颁,分赋也。我称“寡人”,意思是我(商汤)、我(姬昌)将把征收的赋税,全部分给大家,从今往后,我寡少,大家多;《尔雅•释诂》寡,罕也。意思是,称“寡人”,有罕见、稀少的意思。王,乃独此一家也。说明称“寡”,有诸多好处,首先表明自己是“有德”之人,以证明合法性;其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再次,谦虚一下,前王称“孤”,本王称“寡人”。
   再说“不谷”。称“寡人”,怎么又改称“不谷”呢?因为“寡人”难做啊,自己少少的,民多多的,“以德配天”这面大旗难扛呀,那是打天下的祖宗才扛得动的。我执政,天灾频发,民生多艰,弄得是民不聊生,民众嗷嗷待哺。我却没有这么多谷物养活万民,不敢称“寡人”了,改称“不谷”。“谷”,不是指山谷,谷是指粮食的通称,意思是养育、多籽。称“不谷”,第一层意思是子民不多也;第二层意思是说能力很差,让民忍饥挨饿了;第三层意思是指子嗣不多或无子嗣,是罪人,对不起列祖列宗。(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称“不麦”、“不稻”,因为此时的麦与稻,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南亚。)
   当然,历史发展到了老子所在的年代,已经是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孤、寡、不谷的含义,或多或少会有变化。故老子曰:“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又传到如今,“孤、寡、不谷”的意思则大变了,成为人生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我为何会如此分析呢?因为老子是周守藏史。浩瀚的史籍中一定会有王公称孤寡不谷的记载,老子定然知道真相。也不是说,老子在刻意掩盖隐瞒,老子只是取其精华,以教化后人而已。何况老子是大周守藏史,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好了,扯远了。回到本章吧。
   本章提出了《道德经》的“教父”——无为。说实话,为了注释此章,曾经一度很是纠结:什么是“至柔”、什么是“至坚”,至柔之物如何“驰骋”于至坚之物等等。查阅了相关典籍,也看了他人的注解,感觉总是不畅快,总有一种堵的感觉。几度拿起,又几度放下。
   一次,与妻儿散步。
   问:何物至柔?
   妻答:水至柔呀,你不是天天研究《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吗?
   我默然:水,干而湿之,燥而润之,枯而荣之,虚而充之……此皆言其“上善”也,而非至柔也。
   儿答:不对,空气比水还要柔,它无色无形无象。
   我亦默然:空气,空气,有“空”才能有“气”,也不算上至柔。
   问:还有比空气至柔的吗?
   儿抢答:肯定有。但是什么?不知道。老师教过,你这属于“不可穷尽”。
   儿反问:《道德经》上有答案吗?
   我笑一笑,不置可否地应答:或者有吧,只是还没找到。
   儿诡谲一笑:嘿嘿,我知道。不过,讲出来了,不许骂我哟。就是爱,爱至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妻紧张道:谈恋爱了?行呀,你小子,长出息啦!
   我赶紧制止,问:何物至坚?不许跑题。指自然界的。
   妻、儿:自然界的,石头最硬,比如花岗岩、铁矿石…还有天然的黄金、钻石…还有……
   问:还有吗?
   儿:有肯定有。但是什么?不知道。可能是人类还没找到。
   问:至柔之物,可以在至坚之物内,肆意地纵横驰骋吗?
   妻:水无孔不入,穿山透石,无坚不摧啊。
   儿:空气也厉害呀,只要有缝隙,就可以侵蚀,将一切化于无形。
   我再次默然:有“孔”、有“缝隙”,还算是“至坚”?水,大坝一拦,它就过不去。风,有一堵墙,就可挡住。看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就成了“矛与盾”的故事。
   我一时茫然。
   儿:爸——老子不是哲学家吗?什么时候成科学家啦。
   闻听此言,我如醍醐灌顶,一切豁然而开。
   对呀,不能用科学家之证物,来对待哲学家之证理。“至柔”与“至坚”,并非实指,只是哲学意义上的两个相对概念,我又何必去现实中苦苦寻找,求得印证呢?
   其实,老子在第四十章就说了:“弱者道之用”。大道的功用,就是通过守弱,达到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而不是用强。“强梁者不得其死”、“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故“至柔”者,大道之用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禀道而生,顺其自然,各异其形,各异其质。万物之有形有质,相对“道之用”的无形无质,其“至坚”也。故“至坚”者,万物也。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大道之用,无处不在,弥纶天地,遍满虚空;大道之用,无所不入,穿金透石,无物能外,浑然无间也。大道此举,如阳光之普照,无所不及,无所不覆,而非有意而为,实乃自然而然也。
   现在重点说“无为”。无为,是“无有为”的简称。老子想说的是“为”,想告诉大家的是如何“为”。“无为”,不是否定句,而是肯定句,前提“为”,接下来才是怎么“为”。“无为”,就是没有“有”的为。意思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完全是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自然的。同时,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带主观偏见、不自以为是,不夹杂私心杂念、不矫揉造作,是顺其自然而不擅自妄为。
   与“无有为”相反就是“有有为”。一旦有“有”,就如同有了“有形有象”,就入不了无间。“有”为,就是带主观而为,有私心而为,就有了形有了象,“有”自然不可能入无间。这一切都是借道之妙用。“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带“有”去作为,这样才能“无有入无间”,才能“驰骋”,才能大有作为。
   老子说的“无为”,实质就是遵道而为;老子说的“有为”,其实就是指逆道而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无为、有为的意思基本相反。
   对老子“无为”的诠释,不知为什么,从古到今,许许多多人,都将其解读成否定句,然而又难以自圆其说,事后又忙于左解释,右说明。
   前面明明是“无有入无间”,无“有”才厉害,有“有”则寸步难行。老子为什么要将“无有为”省略成“无为”!一字之差,造成理解之误,其结果何止千里之遥,共遗害真是不浅,直接导致老子“无为”之思想,成为“不作为”,“少作为”,真是千古奇冤!

共 48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章之文,可谓短也,而本章之内容,可谓是至精也。本章之要旨,却为《道德经》之要旨。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老子是推崇备至——“希及之”。无为,是“无有为”的简称。老子想说的是“为”,想告诉大家的是如何“为”。“无为”的前提“为”,接下来才是怎么“为”。“无为”就是没有“有”的为。“无有为”相反就是“有有为”。一旦有“有”,就如同有了“有形有象”,就入不了无间。“有”为,就是带主观而为,有私心而为,就有了形有了象,“有”自然不可能入无间。这一切都是借道之妙用。“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带“有”去作为,这样才能“无有入无间”,才能“驰骋”,才能大有作为。耕牛的解释,通篇犀利透彻,绝不含混,清晰明朗,尤如庖丁解牛。此篇真是难得之作也。辛苦了!谢谢!强烈推荐阅读!【编辑 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