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消失的母校—泾川中学(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消失的母校—泾川中学(散文)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7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4发表时间:2017-05-11 13:27:14
摘要:记得一位哲人写道“母校有一点不同于母亲,母亲是会衰老的,而母校却永远年青”,这话是不错的。不过我初中高中时的母校却象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永远地消失了,但是那些教育过我的老师就和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是永远鲜活地活在我心中的,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那些年青时的朋友和故事也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过,也是值得我永远珍藏的。


   我的母校於二O一五年八月十六日在她六十五年生日时整体并入泾川四中、今年元旦期间、与同学再次进入母校、只见校内寂静无人、唯有校门在寒风中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苍桑、站在校门、凭栏远望泾卅古城、泾水涛涛、宫山巍峨、总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忧伤、泾川中学从此不在。
   记得一位哲人写道“母校有一点不同于母亲,母亲是会衰老的,而母校却永远年青”,这话是不错的。不过我初中高中时的母校却象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永远地消失了,但是那些教育过我的老师就和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是永远鲜活地活在我心中的,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那些年青时的朋友和故事也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过,也是值得我永远珍藏的。
   “兼山东望海天孤,中有灵池一镜殊。”六十五年前泾川的志士贤达就是在共池遣址镇海寺创建了泾川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成为省立泾川中学,1945年设立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山外仍来青鸟使,池中如见白莲花。”陇东学子聚共池,栖届堂,勤奋攻读;汇兼山,激扬文字,一批批莘莘学子从这里加入到了新中国最初建设者的行例,泾川中学由此享誉秦陇,成为陇东名校之一。“半空玉洞红霞出,千古共池日月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学校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调整、整顿,合并校舍,改迁校址,在杨柳湾扩建校舍。成立泾川一中、原泾川中学变更为泾川二中、一九七六年又变更为城关中学、二O一五年八月十六日泾川县委政府决定关中学停止办学、整体并入泾川四中、一个办学六十五年的学校就这样永远永远的不在。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前期泾川二中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发扬了二中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团结一致、严谨治学的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初步形成了具有泾川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以较高的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成为泾川二中又一段辉煌的历史。经过十年劫难,二中人从挫折中奋起,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齐心协力,不断前进。多年来泾川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学生心身健康和情操的陶冶,心力所至,水到渠成。
   我初中、高中母校就是甘肃省泾川县第二中学。我们七零年秋入学,好象是第三十届,学校设初中、高中两部、十六个班级、那时叫连、全称为一连一、一连二等……教室四面墙由于教室密集室内光线并不太好。那时我近视已经很严重,尽管坐在第一排还是看不清老师写的字,不过这倒不影响我的语文学习,记得学校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请一位老革命给我们忆苦思甜,第一次作文就是写听忆苦思甜报告的感想,当时我们刚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就照猫画虎用魏巍笔法写了一个开头,被陈学慧老师选作范文宣讲了一番,使我感到特别高兴。初二者教我们语文的是黄克明老师,黄克明老师当时从陕师大毕业血气方刚,一心想写电影剧本和同学们都处的很好,他的第一篇作文是让写一个暑假见闻,我编了一个小故事叫“变”,说我去高平舅家看到他家的茅屋变成了新盖的三间大瓦房,而大赞三面红旗,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黄老师居然破天荒的给我打了一百分,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问他怎么给我打了满分,他说你的文章有新意写法有新意,我的语文教学也要有新意,告诫我可不要骄傲噢。
   辛敏中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英语,他在期中考试后,把成绩排名次用红纸公布了出来,我居然是名列前茅,这个事对我震动很大,后来我就和许长恩同学两人暗暗较着劲,你追我赶的走上文化课学习的上升通道。
   二中给我最大的惊喜莫过去一上学就得知可以去图书馆办借书证错书,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是把手都举酸了才得到一个只能在那看小人书的借书证。现在可以象大人一样地去借书看了那自然是欣喜若狂了。那时解放前的不能看,解放后沾上胡风的不能看、沾上反右的不能看、沾上彭德怀的也不能看,长篇小说也只有那几本很快就被我一扫而光,我记得《林海雪原》就是我一个通宵看完的。其余时间我也大多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度过的,虽然肚子常处于饥锇状态,但精神上还是蓬勃向上的。从一九七O年到一九七四年底、我在泾川二中读完初中和高中、那时学制只有两年、虽然历经黄帅、张铁生的冲击、林彪事件的冲击、但我们的学业并没有荒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也都如期学完、七七年恢复高考能考上大学、应归根亍我们的学校的校风、校训、好多知识也是在那时积累的、因为那时的泾川二中是全县最好的学校。我们的数学老师付悟金亲自计算了当时的泾河大桥、以后调陜西师范大学任教、语文老师调北京邮电大学、英语老师辛敏中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研究生、化学老师郭同宽、物理老师赴全丑、生物老师李应康等都调至兰卅大学、平凉一中任教了。
   悠悠岁月、往事谈悠悠、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年元旦我和同学一起再次踏进这个陇东重要的学堂、只见校门紧闭、空旷的校园无一人读书声不在、唯山门在寒风中向我们诉说当年人的苍桑与辉煌。
   据说要将她建成战国期共国遗址、也许不久的将来她是古泾卅城的一景了。

共 20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记录母校,从繁荣走向落寞的风雨历程。笔者作为泾川中学的一名学子,用亲身经历,讲述了母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建于解放前的中学,本着教书育人,振兴中华的理念,培育出一代代新中国的建设者,它的学生不会忘记它,岁月也会牢记着它的奉献。而今这所中学,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是莘莘学子的脚印,留下了记忆中朗朗的读书声。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泾川中学,成为了永远的记忆,深深地刻在哪那些走出母校的人们的心里。文章描写了母校的始建与废弃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在渲染,中华民族重教育人的光荣传统。文章意义深远,耐人回味,推荐阅读!【编辑:潇湘竹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5-11 13:28:00
  问好文友,感谢赐稿!
潇湘竹雨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5-11 13:32:25
  母校是每个人从无知走向文明的圣地,它留下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教书育人光荣传承。
潇湘竹雨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5-11 13:32:49
  期待您更多佳作,遥祝顺安!
潇湘竹雨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2 09:35:20
  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品读学习:今年元旦我和同学一起再次踏进这个陇东重要的学堂、只见校门紧闭、空旷的校园无一人读书声不在、唯山门在寒风中向我们诉说当年人的苍桑与辉煌。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5-12 11:00:58
  感谢鼓励
回复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5-12 11:01:18
  感谢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