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再艰难也要活着(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天地事】再艰难也要活着(征文·散文) ————读《五十四种孤单》


作者:决决流冰 秀才,2644.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4发表时间:2017-05-12 22:27:17

读完《五十四种孤单——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最后一页,正是一个黄昏。
   那时,我坐在移民公园的一块石头上。缓缓合上书页,黄昏的天还很明艳,一抹抹残霞从楼房的缝隙中穿出,照在公园的孝善楼上,犹如火焰跃动;飞鸟投林,叽叽喳喳,在一棵棵树间盘绕,似乎有无数的巢窠等着安放。公园人行道上,人们脚步轻快,笑语盈盈,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人想到日子的沉静和从容,置身这个时代,幸福似乎如花香飘逸。然而,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那么一群人,此刻,如荒草蔓延的孤单,成了他们最后的护身符。仿佛路旁的一棵野草,风里雨里,自荣自枯。
   他们说,多么想努力唱一支歌。但从此岸到彼岸,十米之距,有时也是天涯。
   由普玄先生领衔的十三位作家,经过大半年时间,深入湖北、河南的福利院,走访七百多位孤寡老人,以近乎口语化的文字,记录五十四位福利院老人的人生轨迹,向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看到他们在生命迸裂中的悲欢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让心灵悸痛。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合上书,站在窗前或树下,凝视远方,他们像飘浮在风雪中的虫子,瑟瑟发抖的影子老在眼前晃荡。
   活着,像是一个圈套。我有时想。
   这些孤宿人群,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生活之于他们身上,有因贫穷,有因疾病,有因岁月里的重大变故,有因不能生育,有因时代的政治气候,记不住语录,成分高,黑五类,大半辈子都带着沉重的帽,还有的是为国家、为集体建设,把自己的前程搞没了。大半生波澜壮阔,到最后西风残照,在萎谢的时光下,孤单,一嗟一叹一断肠!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这一类没儿没女人群,在与时代的衔接和咬合中,似乎有哪个环节不合谷的。他们在底层的不起眼,特别卑微。其实不然,在这本书中,有不少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如朝鲜战场上的战士,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师,武术大师,擅长说书、看相看风水、算命的文化人,懂管理的大队财经,机械能手,信贷员,村乡干部,甚至乡村货郎也有一身本事。因为各种不同的际遇,最后同一种结局,在政府的关怀下,集中养老,苦度最后的寂寞时光。如书中《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记录的是那位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人憋屈的生活:因为战争让他丧失了做男人的资格,他活得比普通百姓还沉重屈辱,当他说出“不如死在战场上”这样的话时,内心是多么绝望。后来,为了不丢长眠在异国他乡战友的颜面,也为了有个好保障,他不断上访,争取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在经历几个月关押之后,他明白了,比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屈辱和尊严不算什么。特别是当他知道档案中还记载着“此人不能重用”之类的话时,是不是恶作剧?好在那时他已经明白活着才是王道。要不,他会疯掉。《我是个有案底的人》更奇葩,生活与他开了个玩笑,上街赶集被红卫兵拦住,因为糊里糊涂,背诵不出主席语录,惹上了牢狱之灾,最后毁了自己一生,他的孤苦伶仃是命矣?运矣?还会其它?仿佛黑色幽默,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没有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以为是天方夜谭。《似诉平生不得志》,更像个励志故事,由于从小一条腿残疾,特别自尊勤奋,年年考试第一,就是没有升学机会,只好学本领,搞技术革新,还受到最高领导接见,这莫大的荣幸虽然风光一时,却没有风光一世,连成家的希望也是泡影,都是残疾和贫穷惹的祸。老年后进到福利院,“从天白望到天黑,又从天黑望到天白”,两本《辞海》,“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像是和它们说话一样……”悠悠天地独怆然,孤独,像墨汁浸入到了骨髓。这也是命矣?运矣?《卖了二十年血》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位靠卖血养活家人的本地女人,一生遇人不淑,卖了二十年血,最后被出轨的男人一脚踢开,食宿无依。因为医生职业的缘故,在采供血未集中管理的九十年代初中期,自己接触过很多专业卖血者,当时一个电话,血头就会通知人急匆匆感到医院,他们瘦骨嶙峋,面对牙签粗的针头毫无惧色,一针下去咕咕鲜血就顺着胶管流了出来,几分钟后就灌入到另一个人的血管。印象中的他们,豁达,爽朗,很少愁眉苦脸,那个时候有时也会与他们交流几句,从来就没想走进他们的内心,想想:为什么一定要卖血?
   这是一本凝重的书,字里行间都是活生生的日子。读这本书时,我想到了塆子里一位同姓的长辈,年轻时用农村的话说属于“苏懒好吃”之类的人物,但有家,没有生育,抚了兄弟的一个孩子。因为不愿意种庄稼,就到城里做皮匠,修鞋配钥匙,赚了一些钱,那时日子还不错。后来老婆子死了,与孩子的关系没处理好,孩子就做了别人的上门女婿,两人基本不往来。他一个人在县城租一间暗暗的平房,七八十岁了,靠着手艺的自己养自己。听说喜欢到××路去,挣的几个钱都送给了站街女,左邻右舍说起来瘪嘴,我相信应该是真的。后来,中风,手脚不能动,只好送到福利院,没多长时间就死了。那些年在他活着时,身边的亲人都说他寡情,刻薄,自私,不要脸,他也可能真是这样的人,但很少有人关心过他的生活,特别是他的精神世界。从前在乡下工作时,到福利院很多次。那时到福利院不全是做慈善,多半是做秀,基本没有心思走进院民的心中,我相信现在很多人也是一样,专门做秀,做的别人看。在福利院中,我听院长、听那里护工讲院民的故事,自私、狭隘、孤僻、清高,口气冷嘲热讽。我多次亲眼看到院长把他们当小孩一样训斥,那时,我就像看把戏似的内心无动于衷,仿佛这些被政府供养的老人活该如此。现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想到我们曾经是多么无耻!
   这个社会并不是缺少对他们的关爱,而是那些关爱往往浮光掠影式的,很少深入他们的内心。晚明有个著名的瞎子叫张大复,为治疗眼睛被庸医所骗,倾家荡产,妻儿也命薄,早早离开了,留下一个人做孤客。张大复口述了一部《梅花草堂笔谈》,其中有一篇《独坐》:“月是何色?水是何味?无触之风是何声?既烬之香是何气?独坐息庵下,默然念之,觉心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言者,是何解?”看上去豁达超然,字里行间我读到的都是寂寞,苦熬的寂寞。与书中的五十四颗灵魂无异。张大复清贫,但他所谓的清贫与一般老百姓是不可同语的,至少有饭可吃,有室可居,有时还有人陪伴。他的这种神游物外的寂寞,与那些无吃无穿无所依靠的普通人怎么相比?在今天的福利院之外,还有多少这样不幸的人?谁在思考他们该怎样生活?
   老龄化时代来临,中国养老的悲歌将层出不穷,谁敢保证明天一定美好?!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人关注这一群孤宿老人的精神状态,真了不得。感谢这群有眼光的作家,五十四个普通人,五十四篇故事,五十四种生活的影子。全部是口语化写作,有屈辱、抗争、沉沦,也有纯净、刚毅、顽强,当然也有粗俗,但真实、精彩,活色生香,就发生在身边。我特别喜欢口述这种文学形式,淡定从容,似乎与自己毫无关联,涓涓溪流从遥远处娓娓而来,展现一练生命的坚韧。是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坚韧,特别坚韧,再艰难,也都想活出一种状态。仿佛只是小人物的命运,却折射了每个时代。唏嘘之中,让人思考作品背后深层次的内涵。
   无论我们承认否,再伟大的时代,每一条生命最终都是孤单的。孤单忍受,孤单前行,孤单枯灭。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让它多感受一点温暖,多得到一米光亮。趁现在还有能力。人生不易,快动起手来,点亮火炬,照在身边。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再艰难也要活着。
   生存与毁灭,还真是个大问题。
  
   (2017年5月12日)
  

共 30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论谁身份高低,职务大小,进入老龄化是一种自然中的必然。由普玄先生领衔的十三位作家,经过大半年时间,深入湖北、河南等地福利院,走访七百多位孤寡老人,以近乎口语化的文字,记录五十四位福利院老人的人生轨迹。他们或为国血战疆场,或曾经战斗在各条战线……因为种种的不幸,最终走进国家福利院。从他们的切身经历中,让我们懂得了人生,懂得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对自己的人生大彻大悟,一定对功名利禄看得淡薄……活着就是要为更多的人服务,千万别自私的留下各种各样的遗憾。欣赏老师佳作,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15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05-12 22:28:13
  深刻人生,受益匪浅。感谢老师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1:31
  谢谢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3 00:00:0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谢谢学习了:然而,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那么一群人,此刻,如荒草蔓延的孤单,成了他们最后的护身符。仿佛路旁的一棵野草,风里雨里,自荣自枯。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1:55
  谢谢了,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3 00:02:37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还有的是为国家、为集体建设,把自己的前程搞没了。大半生波澜壮阔,到最后西风残照,在萎谢的时光下,孤单,一嗟一叹一断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5-13 19:39:05
  “无论我们承认否,再伟大的时代,每一条生命最终都是孤单的。孤单忍受,孤单前行,孤单枯灭。”一篇颇具深度和哲理的文章,可见老师睿智的思想,欣赏拜读。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2:59
  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5-14 06:59:22
  “银发浪潮”滚滚而来,我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啊?本品向我们的社会提出了一个让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欣赏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5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2:40
  一个社会问题,我很担心自己的未来
6 楼        文友:何叶        2017-05-15 06:28:27
  恭喜精品!继续加油哈!
何叶
回复6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2:17
  社长好
7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5-15 06:45:36
  祝贺老师精品!
回复7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08:22:05
  谢谢
8 楼        文友:你猜        2017-05-15 09:40:29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7-05-15 21:39:56
  谢谢您了,感谢鼓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