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念母亲(散文)
母亲离开我已经四年余了,可她仿佛还在我的身边。母亲的一生是劳碌而痛苦的,有许许多多的难言之痛,却要她一个人默默地承担。至今想来,我总会有锥心泣血的痛!
母亲去世时已七十有五,满头白发和满脸纵横的皱纹见证了艰辛岁月的无情和残忍;仿佛在向世人,向她的儿女倾诉着一生的不易与坚韧。母亲二十多岁嫁给我把工作当做生命的父亲,便注定了她一生的艰辛!
母亲一生先后共生育七个子女,据母亲说我有一个大姐,因为是个女孩,受我奶奶的歧视,重病之下,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三四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每每和我们谈起她那个苦命的女儿时,眼中总是噙满泪水,这种伤痛恐怕是母亲一生都难以释怀的吧!我们姊妹兄弟六人,基本上先后都是小两岁。母亲把六个孩子拉扯成人,其中历尽的艰辛不是常人能体会得到的。母亲用全部的经历和心血终生在完成上天赋予她的两个使命:一是抚育子女,一是支撑家庭。这便注定了母亲的青春和健康被剥夺的命运。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在农村生产队是凭公分吃饭的,我们家在生产队算得上人口大户,全家八口人的吃穿全靠母亲一人操持。虽然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但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田间耕作所占去,很少有时间照顾她所疼爱的子女,只有把孩子关在家中,任孩子爬滚,大哭,我现在难以感受母亲当时伤心的心境。
每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把孩子安顿好,便像其他人一样天不亮就起床到田间干活,她作为一个女人,却干着男人一样的活,劳动时间和强度同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一样,母亲提起当年劳动的情景时,经常说:“那时,下了工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了,浑身就像散了架样的疼痛!”可以想象当年母亲劳动的情景和辛苦。但母亲不会歇下来的,因为她还有要照顾的孩子,喂奶,洗尿布,做饭,还有其他家务。
其实在我们那块,好多妇女是不参加这样的劳动的,她们往往去割草,交给生产队里,也能挣到公分,当然那没有田间劳动挣得公分多罢了。因为他们不需要这样的付出,她们家里大都有男劳力,有的一家能有两三个男劳力,而一样的干活,男劳力的公分要比女劳力的公分高出很多——比如一天下来,男劳力可以挣8分,女劳力只能挣5分。因此母亲为了那可怜的些许公分,在田间干着其他妇女不愿意干的活。耕地,播种,收割,打场,晾晒,储藏,也样样都干,样样能干。就这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风刮日晒,绝不缺工。
母亲受苦受累,还不是让她最心酸的事儿。最让她痛苦难耐的是,和人家干着一样的活儿,生产队给劳力添置农具却没有我家的,有时生产队干活,按人口分给每个劳力的,人家有农具的干完后,母亲便求爹爹告奶奶借人家的农具不分时间地拼命干,才能撵上人家的工。有时生产队长还会说:“像你这样干活,你们喝凉水恐怕都困难!”这时母亲只能默默无声,有泪尽往肚里咽,可见母亲的坚强和忍耐。
让母亲心酸的还有就是分粮食的时候。凭工分分粮食,我们家就母亲一个人干活,即使累死,也没有人家的公分多,人家一家分到的粮食一车一车地往家拉,我们的粮食还不够一车子装的,每每到了分粮食的季节,总是要伤心好几天,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她的这些嗷嗷待哺的可怜的孩子。
母亲的伤心还不止如此。刚才说过,我的爸爸是民师,一年挣个二百多元,也没有一点我家的份儿,因为这些钱要打给生产队,原因是你一大家子人,都要“人家给养活”的。母亲把爸爸辛苦工作挣得的钱交给生产队,分给那些劳力多的人家。现在想想那是多么的不合理啊。在这样的劳动背景和分配原则下,我家一年到头没有吃到过一顿像样的饭菜,有时也用野菜充饥。不知道那时爸爸是怎么想的,竟忍心抛弃家人去挣那还得交出去的钱款,让母亲在家里累死累活的苦干。看到人家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要说对爸爸没有怨言,那是假的。现在想来爸爸对工作的执着,也是无可非议的,只是可怜了我的母亲!
记得母亲常和我说过一件事,那就是每次生产队开会,队长有一句话最是伤她的心,那就是:“你自己一大家子人,要别人给你养活,想想你可好意思!”母亲知道,队长实际上就是在挖苦她,因为像队长所说的人家在队里仅有我一家。现在母亲提起这件事心里还是疙疙瘩瘩不好受。有时我便安慰母亲说:“事实证明没有他们养活,我们过得不是更潇洒吗?现在我们不见得比村中任何人差吧!这就说明了那个时候是我们养活了他们!说不定他们现在还感激我们呢,不过他们不好意思说罢了!”这时母亲苍老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我知道这笑容不过是为了让我高兴罢了,那样的岁月打在心里的伤痛烙印怎么是一句话能消减的呢?
幸亏后来农村包产到户,我家因为人口多,分到的土地也多。全家八口人的土地还要靠母亲支撑,好歹那时我大姐也能帮助母亲干活了。提到我大姐我不得不心生愧疚,因为大姐为了帮助母亲支撑这个家,连一天学校门也没踩过,她就这样默默地陪伴着母亲拼命地干活,帮助母亲拾掇家务,照顾我们这些兄弟小妹,可以说她就是我们这些兄弟弟妹的半个母亲。八口人的土地仅靠两个女人干活,那日复一日的地劳累对人也是一种折磨吧!母亲和大姐就是用孱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人丰衣足食的生活,挑起了全家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记得我们的责任田里,母亲和姐姐也是多样经营的,开有菜园,种有庄家,还有麻;庄稼的收成足以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菜园的经营解决了吃菜的问题,把生活调节得色香味俱全;而麻的栽种为家庭的零花开销注入了实力。
说起那几年栽种麻,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母亲和姐姐,把土地深翻细耕,然后种上种子,出来之后要精细管理,间苗,拔草,施肥,费劲了心血。盼望着麻长大成熟,然后砍倒,择叶,剁根,晒到干时,把麻捆成小捆儿,一车车地拉到沟边,放到水中沤十来天,捞出水来,一棵棵地剥掉最外的一层麻纤维,扎成把,拿到水里洗刷干净,放到太阳底下的绳上晾晒,一直到干,收入家中。这时母亲和姐姐的忙时又到了。
她们要把这几百斤麻一匹匹撕成细小的长纤维,然后在纺车上纺成麻线,这麻线一斤可以换到很客观的价钱。为此母亲和姐姐没日没夜地劳作,一季麻下来,两个人要干一个多月才能把这些麻换成令全家人炫目的人民币。当这一切都完工的时候,母亲和姐姐总是累得腰酸背疼,整个人瘦下来一圈,而我们几个小的,也只能把这些场面和情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长期高强度的劳累,回赠母亲的并不是强健的身体,而是一身的疾病。关节炎、高血压,颈椎病死死地纠缠着母亲。在我的记忆中,从我在阜阳上师范时,母亲就终日与药相伴了,特别是关节炎,母亲一边服止疼药,一边劳动。姐姐常常告诉我,一天的活儿下来,母亲关节疼痛得直不起身来,但她还在拼命地忍着。你能想象得到,一个人在这样疾病摧残下还在劳动的情景吗?可我的母亲一忍就是二十多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韧性啊!我的母亲啊!
要说起母亲就不能不提及我上学的事儿。
记忆中,我在村初中上学,父亲眼看着其他几个孩子上学没有了出息,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因此他对我的管教也特别严厉。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是给我布置好多作业,其实我那时成绩非常的差,我又是个不算聪明的孩子,当我不会做的时候,他就给讲解,然后还让我做,如果我还不会做,他就会大发雷霆,把我按到地上,抡起东西就揍,可以说我的整个初中阶段基本上就是在父亲的棍棒下熬过来的。
父亲打我时,从来不让别人拉,特别是母亲。每当我被父亲揍得嚎啕痛哭时,母亲总是在傍边默默地流泪,有时她看着在地上疼得翻滚的我,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我说:“谁让你不好好学习呢?挨打该!”父亲打罢我,她便把我拉到一边,弄来水,给我洗洗脸,摸着我被打得出血的皮肤,泪水便不停地流。但愚笨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怎样安慰母亲。有时我便在心里发狠:“我一定要好好学,上出个样来!”现在村中不少人一提到我,就会说:“人家是他爸爸打出来的!”其实我觉得爸爸的棍棒是我能走到今天的一个原因,但我更要感激的还是我母亲疼爱儿子默默流出的泪水!
母亲一生中经历了几次担惊受怕煎熬难眠的日子。除了我大姐的病死外,那就是父亲三次大病了。
第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患胃穿孔住进了当地医院,那时医疗条件非常差,母亲提心吊胆地安排了父亲的手术,那种揪心的恐惧,让她彻夜难眠。母亲真是衣不解带地陪伴在病床边,直到父亲能吃东西的时候,她才算松了口气。
第二次是在分到责任田不久,为了解决耕田问题,全家节衣缩食总算买了条耕牛喂养。父亲放学回来,给耕牛添置草料时,不小心被牛用角一下子顶在胸口上,父亲瘫软在地上,疼得不断呻吟。母亲当时也吓得瘫在地上,大姐找来人把父亲送到乡医院做了手术。母亲开始的那几天,滴水未进,常常泪流满面,直到父亲醒来,她才算轻松了下来。
再有就是父亲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了。记得1997年,一生视工作如生命的父亲有民师转为公办教师,全家都为母亲高兴,以为母亲苦尽甘来,可以陪着父亲享几年清福了,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竟然患上了食道癌。二零零零年八、九月份母亲陪着父亲在县城医院度过的,最后又回到乡医院,当我们按照医生的通知忍痛把父亲接回家里时,看着那些来来往往探望父亲的亲戚、乡亲和同事,母亲笑脸相迎。我从学校回家总是看着她背着父亲唉声叹气,那段日子母亲的眼泪没少流下!二零零零年十月六日,为自己挚爱的事业忙绿一生的父亲撒手而去了,我没有见到母亲的哭泣。我真的不知道母亲那段时间是怎样熬过来的,但母亲那肿胀的眼睛告诉了我她掩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我可怜的母亲啊!
七十多岁的母亲,已不复当年的健朗,老态毕现,连走路都感到力不从心,她终于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她的高血压时时让我为她担心。我们兄弟姐妹各有各的一家人,为了生计,他们都在外边打工,我便把母亲接到我的家中同住,可她嫌在这里寂寞,没有熟人可以来往,何况她在自己的儿子家里,总感觉到不像在自己家里,有种寄人篱下之感,一切都不自在。特别是我每天都要跑老远的路去给她倒便桶,更是让她觉得有种负罪之感。
我曾多次劝她:“你是我母亲,你老人家为了我们受了那么多的罪,现在我孝敬您,这是本分!您不要胡想!”我让她安心住下,不要想其它的,可她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我知道这是母亲要强的性格使然,我真的对此也无可奈何。
我时时在想,母亲的一生都在背负着一座座大山,在一座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上攀爬,尽管她艰难异常,苦不堪言,但是她还是在不停地努力,她用自己朴实的行动教会了她的孩子什么是善良、坚强和容忍,教会了自己的孩子不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要充满着希望。
母亲,你给予我的财富是我这一生也享用不完的,您为我们所付出的辛劳与心血,也是我们一辈子无法偿还得清的,在我平凡而起伏的生命历程中,母亲这座山峰,耸入高空,像一座丰碑,时时鞭策着我,让我用虔诚的目光,面对生活,心中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恩的清泉,汩汩流淌。
母亲啊,母亲节到了,你在遥远的天国可好?你的孩子想你,你可否知道?


佳作已申报精品,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