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韵】世纪寻亲(散文)

编辑推荐 【清韵】世纪寻亲(散文)


作者:玉芙蓉 童生,61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6发表时间:2017-05-15 23:54:27
摘要:沿京珠高从伍市出口,向平江方向盘山而行。左面是少有的一片山区平原,过去叫时丰农科站;右边是叠障起伏的丛山,秋风吹得脆黄稀疏,树叶随风盘旋着地。 十来里地转弯之处就是浯口水电站,也就是主人翁李荣昌老人的故地。 老人己于2000年“享福”去了,一块墓碑向着东方。 李荣昌老人的一生,代表中国的一段历史,代表着一代中国百姓的苦难。 李荣昌是贫穷的,而社会又总是以钱的多少论生命穷富。从钱的方面来说,李荣昌的确贫穷;从知识方面来说,他也贫穷;从亲人方面来说,他是孤儿,他真的成穷了“人”。可以说是穷其一生吧! 大凡常人,只要饿过肚子的人都非常珍惜粮食;只要受过冻的人都爱惜衣服;只要受过困苦的人,都特别节省。李荣昌老人穷了“人”、穷了亲情,所以他特别理解穷人的感受,特别重情重义。哪怕明明白白毫无血亲关系,也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爱。这种伟大的爱一般人是没有的。但这种伟大的爱,李荣昌却是超常的富有,这就是美德------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尊敬这位平凡的老人——李荣昌先生,尊敬他的富有、他的爱、他的美德。 老人的诚肯、仁爱、惠人惠己的善良之心,也代表着大中华民族的纯朴、热忱之心。宁愿自己受屈,明明不是骨亲,却勇于担当的精神思想、行为、功德,会惠及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一、邂逅
   那一年,湖南平江的堂兄原亮接了一项建筑工程,而我提了一把瓦刀去了工地。说到瓦工,大家都知道:先是猴着腰,总是猴着腰。从地平下墙脚起就蹲在地上猴着,砌到四斗五斗升了脚手架,又要猴着腰;接着是晒太阳,晒得脸上放宝光,晒得能照见人影子;再就是粉尘污染,鼻子如灰坑,一扣一砣就象出垃圾。还有高空作业的危险……这些辛苦煎熬、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朋友才能体会得到。
   早起蒙蒙亮,晚吃照明饭。幸有中午,还可或躺或坐憩息一时。也就是中午的休息时间,工友们才有些许聊天的时光。也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我邂逅了故事的主人翁——拌和沙浆的李老伯。
   黄沙掺加石灰,少许水泥,全靠双臂挥动铁锹,搅拌均匀,再加上水,弯弓腰,来回掀动搅和。哪怕早己深秋,哪怕只穿一件薄衬衫,袖子卷上胳膊,老人的汗粒早己透过稀松的短发,顺着额头,落进时光雕刻的沟壑里。在那纵横的沟壑己是满灌盈溢,集成豆粒大小,“卟嗵卟嗵”地掉在地上,掉在刚刚拌和的稀泥里,被砸成一个个小小坑窝。
   午休了,老人就着胳膊上的衣袖擦去满头汗水,掏出卷烟,点上火,巴嗒一口,吐出滚动的白烟,望着我问:“你是哪里人?”
   “监利人。”我答。
   “监利?!我在那呆过。”接着又问:“监利有个汴河吧?”
   我眼睛一亮,心里思忖:“他乡遇故知?”
   “是。离城往东二十来里。”稍迟疑一会儿我说道。
   “当时我们驻军监利,接到命令,我们跑步到汴河。没想到在途中与对方交上火了。连长命令往前冲,只见一个兄弟稍上前就被打倒在地,大家便立即伏在地上匍匐向前爬,谁也不敢站起来。我跟在连长后面,他爬一步,我也爬一步。他不动,我就不动。
   对面机枪‘嗒嗒嗒’响过不停,谁也不敢动。响了好久才停下,等我们找到机枪发声的地方,原来是一只洋油桶里面在放鞭炮。哎—-!人家早就进了芦苇,连影子都没看到!
   老人微微一笑,逗得我们也跟着笑了起来。接着他叉说:打倒的兄弟只是伤了腿子,我们在汴河一个叫大胡湾的赵姓人家住了三天才回县城。后来,我们还去过毛市、黄歇。
   那年冬天,我和一个湖南兄弟瞅准机会,换了身老百姓的厚棉衣,潜入江洲上的柴林,一直向南奔跑。江边柴林一望无涯,人进其中好似泥牛入海,无影无踪。深入其中,方向全失,幸有太阳指引,我们才穿越过来,临近江边。
   当逃兵抓到是要吃‘花生米’的,就是到了江边,我们也不能冒失前行,捱到天要黑了,我们才走出柴林,弄一口饭吃,打听过江船只。
   可能我俩一下子改不了习惯,走过来就被人发现是当兵的。邻桌一个挑‘八根系’的‘货郎’凑过来,说‘要过江啦?跟我走。
   ‘货郎’挑起担子,我俩跟在后边。一边走,他一边问寻我俩有没有通行证,并把我们安排在一个渔棚里。半夜时分他又来,给了我俩通行证,并送我们上船过江。
   我们当时就猜:肯定是遇上好人‘共产党’了。不一会儿又想,难道他原来是国民党白军的人?政治觉悟告诉我要警惕性——隔离、远离。但老人的经历、故事很多,我却希望挖掘到更精彩更真实的情节,试探着问堂兄原亮,这位老人是谁?他说:是他的岳丈老子。
  
   二 、 想象不到的故事
   一个头戴圆顶盖帽的军官,带着妻子和六、七岁的孩子,从江苏南京乘轮船逆水而上、在汉口靠岸,一家人正随着客流向坡上走。军官级别不高,大官肯定有随丛。但能带家室随军,也肯定是个官儿。离船的客流逐渐疏散,军官一家刚刚进入一条街口。突然,头顶一阵飞机声响轰鸣,接着就是一阵炮弹轰炸,只见满天硝烟弥漫。受过训练的军官大喊要众人躲避、卧倒,却被一颗炮弹落在身边,顿时血肉模糊,妻子也一同横飞。
   炮弹轰炸过后,可说是尸横遍野,火烧连营。硝烟中,一个惊魂未定的孩子,一个人生地疏而举目无亲的孩子,正在啕嚎大哭。慈善的人们问不清来龙去脉,只能层层转交到当时的慈善机构——汉口孤儿院。
   当时的孤儿院也并非富裕可供,只能是保障贫苦无辜的孩子们不被饿死、冻死,真心希望富商财团支持,特别希望有能力的社会人士领养。
   为了对孤儿负责,社会和孤儿院对于社会领养都有系列要求:
   1、必须有足够的财力;
   2、无男丁户;
   3、慈爱;
   4、根据自身情况,对孤儿院给予支助。
   但凡领养人家也会适合条件,富裕尚可。特别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说是封建思想的传统观念,但这却是传承几千年香火的不二法宝。于是,军官的孤儿被一位河南人家领养出去。
   想不到日寇的铁蹄很快就踏进了中原。这河南人家为了躲避战乱,夫妻俩带一个姐姐和孤儿,挑着担子跟随逃难人群向南奔跑。这一天逃难人群风风火火来到一个铁道口,被一辆突然而至的长长火车拦截成了两半。前面的人群己经走得老远,孤儿一家四口被拦住了去路,但火车左等右等总不离开。心急如焚的逃难者为了追赶同伴,纷纷钻过火车。于是,河南父母一家人也匍下身子往下钻。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火车突然起动了,爬过铁路的孤儿回头望时,“父母”和姐姐都趴在铁轨上不动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起来!起来!我们抱抱!”一群人喊着这个狼毫大哭的孩子。
   虽受惊悸、苦难、孤独,可孩子总是忘不了军官父母。他性格倔犟,从来没有叫过“河南”父母一声“爸爸和妈妈。”不过,善良的(河南)夫妻从没有过一丝的怨言,而心里想的是来日方长,想的是用温暖来化解孩子孤独的心。
   现在呼叫已是绝望,再大声、再悲凉、再哀嚎,也都与(河南)爸爸妈妈已经阴阳两隔。他们,也再无法听到“儿子”的呼唤。
   孤儿,又成了孤儿,仰天长嚎,泪水成河,谁之罪孽?谁来抱我?谁来抱我?谁……来……抱抱我?!
   铁道口只是一乡村野外,没有城市拥有的慈善机构,而且兵荒马乱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不到十岁的孩子沿门乞讨,餐风露宿、无依无靠、流落乡间,老见老流泪,少见少伤心,就连菩萨见到,也都会心寒。当然!也有行善积德的地方人积极为孤苦伶仃的孩子寻找适合的去处。
   通过乡亲们口口相传,相互联系、介绍,终于找到一户人家愿意收养。但收养后,只是给些饭吃,家务却不少。每天天刚亮,他得起床放牛、砍柴、喂猪、扫地,一样也不落下,完全是当奴隶使唤。
   人在屋檐下,岂敢不低头?为了生存,孤儿只能尽量照办。不仅那差事与年龄绝不相符,还少不了打骂,他却忍气吞声地默默承受着。
   通过“试养”主人觉得孩子老实可靠,欲收为子嗣,要求“喊爹叫娘”。没想到可怜的孩子还是那样倔犟、刚烈,从心底认为事可做、人可累,就是“不改口”。也正是因为他这刚烈的性格,才遭来了主人的毒打。主人认为“孩子喂不家”,也才另眼相待,对他变本加利。让他少吃、多做,甚至常那些残羹剩饭。这样饥一餐饱一餐,不到一年,可怜的孩子己是脸色苍白、两眼昏沉,面黄饥瘦、骨瘦如柴。在这繁重的事务及苦难生活里,孤儿充满了哀怨和仇恨,却无处申诉。于是趁一次外出放牛,逃出了主人魔掌,漫无目的地逃向远方。
   天苍苍、路茫茫,孤儿生存在何方?一心只求远离去,何惧前途是刀山!
   打狗棒、破衣裳,沿门乞讨无暑寒,天是被子倦廊檐,摇摇幌幌向长江。
   他只知道自己是从长江边来的,是乘船从江里来的。所以,他总是希望能从长江边上找到些许可以得到的希望。
   一个夏天就这样,就苦撑过去了。秋天,习习的凉风吹得浑身发紧,破衣烂裳是恩人。虽在沿途得到不少善人施舍,还是被冻饿贫病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一位路过的善良生意人发现他时,己是奄奄一息。上天有好生之德,生意人把他带到旅馆,给衣送食,并请医熬药,终于救回生命。孤儿虽然年少,感恩之情却存在心间,动容之至。于是把思念家乡之心,回归家乡之情托盘倾诉。但问详情,却一问三不知,猜也猜不来。
   生意人虽是慈善,施财施药救命,短暂救济尚可,但也不可能长时间为其奔波。再者,孤儿无名无姓无地址,再慈善又怎么帮得了呀?!何况战事连连,世态混乱。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啊!
   “如果你同意,我带你去一户人家。先过生活,慢慢长大,长大后再去寻亲。但有条件就是,给人立嗣。”这位生意人无奈地对他说。
   除了感恩之心,孤儿也毫无他法,只得听从恩人的安排。
   原来,生意人早有心思。在走南闯北穿行里,早就有人委托“谋求子嗣”在身,如有合适人选,必有报酬。这既赚钱又积德,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他又至长江、乘轮船、逆水而上,再步行十多天,在一青山环绕地方落脚。这个地名就是现在的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青冲村七组。
   青冲李姓人家,家境不大、也还算富裕。虽然世界动乱,却在大山深处,少有枪林弹雨。人勤劳,山林密、楠竹多,加上一行篾匠好手艺,吃得千家饭,落得心踏实。最大的困惑就是少壮青年成婚多年没有一男半女,烦恼心愁。人世间似车总有那么一点不如意,李家的心事也只能和至亲至友倾诉和委托。
   一个锅要补,一个要补锅,真是天作之合。生意人带来了意中人,李家立即请宗亲、邀亲友,举行乡土特色的立嗣典礼,父赐姓:李;命名:荣昌。收受和跪拜一礼成行。
   也许是家庭的热情,温暖了少年心田;也许是孤儿吃尽了苦头、偿尽了漂泊、软化了心中的倔犟,李荣昌乖乖地听从父母教诲、勤恳顺意,得到家人以及大家的爱护。
   世间总有很多奇事。李家父母年轻力壮,成婚多年没有一男半女,人到中年才想方设法谋求少男立嗣为子。有了子嗣,补充了心里缺憾,日子过得滋滋润润、舒舒服服。或者是家庭和美、舒畅,想不到得到子嗣后的两三年,自己的妻子竟然怀了六甲,而且还接二连三地生了“产”。
   人性的天平无形之中出现偏颇,“兄长”大了十多岁,理所当然应该为家庭作出贡献作出努力,承担起家庭大小事务。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也参加农田劳作。虽然也有辛苦时间,总比流离失所,漂泊无定要好,起码得个安定和安心。乡村人家劳作为本,孩子虽有内外,但有“立嗣”字据,李家父母至始至终担当父母之职,传教事理一应俱全。
  
   三、壮丁
   战争烽火席卷全国,大山深处的青冲也千丝万缕地牵连其中。战争,是人的战争,人才是主体。前面战事吃紧,后方兵源繁重。青年初成的李荣昌首当其冲。
   谁都知道“壮士百战死,少有人归还。”但前方催得紧,后方必行动。李家己有“亲生骨肉”, “捡来”的李荣昌不上前线,谁上?堡丁乡丁早就造名画册规定其中。这天晚上,乡丁拍门打户抓走了李荣昌。
   人是感性动物。无论怎样,李荣昌与“父母”息息相通,共同生活生产已经好几年,互生情爱理所当然,何况荣昌勤恳忠诚,“父母”更是舍弃不得。立即求人做保,拼尽财力争取保留。
   当时乡堡也有政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但凡输出一名壮丁,补偿银圆二十。然而老百姓要赎回壮丁,除去“人情体面”,至少得交五十大洋。李家虽然勤劳致富,却少有积蓄,为了赎回荣昌,“父母”东挪西助,求爹爹拜奶奶,总算赎了回来。然而,李家的家庭经济却是“元气”大伤。
   想不到,第二年李荣昌再次被抓壮丁。乡劣王孙并非一人“掂记”李荣昌,去年是“张姓”赚得盆满缸满,今年“胡姓”又来寻思。本来李家父母为了李荣昌就欠有旧帐,二次被抓父母只能眼泪潺潺,没有他法再次去援救赎回。
   荣昌被抓两三年,“父母”就担心受吓两三年。李荣昌驻军监利,幸无大事,保全性命,逃了回来。
   过了长江,经岳阳到汩罗,聪明的李荣昌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逗留在家的外围,通过口信传达面见“父母”,以防“部队”追究。半年之后,“父母”给李荣昌相了一桩亲事,另造新房,嫁娶成家。
   新婚燕尔,其乐融融之际,李荣昌却第三次被抓壮丁。可怕的天不要命、却要人命,他只得再次妻离家散被押上火车,丢到了沈阳。三大战役,国民党一败涂地,新兵李荣昌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
   俘虏营里,解放军政策英明。是回老家还是参加解放军,留去自由。李荣昌掂记着家乡的妻子,想念“父母”家人,但湖南还是敌占区,说不定回家又要抓壮丁,决定留下当一名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家乡,解放全中国。
   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了长江,摧毁了蒋家王朝,消灭了国民党。李荣昌的部队根据上级安排,正在沈阳严格休整。
   抗美援朝战争暴发,李荣昌所在的部队又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
   李荣昌所在部队属后勤供给,没能冲突在前,没有与美帝国主义正面交锋,长期奔波在运输线上,直至“三·八”线划定。

共 936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世纪寻亲》的文章,究竟痛诉着怎样的人情世故和人间冷暖?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篇散文体式的中篇小说。在文章内容里面,作者着笔刻画人物形象,用细腻的言语详细而又温婉地讲述着李荣昌先生的身世与九九八十一般的磨难以及辛酸的人生历程,令人读来“情到深处心自悲,九曲回肠浩气荡。”文章的故事除十分感人之外,更是真实无比、触手可摸,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拜读欣赏了老师的文笔厚重、思想内涵深远的大手笔杰作,倾情力推佳作,敬请品评!感谢老师赐玉清韵,祝老师在清韵写作愉快,佳作连连!【编辑:饶航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饶航线        2017-05-15 23:56:29
  如有理解不到位或编辑欠妥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祝老师写作快乐!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文学,是我的江山。收江山是自己的事儿,爱文学也是自己的事儿! -----饶航线
回复1 楼        文友:玉芙蓉        2017-05-16 06:27:00
  谢谢编者先生!
2 楼        文友:玉芙蓉        2017-05-16 08:07:2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一分虚构,因为老人的后人(二男三女)立足社会,来不得半点“艺术”。
   老人的人生是苦难的。
把思想划上年轮,春秋过后,看社会的图像,还有当时被风吹着飘摆的线条。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16 08:18:29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品读学习:也就是中午的休息时间,工友们才有些许聊天的时光。也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我邂逅了故事的主人翁——拌和沙浆的李老伯。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4 楼        文友:老榆树        2017-05-16 11:59:42
  这篇“散文体”小说不错,很吸引人,情节好像不是故意设计的,而是真实生活的记录。
回复4 楼        文友:玉芙蓉        2017-05-16 14:58:05
  您好!榆树先生。这是真实的事,没有一点杜撰。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去湖南平江浯口青丰村实地采风。
   只是,我想加一些素材,把文章更波澜一些。
5 楼        文友:老榆树        2017-05-16 15:06:53
  建议作者改称“纪实小说”吧,这样,就可以加一些文学素材了,也就更吸引人了。如果再加一些特定时代的政治背景素材,故事就更加丰满、更加有社会意义了。
回复5 楼        文友:玉芙蓉        2017-05-16 16:11:30
  有这方面的想法,可能要加一些非真实的原素,但这是我实写的,是经主人翁后人通过的材料,所以要艺术化也要改名换姓。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