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军警】《细讲弟子规》第七集心得体会

编辑推荐 【军警】《细讲弟子规》第七集心得体会


作者:karen杨 秀才,17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34发表时间:2017-05-16 17:15:48
摘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本周末学聆听了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第七集,本集讲解的经文是:《入则孝》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提到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哪里看出来?从他的一言一行,所以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当他所形成的是孝心、是恭敬心,那他的学问就扎得很好的根基。当他没有这一分孝跟敬,他生起的是什么心?可能是傲慢,可能是不恭敬,这很有可能就毁了他一生的道业。这么说并不夸张,《大学》里面有提到,一个人假如要对社会、国家贡献,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以孩子要能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所以,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你叫他:小明!他会怎么回答?“哎!”、“干什么?”。这是最常见的问答了。可是如果有一天有个孩子,你叫他,他立刻走过来:妈妈/阿姨,你有什么事吗?你会突然对他怎么样?肃然起敬!你会啧啧赞叹这样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所以孩子要教!我们班很多家长,我说孩子从小要教他礼貌,看到长辈要叫人。他说:叫人?他能对着你笑一笑就不错了,还叫人!你看,这样对孩子的态度对不对?你看,我们现在教孩子把标准降低,会造成什么结果?一代不如一代。你看结果不都呈现出来了吗?所以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你抓住原则,孩子就能学到这样的水准。我们要引导孩子,父母叫你的时候要赶快过来: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当然我们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当我们做出这样的态度,这种孝心跟恭敬的气氛就会熏染,就会在你的家庭形成风气。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样的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还有没有?「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假如你明天去上班,你的上司叫你,你马上跑过来:经理,你有什么事吗?你经理马上说:你今天有没有发烧?没有关系,从我们开始改变,整个地球都会变,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所以学习要举一反三,要能从我们的内心,所谓心行一如。
  
   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恭敬心太重要了。
  
   那对孩子要不要「儿子呼,应勿缓」?不是说对一切人都要恭恭敬敬吗?今天回去你儿子叫你,你马上跑过去:儿子,有什么事吗?那你就学呆了。我们是长辈,孩子是晚辈,我们要让他对我们恭敬,要去成全他的恭敬心。所以应该是,孩子假如今天说:爸爸,你过来一下。你要不要过去?不可以,要说:你怎么不过来。然后他过来再跟他说:来,我们一起来学《弟子规》。你不要又开始训斥他,不要,要循循善诱,跟他一起学,他自然在这些圣哲的故事他会心生效法。所以,我们面对不同角色,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学问。
  
   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真的是辛苦了一辈子,把我们姊妹几个拉扯大,而且到现在,她也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了一百岁,八十岁的儿子在她眼里还是她的小孩。当我们的内心感受到一位为人父母的辛苦、辛劳,我们就会告诉我自己,这一辈子父母的恩德都报不完,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当你有了这一分体会,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父母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所以很重要,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自然而然「诚于中,形于外」,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答应了要赶快去做,这个我们要求孩子就很好用。你不是说要去洗澡吗?赶快去洗,父母命,行勿懒。当你跟孩子都有取得这个共通语言,我们都是一起要遵守孔老夫子的教诲,孩子跟你有共通语言,你就很好沟通。那我们要反思,我们长这么大了,父母命令、父母交代我们的事,我们有没有行勿懒?我们面对的亲友,答应的事情,最容易跳票的是哪件事?是跟谁的事情?是跟最亲的父母,甚至于是跟最亲的先生、太太。跟我们最亲,都是对我们的人生最重要、最有恩德的人,结果我们反而很容易对他不守信,什么原因?因为对客户不守信就没钱赚,对父母不守信还可以找找借口,「我最近很忙,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所以人要省思!我们应该对父母更守信用,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当然对父母守信,应该对一切人都要守信用。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绝对不能一言九「顶」。假如父亲他在训斥我们的时候,讲了十件事,其中只有两件事是真的,八件事你觉得是他误会你了,你要不要马上就把他顶回去?要不要?不要!因为在训斥我们的时候正是气头上,这个时候你只要说「是」,可能你父亲本来火气很大,慢慢就消下去了。等他骂完你,他的情绪已经平和许多,突然又想想,我好像骂儿子骂怎么样?骂过头了。他可能就会很主动打打圆场。这个时候你也要很自然的走过来,当作若无其事。你可不能马上又说:爸爸,怎么样?要跟我和解了吗?不要这么死脑筋,我们要顺势而为。
  
   下一句「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有责罚,甚至有打,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我们的过失到底在哪里?有一次曾子的父亲,因为曾子犯了一个错,他很生气,拿起一根大的木棍打曾子。曾子因为说「父母责,须顺承」,所以动都不动给爸爸打,结果爸爸出力过猛,把他打晕了。这件事传到孔夫子的耳中,他就跟学生讲,曾子这样做不孝。为什么?孔夫子就说,父母在生气的时候,情绪比较控制不了,假如失手,刚好一棒打到你的头上去。那儿子死了,谁最伤心?父母,对!所以孔夫子说,「小杖则受」,拿小棍子可以乖乖的接受处罚;大杖用跑的,以前的人比较斯文,「大杖则走」。所以,看父亲拿起来的棍子可能会打死你,赶快跑!不能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而很多孩子被妈妈爸爸骂完之后,他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好衰!被爸爸看到,被妈妈看到,下一次不被看到。当我们教师观察到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诲是这样的心态时,我们该如何引导?这时我们要适时替父母讲话,把他的态度扭转过来。我们会跟学生讲,我说当你的父母在责罚你的时候,当他在生气的时候,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受伤了。发一次脾气要几天身体才会恢复正常?要三天左右。你看,有没有人喜欢骂人?骂人对身体这么不好。你的父母是因为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以后不要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你学坏。你要能体恤父母这一分存心,为了让你的道德、学问能提升,不会堕落,他才要教训你,责罚你,你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一分关怀、爱护。父母爱你的方式,有时候是对你轻声细语,有时候却是对你非常的凶,同样都是对你的这一分爱心,你要体会。我们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这个脾气不能白发,不能白让父母身体受伤害,所以我们记住这次错误,要懂得挨骂要能换得什么?进步,要学习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渊的德行,要能「不二过」。这次被父母骂完了,一定要记住,下次不能再做让父母生气、伤心的事。当孩子有这样的心态,他就不会觉得很衰,他所记住的就是下一次不能再犯。
  
   总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经文放在《入则孝》之首,当然是说,孝敬父母,首先要做到这几条。如何这几条没有事先做到,那就算给父母提供再多的财物,父母也是不会开心的,那不是真正的孝。
  
   试想我们现代子女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特别是现在有了几个钱,就觉得自己如何安排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对父母指手划脚,父母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父母生了病,就高薪聘请护工长期护理,自己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露一次面,这样的儿女,他自己其实认为自己挺孝的,可是你去观察老人,就并非如此。这些天,我妈妈住院,她旁边有个七十多岁的李奶奶,李奶奶瘫痪多年了,在家请保姆伺候,结果身上长满了褥疮,烂得骨头都出来了,一身恶臭,才弄到医院里来。幸亏在医院请的这个护工小陈还有点良心,照顾很细致,五个月下来,褥疮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听小陈介绍,李奶奶不会说话,也不认得人,就是个完完全全的植物人。我看她身上插着食管、尿管,骨瘦如柴,着实可怜。我就试着跟她说话,她分明有反应,一双眼睛真勾勾地盯着我,我对她笑,她对我也笑。我走的时候,她把头稍稍抬起一点,脑袋一直顺着我的身影转。后来我脑子里就一直浮现她的笑容与眼神,第二天,我就特意为李奶奶买了一束鲜花,她看到鲜花就笑得更灿烂了,护工小陈教她叫我杨美女,她真的叫了,好大声。然后小陈又让她说谢谢,她也说了一声谢谢。我们全体为她鼓掌。你看,这样一个老人,你说她是植物人,她就是植物人,你把她当孩子一样疼爱,她就以她的方式回应你。可是,在医院几天,我没有看见过她的亲人,据说他们就是电力局的,工资都高得很,而且李奶奶的医药费是全报的,所以钱不是问题。钱不是问题,就是少了点人情味。想想现代大孝子王希海26年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的事迹,我们应该觉得惭愧。真的,人格缺失了,比什么都可怕,而且将来更严重的果报一定会回报自己身上的。
  
   孝敬父母,首先从这些最为起码的小事做起吧。【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这都做不到,真的是枉为人子,又哪来的资格为人父,为人母?你教育的后代必然就是讨债鬼。所以要想自己老年有后福,真的就要诚心正意,遵循圣贤的教诲,一点一滴地去把经典生活化。
  
  

共 41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母的恩德,天长地久,父母的情义,地久天长。作品,深化百善孝为先的主题,值得品味和学习!问好!祝福!【编辑:沈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