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书杂谈

编辑推荐 读书杂谈


作者:日月署 秀才,170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1发表时间:2017-05-17 19:46:23
摘要:作者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了读书的意义和怎样读书。

读书杂谈 (蚕吃着蚕叶长大,它不会认为蚕叶养大了它。人每天都在学习知识,但他从不认为知识在养育着他)
   这也不怪,中国乃五千年文明古国,许多知识已深入人心,被人接受,从“有形”变成“无形”,就像寒来穿衣,饿了吃饭一样。比如基本的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供人生存的基本东西,没有人去上大学系统来学习的。一切显其自然,一切理所当然,谁人理会是知识的恩泽呢?
   什么原因呢?现在是经济信息时代,人才爆满,文化贬值,对人读书的兴趣当然是有影响的。另外,人们向来的传统观念,读书不是发财就是做官,名利双收更可欢。“官财两空”还说读书?但是,一个国家就是把所有的厕所都设上一个行政机构,安上一正四副所长,也容不了这么多人。要发财吗?要都能发横财,厕所也都早已安上了金砖。厕所都能安金砖,又算什么发财。
   其实古人发明了书,便有了读书人,又有了读书升官发财的人。于是,读书人就格外香起来。而且,不仅读书人“香”,还有子孙香,文香,笔香,就是磨墨的砚,放笔的竹筒也香,不然名人用过的文房四宝,不会有人把它们保存下来,或者放进博物馆,吸引不少中外看客。文人生前产生社会价值,死后也为社会创造财富。读书人香了多少年,我不知道。但香了的读书人,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读书人香确实是实事。可以看看,封建统治者无不养文人墨客高人谋士的,就是地方上的地主贤达也会养个把或几个的。主人养“文人”可获取贤明的声誉,取得政治资本,或依赖“文人”为自己出谋划策,治理天下。一般的呢,以养“文人”为荣,为雅事,为子孙授知传道。主人以养文人获利,文人以辅主为生,共同做点事。可恨的是不知到哪朝哪代,读书人贬了值,“文人”不仅不能为人所养,不能胸怀坦荡地一展雄才,报主效国,还要受迫害,遭杀戮。于是,有的隐姓埋名,一边读书,一边耕种,成了所谓的耕读为本。读书不再是一种专门职业。读书人也不能约束政治,政治反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读书人了。
   封建社会由于诸子百家的影响,读书人是多了,但不普遍。其间又遭了许多变故,贤为国用也不尽然。而今教育发达了,读书是普遍的事。许多人能说“知,乎,者,也”了,不少人能懂“x,y,Z”了,能懂外语了。文人一多便都贬了值。“物以稀为贵”“才以高为范”。没有超世之雄才,谁能仰你鼻息而身价千倍。而要获得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智,要下苦功夫在书海里荡舟多少年呢?要修为多少年呢?由于现代生活的各种影响,没有磨铁杵成针的精神行吗?没有冯玉祥为了闭门读书,就在门上挂上“冯玉祥死了”的牌子的精神行吗?耐不住寂寞怎能成为博学鸿儒?然而,就是人坚心绝缘“情场、舞场、商场、官场、社交场”,学上十年八载也只能习得一鳞半爪,顶多算个饱学之士吧。但是,绝缘了“六场”,有什么乐享?没有关系,不随大流,埋头苦干,民不理解你,官不启用你,就只能聪明你自己,于社会现实贡献就不大了。当然,等你老死了,许会有人把你拿出来在人面前吹吹拍拍一通,总算是你无私地奉献了社会,会成为历史比现实公正的佐证。
   另外,人有大志,有条件,有时机,又想真正成为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古今好书就得多读几本,要研究历史与现壮,要从博学多才到思辩,到产生智慧。要有伟大而又朴素的思想,要把一个国家看作一张网,你要撒得开,收得拢。你要使自己成为智慧的集中者与创造者,使自己成为实际的指导者与战斗者,即是领袖又是战士。好了,不多说了,这是大智大贤的人,真正走上了那种地位后所要达到的。
   一般人不要求这么做,谁又能这么做呢?又怎能人人都能做领袖呢?那么,我们平常人读书发不了财,做不了官,获不了名,享不了乐,还有什么用呢?非矣,读书本身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消遣,是一种修为的过程,它可以陶情淑性,可以修养品行,丰富知识,可以使你对人事不偏见,不偏狭,使你最大限度地认识社会,认识别人,有益社会。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读书使你聪明。
   当然,还是那句话,你如果是大智大贤的人,有机会报效祖国,也不必久卧书房。那么,现在不想读书的有吗?也非矣。无论何种人不读经书,也必要读社会这本大百科全书而自然地接受知识。不过,你接受的大多是别人吃进去又吐出来的东西。你学的大多是别人的经验。要使自己智慧卓越,有乐观旷达的胸怀,有先见之明,有实际才干,在修为的同时,最好的方法,是把读经书与读社会这本大百科全书结合起来。

共 17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人发明了书,便有了读书人,又有了读书升官发财的人。于是,读书人就格外香起来。而且,不仅读书人“香”,还有子孙香,文香,笔香,就是磨墨的砚,放笔的竹筒也香,不然名人用过的文房四宝,不会有人把它们保存下来,或者放进博物馆,吸引不少中外看客。文人生前产生社会价值,死后也为社会创造财富。我们平常人读书发不了财,做不了官,获不了名,享不了乐,还有什么用呢?非矣,读书本身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消遣,是一种修为的过程,它可以陶情淑性,可以修养品行,丰富知识,可以使你对人事不偏见,不偏狭,使你最大限度地认识社会,认识别人,有益社会。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读书使你聪明。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5-17 19:49:19
  无论出于什么情况,多读一点书总有好处的。“有益身心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啊。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日月署        2017-05-17 19:56:17
  谢谢湖北武戈编辑,谢谢您与我同感,谢谢您的鼓励,问安!祝福!
3 楼        文友:日月署        2020-06-24 00:39:35
  谢谢湖北武戈的编者按与点赞鼓励赏评赏析!问好!祝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