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搬家的日子(散文)
最近又在搬家,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第六次搬家,几乎是每年一次,不禁感觉到颠簸流离,内心绝望。
每次搬家,都要丢东西,或者都会发现有怎么也找不到的东西,最终是不知道去了哪里。
第一次搬家,是大学毕业,那会估计还有些欣喜,也有些害怕。第一次租房,什么都不懂,房东让交一年的房租,好像还找大学同学借钱了。那会,班上的男生,也都帮忙搬家了。
年轻,不懂得什么是辛苦,日子真是折腾坏了。在那边住了有一些日子,房子总体是潮湿的。那年刚上班,工资才几百块钱,舍不得花费,也舍不得用电。晚上去超市买馒头,早上馒头就着辣椒当早餐。隔壁屋子的女生,倒是开着电磁炉,经常做着大鱼大肉。她妈妈专门从老家来,照顾她的起居。后来,那位神经质的母亲,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对着我和闺蜜破口大骂。我们搬离了那个地方,室友情谊,也就此了结。一个人走在城市的马路上,第一次觉得在社会上被人欺负了,无语凝噎,没有地方去诉说,咬着牙忍着眼泪。
这种情况,这位一起租房的室友,还压着我将近一千的房费,直到三四年以后才还清,而且是通过各种努力,并非是自主退还。
第二次的地方,房子位置很好,南北通透屋子也很敞亮。不好就不好在,夏天热得没地方去,冬天冷得不知道去哪里。我还记得,冬天,我们都把头藏在被窝里,好像探出来就会被冻到一样。那个地方不知道怎么会有老鼠,有一次,闺蜜在衣柜里面拿衣服,却发现摸到一只老鼠,吓得哇哇直哭。那种生活经历,在当下带来的惊吓与无助,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不仅仅是这样,房东有时候还会过来找事,有些东西原本就坏了,非要赖着说是我们弄坏的,这样押金就被扣去不少。然,又能怎么样?住在里面的人,倒都是知根知底。
人和人的不同,在同一间屋子差别也很大。当时我和一个关系比较要好的女生,想方设法地省钱,存房租,艰难度日。而另外一个女孩,她父母还专门给她提供租房费,每次回家都有红包。当时的生活总体是快乐的,但也因为鸡毛蒜皮产生过摩擦。哎,生活就是鸡毛加蒜皮,这个最能考验人了。
目的还是为了省钱,我们几个人轮流做饭。对了,做饭的标准一直都没变,从头到尾都是挂面,以至于我们到最后,很能知道哪种挂面物美价廉还量大。
做饭,锅碗瓢盆就会碰。有的人不按时或者干脆不做饭,但是还要吃饭,有的人做完饭不履行自己的义务,锅碗瓢盆放得都长绿毛了就是不清洗,很多事情没法说。恰巧一些抱怨和发泄的语言被对方听到,免不了噼里啪啦一阵子吵架。吵架这种事情,生气伤心还伤感情,却就是避免不了。
我害怕面对吵架,无论和谁,一遇到这种问题就想逃避,或者通过沉默,然后自己悄悄做个很伤自己的决定,来避免吵架这样的战乱发生。看起来没吵架,自己内心已是伤痕累累。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吵架太厉害了,那时候就跪求他们停下来。小学同学的父母离婚了,我总感觉我父母也会离婚一样。或许这是我童年的阴影,以至于我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很难学会修复,总是走走丢丢,再不回头,仅有的信任出现点小插曲,自己内心就难以承受。我好像什么都知道,关键时刻却什么都做不到。
但是我的闺蜜不一样,她有话就说,这点很让我欣赏。当时的吵架类似于亮剑,不掩饰不逃避,一针见血。后来,做饭联盟就解体了。再后来,有人结婚了,租房联盟就彻底瓦解了。
第三次去的地方,依然是个顶层,依然没有空调。夏天躺在床板上直冒汗,走到哪里哪里热,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哪里。周末了就去超市逛一大圈,以此度过难熬的夏日。夹杂着嘤嘤嗡嗡的蚊子,整个夏天就是一部无法演奏的歌曲。在这样冷热不均的房子,我们也在磨着日子。房东有时候不开心,我们几个还要买着西瓜给送过去。哦,其实,我们也很舍不得随便乱买东西的。
在这个地方,发生过一件事情,让我觉得自己确实是有问题,但是重要关头,依然不会合理使用一些道理。典型的一句话,知道了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的一位同事,和老公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大冬天,从温暖的单元房,来到了我寒冷的合租房。我们下午唱完歌,晚上她说自己想回去。先是给老公打电话,老公挂断了,又给自己家里打座机,老公拔掉座机,频繁给老公的弟弟去了电话。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她婆婆也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她在哭泣中说自己想回家,老公不接电话。在婆婆的催骂声中,老公开车接走了她。
我的同事后来说,以我的性格,要是对方开着车来到楼底下主动接我,我可能还不回去。我觉得,她说的有理,但是我搞不清,自己的刚烈和固执到底来自于哪里?又能怎么样,结果在哪里?后来,我看了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里面的人物骆玉珠,就是一个性子很烈的人。别人好奇她为什么那样,但是历尽艰辛又有大气的陈江河能懂,也能忍受。在人生的逆境中,骆玉珠做了一个特别决绝的选择,即便是走投无路,她也不会想着重新回头。我好像就是这样子,无可理喻。
第四次搬去的的地方在北郊。那时我一个人自己住。那一段日子,让我学会了对抗孤独。搬过去一个人也不认识,下班了也是自己一个人。此段时间,正是报社最为复杂的时候,每天日子都过得忐忑不安。晚上,没有人和我说话,也没有网络。我打开电脑,放着音乐,却从不理会真正播放的是什么,只是让音乐在孤独中与我作伴。回到房子,打开电脑,却不看电脑,快要睡觉了,关上电脑。有一个电话进来了,光是听见铃声,也能欣喜好久。
后来,碰到一位聊得来的朋友。他有很好的机会在北京百度发展,但是依然放弃了。他说自己租的是大学的空宿舍,每天上班忙忙碌碌,每天下班无人陪伴,回去就是看书。原本是最喜欢看书的,后来也不喜欢看了。孤独似乎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尽头,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已经顾不得什么前程和发展。当下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存毕竟是最重要的。也有一位援藏干部跟我讲,在阿里,最痛苦的不是饮食和起居的问题,而是孤独带来的煎熬。他说,一个人如果能经受这种煎熬和磨难,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假如这是生活带来的磨难,这个磨难,只能自己去应对,越是难的时候,人越要学会自救,别人是没有办法也没有义务帮到你的。
第五次搬家,是最幸福的日子,住的房子,也是最好的。24小时有热水,有空调,还有暖气,处于繁华地段,距离上班的地方很近。那时候觉得,人生最幸福不过如此。下班后,走在洒满夕阳的马路上,一身的疲惫不翼而飞。那时的工作也不繁忙,经常还能去看个电影。悠闲、无所牵挂,怡然自得,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房东很少来,也很少找茬,人比较好相处。在这里,结识了聊得来的朋友,也是在这里,面临着最严峻的个人问题。经历很多次相亲,无疾而终或者不欢而散。内心的各种澎湃,从期盼到失望,从失望到不再去期待。
能聊得来的90后室友也结婚了。或许我是最强的陪伴者,陪伴我的80、90后朋友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继续做一名剩斗士。
第六次搬家,意识到自己来西安10年了。从20岁到30岁,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散落在这个漂泊的城市。东西很多,整理起来很累人,搬起来就更累人。这次扔掉了很多东西,看到自己大学期间写的很多日志、课堂笔记,看到爸爸2013年住院的病例,扔掉了很多自己以前特别喜欢的书。七七八八扔掉的书和本子有四箱子,那一刻眼泪哗哗下来了。总在想,假如我在西安有个家,这些我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被我扔掉。可是返回来想,其实我需要和很多过去的东西告别,人只有勇于放弃,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任何时候,轻装上阵才是生活的硬道理。那些让我多愁善感的东西,确实也没有必要再留着了。
仔细检查,发现我的东西还真不少。通过这次搬家,告诉自己,人要减少欲望,减少自己的购买欲望, 实用就好,能不买就不买,有效控制自己,能简单、简洁的生活,就不要弄得麻烦了,不要占有太多东西,更不要有太多的欲望。那些你占据的东西,也在时时刻刻占据着你。例如我那数不清的鞋子,直接占据了我房子的空间。另外一个感悟就是,松开才能拥有,失去才能得到,所谓“有舍有得”,说得多好!当你失无所失的时候,你才是最强大的。无欲则刚,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不留恋,也就不受什么拖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境界,何其豁达,何其乐观,何其高远。
我提醒自己,记下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回味痛苦,而是为了记载生活,为了朝前走,为了往前看。固守总是没有办法让人前进,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总不是长久之计,放下贪欲,放下要求完美的心态,自己轻松了,解脱了,生活也就更加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