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美】上雷公溪,让我钟情的好地方(散文)

精品 【柳岸•美】上雷公溪,让我钟情的好地方(散文)


作者:拙园守者 秀才,1316.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56发表时间:2017-05-21 12:45:20

在起伏交错的武陵山的腹地,在享誉世界的张家界的一隅,在尊师重道的沅古坪镇的东南,在美丽的栗子坪村的北部,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民小组,名曰上雷公溪。
   在上雷公溪东部偏下的半山腰,有一个很大的山峪,名叫堰坝湾。在堰坝湾的中下方,有一道宛如鼻梁骨的小山岗,在小山岗的右侧,有一个仅容得下一个人出入的小山洞。人入洞后,豁然开朗,再向前十数米,便会陡然收缩,小到只能容得下身形精瘦的人,匍匐着才能前行。内洞,宛如猪大肠一般,时大时小,忽右忽左,又上又下,活生生地把一道山梁,镂成了一具虚壳。每当雷雨天气,即使很小的雷声,经过该洞“扩音”后传出,不是龙吟虎啸,就是天崩地裂,故称之为“雷公洞”。
   从该组的中部、堰坝湾的山脚穿过的,宛如一个大大“?”的溪流,便被命名为雷公溪。那么,上雷公溪组的名称,也就极容易理解了。
   早些年,上雷公溪组,是一个近两百人的大组,现在,只有九十几个户籍人口,而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壮”,总共才十几号人。
   在过去,上雷公溪组,几近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东是巍巍马虎界的、布满原始次森林的陡峭山麓,西是高不可攀的、四季泛白的悬崖峭壁,南是古木参天、偶有野兽出没的狭长幽道,北是行走艰难的飞雷长坡。
   自古至今,该组的人要走出大山,只有“南辕北辙”的两条通道:北上,要淌雷公溪、钻穿岩壳、爬飞雷坡;南下,要涉溪水、跨豪沟、走森道。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外人罕至的“穷山恶水”,并没有孕育出几个“刁民”。相反,该组的人,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知书达礼,民风古朴。而这一切,与上雷公溪的先贤们,特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七八十多岁的父辈以前,上雷公溪还以“盛产”师傅(先生)而出名,如龚氏家旅中的元发师傅和金奎师傅,等等。特别是前者,家乡的很多老人,常常以做过他的学生而自豪。
  
   对于上雷公溪组,我之所以如此熟络,是因为那儿居住着我的一位亲大姑。打小,不远不近、逆雷公溪而上的七八里山路,对我总是充满了无尽的诱惑:诱惑于溪畔的古柳婆娑、风姿迷人;诱惑于溪水的汩淙叮咚、游鱼可见;诱惑于森道的诡异可怕、有惊无险;诱惑于大姑家的热情好客、表兄姊妹众多;诱惑于雷公溪人的古道热肠、彬彬有礼……
   上雷公溪的人,只有李龚两大姓氏、夹一户刘姓人家;李姓是我们的族姓,他们的辈分,较之于我,有大有小;我母亲姓龚,辈分却小他们少许;刘姓的半边主人,又是一位我喊姐姐的人。因此,我每次到上雷公溪大姑家去,大我很多的族人,管我叫叔叔或爷爷时,我就有一种被尊敬的满足,和一丝腼腆的幸福。与我平辈的几位兄长打起招呼来,又是那么的亲切,宛如亲兄弟般的爽快。而我称呼龚姓人氏,为外公外婆或舅舅姨姨时,又会收获一种,被呵护的温暖和感动。当我从刘姓人家的门前路过,那位叫姐姐的人,总会这样喊:“到屋里坐哈”“七(喝)口茶耶”“饭熟哒滴”……几十年来,话语里听不出丝毫的虚情和假意。
   上雷公溪组,最适合劳动生产的地方,犹如一轮弯月,自西北朝西南,静卧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之中。它不仅风景秀美、环境宜人,而且,还有许多美丽而神奇的传说。
   不知在哪一朝哪一代,龚氏老屋场是高楼耸立,数堂叠加。如今,十几个被当做它用的、方便从“天井”出入的鼓儿墩,就是一个有利的佐证。至于,三斗人捣毁了犀狗湾儿的一对犀狗,那是前辈人迷信风水的结果。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都靠人手生存的情况下,我相信,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雷公溪,绝对出现过属于它的辉煌!
   如果,你站在雷公溪北端的右边眺望:就会发现,对岸中间的一座大山包,宛如一头大象的头顶。两边矮小了许多的小山丘,犹如一头跪象的前膝。中间的一条细长、努力延至溪畔的小山岗,恰似大象欲伸进溪流中吸水的长鼻。而沿着雷公溪左岸的、灰白色的崖壁上,一条清晰可见、骨节分明,头朝盘塘(村)、尾对下雷公溪、岩质呈炭黑色的蛟龙,绵延百十来米,飞身碾压着大象的鼻子,似乎要誓死护卫着雷公溪的流水,以不让它受到私毫的染指!千百年来,蛟龙与大象没有过一丝的妥协,一个志在必得,一个誓死捍卫,这就是代代相传的“蛟龙斗象”。
  
   上雷公溪的人,要去西北方向的沅古坪镇,都要从龙身凌空越沟的下面穿过。曾经,“坐轿的人要落轿,骑马的人要下鞍”,这就是“穿岩壳”的由来。然而,前人都是极其相信风水的。当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的盘塘湾人,见地广人稀的上雷公溪,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便请来阴阳先生查找原因,最后“发现”,就是这条蛟龙吃穷了盘塘湾,而屙(屎)肥了雷公溪。于是,盘塘湾人就悄悄地把龙骨,从穿岩壳处拦腰打折了。据说,从那以后,盘塘湾人的日子,就慢慢地变好了,而上雷公溪人的日子,似乎也就大不如从前。其实,我认为那应该是生产条件引起的。人口都在相应地增加,盘塘湾的各方面都有潜质,而上雷公溪组,由于偏僻闭塞的原因,自然就没有了后劲。
   在上雷公溪北部、黛青的绝壁之上,有一个由渗出的水痕与白色苔蔓“绘”成的,状如高挑秀雅、圆领长袍和无冠长发的男子,似素面朝南而流泪。至今,在树木的掩映中,男子的画像依稀可辨。而在上雷公溪的南部,金龙岗的对面,与下雷公溪交界的最高峰,有一块巨大的、前高后低的、形如纱帽的圆形大石头,这就是被世人代代相传的“纱帽顶”。遗憾的是,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这一景观已经模糊不清了。
   在古老的传说中,上雷公溪南部的乌纱帽,本是北部崖壁上的男子所拥有的,为何物与主天各一方?这里面就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另一方的主人公,是与位于十八湾组的“仙女山”分不开的……
   上雷公溪,乡亲古道热肠,山水一步一景,传奇美丽动人。上雷公溪,是让我钟情的好地方……

共 23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雷公溪,一个武夷山腹地的美丽乡村,一个令笔者向往的山村。文章用细腻的笔墨,详细描述了它的名字由来,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壮丽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景物风景,淳朴善良的民风,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在往来于姑姑家时,结识的几位憨厚诚实的乡亲,给人留下了温馨的回忆。散文通过描述上雷公溪的自然风景,抒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乡村生活的无限留恋。桃花源般的山村,令人无限向往。散文描述自然,情、景、事、人交融,借情抒情,忘情自然,手法高妙,很有艺术感染力,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22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5-21 12:51:1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5-21 12:56:45
  人,难得的就是这样钟情于自然,忘情于自然。桃花源般的乡村,谁不喜欢呢!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5-21 12:58:21
  恭祝创造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今秋情更浓        2017-05-21 18:52:43
  好文接二连三,为你喝彩!欣赏美文美按!
5 楼        文友:拙园守者        2017-05-21 21:44:16
  我之所以钟情于上雷公溪,是它给了我满满的回忆:有山水的,有人情的,有传说的,有……文章的结尾,是突然的,因为我还有《下雷公溪……》没有续上。感谢刘社长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文不配誉呀!
6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5-21 22:45:10
  寒梅也跟着作者一游
7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5-22 21:32:28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8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7-09-23 14:26:06
  拜读拙园老师精品佳作,跟随老师的笔感受纯朴的民风,悦耳的乡音,让人陶醉的美景。欣赏学习了!问安。
浩渺若尘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