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雨墨梦乡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雨墨】母亲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雨墨】母亲的故事(散文)


作者:明言 白丁,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1发表时间:2017-05-23 08:07:22
摘要:久就想写一些母亲。但与母亲相处太近不知怎么写,晚上坐在楼上写字台前,隔距离看一看母亲,顿时,文思泉涌。为母亲写几段朴实的文字,今终如愿。搁下笔,捧起母亲晾好的白开水,静品,渐入神清气爽的境界。余热徐徐入鼻,有一种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洁的感觉。双眸微闭,启唇贴杯,缓吸杯中之热气,蓄积胸腹,轻呷小口,如温泉涓涓入肚,似春雨滴滴润肺,温热清新,此时举头望月,尽吐胸中爱意,顿觉畅适、怡然。   

晨光微曦,新的一天早晨刚刚开始,楼下的母亲已起床开始忙碌起来了。我每天6点余钟起,洗漱完毕,下楼就可以吃上母亲烫热的牛奶和鸡蛋,推车出门,母亲已站在院门外生起了蜂窝煤炉,一柱青烟缓缓地伸向天空,母亲手拿煤钳,注视着四周翠绿绿的草、繁茂的树、苦苦菜、荠菜鲜嫩嫩的,南瓜、葫子的藤蔓已爬上树干,粘玉米也长到尺高,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玫瑰色的花,一片桔红色的低矮的花夹杂在绿草间,母亲的脸上已没有了倦意。
   “骑车慢点”这是母亲每天都要叮嘱的一句话。
   我也是不惑之年的人了。望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油黑的皮肤,不很有神的眼神,手上油渍烫起的黑斑。母亲已步入了夕阳之年。
  
   母亲与父亲
   母亲58年随父亲从上海支宁先到石嘴山后辗转到石炭井。母亲一生是在奔波、劳苦、操心中渡过的。母亲没享过太多的福,离开自己的父母只身到荒凉的山沟里来。66年困难时期,单位要下放一批工人,身为干部的父亲,首先提出下放母亲,母亲和一群家属,每天拉架子车,砸石子。一次在李家沟拉石子的路上,伤了腰,现在每到天阴、天凉的时候,腰酸疼的直不起来,但母亲从不吱声,按时为我们做饭。
   家先后搬迁过4次,母亲对现在的房子颇为满意。父亲退休后得过两次大病,如果不是母亲悉心呵护,或许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有些年了。每天上班,我都经常看到年事已高的老俩口,相扶相搀锻炼身体,叫我时常想起苏芮的歌《牵手》,画面上彼此相扶相搀的走在夕阳中的老人。看到每天相依相伴的父母,我才更深地懂得“老伴,老伴”的含义。父亲的一生注定让母亲辛苦操劳,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走路、、弯腰都要有人相扶。每天母亲做好饭,就进屋搀着父亲的右手,父亲蹒跚着走到饭桌前,父亲的饭量尚好,母亲为此很高兴。母亲是个爱清洁的人,每天下午4点准时给父亲倒上一盆烫烫的水泡脚,过30分钟又叮嘱父亲按摩。晚饭后半个小时,父亲也会坐在沙发上,从茶几的小抽屉里拿出小药瓶,你一粒,我一粒,小心地把药数好,叫母亲“该吃药了”!母亲把药从茶几的桌面上往手上一捋,仰头倒入口中,一口白开水,长长的舒口气。一段时间,父亲的指甲长了,母亲就把父亲刚从热水里泡好的脚,小心地抱在自己的腿上,怕父亲腿不舒服,还在脚下垫上一个软软的靠垫。咔咔清脆地指甲刀声在客厅的空间里回荡,我着电视,悄悄地注视着母亲认真地样子,心中涌动着复杂而又感动的心绪。
  
   母亲和她的孩子
   哥哥从小在上海长大,母亲心中一直牵挂着大儿子。哥哥没有吃过母亲的奶,难怪哥哥见母亲时就说:“我是喝米汤长大的,瘦得像排骨”。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哥哥已在上海工作了,那年探亲来宁,我们一家团圆,母亲很高兴。哥哥抽烟,很讲牌子,只抽外烟,那时石炭井人不认外烟,哥哥就向母亲要钱买烟,为这事我与哥哥吵架,我说:“你工作了,不给爸妈钱,还好意思要爸妈的钱”。哥哥埋怨说:“你们整天在爸妈身边有人管,谁管我呢?”母亲为此很难过,只为当时哥哥能留在上海报户口,丢下他一人与阿娘一起生活。许多年来,哥哥每次探亲,母亲都在他走时,为他带回好多好多东西。宁夏的羊肉、枸杞……现在哥哥似乎也明白了许多,经常从上海打电话问候母亲,给母亲寄些钱,还告诉我常带爸爸去洗浴中心搓搓背,舒舒筋骨。
   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心头肉。姐姐成家后,自己的日子很忙。母亲常常嗔怪她,女儿在母亲的眼里就是应该多干活,母亲也许是跟不上时代了,现在的年轻人事多,应酬多,常回家的时间少了,回家看看多是给老人点钱买一些补养品。可母亲总是嫌她回家次数少,为此经常生她的气。
   儿时的我,记忆中是在石炭井工人新村。石炭井四周环山,劳累一天的父母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母亲缝补漏洞的衣物,父亲拉起二胡,姐姐在屋里写作业,我就伏在母亲的腿上。那时的天瓦蓝瓦蓝的,夜幕下的山黛青色,轮廓清淅可触,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天上,墙角下从鸡瘟中顽强生存下来,但一只脚瘸了的芦花鸡,两天给我们下一只蛋,母亲和我都兴奋不已。
   我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得到母亲的关爱最多,吃完饭我可以把碗下放,上楼看电视去了,我想吃什么菜,母亲会在我上班前问好,下班时我就可以吃。
   母亲对孩子的呵护是周到的,无微不至的。夏天热了,每天回家都可以喝上母亲晾好的绿豆汤,妻喜欢吃八宝饭,母亲在春天玫瑰花开的时候,一朵一朵的摘下来,洗净,晾干,加冰糖,蒸熟放在玻璃瓶中,想吃随时打开瓶子加糯米、核桃、枸杞、葡萄干,蒸出来的八宝饭可以与超市卖的八宝饭媲美。冬天,母亲会在冬至到来时,到药店买来阿胶,到市场买来核桃、芝麻。灯下,母亲和父亲一起,一个敲核桃,一个在捣芝麻,整个晚上,母亲父亲把阿胶蒸好,第二天早上,孩子们起床,母亲就一人一勺,用开水冲好,让我们喝。这东西很补血补气。
   孙子们是爷爷奶奶的宝贝。每到周末母亲总是早早准备十几个菜摆上桌子,母亲总是怕孩子们吃少,不停的夹肉夹菜,看着他们满嘴流油的样子,母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笑的是那样的灿烂。
  
   小结
   母亲的一天是简单的,母亲的一年也是简单的。日子就像母亲每天要做的事一样,要干的家务一样平常,母亲的心是平常的,平常的像一波清泉,泉水只向外涌,我们可以看到水底,母亲像只船负载着我们这个家,幸福而愉快地航行。
  
   后记
   很久就想写一些母亲。但与母亲相处太近不知怎么写,晚上坐在楼上写字台前,隔距离看一看母亲,顿时,文思泉涌。为母亲写几段朴实的文字,今终如愿。搁下笔,捧起母亲晾好的白开水,静品,渐入神清气爽的境界。余热徐徐入鼻,有一种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洁的感觉。双眸微闭,启唇贴杯,缓吸杯中之热气,蓄积胸腹,轻呷小口,如温泉涓涓入肚,似春雨滴滴润肺,温热清新,此时举头望月,尽吐胸中爱意,顿觉畅适、怡然。
  

共 2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故事》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人的故事,写了父亲退休生病后母亲的悉心照料,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关心和体贴;第二部分写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故事,哥哥在上海长大,拥有的母爱看似很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母亲对我们的爱一点也不吝啬;第四第五部分作者对母亲做了小结与后记。简简单单的故事,平平凡凡的母亲,却是“我”一生最挚爱的人。祝天下母亲幸福安康。佳作拜读欣赏,感谢作者对雨墨的支持与厚爱!【编辑:夏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沫        2017-05-23 17:32:08
  母亲的一天看似简单,却容纳了很多爱!
没有什么事情是玩玩就算了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