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月齐山,与两朝诗人的闲话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月齐山,与两朝诗人的闲话


作者:柳拂桥 秀才,18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3发表时间:2017-05-23 12:08:11


   丁亥年之九月下旬,与市文联、晚报二朱一何三先生结伴,坐朋友振勃私车,与池州中行曹君运文等相约,欣然游池州两日。期间美景有山水形胜,佳肴乃水产山珍,果然轮番上场,风卷残云。四位之中,老海还约见同窗、网友若干,夜饮一番九华野茶,更平添几多旅途乐趣。
   在我的记忆里,李太白关于秋浦河的诗意泛舟,杜牧之行吟于杏花疏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佛国仙城九华山的梵音佛鼓,对我来说,一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今番睽违久矣,再度神游,岂不快哉。故而,赭山居士翌晨闻讯感赋,颇中我意:
   池州之旅意如何,生态人文两相和。
   访胜寻幽游兴足,持蟹赏菊诗思多。
   开怀畅饮杏花酒,引吭高诵秋浦歌。
   归来余兴与谁说,居士相邀赭山阿。
   皖南是一块文化丰沃的土地,诗人屐痕处处,踪影不绝。而池州,其积淀也厚。如果放笔写来,万字以下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想先说说齐山。九月的齐山,诗人的齐山。我们第一站就是在齐山正门之旁的一家土菜馆就餐的。风味独特,大快朵颐。
   说齐山是一座诗山,一点也不过分。可是齐山到盛唐不知什么原因一直默默无闻。据《潜确类书》载:齐山有岩洞二十二,亭台二十余,“其中空岩灵窦,响石飞泉,不可胜记。”李白遍游池州,诗留多处,却未见有齐山点墨。后见王守仁《游齐山赋》方知道,“以杜牧之诗,遂显名于海内。”乃知齐山发迹,始于小杜,继而张祜唱和,至宋时,王安石、岳飞等先后登临送目,遂一发扬名而不可收矣!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九月齐山登高》有诗云: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其实小杜在池州最有名气的作品是首见于《千家诗》的七言绝句《清明》。《四溟诗话》说:
   杜牧之《清明》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作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或易之曰:“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此有盛唐调。予拟之曰:“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不用问答,情景自见。
   说的很有见地,可是多少失去了小杜的风格。我们知人论世,是不能脱离诗人的个性、心境和时代的。纵观小杜七绝,皆明白晓畅,俊逸爽气。而其七律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小杜的登临咏史之作,常常做翻案文章,与李义山的无题系列,堪称一时双璧。
   缪钺先生在《樊川诗集注·前言》中说:“大凡作律诗与绝句,劲健者容易失于枯直,而有韵致者又多流于软弱,杜牧的作品,独能于拗折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把两种相反的好处结合起来。至若《九月齐山登高》篇,抑郁之思而以旷达出之,音节高亮”很能切中要害。
   柳拂桥所见的齐山高不过百米,小杜之前,罕闻其声,虽有非凡之景,却乏非凡之名。恰巧小杜在这儿守,又恰巧九月九依例须登高寄远,乃是重阳旧俗。诗人门第既高,又有匡扶济世之志,此时此刻,处江湖之远,浮菊花酒,登齐山麓,念天地之悠悠,独有诗思满怀矣。然小杜绝非老杜之潦倒,故以旷达出之,其难能可贵在此。唐宋两代,诗人辈出,不可胜数,唯小杜与老坡独持磊落胸怀,岂非泛泛也。
   杜牧之诗甫出,列代屡有唱和。张祜《奉和池州杜员外重阳日齐山登高》云: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其实张祜与小杜乃良友,两人池州诗酒唱和,非止此首。然小杜齐山之抑郁而以旷达出之,实在是狠狠触动了此后不少落魄文人的神经,于是,我们只能以此为代表了。
   齐山洞天原是池阳十景之一,又名池山,亦称翠微寨山。《江南通志》载:“齐山在府南三里,有峰十余,其高等齐,故名。”到了宋代,齐山之名更盛。山如卧虎,名列胜迹。前有山门,书“齐山洞天”四字。自松径入,过中门,登云梯,至延庆院,跨壑建有一览亭。院后妙空岩,有丹砂石,击之如磐。往北有蕉笔岩,因张祜曾以蕉笔题字于石壁而名。其东有莲子岩、春溜泉、云壑亭。由此分道,北去可游武功、上清、寄隐、窦云等名岩。又有小九华,奇秀酷似灵山九华。云壑亭而南,有唐公岩、九鼎洞等。登上峰顶翠微亭,可俯瞰陂泽清溪,顾望州城与大江。惜乎,当日我们五位在翠微亭,正值云霭隐约,如雾里看花,是颇有失望的。亭东可游华盖、左史等岩,燕子、莲子、新兴、壶天、狮子、圆顶、潜虬诸洞,以及绣春台与道院。北山有虎啸、醒翁、有待岩及石虎洞等,皆足以观。列代屡有题咏,结集诗文在千余,足可想见当日之盛。其中寄隐岩有“齐山”二字,传为包拯手迹。
   以此观之,自晚唐至南宋,垂垂三百年间,齐山名声不减于九华。北宋的王安石亦系怀古大家。其《桂枝香·金陵怀古》折服过狂傲的苏轼。东坡因此说,“此老野狐禅也!”
   关于齐山,王荆公有《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曰: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
   此地流传空笔墨,昔人埋没已蒿莱。
   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
   尚得使君驱五马,与寻陈迹久徘徊。
   诗到宋代没的写了,因为鲁迅先生说过,唐人已经把诗写完了。于是,号称诗余的长短句——词兴盛起来。当然,这是相对于一般而言。也就是说的是大体情况。例外往往还是有的。比如,王安石的怀古之作,确实颇多晚唐萧飒气象。也许因为王安石也是一介文人的缘故,也许王也感叹李杜之不能逞其才,徒以诗词文章名世。也许王当日的改革正好遭遇些许挫折,他于是借古人说事。拿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在我们这个古国是有传统的,当然一介文人更是始作俑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传统文人的理想,而不得志者,常常八九。
   今天,面对齐山,我感叹于唐宋名贤。往后,谁来感叹柳拂桥之空怀一腔热忱呢!
   稍后来,岳飞经过池州,也是登上了齐山的,匆匆如白驹过隙,却也留下名篇《池州翠微亭》一首:
   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当年是在这儿行军打仗的,虽然他文武兼备,可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和我们玩深沉了。或者,岳飞很有自知之明,和文人掉书袋,那是舍己之长,不可胜算,不如干干脆脆,28个字,一篇大实话,却见爱国至诚、戎马之苦。
   齐山,你叫我说什么好呢!
   齐山一名山,千年千首诗。该说的都说了,像碌碌无为之我辈,还是自觉一点,只管朝拜为好。
  

共 26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与友池州两日游,赏美景,品瓜果,情趣盎然,皖南是块文化丰沃的土地,诗人墨客齐聚,而齐山,可称为诗山,杜牧的《清明》:借间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是千古名句,唯美入画。齐山,这一千古名山,也更具灵气,各朝各代,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踪迹。作者博学多才,思路开阔,对古文化深有研究,一篇精美绝作,令读者感叹,佳作力荐,感谢赐稿。【编辑:军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5-23 12:08:57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5-23 12:10:37
  齐山,千年千首诗,精彩绝伦,祝老师再创佳作!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5-23 16:31:12
  好有诗味的文章啊!欣赏了!大赞!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