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传奇】善哉!李家(散文)

精品 【江南传奇】善哉!李家(散文)


作者:瑶台望月 秀才,267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0发表时间:2017-05-24 20:00:19

或于咫尺。或在天涯。
   探访李家大院,像寻找阳光下最美的花。
   由来一声笑,善开两扇门。
   当别人把善字挂在嘴上,李家却把善字挂在门楼上,刻在墙上,镂在心上,沐浴阳光,时时擦拭,让善字有血、有骨、有温度。
   善,从这里衍生出发,天地伸出个大姆指。
   大院静静地伫立在光阴里,飞檐挑起天边的纤云,淡看红尘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汾、黄交汇的浪花,滋润着这方尧、舜、禹躬耕梦想的河东。那座“一柱鼎河东”的孤山,就像万荣人的性格,身板沉稳而挺阔,孤傲而憨直,耸立在黄土塬上,倔强地守护着李家的宅心仁厚,不容风吹雨打去。
   一首民谣《万荣有家李善人》广为流传:人之初来性本善,李家善事千千万。家就住在孤山根,善行地北和天南……
   其实,和李家一道闯江湖时,其它许多院子比李家大院显摆,高出一头。然而,岁月没有正眼瞧这些花架子,风拆了它们的骨,走进颓废,走进尘埃。
   李家大院扎根在黄土塬上,是万荣的,是河东的,是晋商的一块大匾。如镜,照人!
   往事越百年,我以无意的姿态,行走于明永乐年间,在黄河古渡口,邂逅了一位名叫“相里百泉”的韩城人。沧桑刻在脸上,苦难印在心底,他东渡黄河,逃荒薛店,一袭汗褂,背着褡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以缠簸箕扎箩底为营生。
   人在他乡,萧萧风尘。那走街串巷的吆喝声,该是一盘千古绝唱的磁带,不紧不慢,一声又一声,在门与门之间,交流着陌生与熟悉,互换着诚信与友善。时间一长,“相里”便改成“老李”了。如今,“老李”早已远去,而他的故事仍穿行在黄土塬上,飘荡在孤山脚下的袅袅炊烟里。
   穷则思变的种子,厚植李氏子孙的血脉,坚强地迎风生长。一代又一代,秉承先祖勤劳、睿智、诚信的性格禀赋,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以土布业完成了资本扩张,继而商旅遍布,辐射千里,从贫穷到富足,成就一个茂盛的家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明初,到清末 ,一直走进民国的暮色里。朝代兴衰,变幻的是那扬起又落的商机;日升日落,延续的是那种至死不渝的诚信。
   “通顺诚”、“通顺兴”、“敬信义”,一百多个店铺,多达两三百种经营。远远便听见清脆响亮的算盘声,那声音既似万马奔腾,又似泉水叮咚,穿长衫戴老式眼镜的账房先生目不斜视,手指灵活地在算盘上盘旋、弹奏,财富累积成一座李家大院。
   传奇诞生的地方,横卧着错落有致的巷道幽深;惊叹堆积之处,生长着匠心独运的民居老宅。那富有艺术特质的精雕细刻,诸如: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洋溢着黄土地的风土人情,兼纳江南烟雨徽式细腻,更有欧式哥特浪漫风格,在明时的风、清时的雨中诉说着一段辉煌历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老旧的木楼上,曾经鸾凤和鸣、琴瑟和谐。其实,在李家大院,不经意间就可以邂逅一份纯净的美好。只是觅寻之前,请折一枝玫瑰,插在古朴的白瓷瓶。因为我相信,一个小小的瓷瓶可以盛满整个春天,那个来自英国的女子曾经许诺给大院主人青翠的爱情誓言。然后,作一株岸柳,挥万千手臂,抒写婆娑的跨国依恋。
   遥想当年,老李家娶了个“洋媳妇”,那该是这方土地上最大的新闻和趣事了。街巷里追着、围着“泥猴子”们好奇的目光,就连那房顶上的喜鹊也叽叽喳喳……
   乔家有名,王家有院,李家有善。晋商三蒂莲,赋予李家大院这样一个人间名分。
   善为何物?似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惊叹:一颗强大的商业思想,崛起于一座弹丸村落;一座承载晋商精神的丰碑,铭记着一群布衣平民。
   在李家大院,“善”字随处可见。气势宏伟的“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别具风格的廊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个字体各异的“善”,联界名家题撰的一副副关乎善的楹联……
   善之高大,在于善的永恒;善之无垠,在于善的心境。一锤锤,一錾錾,丁丁当当,在金与石的火迸中,镌入血肉,雕进灵魂……
   但将荣辱连家国,未敢丰盈忘苦寒。多少年来,李氏家族善行数十代不间断,对孤独老残体恤关照,对普通乡民仁义为怀,对地痞小偷感化归正……
   最令人萦怀的是:李家施粥的原则,筷子立于粥碗不倒。
   这是一根验证虚实的筷子、一根为富大仁的筷子、一根天地大爱的筷子。
   小小筷子,擎天善柱!这是李家奉献给世界最厚道的礼物!
   人世间的烦恼苦难,如同天风撒籽,不可胜数。李家独善其身,众生安睡于其宽博的怀抱。想那万千灾民饥民,双手合十,默默祈祷,那是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恩、礼赞。
   善哉!李家!
   爱无薄厚,善无大小,恒积不辍。虽是渺小的生命,也在瞬间有了浑厚的精神脊梁,直达人性初心。
   如此,人间大美。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善”著称的李家大院文化则是当中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作者正是抓住李家的善举和世代秉承的善德为先而被世人传颂来泼墨赞誉,全文语言凝练,行文流畅,中心突出,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好文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26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24 20:01:12
  感谢赐稿江南,期待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24 20:02:04
  问好作者!按语不周之处,敬请海涵!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25 09:02:59
  欣赏老师佳作,精彩好文章,认真品读学习:那座“一柱鼎河东”的孤山,就像万荣人的性格,身板沉稳而挺阔,孤傲而憨直,耸立在黄土塬上,倔强地守护着李家的宅心仁厚,不容风吹雨打去。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7-05-26 06:26:51
  凝练,精辟,大气,有深度的好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樱水寒
5 楼        文友:卧槽马        2017-05-26 15:48:06
  拜读了,很大气的一篇文化散文,饱含质朴的乡土气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有余秋雨的神韵而又少了他的炫耀和卖弄,读来实在舒服。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