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黑龙江上的月光(微小说)
贰拾几岁时,曾随好友徒步沿黑龙江朔源,借暑期历时月余直至原中苏边界.沿江风景固使心醉,而淳厚民风更令铭记终生,只要江面得望帆影,岸上遥见炊烟,即使日已西没,也无需犯愁食宿.
曾因连雨路滑滞留一翟姓渔家数日,翟哥寡言,不识字,竟携妻女寄住到漏雨的船上,让出房舍给我们,还说习惯水的人不怕雨.
白天随翟哥出船,捕到的鱼大的重几拾斤,托腮悬直几乎于成人等高.日暮船归,岸上多聚渔民家人,和骑摩托来自城里的鱼贩,谈价过称交易多是女人的事,男人们则聚坐一处喝酒谈天,因地处寒湿,渔民多尚饮。翟嫂每日都在自家鱼中选几条肥美的就江水煮炖,我们随身带着口琴,大家边喝酒边唱歌,常至夜阑不散.岸上数堆渔火辉照得如同白昼,近岸江水也一派红光,人影随意往来谈笑风声,孩童欢叫奔逐滚爬打闹,情景至今回想犹令心弛.只是感觉翟嫂很怕翟哥,不知何故也不便深问.作别时执意要付些钱的,可翟哥定不肯收,几次把钱丢到地上,只头也不抬反复说,别忘了照片洗好后寄来.
归来几年后,不期收到翟哥女儿苗苗的来信,信里说她念小学了,现在家里又多了个弟弟,以前因为没有弟弟爸爸常打妈妈.我读着不禁失笑,此后又通过两回信,后因家迁失去联系.
04年去龙江飘流,曾专程去寻翟哥,才知旧址已迁多年,如今沿江已城镇相望.甚喜民风未改,热情如故,遗撼的是江里超过拾斤重的鱼也不常见了.辗转打听到翟哥,知其女儿苗苗已嫁到外地,翟哥夫妇也带着儿子在中俄口岸打工,至此也只能心里祝愿好人平安.
此后此事常萦于心,追忆思怀不因日久而淡,反渐浓厚,终于成诗于今夜.
月光突然跳荡
随几声渔歌泻入梦乡
黑龙江我浮出水面
头枕波上
青春重张开网
游走或深潜的记忆里
一副简单行囊
闪曳着鳞光
翟哥栓船撤帆
甩出满舱欢跳收获
一双摆渡几辈人的浆
递到翟嫂手上
就着作响的渔火
翟嫂将沿江风光和
平常日子调治成
鲜热淳美的鱼汤
酒辛辣着肚肠
一首浑迈渔歌
常不经意溢出时空阻挡
如今在哪
一脉同源的老乡
今夜可同样留意着
如此殷切的月光
赞赞赞
随几声渔歌 泻入梦乡
黑龙江 我浮出水面
头枕波上
青春重张开网
游走或深潜的记忆里
赞赞赞
一脉同源的老乡
今夜 可同样留意着
如此殷切的月光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