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荷塘】小一哥日记之送课(微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小一哥日记之送课(微小说)


作者:靓与汝 布衣,22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9发表时间:2017-05-30 11:04:36
摘要:那个男老师评完课,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持续了大约一两分钟,连掌声也没有,后面的老师也没有接着评课......

某年某月某日,丽日蓝天。
   按照教育办公室的教研计划,今天上午,中心小学送两节数学课到西片区的明眸小学。其中,一节是三年级的《数学》,由王萍萍老师上课;一节是五年级的《数学》,是李晓芳老师授课。根据要求,西片区八间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上午8:10分开始听课,到9:40分,两节课授课完毕,休息十分钟后,开始评课。
   在评课的时候,设有主席台。主席台的中间位置,端坐着教办小学数学教研员;教研员的左侧是中心小学的钟校长,右侧是东道主明眸小学的吴校长;主席台的两端,分别是今天的主角——两位授课教师;听课教师全部在观众席上就座。这个阵势,不像是教研式的评课——往常的教研活动,一般是团团而坐,没有主席台,不分主次;这次的教研评课模式,更像是行政领导召开的工作会议。
   阳光小学的一个年轻的男老师第一个发言:“今天这两节课上得都非常好,都很成功,是难得的常规课。有点遗憾的是王老师上的《》一课,可能是由于王老师准备的功夫不足,对于教材似乎不是很熟悉,所以讲课时不停地看教案,包括在学生做巩固练习环节,老师也是守在讲台上,死死盯着教案,没有到下面巡视。这样,不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没办法了解这节课的效果。对今后的教学调整,帮助不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是非常关键的。”
   那个男老师评完课,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持续了大约一两分钟,连掌声也没有,后面的老师也没有接着评课......
   后来,主席台上的东道主——明眸小学的吴守规校长打破了静默:“好了,评课环节先到此吧!请送课学校中心小学的钟校长做重要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吴校长的话音刚落,下面当即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掌声,热烈而持久。
   坐在主席台上的钟校长显得很平易近人,他说:“尊敬的教办领导,尊敬的吴校长,可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大家在百忙中,从各个学校赶过来,参加今天的送课教研活动,辛苦大家了!听了两节优质课,大家又积极而踊跃地发了言,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体现了在教办的领导下,我们的教研活动的辉煌效果!我要告诉大家,今天送课的王萍萍老师,以前是美术教师,是美术专科毕业的,这个学年才安排教三年级的数学,属于第一次教数学;李晓芳老师以前是从事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的,也是这个学年才任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连中年级的数学也没有教过。我们学校这样安排,是本着发现老师的才能,各展所长的目的。今天,她们送课下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课,这个效果很好嘛!”
   钟校长发言完毕,坐在主席台上,脸上堆满了笑意,像一位慈祥的大叔。
   “老师们,静一静!”对着观众席上的噪音,吴校长清了清嗓子,“刚才,老师们对今天的两节最优质质的示范课,做了充分的讨论,评价很高嘛!钟校长的重要讲话,更是体现了高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中心小学安排两位数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传经送宝,来给我们上示范课,我代表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主席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是,我要批评第一个评课的小伙子老师(其实,也是最后一个评课的老师!),他说的上示范课的老师可能不熟悉教材,自信心不足,不敢下去巡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等,完全是废话!我敢说,这两位上示范课的老师,数学功底过硬,数学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灵活,效果好得很!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要站在讲台上。我们的新课标,各位老师有没有好好研究过?新课标里面,就是制定了,老师不能下去巡堂!(观众席上好一阵骚动!我心里想,妈妈呀,好歹我小一哥也教过十九年六年级数学,现在虽然当了校长,也在第一线教六年级数学,以前的《教学大纲》,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我是每个学年每个学期都研读,也组织本校教师学习,怎么就没发现有规定上课时老师不能走下讲台,不能走到学生中去,不能下去指导学生学习呢?看来,近半生以来,我的书是白教了!)下面,请教办领导作指示!大家鼓掌欢迎!”
   台上掌声一如既往地热烈,台下掌声稀稀落落。
   “各位同仁,大家好!”教办数学教研员蔡领导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抓了几下右耳朵,“今天的教研活动开展得很好!谢谢大家的支持!散会!”
   东道主吴校长从蔡领导手里抢过话筒,似乎想再说什么。但是,台下早已乱成了一锅粥,老师们纷纷离座,奔向门门口,急于逃离会议室了。

共 1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小说《小一哥日记之送课》描写了一节教研课,教研课的本意是通过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兴趣与知识。然而,“不像是教研式的评课”的组织阵势,只有一个教研员的评课,让这个教研课流于形式。阳光小学的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中肯的评课;“平易近人”的钟校长圆滑的讲评;明眸小学的吴校长强词夺理的辩解;教办数学教研员蔡领导无奈的宣布散会,让这节教研课彻底流产。小说通过寥寥数笔,把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足已见得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在写作技巧上,充分应用了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把中央的“反四风”工作中所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教研课彻底当成了一种形式!让读者在笑声里感到了悲哀。好文推荐共赏,【编辑:上大人孔乙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7-05-30 11:17:56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因您精彩!
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7-05-30 11:19:45
  原文书名号里课程缺失,联系上下文已作修改,希望继续投稿荷塘,期盼您的更多精彩在荷塘,祝作者节日安康!
回复2 楼        文友:靓与汝        2017-05-31 06:14:59
  谢谢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靓与汝        2017-06-02 06:11:11
  上大人孔乙己老师:您好!如果能作如下更改的话,则不胜感激:“三年级《数学》”更改为“中年级《神奇的小数点》”;“五年级数学”更改为“高年级《位置(一)》”。(靓与汝敬上)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