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 走走且停停(散文)
闲暇时,总喜欢一人背起一只小包,带上一本爱读之物,四处闲游。
没有明确的目的,也无详尽的规划。只是随着心情的跳动,跟着思绪的起伏,任由每一次脚步的落下。
不去想生活的诸多琐碎,只求一刻脑内的一羽轻盈。
每在这时,眼前的世界,就恍如停留在寸寸呼吸间。目之所触,一切景物都变得极为静谧。一如一片片初生的莲花花瓣,在熏风和微波的怀中,安然眠去。
最喜欧阳修的一首七律:“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如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每每读至“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这两句时,心中总免不了被触动一番,被其轻轻牵扯。
想象着:一袭白衣的欧阳修,静立于丛丛的花海中。从他眼中流露出的脉脉视线,穿过时空的距离,不知最后是落在了那片温柔的花瓣上?还是没于那无尽的思念之处?
正如二十世纪中国最受人爱戴的美学家宗白华说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浓重的思念过后,其实,思念并未就此散去。而是潜藏在那一抹抹极淡的思绪中。
想来,诗人当时的心情也定是轻盈地。唯有在如此心境下,对周遭万物留心的人,方能写出这般撼人心弦的佳句来吧?
在玩游的沿途中,我喜欢行走的很慢。慢摇着每一刻的光阴。觉得这样,一来,在低头时,可细察每一丛青草的纤纤体态;二来,在抬头时,也可留心湛蓝天空下,每一只云朵自在舒展的柔姿……
这样做其实也是有诸多好处的,譬如时常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
在初春时节,微微蹲在草地林间,你可静赏万株新绿在无声间的悄然抽芽;在清秋傍晚,安静立于枫山,你可欣然听取漫山红叶走过生命历程的足音;或是在薄阳未至的早晨,驻足在田间小陌,尽嗅桂花浓浓淡淡的清香;亦或是在清朗的静夜时分,横卧草地,一壶清酒,与山精月魄尽情对饮……
如斯岂不快哉?
我曾给我的微信昵称编辑为:“走走,停停”。每当旁人所见这名字时,总是不尽莞儿,或是说:“好奇怪的名字。”
其实,我的心头一直藏有疑惑——“这有什么奇怪之处呢?”
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尽是被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所占据。上班的下班的,行色匆匆;修路的造桥的,草草了事;就连前去景点游玩休闲的,也大有人三步做两步的,将眼前景色一览而过……
我不知道,这些人这么着急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人这一生恰如一趟列车,起程和终点都已早早注定,无论你怎么追赶,它的航程也不会增加或是缩短。”
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能选择走走且停停,去慢下脚步,缓下心情,寻一寻这些年来,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景色呢?